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重症醫師說 :我輸了,沒讓病人好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爺爺殺婆婆事件
臺灣近日「老公殺老婆」的事件頻傳!他們共同點 :

「老人殺老人,婆婆都是長期臥床的病人。」


古人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是多麼幸福的終成眷屬的「老化」現象。但是父母可以一起變老,健康失能程度各自不同了,現場是殘酷的,看到失能一個老人,對另一個較嚴重失能的老人照顧,這不是愛情美麗的終結點,不是嗎?

不要輸在終點上

在臺灣,2000年6月台灣立法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主旨 是讓「重症末期」的病人可以有選擇安寧療護,不接受積極治療的權利,以維護自 身的善終權。
2015年12月三讀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希望賦予「具備完全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經專業醫療團隊的充份諮詢後,書面立下拒絕維生治療與 其後接受緩和照護的指示,當其進入特定醫療臨床情境時,便得以接受緩和醫 療的身心照護,尊嚴離世。我只希望

「所有活著的人,你們真的不要輸在終點上」

我輸了,沒讓病人好死

我曾經多次,重症病患老人,身上插滿了多管子,這是我的醫療常規,依法不能延誤治療,平常我是以「醫師法」,處理即將死亡到來的病人,我每每心底痛苦掙扎,這些人,都是父母親,公公婆婆,老了,在死亡之前,就被所有家屬當作練習材料,如何坦然接受死亡😢😰😥
一個70歲的爺爺,不行了,只因為兒子聽人家說:你的爸爸只有一個,你一定要搶救到底。於是兒子拒絕「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於是生命最後快沒有心跳,我急救、我電擊、我止血,我插管...一直脫肛流血,爺爺的兒子進來了,當我把爺爺肉體硬是摧殘了一次,又一次,他終於看到:「爸爸,我不要你死那麼慘⋯⋯我不知道會七孔流血的...」
大學4年級孫子要進來看爺爺最後一面,大家都已經把剛剛慘狀弄乾淨,爺爺安徉躺在床上,孩子要對爺爺説什麼的?但被爸爸禁止了。五年後,這位父親👨是心臟病發作,到院前死亡,可以想像以前的孫子,也是現在有決策權的這兒子,又開始向以其爸爸身體,拿來練習什麼叫肋骨斷裂,糞屎滿床⋯⋯在生命終點上了。
我每次做完,做滿的熟悉動作,我竟然高興不起來,我不能阻擋子女的決策,在臺灣,在你死亡邊緣,90%是由家屬決定了,老人家好不好死,而這些子女們,完全未受到死亡教育,完全未受到末期的訓練,怎麼處理生命課題呢?

在高科技下,一一慘死

當我們老年人口比例逐項提高,我們人類因疾病而死亡的年齡延後,我們平均年齡提高了。予我們的假象:老人延後死亡,就會如此快樂的活著。
人生無常會面臨很多的來不及,當 生命突如其來因急重症疾病入住病房或 加護單位,醫院往往盡一切提供現代化 高科技的醫療處置,但當面臨醫療極 限,在後關頭經常陷入進退兩難的困 境,或作出違反病人意願的決定。
其實,這些的延長,就是意謂老人的照顧需求增加,且會有更多老年人面臨死亡之 課題。 醫療研究指出老人們較年輕人 會有多重的疾病、身體功能喪失,以及 認知功能的障礙。我們都知道這些老人大多生活品質變差,預期生存的命也較短,即使積極治 療了,也不易有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醫療專家紛指出針對末期病人和非常衰弱的老人,應該避免不必要措施,例如心肺 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這才是

「高科技下仍然保有完整行善的醫療」

生命終點的高危群

民眾對於老人的醫療選擇照 護並無得事先規劃安排教育和想法。而且了解相 當有限,和老人一起參與自身末期醫療決 策的機會,也更少了。
相較於癌症患者,高齡者之共病症較多且複雜、拖延時間較久、生理機 能衰退易受影響、易功能衰退而致長期臥床、易出現併發症或後遺症,且較易 因檢查或治療出現不良反應。
曾經有研究,一個人如果對死亡焦慮,心中呈現的是「非常害怕」,但是又自覺和健康同齡 比「很好」的受試者,有意願去進行預立醫療決定的機 會較低。偏偏部分老人,尤其當憂鬱情緒管理不良,日常行為。又得掩飾自己,是長者,一切很好,很健康,這群人,其實都會是生命終點的高危群,不只是可能讓自己慘死,也可能會使另一半慘死,不可不慎。
生命終點的高危群,不只是可能讓自己慘死,也可能會使另一半慘死

如何搶救你家的老人 : 快點學會 ACP 和 AD

多數老年人當 面臨生命末期時,他們不願意接受積極的醫療處置,但對於「預立醫療決定」( Advance Decision, AD ) 卻採取了不感興趣、「不願去想健康惡化或死亡」的 情形、無法做出決定或還沒有考慮到相 關問題,這也說明如何提升老年病人自 主權仍有待加強,包括高齡者生死教育 以及適時介入「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英文稱作Advanced Care Planning,簡稱 ACP 門診。
什麼是「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與「預立醫療決定(AD)」?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
指意願人與醫療機構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團隊、自己的親屬或其他關係人進行溝通討論的過程。商討當意願人處於特定臨床條件、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應提供之適當照護方式,以及意願人得接受或拒絕之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
※「預立醫療決定」(Advance Decision, AD):
預先表達,在符合特定臨床條件的情況下,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的正式書面文件,依據衛生福利公告法定格式內容。

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時,會討論些什麼內容?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團隊會跟您說明討論下列事項:
1. 您有那些知情、選擇與決定權?
2. 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這些常見醫療選項的成效與風險(例如:心肺復甦術、機械式維生系統、血液製品、特定疾病之專門治療、重度感染時的抗生素、鼻胃管…等)。
3. 可終止、撤除或不施行上述醫療處置,所應符合的五種臨床條件:(1)末期病人、(2)不可逆轉之昏迷、(3)永久植物人、(4)極重度失智、或(5)其他疾病痛苦難以承受、無法治癒且無其他合適之醫療解決方法之疾病 (例如:泡泡龍症、漸凍人…等)。
4. 預立醫療決定書之格式及生效、變更或撤回程序是什麼?
5. 醫療委任代理人權限、終止或解除委任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哪裡可以找到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團隊 ?

你住家附近,你一定會找到 : 只要有手機 、 有goggle map...就找到了。

如果仍有任何問題,馬上打電話 :

愛老人、陪同他一起去諮商 ( ACP ) , 這是反哺之恩
愛生命,未老時和家人一起去諮商 ( ACP ) , 愛家人和自己的生命, 這是真愛

來源: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 [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86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生最悲慘,不是破產或被老闆開除,而是「生不如死」。更慘的是,重病纏身躺在床上任人決定你好不好死,眼睜睜看著親人決定了自以為對你最好的選擇。更頭疼的是,這些親人在此之前都未受過生死教育的訓練,就驚慌失措地得在短時間內做出重大決定。 以為插管萬能的家屬 有一名癌症婦人,有女兒、先生陪同門診,厚厚的病
X小姐 寫此書信,我正聽萬芳 [我記得你眼裡的依戀] :  就算換了時空變了容顏 我依然記得你眼裡的依戀 縱然聚散由命 也要用心感動天 我今天心情低落的,因為她眼隨我近3年,【我今早把她交給了上天】了,然在握著她手時,這3年我在門診和住院中的一一表情臉竟歷歷在目... 我想這就是她的用心面對一切
我必須急救到底 在專業人員的急救下,他的身體外觀出了變化 我仍然記得一具年輕的身體,在急救室不停地急救,只因他才30歲,我們的醫護人員,不放棄任何希機會,於是在專業人員的急救下,他的身體外觀出了變化,凝血功能早已喪失,讓他已經七孔流血、由頭到腳都呈現紫青色,大家在叫血輸血,都來不及他的大量內臟出血。
盼,妳的心中究竟有多少期盼? 身為醫者 我跟病人和家人都一樣,每次也都帶了許多期盼在生活。 我期盼 : 日常生活都一切順利、我也期盼 每人都能順利渡過這生老病死。 有可能嗎? 當人類的祖先一個一個又老、又病、又往生了 至今,我每天被患者: 「為什麼是我得了病?] 、[醫生,我不想死]、[醫生,請你救
人生最悲慘,不是破產或被老闆開除,而是「生不如死」。更慘的是,重病纏身躺在床上任人決定你好不好死,眼睜睜看著親人決定了自以為對你最好的選擇。更頭疼的是,這些親人在此之前都未受過生死教育的訓練,就驚慌失措地得在短時間內做出重大決定。 以為插管萬能的家屬 有一名癌症婦人,有女兒、先生陪同門診,厚厚的病
X小姐 寫此書信,我正聽萬芳 [我記得你眼裡的依戀] :  就算換了時空變了容顏 我依然記得你眼裡的依戀 縱然聚散由命 也要用心感動天 我今天心情低落的,因為她眼隨我近3年,【我今早把她交給了上天】了,然在握著她手時,這3年我在門診和住院中的一一表情臉竟歷歷在目... 我想這就是她的用心面對一切
我必須急救到底 在專業人員的急救下,他的身體外觀出了變化 我仍然記得一具年輕的身體,在急救室不停地急救,只因他才30歲,我們的醫護人員,不放棄任何希機會,於是在專業人員的急救下,他的身體外觀出了變化,凝血功能早已喪失,讓他已經七孔流血、由頭到腳都呈現紫青色,大家在叫血輸血,都來不及他的大量內臟出血。
盼,妳的心中究竟有多少期盼? 身為醫者 我跟病人和家人都一樣,每次也都帶了許多期盼在生活。 我期盼 : 日常生活都一切順利、我也期盼 每人都能順利渡過這生老病死。 有可能嗎? 當人類的祖先一個一個又老、又病、又往生了 至今,我每天被患者: 「為什麼是我得了病?] 、[醫生,我不想死]、[醫生,請你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關於老老照顧(失智症與死亡)是很需要受到重視的一環,八十多歲的老翁獨自照顧七十多歲失智的老婦,老婦因在浴缸洗澡時無法獨自起身尋求丈夫幫忙,卻因腳滑不甚跌入浴缸,將原本攙扶她的老翁坐壓在水中,最後導致丈夫溺死,而當派出所通知,才在浴室裡發現失智的妻子還坐在溺死丈夫的身上……
Thumbnail
我們常說交由老天爺決定,是嗎?醫學進步,人的壽命愈來愈長,台灣110年女性平均年齡84.7歲,意思指的除意外及青壯年生病外,大部份老人都能活超過84.7歲。只要有機器及醫學幫忙,都可以維持活著的狀態。現在更多是人的決定。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終身俸在老年生活及社會負擔上可能產生的問題,並提出了相關案例。從臺灣的醫療保險制度,到中國大陸的身分詐騙案,最後到日本老年經濟支柱現象,都圍繞著一個概念,就是活死人權益。作者也呼籲讀者反思家庭觀念以及教育、法制,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女兒決定為年邁的父親拍下無可避免的大限之日,而他的爸爸也欣然同意了,透過此片也讓我們看見有其父必有其女。這對父女選擇以幽默卻深刻的態度直視死亡,於是他們一起模擬各種千奇百怪的死法,去體驗種種撒手人寰後的模樣,完全的落實《爺爺的死亡排練》,並在 2020 年日舞影展拿下評審團特別獎。
在臺灣,長期照顧失能家人的壓力很大。選擇安養院或家中看護都有壓力。本文談及讀者面臨的問題,並提出探討和討論。
Thumbnail
父母會這麼講:「要去養老院,不要麻煩子女,或者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救好了,也怕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已經被(子女)傷心了!做子女的要檢討、檢視,正常老人不講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樣!
Thumbnail
死亡明明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現實,但我們總缺乏勇氣打開這道禁忌的大門。年輕人不談死就算了,年長者,這群與死亡最為接近的族群,更逃避談論死亡。但善終是建立在提早溝通及交代的情況下才能達成的願景。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可以參考看看本文中提到的方法。
Thumbnail
死亡對孩子來說是個模糊的概念。華人父母總是避諱談死亡,用不吉利、你不懂等言詞帶過。若無法迴避時甚至會說他只是去旅行、他只是睡著等委婉說法。但這種談論死亡的觀念對孩子真的好嗎?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關於老老照顧(失智症與死亡)是很需要受到重視的一環,八十多歲的老翁獨自照顧七十多歲失智的老婦,老婦因在浴缸洗澡時無法獨自起身尋求丈夫幫忙,卻因腳滑不甚跌入浴缸,將原本攙扶她的老翁坐壓在水中,最後導致丈夫溺死,而當派出所通知,才在浴室裡發現失智的妻子還坐在溺死丈夫的身上……
Thumbnail
我們常說交由老天爺決定,是嗎?醫學進步,人的壽命愈來愈長,台灣110年女性平均年齡84.7歲,意思指的除意外及青壯年生病外,大部份老人都能活超過84.7歲。只要有機器及醫學幫忙,都可以維持活著的狀態。現在更多是人的決定。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終身俸在老年生活及社會負擔上可能產生的問題,並提出了相關案例。從臺灣的醫療保險制度,到中國大陸的身分詐騙案,最後到日本老年經濟支柱現象,都圍繞著一個概念,就是活死人權益。作者也呼籲讀者反思家庭觀念以及教育、法制,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女兒決定為年邁的父親拍下無可避免的大限之日,而他的爸爸也欣然同意了,透過此片也讓我們看見有其父必有其女。這對父女選擇以幽默卻深刻的態度直視死亡,於是他們一起模擬各種千奇百怪的死法,去體驗種種撒手人寰後的模樣,完全的落實《爺爺的死亡排練》,並在 2020 年日舞影展拿下評審團特別獎。
在臺灣,長期照顧失能家人的壓力很大。選擇安養院或家中看護都有壓力。本文談及讀者面臨的問題,並提出探討和討論。
Thumbnail
父母會這麼講:「要去養老院,不要麻煩子女,或者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救好了,也怕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已經被(子女)傷心了!做子女的要檢討、檢視,正常老人不講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樣!
Thumbnail
死亡明明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現實,但我們總缺乏勇氣打開這道禁忌的大門。年輕人不談死就算了,年長者,這群與死亡最為接近的族群,更逃避談論死亡。但善終是建立在提早溝通及交代的情況下才能達成的願景。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可以參考看看本文中提到的方法。
Thumbnail
死亡對孩子來說是個模糊的概念。華人父母總是避諱談死亡,用不吉利、你不懂等言詞帶過。若無法迴避時甚至會說他只是去旅行、他只是睡著等委婉說法。但這種談論死亡的觀念對孩子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