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藥帖:
Vising- 【長大以後 】(Music Video)
▎放眼望去,淹沒在社會期望的眼光下,創造社會期望的價值,以此來認定人生與工作的意義,是不是最無須考慮風險的判定?
大部分的時候當我們有意識且開始思考或開始有了對工作的疑問,大部分會是發生在如何的情境下呢? 對工作或對自己又會產生怎樣的覺察 ? !
在國語辭典這個網站上,工作的意思是「作為動詞 -意思是操作、行動、運轉、運作等意思 ; 作為名詞 - 是指工程、製作、業務、任務、職業、從事各種手藝的人….等。而工作的概念是勞動生產,一個人的工作是他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社會主義國家,工作是社會工作中每個勞動者,體現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的角色定位。所謂工作就是勞動者通過勞動(包括體力、腦力勞動)將生產資料轉換為生活資料,以滿足人類生存和繼續社會發展事業的過程。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社會分工不同。」
但始終,在一片鼓吹商業利益如何更容易取得的書籍甚至各式社群軟體、網路媒體文章中,有一部分的我們卻更想知道在職場上,上位者所謂的「每個人,都必須創造出自己被利用的價值」這句話,到底是在鼓勵夥伴或只是一種資本主義的隱喻呢 ?!
▎我們為何工作 ? 我們為何每日早上從按掉再睡5分鐘鬧鐘那一刻起,都在掙扎?!
作者「貝瑞史瓦茲 (Barry Schwartz)」 用了五個章節穿插了許多真實研究個案故事來顯現為了賺取薪資維繫生活不一定是能激勵人們工作的原因,說明人類大部分的時候都是被經濟學家初初奠定下的論點給綑綁住了思維,無論是國家、社會、個人、企業、經理人。
根據美國華盛頓特區的蓋洛普公司(Gallup)在2013年的大型調查報告指出,非常不投入工作的人,是喜愛自己的工作且投入的人,的兩倍。
最近一個版本總共蒐集了142個國家,總共23萬名全職與兼職工作者,其中只有13%的工作者對工作感覺投入、懷抱熱情。63%的工作者對自己的工作不敢到投入,也很少注入心力在上面。其餘24%呢! 除了不投入工作以外,甚至痛恨工作。
讓我們試用這些統計數據分析,來導出本書想討論的議題,我們是否有機會在工作上得到自我成長與成就感,受到在同樣工作環境的同事、上司主管尊重,且喜愛自己的工作,而不再定論只是為了糊口飯吃或其他顯而易見的原因。
▎ 當我們意識到錯解成為了予以傳誦的觀念時,我們想設計怎樣的人性,就得先設計出怎樣的工作。
在1776年著名的經濟學始祖亞當·斯密,撰寫的第一套有系統的經濟學專書,「國富論」。強調人類的「利己心以及經濟成長的關鍵是「分工」。他認為人們當然不喜歡工作,而為之的唯一理由是為了酬薪,而工作內容並不重要。
只是時移世易,這樣的說法在現下而言卻變成了一個資本主義錯解的表現,現在的我們比過去那樣沒有選擇的時代來說,更在意的是工作的意義以及它所延伸出我們對於自身價值評斷,甚至是對社會貢獻度的衡量。
書中提取了幾個訪談案例,一如帶給人安慰的醫院清潔工「路克」,在他身上發生的事件是這樣。
該家醫院其中一間病房住著的一位昏迷中的年輕病患,這塊區域屬於醫院清潔工路克的負責範圍,而路克在這期間連續打掃這間病房兩次,但在打掃時,病患的父親這段時間內,並未親見路克來做打掃的工作。於是有一次在走廊間,出來抽菸的父親撞見路克,便非常憤怒地指責他偷懶,路克當時本來想與父親爭論但一想到,這名年輕病患住進病房已經6個月,以及體會身為父親的沮喪心情後便沒有多回嘴,只是說對病患父親說了「抱歉,我會再去打掃。」在他的職務說明書當中並沒有列出體恤病患本身或病患家屬的義務,而他為何有這樣的思維去發揮同理 ?
原因是他相信著自己所屬的這家醫院的核心理念是 促進健康、醫治疾病、減緩痛苦。即便醫院全體員工每日都在經歷著生死交關,卻致力於這樣的組織信念。
組織行為學的學者艾美.瑞茲內斯提出對於工作的三種認定,把工作當成工作(Joe)、職業(Career)、天職( Calling)。當我們把工作當成Joe時,那就是一份以酬薪作為唯一目的手段,驗證亞當斯密的論點。當工作成為職業時,則變成一個升遷到達更好的職位或人生階段的工具,是一種交換的概念。在我看來最完美的工作境界,就是最後一種天職Calling了吧!因為這樣的認定最能分泌腦內的多巴胺,我們在工作中除了薪酬還得到成就與滿足感,我們樂此不疲的甚至會發想許多不一樣的模式與創意,因為我們想要將工作與生活結合在一起。
但這樣天職性的工作,談何容易,所有看來枯燥乏味的工作其實都有可被投注”意義”這個要素,而是什麼會扼殺這樣的動機呢 ?
答案是效率以及控管,當組織以績效為唯一導向而忽略員工個人發展時,大家就會被訓練的像機器,建立在如何能最快完成工作及發會最大效能,然後呼應這一句對白 :「每個人,都必須創造出自己被利用的價值」同時也喪失與他人益處可以有所連結進而讓工作充滿意義感的機會了。
▎無論將好的工作變得糟糕,抑或賦予看似枯燥的工作有天職般的意義,都只是一念之間,一線之隔的差別。
我很喜歡作者提出自己在求學階段中的幾段工作經驗,在這幾份工作中包括在製衣工廠中經歷過的三個職位,將準備熨燙的衣服送到男性作業員部門,以及將完成的衣服送至查驗部門,最後一個是在有冷氣房的地方做財務歸檔,是一個沒有隱私的開放性辦公室,與一個微管理的主管一起辦公。
作者在這一輪的製衣經驗中最後一份工作,一樣是回到工廠出貨部門,看似乏味的流程與內容卻有了不一樣的意義因為,這是作者家裡的事業,每一個工作內容都附帶一個思考的問題,感覺自己屬於企業中的一員,便足以讓人感到充滿意義。
把工作變壞的其中一個肇因來自錯誤假設人類討厭工作,所以必須嚴密監督,激發他們將工作做好。宛如有一種主管會說: 「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都很歡迎來找我討論喔!」看似很開明的樣子,但實際上對於職員在執行當下甚至提出討論的時候,卻百般的過問以及各種論點駁回。」
那麼,無論是在多崇高的職位如仍建構在微管理、績效、獎勵、制度低能化之下,都會背離大家對於工作原本有的理想與創造工作的好方法。
▎ 我們該如何定義自己對於工作真實意義,而不會在各種意識形態主張下亂了寸步。
作者在人性隱喻的論戰這一章節,其中我來回看了幾次,因為怎樣都感覺像是回到褚士瑩-我為什麼要去法國上哲學課 反覆咀嚼那樣這樣的論點,但有許多正反兩方的說法。
其中提到只要擁有錯誤的思想+再加上相信+就會受到其影響,而錯誤的影響帶來錯誤的理論,進而成為被相信的事實。
相信什麼就會看見什麼,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也不計其數,只要心中的意念不夠堅定,我們對於被影響的過去行為的理解方式,可能就同樣影響我們未來的行為,無論是對的,或不對。
書中舉的例子是,某人上班途中的心境是: 「我帶著興致高昂的心情去工作,想將有助於改善他人生活的工作做好,但社會學家說人類工作僅是為了薪酬。」諸如此類的重新解釋開始作用,人身外之物未必會有變動,但我們對於這件事情的理解,卻已大不如從前(指那個振奮的想法)。因為這樣的狀況我真實發生過,當下的確是有種熱情幻滅的震撼感,這種錯誤的定義引發新的行為,新的行為因為被相信,所以將原本錯的定義扭轉成對的,稱之為「自我應驗預言」。
▎人性中有相當的程度是人類所設計的產物,想要保有純善的天性,那就得扭轉錯誤的意識形態與離開以偏概全的經濟視野。
錯誤的意識型態會造成自我應驗的特性,而人類是尚未塑形完成的動物,而我們能對人類寄於怎樣的期待,得看社會如何塑形我們。
現在支配我們技術的思想是虛構卻強大,是一種會排擠掉我們與工作之間延伸其他關係的意識形態,也貶化了:「人類想把工作做好,甚至有更好的創作與發想,純粹只是因為,人類想這樣做。」
# 先問為什麼/ Why ? –
這個工作的目的是什麼?是否能像路克那樣激勵人心?
# 是什麼 / What ? –
該項工作產出的產物與服務,
是否對於接受以及提供的人都帶來效益與受惠? 客戶
問題被解決,我們也得到成就感。
# 該怎麼做 / How ? –
如何在沒有微管理或嚴密的監督下,
讓夥伴能夠自發性的「想要且願意」把這件事情做好?
# 什麼時候 / When ? –
如果現行已是固定的意識形態思維,那什麼時候是適合改變的時機?
最後,在人與人性之間互為因果的循環論之下,如果我們設計出的工作環境,允許人們執行他們認為有價值的工作,那麼就會設計出,視工作為有價值的人性。
#書名: 我們為何工作
#作者:
貝瑞.史瓦茲 /
Barry Schwartz#譯者 :
李芳齡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 : 2016/04/27
#作者簡介 :
貝瑞.史瓦茲 /Barry Schwartz 史華斯摩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心理學教授,側重社會理論及社會行為研究,將研究心得應用於時事,常於《紐約時報》、《哈佛商業評論》、《衛報》發表文章。史瓦茲出版多本著作,包括《只想買條牛仔褲:選擇的吊詭》(The Paradox of Choice)、《遺失的智慧》(Practical Wisdom)等。
#內容簡介 :
TED Books是介紹重要觀念的輕快閱讀系列,由TED團隊策劃製作,找專精領域又善於說故事的講者與作者,規劃出涵蓋多元領域的一系列TED Books。每本書的篇幅短到可以一口氣讀完,但是也長到足以深度解說一個主題,主題非常廣,從建築、商業、太空旅行、到愛情,包羅萬象,是任何有好奇心、愛廣泛學習的人的完美選擇。在TED.com上,每一本書都有搭配的相關TED Talk演講,接續演講未盡之處。十八分鐘的演講或播下種子、或激發想像,許多演講都開啟了想要知道得更深、想學得更多的渴望,需要更完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