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6、外部銷售平台如何提高曝光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一回已有解釋自營網站與外部網站的銷售差別,最大差別就是你自己開的跟人家開的店面,人家有會員名單、有流量,你沒有,如此而已。

那在這些大平台之下,要如何讓自己能浮出水面,許多人認為只要上架了,就自然會有銷售業績,其實不然。要在沒有任何廣告預算導流的狀況,盡量蹭到平台資源,首先,產品上架的命名非常重要,當使用者到購物平台找商品時,都很直接式的去搜尋需要的關鍵字,例如:葉黃素、維他命、葡萄糖胺等等,很直接,又不需思考就列出我們所需要的產品內容,使用者會有幾個習慣,先找便宜的、再找具有特殊性的,例如原裝進口、專利成分、代言人推薦等等。

如果消費者本身特質屬於價格取勝,就看你的產品特質是不是可以走價格戰。
若消費者屬於「比較型」,他們會去找出各種不同優勢的商品,在第一關用產品名決定列出哪些產品去做比較,點選產品內頁去評估各種優勢,找到最適合自己現況的商品。有些消費者對於產品的製造產地會有特殊迷思,例如:台灣製造、日本原裝、歐洲進口等等,就可以在產品名加上生產地,強調產品品質。

在產品名稱能將特殊優勢列出,對商品本身會有較好的效果,有些業主會將產品名稱「特別修飾」,想做出市場區隔,雖然看起來很有創意,但如果脫離搜尋系統本身的結果,在茫茫大海中會更難找到你,有時候簡單一點、大眾一點,並不是壞事,甚至你可以學習競爭對手的命名模式,讓搜尋它的消費者,也可以同時看見你。
而「比較型」的消費者大都會到GOOGLE去搜尋爬文,看是否有SEO後的相關資訊,有關於內容行銷的部分,之後會在開闢另一個專區來談。

再來的是平台的免費資源,各個分類的版面曝光資源,雖然這些版面在廣告行銷上面都有價位,但如若跟通路窗口有一定程度的交情,你也提出商品促銷方案或外部曝光的資源,平台是可以提供你在平台入口的BANNER做曝光廣告。但這些資源並非可以平白得來,你的銷售以及曝光資源也要能去支撐業績,畢竟通路窗口都是身負百萬業績之責,壓力也不小,互相提供資源,達到銷售目的,接下來的合作就會比較好談。

至於在平台上可以看到品牌旗艦館的獨立分頁,基本上一個月的業績量都達百萬以上才有機會跟平台洽談專館銷售,並不是花多少廣告費用就可以開立的,平台是靠銷售抽傭的方式獲取利潤,所以最大的目標也是希望能夠達成轉單去抽取傭金。如果隨意收取廣告費用,品牌旗艦館就可以氾濫的開立,反而對於真的能夠銷售的品牌造成很大的傷害,消費者也會認為,反正砸錢就有,不具參考價值。可以花錢買的榜單,你會相信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的沙龍
155會員
273內容數
職場嘛,就是一個賺錢生活的地方,沒這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說服我們該怎麼做,決定要怎麼做的只有自己。 老闆的思維在我們身上不一定有效,誰說每個人都嚮往當著大老闆的生活,其實你的日子通常比這些人更精采,我們,只是不想炫耀。
2024/11/28
近期在廣告後台的數據觀察上,不難發現FB與IG的直接轉換率有明顯的下滑,若只有單純在自媒體平台上投放廣告的企業主,肯定非常的有感。 但如果有耕耘ADS的品牌方,會發現預算的消耗上比以往來的更快,Pmax的銷售表現上也有持續上升的樣貌,這一切的數據的連動關係,很有可能來自於META開放搜尋的功能。
Thumbnail
2024/11/28
近期在廣告後台的數據觀察上,不難發現FB與IG的直接轉換率有明顯的下滑,若只有單純在自媒體平台上投放廣告的企業主,肯定非常的有感。 但如果有耕耘ADS的品牌方,會發現預算的消耗上比以往來的更快,Pmax的銷售表現上也有持續上升的樣貌,這一切的數據的連動關係,很有可能來自於META開放搜尋的功能。
Thumbnail
2024/07/15
現在自媒體廣告投放很難有突出的效益,就是穩定的轉換,不會大好、但也壞不了,這種莫名其妙的成效,來自於各個小眾轉換的結果。  回想一下,這一兩年來你追蹤自媒體、你訂閱的YOUTUBER,身邊的朋友是不是都開始不太熟悉,有時候話題都不一定能
Thumbnail
2024/07/15
現在自媒體廣告投放很難有突出的效益,就是穩定的轉換,不會大好、但也壞不了,這種莫名其妙的成效,來自於各個小眾轉換的結果。  回想一下,這一兩年來你追蹤自媒體、你訂閱的YOUTUBER,身邊的朋友是不是都開始不太熟悉,有時候話題都不一定能
Thumbnail
2024/04/10
不論哪種廣告,GOOGLE ADS、聯播網、FB+IG投放,開始漸漸分不清楚轉單來源的依據,界線越來越模糊。廣告關了,短連結的轉單還是持續會有績效;放大FB的投放預算,結果是ADS、聯播網的轉單率提高了,FB卻因為預算提升,造成ROAS下滑。
Thumbnail
2024/04/10
不論哪種廣告,GOOGLE ADS、聯播網、FB+IG投放,開始漸漸分不清楚轉單來源的依據,界線越來越模糊。廣告關了,短連結的轉單還是持續會有績效;放大FB的投放預算,結果是ADS、聯播網的轉單率提高了,FB卻因為預算提升,造成ROAS下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如何被記住,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你是因為價格被注意到,還是服務品質讓客戶滿意,或者是商品品質本身勝過市面上所有競爭對手,先弄清楚自身的優勢,了解品牌自身處於哪個位階,這個消費者階層是何種屬性,生活習慣、消費方式、平均所得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的認知。
Thumbnail
如何被記住,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你是因為價格被注意到,還是服務品質讓客戶滿意,或者是商品品質本身勝過市面上所有競爭對手,先弄清楚自身的優勢,了解品牌自身處於哪個位階,這個消費者階層是何種屬性,生活習慣、消費方式、平均所得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的認知。
Thumbnail
疫情促進數位轉型加速,網路成為最熱門的銷售渠道,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當市場越臻熱絡,電商的下個挑戰便是如何讓自己在無限賽局中獲得比賽權,不致退場。為此,我們應該要著重改善什麼,好在戰場上繼續生存下去呢?本篇結合了自己的行銷觀察,試圖解開下個戰場的應對策略。
Thumbnail
疫情促進數位轉型加速,網路成為最熱門的銷售渠道,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當市場越臻熱絡,電商的下個挑戰便是如何讓自己在無限賽局中獲得比賽權,不致退場。為此,我們應該要著重改善什麼,好在戰場上繼續生存下去呢?本篇結合了自己的行銷觀察,試圖解開下個戰場的應對策略。
Thumbnail
品牌曝光的方法,一般都會定位在廣告預算的多寡,去選擇曝光的通路跟方式,但這些平台通常有許多競爭者,如果預算不夠充足,競價、出價遜於對手時,很容易被淹沒在眾廣告裡,而要大量去拚觸及、拚轉換率行銷預算又是很沉重的負擔,雖然說與同業競價廣告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其他地方還是可以利用優勢去創造流量,吸引不同的消
Thumbnail
品牌曝光的方法,一般都會定位在廣告預算的多寡,去選擇曝光的通路跟方式,但這些平台通常有許多競爭者,如果預算不夠充足,競價、出價遜於對手時,很容易被淹沒在眾廣告裡,而要大量去拚觸及、拚轉換率行銷預算又是很沉重的負擔,雖然說與同業競價廣告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其他地方還是可以利用優勢去創造流量,吸引不同的消
Thumbnail
做品牌不要單打獨鬥 做品牌不要單打獨鬥,這個道理我相信大家都聽過,但會想說哪有這麼簡單,大品牌看不上我、小品牌幫不到我,異業合作、聯名商品、公益活動離我太遙遠,再怎麼做還是自己的品牌口袋名單行銷、再行銷
Thumbnail
做品牌不要單打獨鬥 做品牌不要單打獨鬥,這個道理我相信大家都聽過,但會想說哪有這麼簡單,大品牌看不上我、小品牌幫不到我,異業合作、聯名商品、公益活動離我太遙遠,再怎麼做還是自己的品牌口袋名單行銷、再行銷
Thumbnail
這幾年因為網路投放廣告的規則被使用者摸熟了,門檻也不高,許多新創品牌陸續冒出頭,FB、IG、LINE@上不時出現許多新東西、新花樣,看起來還不錯,而我們也被觸及導流,文宣頁面也不錯,身為網路使用者的我們,也想去看看大家開箱體驗心得或是大家怎麼說,這時候問題來了...
Thumbnail
這幾年因為網路投放廣告的規則被使用者摸熟了,門檻也不高,許多新創品牌陸續冒出頭,FB、IG、LINE@上不時出現許多新東西、新花樣,看起來還不錯,而我們也被觸及導流,文宣頁面也不錯,身為網路使用者的我們,也想去看看大家開箱體驗心得或是大家怎麼說,這時候問題來了...
Thumbnail
要如何被記住,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你是因為價格被注意到,還是服務品質讓客戶滿意,或者是商品品質本身勝過市面上所有競爭對手,先弄清楚自身的優勢,了解品牌自身處於哪個位階,這個消費者階層是何種屬性,生活習慣、消費方式、平均所得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的認知。
Thumbnail
要如何被記住,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你是因為價格被注意到,還是服務品質讓客戶滿意,或者是商品品質本身勝過市面上所有競爭對手,先弄清楚自身的優勢,了解品牌自身處於哪個位階,這個消費者階層是何種屬性,生活習慣、消費方式、平均所得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的認知。
Thumbnail
先想掠奪市場、再來創造市場 許多業主初創時期抱著許多美好的夢想,想像自家產品的獨特性、創新的市場區隔就能打下一片江山,但往往結果通常不如預期順利,如果你不是集團的子公司,否則很難承受這樣的虧損,若沒有控制好風險,打包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先想掠奪市場、再來創造市場 許多業主初創時期抱著許多美好的夢想,想像自家產品的獨特性、創新的市場區隔就能打下一片江山,但往往結果通常不如預期順利,如果你不是集團的子公司,否則很難承受這樣的虧損,若沒有控制好風險,打包的機率很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