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工作---工作對於一個人的意義,並不止是賺錢而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唯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你才能在工作職場悠遊自如


為什麼要工作

現在常常看到網路上,有人在教如何財富自由。

有50歲可以財富自由,很棒!

有40歲可以財富自由,哇!

有30歲就可以財富自由,嗯........。

放眼看看現在的低薪高房價,網路發達工時變相延長,年輕人成家不易。面對這樣的社會現況,這樣快速致富的標題,想必可以吸引很多厭世躺平的年輕人。

資本猖狂 奮鬥不易

raw-image

這麼多人渴望財富自由,為什麼?

我這麼問好像有點白痴,答案不是很清楚嗎?

是的,答案很清楚,不就是可以不用工作,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嗎?

那麼有了錢不用工作之後,你每天要幹什麼?自己想做的事是什麼?

不知道你有想過嗎?

沒有,到時候再說。

別傻了!不會有那個時候。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當然,如果你幸運中了樂透頭彩除外),大家心知肚明,所以都不敢往下想。

就像吃迷幻藥一樣,在工作疲累薪水不夠用、老是挨上司罵、同事很討厭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幻想一下自己財富自由,可以丟辭呈了。偶而這樣做做白日夢,以儲備明天繼續打拼的力氣。

這樣也很好,至少可以有繼續工作下去的勇氣。

努力工作 不是只為財富

raw-image

如果承蒙不棄,你繼續讀我的文章,恐怕不會吸到太多的安慰劑。我所能夠提供的,只有讓你知道如何輕鬆一點工作、如何避免在工作時踩雷、如何兼顧工作與快樂、如何升官發財的建議。

但是,你還是要工作。

好了,言歸正傳,我們到底為什麼要工作?

為了吃飯,為了租屋買房,為了養家....,這些絕大多數人都不得不具備的理由,我就不再浪費大家的時間廢話了。

誠如我在首頁所寫,依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理論,我們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需求有六個層次(原本只有五個),分別是:

只追金錢 人生失衡

raw-image

1.生理的需求

2.安全的需求

3.愛與歸屬的需求

4.受尊重的需求

5.自我成就的需求

6.超越個人或靈性的需求

看起來會不會太複雜?太高調?太過難懂?

沒關係,我先舉幾個我所看到的例子來說明。

我認識一位當老師退休的朋友,他作育英才三十年,存了錢買了房,每個月還有月退俸可以領,兒女也都長大自立了,每個月不缺錢用,是真正的財富自由。

不再工作 頓失重心

raw-image

剛退休時他每天騎單車運動,遊山玩水,打羽毛球,跟朋友到山上闢菜園種菜,好不快哉!當時不知羨煞多少朋友?又招來了多少忌妒?

時隔兩年,對!就只有兩年。他最近告訴我:

「法蘭克,我現在好期待禮拜天喔!」

「為什麼?」

「禮拜天老婆小孩都在家呀!每天一個人好無聊喔!」

再說另外一個例子:

現在職場性別跟年齡歧視很嚴重,逼得各國政府都要制定法律跟補助,鼓勵企業雇用較高齡者,但是效果十分有限,事實上,職場對女性更是不公平。

職場不公平 浪費女性才能

raw-image

我在職場上,不知道看過多少歧視女性的案例。很多女性明明能力十分傑出,勝過同公司大部分男性同事,但是不是升遷困難,就是生育之後遭公司藉口解雇。

台灣年過四十之後找工作不容易,女性更是困難。有些年輕人換工作越換職位越高,薪資越多。但是大部分的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都被資方廉價剝削,甚至找不到工作。

無數女性屈就在跟自己能力不匹配的工作。有些經濟寬裕不願忍氣吞聲的女性,乾脆直接離開職場,回家專心照顧家庭。

這些女性一開始樂於照顧家庭小孩,但是很快地,這些辛苦的媽媽們在小孩長大可以自立(升上國中高中),不需要(甚至嫌惡)媽媽看頭看尾照料以後,就都陷入了嚴重的失落狀態。等到這個時候再想找工作重回職場,基本上機會渺茫。

可以說家管原來是她們的工作,但是小孩長大後,她們就又二度失業了。

我認識很多這樣的媽媽,她們都財富自由,但是失去了工作以後,也讓她們的人生失去了方向,偏偏到了這時期,許多女性又逢更年期,真是無情的試煉。

現在,再請你回頭往前,看看你從這兩個案例中,可以看出工作可以滿足馬斯洛理論的哪幾個需求了嗎?

好吧!也許你現在已經被工作逼到很厭世,也許你光想到這個月要達成的目標就很恐慌,也許你只要想起你主管的嘴臉就歇斯底里...,你覺得前面兩個案例,再怎樣也比你現在面臨的處境都好。至少,他們都財富自由。

不用工作 不一定快樂

raw-image

那麼讓我們先暫停一下,就來做一做白日夢吧......。

假設明天早上上班前,你的公司突然通知你放假六個月(因為夜裡辦公室被外太空落下的隕石炸毀了),休假六個月期間薪水照發。

樂壞了吧?

於是你開始計劃做想做的事,逛街、看電影、爬山、回中南部老家、找朋友吃飯唱歌、約會、去花蓮、去墾丁、上健身房.........。

一個月過去了。或許,頂多兩個月,你就做完想做的事,如願以償了。

然你每天早上起床,都要開始想今天要幹嘛?

你想起很久以來一直想讀的小說(如果你愛看書,恭喜你!),你想起一直想報名學油畫(如果你真愛畫畫,恭喜你!),你想起好幾部你一直想看,卻沒時間看的電影(如果你愛看電影,恭喜你!)。

又過了一個月,你很快地就又滿足了這些心靈需求,但是還是有很多時間不知如何打發。你的朋友和愛人都還在為了工作打拼,沒辦法常常陪伴你。

你早上不用聽到鬧鐘響就跟棉被掙扎,你不用緊張兮兮的吃早餐趕路準時打卡,你不用交報告不用開會。沒有上司嘮叨你,沒有茶水間可以跟同事聊八卦,中午沒有人跟你一起吃飯,槍口一致一起罵公司罵上司罵客戶............。

很好嗎?

如果你這樣覺得,誠心的建議你在財務不是那麼緊張的時候,放自己半年的假試試看,你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我會這麼說,是因為我曾經在兩個工作之前嚐試過兩次。如果你沒存那麼多錢,或者是沒有勇氣跟決心嚐試,卻很想要知道我試驗的結果如何?我很樂於分享....

恐怖!

對,沒錯!就只有這兩個字。

如果你不信邪,如果你覺得我可能是個不工作會渾身發癢的勞碌命,如果你還是每天盼望著可以不工作混吃等死。我恐怕你很可能,會在職場煉獄中一直受苦。

古時候(其實也沒那麼古,也就幾十年前而已)有一位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說:

每個人都想成為另外一個人,只要那個人不是現在的自己。」

如果你也是這樣想,那麼你的困擾,應該不在於你現在的工作。


***進階管理專欄「管理成功心法


延伸閱讀:

1.呂秋遠律師談為什麼要工作---風傳媒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282137?mode=whole

2.如果人工作是為了謀生,為什麼要讓工作把自己搞死?---Vogue

https://www.vogue.com.tw/culture/content-48258


Frank .Tzeng

曾經擔任日商、德商及本土企業主管。縱橫職場跌跌撞撞三十年,有收穫,有成就,有失落,也有感傷。

希望自己的經驗,能夠對職場的朋友有所幫助,因而知道在工作上,應該避免的謬思,和值得努力的方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職場法蘭克-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04
不管怎樣,願意持續不斷思考,很重要!
龍阿迪-avatar-img
2023/04/03
我應該還有一到十年左右的時間,可以好好想想,我要做些什麼,不過暫時可以假裝我在照顧可愛的孩子們。雖然我不覺得退到當顧問的生活能有多輕鬆,但是提早想想應該不錯。
avatar-img
職場專家法蘭克
214會員
351內容數
走過職場三十年,法蘭克想在這裡跟你分享,如何讓自己在職場上丹田充沛,思慮清明的內功心法。
職場專家法蘭克的其他內容
2025/03/27
如果達文西不知道自己對藝術科學有興趣,他不可能花一輩子搞這些事。如果愛迪生不知道自己對發明有興趣,他不可能會持之以恆。
Thumbnail
2025/03/27
如果達文西不知道自己對藝術科學有興趣,他不可能花一輩子搞這些事。如果愛迪生不知道自己對發明有興趣,他不可能會持之以恆。
Thumbnail
2025/03/14
走過職場三十年,相信我的經驗和感想,應該會有值得你參考的地方。為方便朋友選讀,謹將本專欄連結整理如下,希望你能夠找到,對你有幫助的文章。
2025/03/14
走過職場三十年,相信我的經驗和感想,應該會有值得你參考的地方。為方便朋友選讀,謹將本專欄連結整理如下,希望你能夠找到,對你有幫助的文章。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他們對現在的工作很不滿意,希望能做自己有熱情的事。 我跟他們聊起他的天賦、興趣、和特質等等,通常很快的就能找到他有熱情的事。 他會開始跟我說,做這個太理想化、不切實際、不太可能…… 又說,這些想做的事情、幫助別人的事,是要等到財務自由、退休之後,才能去做……
Thumbnail
他們對現在的工作很不滿意,希望能做自己有熱情的事。 我跟他們聊起他的天賦、興趣、和特質等等,通常很快的就能找到他有熱情的事。 他會開始跟我說,做這個太理想化、不切實際、不太可能…… 又說,這些想做的事情、幫助別人的事,是要等到財務自由、退休之後,才能去做……
Thumbnail
希望還在職海漂浮的你,能夠好好思考自己的處境,盡可能地,做出對你最有利的決定。
Thumbnail
希望還在職海漂浮的你,能夠好好思考自己的處境,盡可能地,做出對你最有利的決定。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講解重點:從《富爸爸有錢有理》一書中提的「ESBI四象限」一說,來切入思考:我們,究竟是為著誰/什麼在工作? ❓ 為什麼要工作 在討論現代的「致富」、「財富自由」等詞之前,尼爾想先跟大家一起回顧一下:為什麼要工作?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講解重點:從《富爸爸有錢有理》一書中提的「ESBI四象限」一說,來切入思考:我們,究竟是為著誰/什麼在工作? ❓ 為什麼要工作 在討論現代的「致富」、「財富自由」等詞之前,尼爾想先跟大家一起回顧一下:為什麼要工作?
Thumbnail
我們應該捍衛這樣的觀念,訓練自己不管身在何職,都不影響你的自我,工作只是你選擇參與社會的一種方式
Thumbnail
我們應該捍衛這樣的觀念,訓練自己不管身在何職,都不影響你的自我,工作只是你選擇參與社會的一種方式
Thumbnail
  這些年出社會闖蕩,也陸續換了幾份不同類型的工作,漸漸地對於追求夢想與現實生活間如何取捨,有了自己的一些體悟和感想,試著透過文字整理,除了送給十年前的自己,也希望可以帶給所有還抱著夢想在職場闖蕩的人,一點想法和方向。
Thumbnail
  這些年出社會闖蕩,也陸續換了幾份不同類型的工作,漸漸地對於追求夢想與現實生活間如何取捨,有了自己的一些體悟和感想,試著透過文字整理,除了送給十年前的自己,也希望可以帶給所有還抱著夢想在職場闖蕩的人,一點想法和方向。
Thumbnail
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說:「每個人都想成為另外一個人,只要那個人不是現在的自己。」如果你也是這樣想,那麼你的困擾,應該不在於你現在的工作。
Thumbnail
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說:「每個人都想成為另外一個人,只要那個人不是現在的自己。」如果你也是這樣想,那麼你的困擾,應該不在於你現在的工作。
Thumbnail
事實上,大家想要逃避的工作,是逃不掉的,沒有不工作就能存活的道理,如果想要投機取巧,最終還是會遇到一個哲學命題:「你想要怎樣的理想生活?」 套一句上一輩很愛說的話:「你的興趣無法賺錢,你還是去考公務人員吧」。 我們要的生活難道一定會跟工作衝突嗎?而工作一定是痛苦的嗎?
Thumbnail
事實上,大家想要逃避的工作,是逃不掉的,沒有不工作就能存活的道理,如果想要投機取巧,最終還是會遇到一個哲學命題:「你想要怎樣的理想生活?」 套一句上一輩很愛說的話:「你的興趣無法賺錢,你還是去考公務人員吧」。 我們要的生活難道一定會跟工作衝突嗎?而工作一定是痛苦的嗎?
Thumbnail
【 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多數人都認為生活比較重要,工作只是為了支撐吃喝拉撒,你一方面拼老命工作,把時間都留給工作,但又覺得這種生活很疲憊,想盡快達到財務自由,擺脫被錢推著走的日子。  ·  「先有錢才能過自己想要的日子」  對 嗎 ?
Thumbnail
【 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多數人都認為生活比較重要,工作只是為了支撐吃喝拉撒,你一方面拼老命工作,把時間都留給工作,但又覺得這種生活很疲憊,想盡快達到財務自由,擺脫被錢推著走的日子。  ·  「先有錢才能過自己想要的日子」  對 嗎 ?
Thumbnail
工作裡應該有很多複雜的東西吧,舉凡:金錢、權力、名望、成就感、意義、價值等,人之所以這麼汲汲營營,所要追求的,有時候或許早已不是原來的那個初衷。如果此刻靜下心來,問問自己的努力究竟為了什麼呢?或許可以明白一二,當然,每個人答案都不同,也沒有所謂的好壞對錯,只是那個階段的選擇而已。
Thumbnail
工作裡應該有很多複雜的東西吧,舉凡:金錢、權力、名望、成就感、意義、價值等,人之所以這麼汲汲營營,所要追求的,有時候或許早已不是原來的那個初衷。如果此刻靜下心來,問問自己的努力究竟為了什麼呢?或許可以明白一二,當然,每個人答案都不同,也沒有所謂的好壞對錯,只是那個階段的選擇而已。
Thumbnail
生存重要,但沒有了被社會所需要的感受,似乎也行屍走肉。我們為什麼要工作?談談「被需要感」和「喜歡的力量」。 〔本篇原討論出自職場丼友:侯智薰〕
Thumbnail
生存重要,但沒有了被社會所需要的感受,似乎也行屍走肉。我們為什麼要工作?談談「被需要感」和「喜歡的力量」。 〔本篇原討論出自職場丼友:侯智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