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兒童時期的社交隔離會破壞特定的大腦迴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雖然世界因社群平台變的更加緊密,然而年輕人卻感到越發的孤獨。許多研究發現孤獨感嚴重威脅心理健康,特別是兒童時期的社交隔離會損害成年後的大腦及行為功能,然而我們對其潛在的神經機轉仍所知甚少。

最近,研究人員發現了關鍵的腦區——位於前額葉皮質中特定腦細胞的亞群——它們是調節社交活動的關鍵,在成年之後的社交活動扮演關鍵的角色,且面對青少年時期的社交隔離,顯得特別脆弱。

好消息是,在雄性老鼠身上的研究發現,這樣的損傷是可以被治療的。在斷奶兩周後遭受社交隔離的老鼠,在他們成年後接受社交刺激時,關鍵的腦區無法被刺激而活躍(而我們從前面的文章得知,這個腦區在成年後的社交行為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在研究人員使用光遺傳學(Optogenetics) 及化學遺傳學(Chemogenetics)的技術刺激該腦區之後,能有效增加這些老鼠的社交互動。

有鑑於社交功能的缺陷是許多神經發展及精神疾病(如自閉症及思覺失調症)的共同特徵,因此辨識、治療社交缺陷有關的腦區,可能有助於改善這些個案的症狀。研究人員建議,針對兒時遭受社交隔離的個案,我們可以試著使用穿顱磁刺激(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或/以及跨顱直流電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 tDCS)等技術幫助他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Q丸的沙龍
51會員
40內容數
比較未經加工的國外新聞翻譯,多為我感興趣的研究主題。
Q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9/23
這項新的研究比較了青少年手足中,使用大麻的行為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和先前研究不同的是,此研究發現就算只是「適度的」使用大麻,仍然會損害認知功能,且這樣的損害無法用基因及環境因素來解釋。
Thumbnail
2020/09/23
這項新的研究比較了青少年手足中,使用大麻的行為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和先前研究不同的是,此研究發現就算只是「適度的」使用大麻,仍然會損害認知功能,且這樣的損害無法用基因及環境因素來解釋。
Thumbnail
2020/09/18
研究者已經發現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常見的商品名稱為利他能)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透過了解該藥物確切的機轉,未來可望開發出更精準的對應症狀、副作用更少的藥物。
Thumbnail
2020/09/18
研究者已經發現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常見的商品名稱為利他能)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透過了解該藥物確切的機轉,未來可望開發出更精準的對應症狀、副作用更少的藥物。
Thumbnail
2020/06/18
研究發現,成人擅長集中注意力到需要的地方,但孩子不是,孩子不會忽略任何東西。這樣的差異可能幫助孩子在某些學習的類型中比成人做得更好。
Thumbnail
2020/06/18
研究發現,成人擅長集中注意力到需要的地方,但孩子不是,孩子不會忽略任何東西。這樣的差異可能幫助孩子在某些學習的類型中比成人做得更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孤獨感已成為許多人面臨的共同挑戰。即使周圍環境擁擠,我們仍然可能感到深深的孤獨與隔離。這種情感的根源往往與我們的成長背景有關,特別是與家庭關愛和社交支持的缺失密切相關。孤獨感不僅影響心理健康,還可能影響生理健康,使得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倍感沉重。 孤獨感的根源:原生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孤獨感已成為許多人面臨的共同挑戰。即使周圍環境擁擠,我們仍然可能感到深深的孤獨與隔離。這種情感的根源往往與我們的成長背景有關,特別是與家庭關愛和社交支持的缺失密切相關。孤獨感不僅影響心理健康,還可能影響生理健康,使得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倍感沉重。 孤獨感的根源:原生
Thumbnail
孤獨,這種現代情感疾病,如同一種情感上的麻風病,逐漸侵蝕著現代人的心靈。 它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還危及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它讓我們失去了與他人的聯繫,感受不到溫暖和關懷。根據統計,全球有超過10億人受到孤獨的困擾,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是老年人。
Thumbnail
孤獨,這種現代情感疾病,如同一種情感上的麻風病,逐漸侵蝕著現代人的心靈。 它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還危及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它讓我們失去了與他人的聯繫,感受不到溫暖和關懷。根據統計,全球有超過10億人受到孤獨的困擾,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是老年人。
Thumbnail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相對常見的心理健康狀況。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害怕被他人負面評判,因而產生尷尬、抑鬱的感覺,進而產生避免社交情況的強烈欲望。在陌生的情況下經歷社交恐懼是正常的,但當這些恐懼持續存在,造成重大痛苦,並限制你的生活時,就會造成心理負擔。社交恐懼症通常出現在非常害羞的人身上,其會影響工作、學校
Thumbnail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相對常見的心理健康狀況。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害怕被他人負面評判,因而產生尷尬、抑鬱的感覺,進而產生避免社交情況的強烈欲望。在陌生的情況下經歷社交恐懼是正常的,但當這些恐懼持續存在,造成重大痛苦,並限制你的生活時,就會造成心理負擔。社交恐懼症通常出現在非常害羞的人身上,其會影響工作、學校
Thumbnail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幸運的人用童年療癒人生,不幸的人用一生來療癒童年」,可以感受到童年時候所造成的創傷對人的影響深刻。《你發生過什麼是》是歐普拉與培理醫生的討論集冊,透過不同人的人生故事,從培理醫生的腦科學角度來檢視,該如何透過大腦的適應性,重新找到新的適應模式。
Thumbnail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幸運的人用童年療癒人生,不幸的人用一生來療癒童年」,可以感受到童年時候所造成的創傷對人的影響深刻。《你發生過什麼是》是歐普拉與培理醫生的討論集冊,透過不同人的人生故事,從培理醫生的腦科學角度來檢視,該如何透過大腦的適應性,重新找到新的適應模式。
Thumbnail
兒童精神科醫師與那些絕望、受傷童年的真實面對面;關係為何不可或缺,又何以讓人奄奄一息!摘錄佳句,展開自癒可能、治療方法及觀點討論。
Thumbnail
兒童精神科醫師與那些絕望、受傷童年的真實面對面;關係為何不可或缺,又何以讓人奄奄一息!摘錄佳句,展開自癒可能、治療方法及觀點討論。
Thumbnail
不論是成人或者青少年,在當今資訊爆炸講求效率的時代,無可避免的高度依賴社群媒體,從與親友保持聯繫、打發時間、跟上潮流到閱讀新聞時事等。不可否認社群平台確實打造了一個方便不受地域阻礙的空間。
Thumbnail
不論是成人或者青少年,在當今資訊爆炸講求效率的時代,無可避免的高度依賴社群媒體,從與親友保持聯繫、打發時間、跟上潮流到閱讀新聞時事等。不可否認社群平台確實打造了一個方便不受地域阻礙的空間。
Thumbnail
一般人對於心理治療,可能還停留在電影裡的景象——個案躺在椅子上或者坐在沙發上,一個人在旁邊說話或者催眠等等。 但是小小孩光是坐著就有困難,要怎麼做心理治療呢? 今天從人際互動的治療談起,讓大家認識一小部分的心理治療 人際互動的治療對象,是人際能力不佳的孩子,他們可能跟同儕相處有困難,有時候表現是
Thumbnail
一般人對於心理治療,可能還停留在電影裡的景象——個案躺在椅子上或者坐在沙發上,一個人在旁邊說話或者催眠等等。 但是小小孩光是坐著就有困難,要怎麼做心理治療呢? 今天從人際互動的治療談起,讓大家認識一小部分的心理治療 人際互動的治療對象,是人際能力不佳的孩子,他們可能跟同儕相處有困難,有時候表現是
Thumbnail
雖然世界因社群平台變的更加緊密,然而年輕人卻感到越發的孤獨。許多研究發現孤獨感嚴重威脅心理健康,特別是兒童時期的社交隔離會損害成年後的大腦及行為功能,然而我們對其潛在的神經機轉仍所知甚少。
Thumbnail
雖然世界因社群平台變的更加緊密,然而年輕人卻感到越發的孤獨。許多研究發現孤獨感嚴重威脅心理健康,特別是兒童時期的社交隔離會損害成年後的大腦及行為功能,然而我們對其潛在的神經機轉仍所知甚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