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早退休,可能換來提早死亡與大腦變呆變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別被我的標題嚇到。的確,有越來越多研究認為,若在六十五歲之前退休,退休後不久,死亡率會微小但「統計上顯著」地上升,例如有個美國研究說,六十二歲就退休的男性,在退休的下個月,死亡率會比同年齡還在工作的人增加2%。
較早退休的人,大腦認知功能會同樣「微小但顯著」地下降。最近一份引人注意的研究來自中國,逐漸擴大範圍、但還沒有在全國普遍實施的農村退休金制度,讓研究者發現,有退休金可領的地區,超過六十歲、剛退休的人,立即、短期與詞彙的記憶力會變差,這會讓人想到失智症的前兆。這說明,不只在富裕的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一樣會有「退休加速大腦退化」的問題。
一些研究還發現,在法令規定的退休年齡之前幾年,接近退休的安逸感覺,會讓人停止鍛鍊自己的大腦功能,導致退休之前,大腦功能就加速退化。比如說,五十七歲就可以退休的義大利人,跟六十五歲才能退休的美國人,若比較五十五歲時的大腦功能,平均起來是美國人勝出。
在富裕的已開發國家,社會福利越好,人民越早退休,換來的反倒是大腦退化速度較快。該怎麼做比較好?
提早退休會早死,那延後退休,在六十五歲之後多工作一年呢?一個追蹤十八年的美國研究,將退休的人分成退休時健康、以及健康已經出狀況(約佔三分之一)兩組。健康組若多工作一年,十八年後的總死亡率會較低12%;「不健康組」多工作一年,總死亡率降低11%。在另一個追蹤時間比較短的希臘研究裡,多工作五年的總死亡率,降低了10%。荷蘭的研究則顯示,不要太早退休,可以讓六十歲過後幾年的總死亡率下降32%。
也就是說,早退休雖然早享受,但你能享受的時間,卻可能是縮短的;你的生活品質,有可能會因為大腦功能退化而變差。而退休金制度,會左右我們的身體健康變化。美國實施六十二歲可提早退休制度後,六十二歲的死亡率就微微增加了。中國邁向全國實施退休金制度的過程裡,健康資料庫裡的大腦認知功能往下掉了一些。
可以再聊聊的是,退休初期的死亡率增加,又是怎麼一回事?覺得人生責任已盡,可以開始安享天年,會在體內引發什麼變化,讓原有隱藏的疾病迅速惡化?有意思的是,較早退休時,男性死亡率增加的幅度,又明顯多於女性,在上述的荷蘭研究與美國六十二歲研究,女性增加的死亡率都很微小。

男人活太老,演化上的益處遠遠不如女性?

一般來說,女性比男性長壽。到一定年紀、不需要再打拼了,男性此時似乎是會失去某個保護因子。這彷彿在告訴我們,年老的人類,女性繼續活著,比男性繼續活著,更有演化上的優勢。
許多學者推測,人類演化過程中有鮮明的「阿嬤效應」。在採集、狩獵的舊石器時代,如果女性能活到孫子出生,幫忙照顧孫子,她孫子存活到成年的機率就會大大提升。最近研究還發現,殺人鯨也有阿嬤效應,失去阿嬤會讓死亡率大幅增加。位於食物鏈頂端的群居動物,只要壽命夠長,或許多數都會有阿嬤效應。
相對的,動物界就沒有什麼「阿公效應」。在原始部落的生活裡,男性活太久,對孫子的存活率,可能沒太大幫助。這或許可解釋,為什麼男性年老卸下工作重擔後,反而死亡率會馬上增加----既然對撫育下一代沒幫助,演化上讓不再奮鬥、也漸漸失去戰鬥能力、還要跟孫子搶飯吃的男性死亡率高一點,對整個族群或許會比較有幫助。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讓男生退休後容易早死

一般來說,純粹「為退休而退休」的人(不是因為健康狀況不佳、或腦力衰退無法勝任工作而退休的人。在嚴謹的退休研究裡,會儘可能排除這兩種人),通常會比退休前更快樂、更有幸福感。
不過,退休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現「快樂但不健康」的行為,或許也是死亡率增加較多的原因。在退休之後,男性會比女性更容易變成「植物」,社交圈子大幅縮小,說要運動卻不去,常常喝酒、看電視、躺在沙發上不起來。女性退休後會比男性熱衷於長青學苑、媽媽教室、社區讀書會,女性的社交活力平均來說優於男性,這會改善退休後的健康狀態。

還是活著,但大腦退化加快的「心智退休」理論

在二十一世紀初期,美國、英國跟十一個歐陸國家的大範圍研究,一樣得到退休後認知功能會顯著下降的結論。二〇一四年針對自營工作者的法國研究則發現,比較晚退休的人,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會顯著下降。許多歐美先進國家,重複做出類似的研究結果。
為什麼退休對大腦功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其實,人類大腦在成年之後,有一些功能本來就是逐年持續往下,但工作的用腦需求,就好比每天去健身房鍛鍊肌肉,可以對抗大腦功能的退化。退休後「終於可以鬆一口氣」的感覺,對家庭的重要責任漸漸退居二線,就算我們會參加一些社團活動,這動腦的需求還是遠不如退休前正式的工作。
總結以上兩大重點,較早(六十五歲之前)退休,會增加死亡率、同時加快大腦功能退化,我們能怎麼辦?最理想的狀態,是找到你不討厭、不會惡化健康狀態的工作,一直工作到六十五歲之後。要不然,就是在退休後還能找個兼差的事情做。正好現在面臨少子化危機,也說不定,未來可以建立老年人到連鎖服務業打工的SOP,賺賺零用錢之餘,還可以延長健康餘命。如果找不到或不想兼差工作,那就記得,要運動,也要動腦,或許就能健健康康地活久一點。
最後,講個讀相關文章看到的重點。接近退休年齡時(如五十幾歲)意料外地失去工作(如被資遣),會對身體健康帶來重大負面影響,如中風機率會增加三倍。除非在富裕家庭,否則熟年非自願失業,都應該列入可能需要政府協助的高風險群。

附錄:簡單介紹「心智退休」理論

要瞭解心智退休理論,要先大略知道,有學者將大腦認知功能粗分為「流體智能」(fluid intelligence)以及「晶體智能」(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流體智能是跟遺傳與生理機制有關的、處理資訊的基本能力,流體智能的關鍵是執行操作心智功能時的速度。晶體智能則包含透過教育與生命經驗取得的知識。重點在於,流體智能在二十三歲達到高峰,五十歲之後衰退速度會加快,衰退最基本原因是腦神經細胞處理資訊的速度變慢,也漸漸無法「多工」同步執行不同的大腦能力,從而影響到許多認知功能。晶體智能的高峰在三十五歲,隨老化衰退的速度會緩慢許多。
大腦的認知功能往往是由這兩種能力組合而成,所以很難劃分說那個能力是由流體智能組成。一般來說,記憶、抽象思考、執行功能的核心是流體智能。在一些通俗的MBA商業書籍裡則會提到,流體智能跟快速統合資訊、迅速判斷、堅持創新的直覺洞察能力有關。總之,對一般讀者來說,我們要理解的是,主張「心智退休」理論的學者認為,退休後退化速度加快的,主要是「流體智能」,而他們認為這些過了一定年齡就持續退化的能力,有一些「用進廢退」的成分在。
這些學者認為,一個「不費力」(undemanding)的生活環境,就無法抵禦、或甚至會加快某些大腦功能的退化。怎麼辦呢?快退休的人,要讓自己保持工作衝勁,不要因為快退休就逃避職場的責任。已經退休的人,還是要維持忙碌、有目標的生活方式,多做大腦運動(mental-exercise),可以延緩大腦退化。
但,怎麼樣的「大腦運動」對延緩退化最有效?除了打牌、下棋、玩線上策略遊戲,最建議的還是「做跟以前類似的工作」,比如退休醫師找地方兼診,退休藥師早上工作下午爬山,退休老師到長青或社區學苑教課。無論如何,最核心的點還是「要讓自己做個有用的人」,而不是做做樣子有出門找人聊天就算數。學者引用經濟學「人力資源」(human capital)理論解釋,「真的有用到大腦」,才會讓我們的大腦繼續把資源投資在腦神經細胞的儲存能力與執行速度。退休後不需承擔責任、或工作時有待退心態(on-the-job retirement),我們的大腦就往熄燈打烊準備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479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為什麼這個時代需要消遣的人變多了?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人口老化。高齡化社會也會是消遣社會。 從前,人的平均壽命只有四、五十歲,還沒退休就去世了,根本來不及消遣。後來,平均壽命來到六、七十歲,退休沒幾年也就去世了,需要消遣的歲月也沒那麼長久。當人均壽命來到八、九十歲,六十多歲退休後,還有二、三十年的餘命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我們要來聊聊一個讓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話題——財務自由。想像一下,如果你可以隨時決定自己的退休時間,不受任何束縛,那該有多好?本篇文章介紹了中年生涯轉換及退休規劃的重要性,並介紹了一本名為「安可職涯」的書籍,以及相關的共讀活動。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根據貝恩顧問公司 (Bain and Company) 的最新研究,高齡族群大量走出退休生活並重返職場。合夥人 Andrew Schwedel 表示,這是一個「一個巨大的轉變」,並預測到 2030 年,全球將有 1.5 億個工作職務,會轉移到高齡勞動力上。
Thumbnail
大部分各國政府,都以 65 歲以上, 也就是大約退休之後的年齡,視之為老年階段的分水嶺。 基於個人在心中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的印證,我可以說,進入 70歲以後的階段才是真正人生的精華的價值所在。 不過,在這個同時,各項身心潛在的問題才逐漸明顯地在增大 “衝擊的可能性”與 “影響的程度”
這世上,有保持對長生不老和不想活太久的想法,因為大家的成長背景不同而延生出對於生命想法的不同。有些人想要活久一點,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實現;有些人因為生活坎坷,對於人世變化過於悲哀,認為早點結束生命就是一種解脫。其實,都沒有錯,只是個人的想法和選擇的不同罷了,但無論哪種想法和選擇,自己要負全責就是了
隨著台灣醫療進步,年均壽命逐漸延長,現在每個人幾乎都快變成古代帝王,八、九十歲才壽終正寢,然而現在法定退休年齡是六十五歲,那退休後還有二十年,那該怎麼辦?
Thumbnail
退休女性應提早做財務規劃,以應對退休後可能會面臨的棘手問題。 女性的工作年資偏短,薪資也低於男性,意味著基本的退休金保障會比男性少,甚至可能無法有所儲蓄。 由於長壽風險,老後生活是一定要提前做好退休及老後的理財規劃。鋪好退休金規劃,將有助於保障退休後的生活質量。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為什麼這個時代需要消遣的人變多了?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人口老化。高齡化社會也會是消遣社會。 從前,人的平均壽命只有四、五十歲,還沒退休就去世了,根本來不及消遣。後來,平均壽命來到六、七十歲,退休沒幾年也就去世了,需要消遣的歲月也沒那麼長久。當人均壽命來到八、九十歲,六十多歲退休後,還有二、三十年的餘命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我們要來聊聊一個讓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話題——財務自由。想像一下,如果你可以隨時決定自己的退休時間,不受任何束縛,那該有多好?本篇文章介紹了中年生涯轉換及退休規劃的重要性,並介紹了一本名為「安可職涯」的書籍,以及相關的共讀活動。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根據貝恩顧問公司 (Bain and Company) 的最新研究,高齡族群大量走出退休生活並重返職場。合夥人 Andrew Schwedel 表示,這是一個「一個巨大的轉變」,並預測到 2030 年,全球將有 1.5 億個工作職務,會轉移到高齡勞動力上。
Thumbnail
大部分各國政府,都以 65 歲以上, 也就是大約退休之後的年齡,視之為老年階段的分水嶺。 基於個人在心中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的印證,我可以說,進入 70歲以後的階段才是真正人生的精華的價值所在。 不過,在這個同時,各項身心潛在的問題才逐漸明顯地在增大 “衝擊的可能性”與 “影響的程度”
這世上,有保持對長生不老和不想活太久的想法,因為大家的成長背景不同而延生出對於生命想法的不同。有些人想要活久一點,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實現;有些人因為生活坎坷,對於人世變化過於悲哀,認為早點結束生命就是一種解脫。其實,都沒有錯,只是個人的想法和選擇的不同罷了,但無論哪種想法和選擇,自己要負全責就是了
隨著台灣醫療進步,年均壽命逐漸延長,現在每個人幾乎都快變成古代帝王,八、九十歲才壽終正寢,然而現在法定退休年齡是六十五歲,那退休後還有二十年,那該怎麼辦?
Thumbnail
退休女性應提早做財務規劃,以應對退休後可能會面臨的棘手問題。 女性的工作年資偏短,薪資也低於男性,意味著基本的退休金保障會比男性少,甚至可能無法有所儲蓄。 由於長壽風險,老後生活是一定要提前做好退休及老後的理財規劃。鋪好退休金規劃,將有助於保障退休後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