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子總是來自不相干的地方》-日本廣告創意鬼才分享如何找靈感的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閱讀商業領域的書籍時我會有種感覺:日本的商管書相較歐美,以「作者個人經驗或觀點彙整」的作品似乎比較多。今天挑的這本《點子總是來自不相干的地方》正是如此,作者嶋浩一郎用隨筆的方式記下自己搜集點子的27個小技巧,記錄了自己養成的長期習慣、感想。

《點子總是來自不相干的地方》作者嶋浩一郎是資深的廣告人,1993年加入日本規模第二大的廣告公司博報堂至今。喜歡閱讀日本文學作品的朋友一定對「本屋大賞」有印象,這也是嶋浩一郎在2004年創辦的,有別於一般的文學獎邀請文壇前輩評選的做法,「本屋大賞」開放給現職書店店員報名參與,擔任評審委員,由第一線接觸讀者的從業人員反映出對作品的意見。另外,嶋浩一郎還與友人一起在下北澤開了一間書店叫B&B(Books&Beer),充分展現出一位愛書的創意人特色。

這本書內容份量比較輕巧,我挑選介紹的原因是:在這個世代,「轉型」的思維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是數位轉型、商業模式轉型,都需要跳脫原本的框架,像是作者開書店,不像一般書店賣茶或咖啡,他賣啤酒,這就是一種跳脫既定框架的方式,不要直線性的推演,從不同角度的思考,或許會更有幫助。以下是一些我覺得比較有趣的點:

「反過來思考」:抱怨就是慾望的相反。

尋找靈感的方法,作者在書中提到兩點:

  • 革新是源自於至今沒人看出價值的地方。
  • 創意是源自於不同的價值觀。

嶋浩一郎曾擔任博報堂旗下「廣告」雜誌的總編輯,當時時常與書店店員接觸,在閒聊的過程中,就常常聽到店員忿忿不平的抱怨,「這次的直木賞(日本的通俗文學獎)怎麼會是這本書!」,他就反問:「那你覺得應該是哪本書呢?」發現每個店員的答案都不一樣,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

嶋浩一郎看到了店員們的「抱怨」,便想如果讓店員來當獎項評審會是怎麼樣的結果呢?「書店店員最想賣的小說」會不會創造出有趣而意想不到的可能?於是就產生了「本屋大賞」這個對日本圖書市場具有影響力的獎項。

因此,消費者也許不一定說得出自己要什麼,但是從「解決他的抱怨」出發,也許你就可以滿足消費者自己也說不清楚的潛在慾望。

不要陷入「評價」的窠臼

嶋浩一郎在擔任講師時期時,有次要辦聚餐,他提議說:「這附近有我喜歡的店,等一下大家一起去吧!」竟然有個學生查了餐廳的評價分數,舉手說:「老師,這家店評分才3.0,沒問題嗎?」「比起在你眼前的我對這家餐廳的推薦,你更相信網路上沒見過面的人的評價嗎?」,嶋浩一郎壓下脾氣這麼回覆。

現代人的確越來越依賴「集體智慧」,舉例,用餐前搜尋餐廳的網路評價,再決定要不要進去用餐,雖然好像省去了踩雷的機會,但也放棄了自己的「好奇心」,就是放棄了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的機會,久而久之,也養成了單一的大眾口味。甚至陷入一種「思想的同溫層」裡,這個好吃、這個要買、這裡一定要去,少了多元判斷的趣味與價值。

所以嶋浩一郎這麼說:「是不是「大便」應該由你自己決定,而不是別人替你決定。」「就算是大便,也要偶爾接觸。沒有接觸過大便,怎麼判斷什麼是好東西?怎麼發現自己與別人口味不同的地方?如果接觸後,發現自己的口味與別人不同,也是更了解自己的一種學習。」

到書店找靈感

實體書店特別之處在於讓你有機會「挖掘你的好奇心」,只要繞一繞,馬上能發現你所不知的新領域,幾分鐘內,就可以環遊世界、觀察新的趨勢,映入眼簾的資訊量,遠遠超過網路書店能提供的。「這本書好特別,內容在寫些什麼?」與一本書意想不到的邂逅,對陌生的書籍產生的期待感,正是書店不可取代的迷人之處。拒絕資訊來源被限制,接觸不同的價值觀,經歷過碰撞,才能夠踏出原本設想的範圍。

你可能會說「網路書店更方便呀!」嶋浩一郎認為實體書店與網路書店的功用大不相同,雖然網路書店很方便,想要找什麼書直接搜尋都有,演算法推薦的功能很強大,卻讓人侷限在原本有興趣的領域,站在書店裡就不一樣了,觸目所及不只讓你「去知道你想知道的事」,也因為接觸許多意外的資訊,讓你「能知道之前不知道的事」,更能產出意想不到的想法。

挖掘靈感你可以這麼做

設法培養以下的習慣,有助於激發靈感:

  • 好奇心:喜歡上「無聊的事」帶給自己的意外收穫。
  • 碰撞:接觸原本擅長領域以外的事,架構多樣性的資訊來源。
  • 觀察:在生活小細節中,發現一點點不一樣的東西。
  • 收集:將觀察到的點子都收集起來。
  • 聯想:結合平時收集的點子,或許會產生有趣的新鮮物。

舉例,日本迴轉壽司的始祖「元祿壽司」,是因為老闆參加了啤酒工廠的活動後,看到傳送帶上面的啤酒,而異想天開:「如果可以像這樣把壽司傳送到客人面前,那該有多省時省力呀!」回去後他便開始研發輸送帶,但是他頭疼的是不知道在面積相對比較小的店面裡,輸送帶該如何轉彎。有天,他整理名片時看到名片用扇狀開來的模樣,並產生了靈感:「啊!輸送帶的轉角像這樣扇狀轉彎就能解決了呀!」於是,因為毫不相干的事情產生了碰撞,創造出了「迴轉壽司」。上面的案例就是前述五種習慣的落實。

獨特的人脈觀

一般人認為人脈就是資源、關係或連結,嶋浩一郎不這麼想,他規劃自己每週跟3位陌生人吃飯,為的是多認識各種領域裡「當我想到這件事,我就可以找他聊聊」的專家或達人,在吃飯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對方擅長什麼?喜歡什麼?由此增加自己跟未知世界的碰撞,產生更多有價值的新想法,這才是他認為的人脈價值。

持續認真做筆記,筆記本分「一軍」「二軍」等級

嶋浩一郎喜歡做筆記,筆記的內容包括以下類型:

1. 事實 例如:蘋果是長在樹上的。

2. 意見 例如:霍金認為平行時空是存在的。

不僅是專家的意見,在路上聽到的陌生人對話,也可以記錄下來。

3. 分析 例如:根據調查,日本「孤獨死」的案例中,中壯年人口佔其中二成,代表社會上的孤獨問題不僅僅是高齡人口獨有。

收集獨特的分析調查,讓人有「哇!原來是這樣呀!」的資訊。

4. 疑問 例如:疫情的爆發,會不會就此改變了人類的工作模式?

5. 表現手法 例如:電影「天能」運用顏色劃分時空順行與逆行的呈現手法很有趣。

記錄自己接觸到優秀的設計、排版、廣告等等的表現手法,甚至是有趣的命名法也可以。

嶋浩一郎分享了自己平時的習慣,他將筆記分成無論什麼都記錄下來的「二軍筆記本」跟紀錄熟成後的點子的「一軍筆記本」。

他認為,在記錄時,千萬不要有「這個點子一定很有用」「這資訊好像不重要」這類的心態,只要記錄下自己覺得有趣的事情,不需要任何目的,持之以恆地做才是訣竅。覺得值得一記的大小事,嶋浩一郎不做太多篩選過濾,都先記錄在「二軍筆記本」。

因為一開始在腦海覺得有趣的點子,過一段時間可能會有不同的感覺或想法,嶋浩一郎的做法是:記在「二軍筆記本」的紀錄,必須等待一個月的「熟成」,如果重讀仍然覺得有意思的紀錄,就將其抄到「一軍筆記本」。他還會將「一軍筆記本」上的點子依順序編流水號,掌握自己在「一軍筆記本」累積了多少有趣的資訊。據他統計,每本「一軍筆記本」大約可記下1,000筆記事,而他已經累積計了100本,換言之,他記下了100,000筆以上日後有機會發酵成創意的筆記。

《點子總是來自不相干的地方》書裡介紹的方法也許不是每一個都能夠照用,但如果能夠啟發你想出適合自己的做法,也就相當值得了。

看看老查的說書直播影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是老查-avatar-img
發文者
2020/12/20
您好,我的email 是 bestguy.express@gmail.com ,謝謝
Penny Kuo-avatar-img
2020/12/20
您好,我是天下雜誌群數位內容編輯penny,透過部落格看見您的作品,想進一步了解轉載相關事宜,是否能提供您的E-mail,或其他聯絡方式進一步討論? 謝謝您!
avatar-img
與老查一起讀商業好書
34.2K會員
198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2025/04/21
你我都經歷了一番努力才到達中年階段的,有些人轉換過不同的工作逐步探索,有些人則在一個領域堅持,深耕努力,都到達了人生中相對寬裕、平順的時期。這種「漸入佳境」的感受,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接近終點了。 接下來20年,以一個「更厲害的自己」,具備主動意識的規劃,你是不是覺得比起年輕的自己,更有把握一些呢?
Thumbnail
2025/04/21
你我都經歷了一番努力才到達中年階段的,有些人轉換過不同的工作逐步探索,有些人則在一個領域堅持,深耕努力,都到達了人生中相對寬裕、平順的時期。這種「漸入佳境」的感受,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接近終點了。 接下來20年,以一個「更厲害的自己」,具備主動意識的規劃,你是不是覺得比起年輕的自己,更有把握一些呢?
Thumbnail
2025/04/16
也許你會奇怪,不是已經有「負責」Responsibility 了,為什麼又要談「當責」Accountability 呢?而當責和負責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為「當責」下個定義:對承諾說到做到,並且為最終成果負起完全責任。即便在過程中有出乎意料、超出自己掌控的因素發生,仍然積極構思因應,致力於交出成果。
Thumbnail
2025/04/16
也許你會奇怪,不是已經有「負責」Responsibility 了,為什麼又要談「當責」Accountability 呢?而當責和負責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為「當責」下個定義:對承諾說到做到,並且為最終成果負起完全責任。即便在過程中有出乎意料、超出自己掌控的因素發生,仍然積極構思因應,致力於交出成果。
Thumbnail
2025/04/07
中年危機的產生,來自於這樣的發現——我們總覺得自己有無限的可能,覺得只要肯努力,就能突破極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步入中年,這種信念終於開始動搖 當我們願意放下「我能夠一直努力下去」的執念,真正接受人生的變化時,就能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新道路。中年危機並非必然,反而是一個讓我們重新調整人生方向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4/07
中年危機的產生,來自於這樣的發現——我們總覺得自己有無限的可能,覺得只要肯努力,就能突破極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步入中年,這種信念終於開始動搖 當我們願意放下「我能夠一直努力下去」的執念,真正接受人生的變化時,就能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新道路。中年危機並非必然,反而是一個讓我們重新調整人生方向的機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品味不是只跟藝術或設計相關,我只是普通上班族,跟我有什麼關係?雖然書裡談論以商品企劃與設計為主,不過其實無論做什麼工作都需要品味。就算不是創意工作者,一般的行政庶務等工作,事實上也和品味有關。
Thumbnail
品味不是只跟藝術或設計相關,我只是普通上班族,跟我有什麼關係?雖然書裡談論以商品企劃與設計為主,不過其實無論做什麼工作都需要品味。就算不是創意工作者,一般的行政庶務等工作,事實上也和品味有關。
Thumbnail
音樂是為了確認自己內心豐富寶藏並且傳遞給他人,讓自己和社會有所連結最有效的語言 -大江健三郎 逛書店對我來說,就如同音樂的意義,我會被哪本書吸引,一定是那本書有我一直在找尋的解答,逛書店是為了確認自己內心豐富寶藏並接住別人的傳遞,是讓社會和自己有所連結最有效的休閒活動。 而寫作於我而言也有類似的作用
Thumbnail
音樂是為了確認自己內心豐富寶藏並且傳遞給他人,讓自己和社會有所連結最有效的語言 -大江健三郎 逛書店對我來說,就如同音樂的意義,我會被哪本書吸引,一定是那本書有我一直在找尋的解答,逛書店是為了確認自己內心豐富寶藏並接住別人的傳遞,是讓社會和自己有所連結最有效的休閒活動。 而寫作於我而言也有類似的作用
Thumbnail
本屋大賞是什麼? 由於日本作品被引進台灣的時間不一,常常在書店會看到這本也寫著「本屋大賞第一名」、那本封面也有「本屋大賞第二名」,怎麼一年到頭都是這些大賞作品,更別提還有直木賞、芥川賞(感謝格友凱特詳細的文章)、推理大賞等等,到底這些是什麼呢?
Thumbnail
本屋大賞是什麼? 由於日本作品被引進台灣的時間不一,常常在書店會看到這本也寫著「本屋大賞第一名」、那本封面也有「本屋大賞第二名」,怎麼一年到頭都是這些大賞作品,更別提還有直木賞、芥川賞(感謝格友凱特詳細的文章)、推理大賞等等,到底這些是什麼呢?
Thumbnail
作者:千田塚哉 出版社:今周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11 前言 本書作者,在上大學之前只看漫畫,後來突然開竅,總共花了一千萬日幣,買了一萬本書籍來閱讀,至今出版了一百七十本書。看過與寫過這麼多書,根據自身經驗,作者很斬釘截鐵表示,面對人生未知的所有提示,都已經被這世界上的某人寫進書裡了。 目錄
Thumbnail
作者:千田塚哉 出版社:今周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11 前言 本書作者,在上大學之前只看漫畫,後來突然開竅,總共花了一千萬日幣,買了一萬本書籍來閱讀,至今出版了一百七十本書。看過與寫過這麼多書,根據自身經驗,作者很斬釘截鐵表示,面對人生未知的所有提示,都已經被這世界上的某人寫進書裡了。 目錄
Thumbnail
我認為評價,就是『理解』。- 山本高史 本書封面設計維持原日本書籍的設計,頗有日本文學書的味道,不像一般商業封面,而封面對於作者的介紹,也直接明講 作者 土井英司 為「百萬暢銷書推手,日本第一書評家。」,這可不是老王賣瓜,作者可是參與日本亞馬遜的創辦計畫,更用嶄新行銷手法創造多本暢銷書,被尊稱為日
Thumbnail
我認為評價,就是『理解』。- 山本高史 本書封面設計維持原日本書籍的設計,頗有日本文學書的味道,不像一般商業封面,而封面對於作者的介紹,也直接明講 作者 土井英司 為「百萬暢銷書推手,日本第一書評家。」,這可不是老王賣瓜,作者可是參與日本亞馬遜的創辦計畫,更用嶄新行銷手法創造多本暢銷書,被尊稱為日
Thumbnail
我看《創意筆記本思考力》:培養藝術感,從寫筆記開始 身為全臺最大的筆記社群「我愛寫筆記」的創辦人,我對筆記的熱愛自然不在話下。平時除了寫筆記,我也喜歡閱讀各式各樣與筆記相關的書籍,希望可以從中汲取靈感和創意,並為自己所用。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好書是日本廣告人高橋宣行的著作《創意筆記本思考力》,這本書
Thumbnail
我看《創意筆記本思考力》:培養藝術感,從寫筆記開始 身為全臺最大的筆記社群「我愛寫筆記」的創辦人,我對筆記的熱愛自然不在話下。平時除了寫筆記,我也喜歡閱讀各式各樣與筆記相關的書籍,希望可以從中汲取靈感和創意,並為自己所用。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好書是日本廣告人高橋宣行的著作《創意筆記本思考力》,這本書
Thumbnail
《點子總是來自不相干的地方》作者嶋浩一郎是資深的廣告人,1993年加入日本規模第二大的廣告公司博報堂至今。另外,他在2004年創辦「本屋大賞」,以及經營「B&B」(Book & Beer)書店,是一位跨領域創意人。《點子總是來自不相干的地方》用隨筆的方式記下自己搜集點子的27個做法,本文分享我覺得對我有啟發的部分。‘
Thumbnail
《點子總是來自不相干的地方》作者嶋浩一郎是資深的廣告人,1993年加入日本規模第二大的廣告公司博報堂至今。另外,他在2004年創辦「本屋大賞」,以及經營「B&B」(Book & Beer)書店,是一位跨領域創意人。《點子總是來自不相干的地方》用隨筆的方式記下自己搜集點子的27個做法,本文分享我覺得對我有啟發的部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