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消弭的仇恨,只會輪轉降於己身。——讀宮部美幸《荒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宮部美幸的小說幾乎每本都是會讓人望之卻步的份量,不過這次會很自然地從書架上拿起這本《荒神》,是因為前陣子看了某則報導。那篇報導和日本「部落民」這個文化有關,後來也基於好奇查了些資料。


部落民文化最奇特的地方在於,其起源連日本學者都沒有定論,似乎是一件沒有被記載,沒有來由,卻深植於每個人心中的事。在過往的時代,每個藩或多或少都有自己專門的行業,其中有的藩負責做些在一般民眾眼中較為汙穢的工作,大多和接觸屍體脫離不了關係,如獵人、屠夫、殯葬之類的活。在神道教和佛教禁止殺生的觀念之下,這些藩的居民常被稱作「部落民」、「穢多」、「非人」等,不只要被其他人瞧不起,也不能和其它藩通婚,更扯的是有時還要面臨其它藩的「生人狩獵」。這個活動的原由沒有任何人答得上來,卻不定時會發生,這樣的屠殺居然會被默許,讓人覺得非常地不可思議。


即便到了現在,對於部落民的歧視仍深植於社會中,如京都的崇仁地區,在地圖上可以發現它和京都其他地區悄悄地分隔開來,更聽說日本企業間有流傳著一本部落民名冊,絕不錄用部落民,和人相親也很容易被拒絕。即便日本政府已推行了多年「同和」政策,但只要身上流著部落民的血,在社會上注定處處受阻。


回到這本小說的重點「仇恨」,不論是政治角力上的仇很,還是個人對於世界的仇恨,即使被掩蓋在和平的假象之下也正一點一滴積累著,總有一天會凝聚成所有人前所未見的力量而讓所有人措手不及。就像小說中多年前為了消滅對方藩而暗藏在神山中的怪獸,待它吸取人們的仇恨長成,是所有人一起遭殃。


但這些惡如何去究責?


真的會像小說中有人出來承擔就會止息嗎?


還是身在其中的人,我們每個都幫了一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河野若悠的沙龍
16會員
45內容數
河野若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11
許多學校的畢業歌中,總不乏「翅膀」、「夢想」、「飛翔」等詞彙,畢業生們心想著未來的天空必然廣闊無垠。而這時「應該」就是那些防空砲,用煙硝彈幕把這些天真全打下來。摔了,才能開始腳踏實地。
Thumbnail
2022/01/11
許多學校的畢業歌中,總不乏「翅膀」、「夢想」、「飛翔」等詞彙,畢業生們心想著未來的天空必然廣闊無垠。而這時「應該」就是那些防空砲,用煙硝彈幕把這些天真全打下來。摔了,才能開始腳踏實地。
Thumbnail
2021/11/23
書寫漸漸成為生理需求,比起墜落時自救的繩索,它更像是在清水溝,讓我身體裡的什麼得以順暢地流動。發表則是這個行為的最後一個步驟,傳上網,讓無數的目光刷過或停留。當大家習慣了我會書寫這件事後,得到讚數和過去相比顯得寥寥。有時我會懷疑,這看在別人眼裡會不會只是一場又一場劇碼類似的濫情戲?
Thumbnail
2021/11/23
書寫漸漸成為生理需求,比起墜落時自救的繩索,它更像是在清水溝,讓我身體裡的什麼得以順暢地流動。發表則是這個行為的最後一個步驟,傳上網,讓無數的目光刷過或停留。當大家習慣了我會書寫這件事後,得到讚數和過去相比顯得寥寥。有時我會懷疑,這看在別人眼裡會不會只是一場又一場劇碼類似的濫情戲?
Thumbnail
2021/11/12
我看著他的屍體好久好久,時間流過,但沙盆裡他的時間早已停止。我突然體認到,感受時間流動是生者的特權。
Thumbnail
2021/11/12
我看著他的屍體好久好久,時間流過,但沙盆裡他的時間早已停止。我突然體認到,感受時間流動是生者的特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每參訪一處原住民部落 總會問及是否仍然傳承巫文化 是否仍然有巫師駐守... 不得不承認 戰爭、教會、偏見造成 不可抹滅的傳承斷層! 雖然目前漸漸有精神回歸的趨勢 原住民貼近大地的生活形態也獲得認同 但仍然難以扭轉人們對原住民的偏見 她們對自己也一直沒有自主意識 不願承擔自身在臺灣文化中的重要性 或
Thumbnail
每參訪一處原住民部落 總會問及是否仍然傳承巫文化 是否仍然有巫師駐守... 不得不承認 戰爭、教會、偏見造成 不可抹滅的傳承斷層! 雖然目前漸漸有精神回歸的趨勢 原住民貼近大地的生活形態也獲得認同 但仍然難以扭轉人們對原住民的偏見 她們對自己也一直沒有自主意識 不願承擔自身在臺灣文化中的重要性 或
Thumbnail
從開始寫小說,有個問題一直是我們幾位寫作者常思考的,就是「怎樣叫台灣奇幻或科幻小說」。 當然,我們這些人寫的全都是台灣的奇幻或科幻小說沒錯,或許是直接用台灣當背景,又或許是在作品中透露出台灣的文化與價值觀。 當然,後者可能更關鍵一點,因為我的確看過那種把書裡的台北換成東京可能還感覺更對味的作品,顯然
Thumbnail
從開始寫小說,有個問題一直是我們幾位寫作者常思考的,就是「怎樣叫台灣奇幻或科幻小說」。 當然,我們這些人寫的全都是台灣的奇幻或科幻小說沒錯,或許是直接用台灣當背景,又或許是在作品中透露出台灣的文化與價值觀。 當然,後者可能更關鍵一點,因為我的確看過那種把書裡的台北換成東京可能還感覺更對味的作品,顯然
Thumbnail
二二八事件在台灣社會一直有如伏流中的砥石,而原住民族在二二八事件及其相關經歷的被看見,只有河底沙般隨時代被洪流淘去,留在世人心中的或許所剩無幾,或者沉沒再沉沒。 得以想見此部著作的完成多有不易,但不能想像向受難者後代探詢家族哀痛的過程有多少的掙扎。
Thumbnail
二二八事件在台灣社會一直有如伏流中的砥石,而原住民族在二二八事件及其相關經歷的被看見,只有河底沙般隨時代被洪流淘去,留在世人心中的或許所剩無幾,或者沉沒再沉沒。 得以想見此部著作的完成多有不易,但不能想像向受難者後代探詢家族哀痛的過程有多少的掙扎。
Thumbnail
為求生存手段殘 閩客相殺血染山
Thumbnail
為求生存手段殘 閩客相殺血染山
Thumbnail
文化傳承的前提,在於文化存續的環境,假設我們今天想要確保文化的傳承,第一要務應該要確保文化不被其他強勢文化或政治外力摧毀,而不是計較有幾個奄奄一息的文化傳人。
Thumbnail
文化傳承的前提,在於文化存續的環境,假設我們今天想要確保文化的傳承,第一要務應該要確保文化不被其他強勢文化或政治外力摧毀,而不是計較有幾個奄奄一息的文化傳人。
Thumbnail
最近看了王明珂老師寫的 慢慢打一些感想
Thumbnail
最近看了王明珂老師寫的 慢慢打一些感想
Thumbnail
原住民狩獵以取得肉食,跟一個人上超市買肉回家煮,是兩種不同的取得肉食的途徑,前者出現在自給性的社會,後者出現在商業消費的社會。事實上這兩者都牽涉殺戮動物,只是前者自己殺,後者以金錢代價取用他人殺戮的成果。而動保人士的反省和情懷屬於後者的社會。
Thumbnail
原住民狩獵以取得肉食,跟一個人上超市買肉回家煮,是兩種不同的取得肉食的途徑,前者出現在自給性的社會,後者出現在商業消費的社會。事實上這兩者都牽涉殺戮動物,只是前者自己殺,後者以金錢代價取用他人殺戮的成果。而動保人士的反省和情懷屬於後者的社會。
Thumbnail
⠀⠀⠀⠀⠀⠀⠀⠀⠀⠀⠀⠀ 宮部美幸的小說幾乎每本都是會讓人望之卻步的份量,不過這次會很自然地從書架上拿起這本《荒神》,是因為前陣子看了某則報導。那篇報導和日本「部落民」這個文化有關,後來也基於好奇查了些資料。 ⠀⠀⠀⠀⠀⠀⠀⠀⠀⠀⠀⠀ 部落民文化最奇特的地方在於,其起源連日本學者都沒有定論,似乎是
Thumbnail
⠀⠀⠀⠀⠀⠀⠀⠀⠀⠀⠀⠀ 宮部美幸的小說幾乎每本都是會讓人望之卻步的份量,不過這次會很自然地從書架上拿起這本《荒神》,是因為前陣子看了某則報導。那篇報導和日本「部落民」這個文化有關,後來也基於好奇查了些資料。 ⠀⠀⠀⠀⠀⠀⠀⠀⠀⠀⠀⠀ 部落民文化最奇特的地方在於,其起源連日本學者都沒有定論,似乎是
Thumbnail
創作異文化之前,作者應該如何「尊重」?   在近年來台灣創作風氣四起,越來越多原創漫畫創作出現,之中很多創作家希望以「台灣本土文化」去創作故事,但是,很多誕生的作品帶給原住民讀者的,卻是第二次傷害──
Thumbnail
創作異文化之前,作者應該如何「尊重」?   在近年來台灣創作風氣四起,越來越多原創漫畫創作出現,之中很多創作家希望以「台灣本土文化」去創作故事,但是,很多誕生的作品帶給原住民讀者的,卻是第二次傷害──
Thumbnail
《模仿犯》全書三部曲篇幅長達一千四百頁,四十三名人物接連出場,無論是虛像的社會,或實像的個我,皆佔有一席之地,以犯罪為輪廓,勾連出社會的眾生相。
Thumbnail
《模仿犯》全書三部曲篇幅長達一千四百頁,四十三名人物接連出場,無論是虛像的社會,或實像的個我,皆佔有一席之地,以犯罪為輪廓,勾連出社會的眾生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