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一棵樹 長一分智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家裡附近有一棵樹,是近幾年似乎很多訴求「養生」的民眾都愛用的「羊奶頭」,學名是台灣榕又名天仙果台灣天仙果學名Ficus formosana)是桑科榕屬的植物。(引用自 Wikipedia 的信息)一般如果在花市或是販售花草盆栽的地方,可以見到的羊奶頭,大致都是植栽於花盆之中,方便買賣。如下圖截自網路上的圖片:
如果稍微查一下這個關鍵詞,就很容易會看到關於「羊奶頭雞湯」的食譜、療效...一類的信息在宣揚其食補的效果。
而家裡附近這棵樹,之所以稱之為「樹」,是因為已經生長了應該有一、二十年之久!由於要調整用途,於是決定要挖起來移植到其他地方。(或者是被拿去煮湯?)於是看著一位年紀應該有70歲左右的阿伯,拿著兩把鋸子、一支十字鎬、一把園藝剪刀,就開始跟這棵羊奶頭奮戰。
跟後面的紅磚對比,可以想見這棵樹有多高(相較於盆栽而言)
站在阿伯身旁看著他順著樹的前方180度範圍開始往下挖掘,用十字鎬兩頭把土撥鬆後,在用手推到旁邊地上,中間不斷遇到看起來很「粗勇」的根,就用鋸子搭配剪刀處理掉,等於是清除出乾淨的工作視野,然後繼續十字鎬進攻。對於外行人如我,只能在旁邊觀摩了解也不好意思一直打擾人家,就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諸如想不到這麼深、怎麼都沒看到根部...一類沒營養的話。
只見約莫30分鐘過去,往下挖了約20餘公分深,總算是見到樹頭露出。此時再順著樹頭環繞著拿十字鎬尖端把一根一根的底部樹根具體形體「揭露」出來,然後整齊的切除外展部分,等到確認應該是讓整顆樹的底部都有被挖出一定的移動空間後,這時候阿伯起身,雙手抓住羊奶頭樹直接搖晃,身在一旁的自己才恍然大悟,原來這180度的挖開範圍,除了讓十字鎬好向下進行挖深作業外,留住另一側不挖的作用就在於此,可以做類似支點的功能,利用槓桿原理最後將整顆樹連根一起完整的「拔」出地面。
完整的挖起樹頭
看到完美的被移出來的樹,深深被擁有這門專業技能的這個過程給觸動了。如果交給自己來處理,可能是拿把圓鍬,奮力往下死命的挖,遇到樹根就用力斬斷,最後我看不是自己累攤了就是圓鍬壽終正寢......
這也可以解釋在遇到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時,應該要先想好怎麼布局並擬定策略,利用一步一步推進解決並時刻在處理過程中隨機應變調整方針,解決路上的小問題朝著大目標前進,最後才能給予致命一擊拿下勝利的目標。
從橫斷面看挖起來之後的坑,可想見樹的強力生命力
很多生活中的智慧,都藏在不起眼的人事物之中,如果能靜下心來去觀摩與琢磨思考,事實上許多道理都是彼此相通,能夠觸類旁通的跨領域思考,訓練自己不斷開拓眼界與擴展思維廣度,未來無論是事業上、生活上,都會有意想不到回饋到自己身上的時候。

後記還想到這些工具們都有自己的專有名詞,有時候形容起來很容易,但能正確用上「十字鎬」、「圓鍬」...等,對一般鮮少接觸者來說,也是苦惱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6會員
8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婚姻是一棵樹總聽人說,婚姻是一雙鞋,合適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這話的確很有道理。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表面看著很般配的夫妻,過了不久卻勞燕分飛。而有的怎麽看怎麽不般配的夫妻,卻一起過了很多年。於是又有人說,婚姻就是一個迷,誰也無法破解這其中的奧秘。      但我以為,婚姻更像一棵樹。一旦植根於泥土,也不論這泥
Thumbnail
avatar
淺淺笑靨
2021-08-27
假如一棵樹在森林裡倒下;假如一顆流星劃過天空2021.08.12 台東多良 東部光害較小,天氣好時可以看到銀河 8/12-8/13有英仙座流星雨,新聞上說凌晨三、四點是極大期,我們幾個小孩嚷嚷著要通宵看流星。在多良國小的平台鋪上床單,戴顆枕頭,躺上4、5個人 ,邊聊天邊盯著天空等待流星。 可惜天氣並沒有前幾天好,空氣中有些水氣和薄雲,星星們
Thumbnail
avatar
Miso
2021-08-16
她說:我想變成一棵樹 知道她歷經幾段苦戀,年初看到她在IG分享取得瑜伽教學資格的消息,配上一張閉著眼在木地板上伸展的舒心模樣。不料上個月她卻在動態透露剛結束新感情的消息。
Thumbnail
avatar
Mengyao
2021-07-11
愛上一棵樹遺憾像是一棵樹 總是屹立在那裡 看似阻礙了一些什麼 當你努力想要剷除 費盡力氣連根拔起  看清了以往看不見的景象 卻發現 這條路上 多了一個黑壓壓的坑洞 於是你開始懷疑 你愛上的是被擋住的風景 還是這棵樹
Thumbnail
avatar
鹿兒
2021-05-21
我是一棵樹 在古老的儀式裡得到重生每個岜沙苗人的生命裡都有三棵樹:當他出生時,父母就為他種下一棵生命樹,他跟生命樹一塊成長。在遇到困厄時,則去向另一棵消災樹祈求平安健康;去世時,親人砍下他的生命樹做成棺木,一起埋進地底;又在墳上種一棵常青樹,代表他生命的延續,大家看著那棵樹,就會覺得他並沒有離開。
Thumbnail
avatar
王溢嘉
2020-11-17
與每一棵樹都是獨特的相遇:爬上大樹看世界除了採集與研究之外,爬樹也是環境教育,甚至是孩子學習挑戰自我很好的活動。這幾年台灣的自然體驗活動中,偶爾可以看見一群大人與孩子吊掛在大樹上看世界,攀樹以環境教育的項目被引進後,已有越來越多民眾有機會進到樹冠層,這個我們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18-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