編輯嚴選
《棲居》精彩內容〉「城市的空氣帶來自由」——開放城市,讓每個人的單一自我得以解放!

2020/08/3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圖片來源:Pexel
「開放」是現代政治的關鍵字。一九四五年,奧地利難民哲學家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出版了《開放社會及其敵人》(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他問了一個哲學問題——歐洲是如何陷入極權主義的:西方思想中,是否有什麼東西促使大家扼殺不同群體之間有事實根據的理性辯論,轉而支援獨裁者編造的「我們是一體的」、「我們與他們對立」之類的誘人迷思?

儘管《開放社會及其敵人》這本書的書名某種程度上名不符實(因為波普爾分析了許多歷代不開明的政治思想,而不是日常社會發生的事情),但它的主題並未過時。不過,那本書對於從事那些活動的人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他在倫敦政經學院的同事,當時那些同事正在設計英國福利國家,他們希望設計出一個使官僚系統鬆散開放、而非僵化封閉的計畫。金融家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是波普爾的學生,他後來投入大量的資金興建機構(例如:在公民社會中興辦大學),那些機構都反映了波普爾的開明價值觀。
開放社會的開明價值觀,似乎適合任何涵蓋許多族群的城市。相互包容使不同的族群能夠生活在一起。同樣地,一個開放的社會應該比今天的多數社會更平等、更民主,財富和權力應該分散在整個社會體系當中,而不是集中在社會頂層。但是,這種渴望不該只是都市的專利,小鎮的農民與居民也理當獲得同樣的待遇。思考都市倫理時,我們想知道是什麼因素使倫理多了都市性
例如,自由在城市中有特殊的價值。德國的格言「城市空氣帶來自由」(Stadtluft macht frei)是源自中世紀晚期。那句話承諾,公民可以擺脫他們從社經階級中繼承的固定地位,可以不只為一個雇主效勞。它的意思不是說公民是孤立的個體。一個人對於行會、鄰里團體、教會仍有義務,但那些義務在一生中可能改變。在本韋努托.切里尼(Autobiography of Benvenuto Cellini)的自傳中,這位金匠描述他二十幾歲時結束學徒生涯後的蛻變。他工作所在的幾個義大利城市有一些法律和習俗上的差異,他利用那些差異,轉換成不同的形象,以迎合不同的客人。他因緣際會做過多種不同的工作,包括金屬加工、寫詩創作、當兵等等。他的人生比留在農村裡更多彩多姿,因為城市讓他從固定的單一自我中解放出來,變成他想成為的人
圖片來源:Pexel
在麻省理工學院,我有幸看到「城市空氣帶來自由」在一群來自上海的年輕建築師之間成形。如今的開發中國家正經歷城市的爆炸性成長,他們的家鄉上海市正好是城市爆炸發展的縮影,經濟飛速擴張,吸引中國各地的年輕人蜂擁而入。雖然這群來MIT深造的上海人每年過年都會回到他們的村莊或小鎮,但是在城市裡,他們把家鄉的觀點與習慣拋諸腦後。一些年輕的男建築師公開出櫃,承認自己是同性戀;一些年輕的女建築師推遲或拒絕生孩子——不分男女都給家鄉的人帶來煩憂。我提出「城市空氣帶來自由」這個說法時,他們把那句話譯成中文後變成「扮演不同的角色」。粗略的文字表達反而傳達了深刻的真理,人生一旦開放了起來,就會出現很多層次,就像切里尼的人生那樣。
麻省理工學院讓我想到,這些「開放」觀點也許可以解開ville和cité之間的關聯之謎。與其釐清兩者的關係,一個開放的城市會融合各種複雜性,使它變成一個複雜的經驗化合物。城市規劃者與建築師的角色,既要鼓勵複雜性,也要創造一個互動的綜合城市(ville),使城市大於各種組成元件的總和,城市中的秩序指引著裡面的人。倫理上來說,一個開放的城市當然會包容差異,促進平等,但更具體地說,它會讓人從固定及熟悉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創造一個讓人測試及擴展經驗的環境

棲居:都市規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如何打造開放城市,尋找居住平衡的新契機?

作者: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20-06-11

城市是如何建造的,人如何生活其中?
紐約中央公園設置多出入口、低矮柵欄,卻未能促進城市社交?
Googleplex打造自給自足的內部設計,竟阻礙了創意發揮?


黑格爾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得主,經典《肉體與石頭》、《再會吧!公共人》作者 聲譽卓越的社會學家 理查.桑內特

結合歷史、社會學、哲學、文學及城市設計理論,剖析近代城市的困境和解決之道
打造意義豐富的開放城市,真正實現「城市空氣帶來自由」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康旻杰.專文推薦

【國際書評】

★充滿同理心,寓教於樂……令人愉悅的城市生活沉思錄,涵蓋了城市生活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安德魯.啟納西(Andrew Kinaci),全球格網(The Global Grid)

★精彩……桑內特教授學識之淵博、歷史想像力之豐富、分析之嚴謹執著,令人欽佩。 ——克里斯多夫.李曼赫普特(Christopher Lehmann-Haupt),《紐約時報》

★我很羡慕最近才接觸桑內特作品的讀者。過去四十年來,他的著作愈來愈專業、平易近人、通俗易懂,針對城市生活與工作的各種弊病做了全面的診斷,並為拯救與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有歷史淵源的務實處方。 ——博伊德.鄧金(Boyd Tonkin),《獨立報》

█好書這裡買:
讀書花園:https://marcopolo.pse.is/w7nv2
博客來:https://marcopolo.pse.is/v97dg
誠 品:https://eslite.me/vjbgc
金石堂:https://marcopolo.pse.is/r53kh
讀 冊:https://marcopolo.pse.is/vmwkd

電子書:
Readmoo:https://marcopolo.pse.is/w26nk
KOBO:https://marcopolo.pse.is/vr2yt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馬可孛羅
    馬可孛羅
    馬可孛羅 Marco Polo Press, Inc. 一個以旅行、旅行史、旅行文學為主的出版社。 歡迎追蹤FB、IG,新訊息不定時更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