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擠出錢來買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想投資房市,可是沒錢。

通常我會問您有買保險嗎? 大部份的人有錢買保險,可是沒錢買房子。買保險不如買房子?
保險是一種風險的轉嫁,當出事時,由他人幫你付擔,當你用少少的保費轉嫁掉大金額的風險時,你就賺了,反之賠了。
可是很多事,最大的風險就是自已。比如說,我的車子只保了第三責任險,所以我開車超小心,看到超跑自動拉長車距,讓其他車插進來,以免有個萬一,後車賠前車,一台賠一台。我也不酒駕,預防性安全駕驗是我最高原則,一年下來省下的保費,說多不多也上萬元,然後我會拿一些出來打牙祭,一些拿來補房租和利息的差額,通常有剩。當房價有利潤後,賺的錢讓我更能面對風險。
以下問對的請打勾
□賣房比出險快。
□賣房利潤比存保險好。
□賣房操之在已,出險操之在人。
□房子可出租,保險沒得租。
□保了險,沒保對,或是真好用錢,還是得賣房。
□賣了房什麼險都保了。
□保險公司活過13年的不多,房子超過13年的很多。
□買房所得稅節稅能力是保險十幾倍。
……………
保險不是不好,要保對,在資源不足的情況,先挑重點,有錢就不怕風險。
有學生舉手,您怎麼知道買房會賺,賠了怎麼辦? 怎麼投資房市?
請追蹤「茶老闆的賞屋團」並參加「不動產房價輕鬆學」,從趨勢、市場、價格、點位四個面相,找出不敗買房大戰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會員
5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廖承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口水打房:央行二把手「打房」說,三把手喊:「刀下留人」,十天後一把手定調:「不是現在」。 新聞點評:房市管制上膛? 楊金龍:不認為現在是適當時機 央行在演那齣? 相信央行看到問題的訊號,只是錢是現實的,國家需要錢,財政部不吭聲,行政院也沒附和,央行只好吞下去。相信這早是央行一把手所預見的劇本,不然當
新聞點評:把握史上最低利率 現在買房撿便宜? 新聞出處:2020-10-08 18:03經濟日報 住展雜誌/住展房屋網 央行二把手「超前部署」說後的第四天,三把手說:還沒要動手。 身兼央行理事的合庫董座雷仲達強調:目前房市總成交量其實沒有大量提升、回到過去多頭水準,因此其實還算健康。 住展雜誌的見解
新聞點評:銀行搶攻房貸業務 金管會研議放款壓力測試 昨天央行二把手的「超前部署」說,今天金管會馬上丟出壓力測試說。先抽木炭(貨幣緊縮、信用管制),再蓋火鍋(加重收稅),防止資產泡沫,把熱錢趕回實體經濟的二階段演出,上次寧可錯殺一百,也不放過一個的奢侈稅,再加後來改良版的房地合一稅,成功降溫房市。只
今年疫情發生後,央行一改過去降個1/4碼的鴿派,一口氣降了4碼,並由總裁楊金龍發表降息不會引發房價上漲的說法,之後的勞工每人10萬,中小企業每間50萬的貸款,三倍卷、藝FUN卷、動茲卷…等,萬箭齊發,直到離島爆滿,上山人滿為患,下海潛水客與漁船爭道,國道成了停車場。 股市破了歷史萬二記錄,法院的投標
這裡帶出二種思維觀念,如果你是其一,更應該站在對立面來看待這件事: 一、如果你是租客,可以試著用成本觀念來轉化思考,「租」與「買」對你的長期報酬,哪一種較適合你。(當然,裡面還是有細分你是租屋族,還是租店面生意使用;即便是生意使用的租金,也會有行業不同而有不一樣的選擇門道。) 二、如果你是房東,你會
  疫情受控 房價「看漲首次高於看跌」房市打底完成 2020-09-25 17:55:51聯合報 記者張瑞傑/台北報導 也許您會說,不用看這新聞也知道打底了,確實,近期房市熱鬧非凡。但以一個投資者而言,之後的呢?您會怎麼看市場?     我們說:從總體經濟的角度,影響房市最大因素是貨幣政策,目前是
口水打房:央行二把手「打房」說,三把手喊:「刀下留人」,十天後一把手定調:「不是現在」。 新聞點評:房市管制上膛? 楊金龍:不認為現在是適當時機 央行在演那齣? 相信央行看到問題的訊號,只是錢是現實的,國家需要錢,財政部不吭聲,行政院也沒附和,央行只好吞下去。相信這早是央行一把手所預見的劇本,不然當
新聞點評:把握史上最低利率 現在買房撿便宜? 新聞出處:2020-10-08 18:03經濟日報 住展雜誌/住展房屋網 央行二把手「超前部署」說後的第四天,三把手說:還沒要動手。 身兼央行理事的合庫董座雷仲達強調:目前房市總成交量其實沒有大量提升、回到過去多頭水準,因此其實還算健康。 住展雜誌的見解
新聞點評:銀行搶攻房貸業務 金管會研議放款壓力測試 昨天央行二把手的「超前部署」說,今天金管會馬上丟出壓力測試說。先抽木炭(貨幣緊縮、信用管制),再蓋火鍋(加重收稅),防止資產泡沫,把熱錢趕回實體經濟的二階段演出,上次寧可錯殺一百,也不放過一個的奢侈稅,再加後來改良版的房地合一稅,成功降溫房市。只
今年疫情發生後,央行一改過去降個1/4碼的鴿派,一口氣降了4碼,並由總裁楊金龍發表降息不會引發房價上漲的說法,之後的勞工每人10萬,中小企業每間50萬的貸款,三倍卷、藝FUN卷、動茲卷…等,萬箭齊發,直到離島爆滿,上山人滿為患,下海潛水客與漁船爭道,國道成了停車場。 股市破了歷史萬二記錄,法院的投標
這裡帶出二種思維觀念,如果你是其一,更應該站在對立面來看待這件事: 一、如果你是租客,可以試著用成本觀念來轉化思考,「租」與「買」對你的長期報酬,哪一種較適合你。(當然,裡面還是有細分你是租屋族,還是租店面生意使用;即便是生意使用的租金,也會有行業不同而有不一樣的選擇門道。) 二、如果你是房東,你會
  疫情受控 房價「看漲首次高於看跌」房市打底完成 2020-09-25 17:55:51聯合報 記者張瑞傑/台北報導 也許您會說,不用看這新聞也知道打底了,確實,近期房市熱鬧非凡。但以一個投資者而言,之後的呢?您會怎麼看市場?     我們說:從總體經濟的角度,影響房市最大因素是貨幣政策,目前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為什麼要保險: 保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預繳一定的費用,讓你人生中無法承受的事件獲得保障。
Thumbnail
在人生中面臨各種未知風險時,保險是一種重要的退路。然而,保險的選擇需要仔細考慮,不要因一時衝動而買下貴重的保單。文章提醒了人們不要花太多錢在保險上,保障、保費、理財的個別重要性需要分清楚,選擇低保費高保障的保險。這樣的選擇能夠真正轉嫁人生中的各種未知風險。
Thumbnail
我們都會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感到恐懼 所以才需要花時間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 一方面是遇到問題時能更有邏輯的思考 另一方面是能傳遞正確的觀念給更多的人 「我買的保險到底會不會賠」 這件事情是很多保戶在投保時最擔心的問題 想要解決這些擔心 我們可以依照以下四個步驟來投保 1⃣️先確認「
Thumbnail
台灣人愛買保險,有人喜歡買保險來存錢,也有人喜歡買保險當投資,新聞就報導2021年我國保險滲透率達14.8%,是全球第三名。因此,許多人是把保險當作財產來看,在晚年時就希望保險先給子女,其中一個方法是就是變更要保人。但是,許多人忽略變更要保人有贈與稅的問題。
Thumbnail
我在十幾年前決定要好好規劃保險之前,我是很不喜歡保險的,因為我認為那是一筆花費,而我更想把手上有限的資金用來做投資,幫自己賺更多錢,保險費多花1萬,我可以用在投資的資金就少1萬,所以我的第一張保單就是買投資型保單,我也分享過我那張投資型保單的結果。 後來我被我的保險專員一段話說服,他說
傳統社會總是覺得買保險就像是招惹厄運,或者只是因為人情才被迫去購買。雖然現在大家對風險的警覺性逐漸提高,也漸漸明白保險的道理和必要性,但對於具體的保障內容和數字依然感到有些模糊。 不過在深入了解保障內容和數字之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保險到底是什麼? 保險的本質對我們來說就像是財務的後盾,當風險發生
理財工具沒有好不好,只有適不適合 股票、債券、不動產、貴金屬、虛擬貨幣 ETF、期貨、選擇權、REITS、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沒有人想遇到意外,但真正遇到時要如何讓意外對你財務上的損失降到最低,這時候就是保險的目的,很多人會為自己的物品保財產保險,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人身保險,試想你可能會為你的電腦購買延長保固,如果一台電腦沒有保固,損失的可能只是幾萬塊,但通常個人遇到意外損失的金
Thumbnail
保險、房子和投資是人生資產配置的三大要素,保險和投資都需按照個人需求和生活階段來調整,並應該將保險和投資分開。這篇會為您介紹一下不同的險種,讓保險新手也能一目瞭然。
Thumbnail
保險是幾乎每個人都會規畫購買的商品,長年累積下來的保額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大約每人一年2~3萬元,都可以快閃日本一趟了,但大家往往對於保障內容不甚了解,甚至要申請理賠時,才知道不在保單範圍之內。只有你才會最在意自己的錢,讓家庭的收入發揮最大的價值,下面列舉了九項保險概念,讓你不再被動接收保險業務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為什麼要保險: 保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預繳一定的費用,讓你人生中無法承受的事件獲得保障。
Thumbnail
在人生中面臨各種未知風險時,保險是一種重要的退路。然而,保險的選擇需要仔細考慮,不要因一時衝動而買下貴重的保單。文章提醒了人們不要花太多錢在保險上,保障、保費、理財的個別重要性需要分清楚,選擇低保費高保障的保險。這樣的選擇能夠真正轉嫁人生中的各種未知風險。
Thumbnail
我們都會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感到恐懼 所以才需要花時間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 一方面是遇到問題時能更有邏輯的思考 另一方面是能傳遞正確的觀念給更多的人 「我買的保險到底會不會賠」 這件事情是很多保戶在投保時最擔心的問題 想要解決這些擔心 我們可以依照以下四個步驟來投保 1⃣️先確認「
Thumbnail
台灣人愛買保險,有人喜歡買保險來存錢,也有人喜歡買保險當投資,新聞就報導2021年我國保險滲透率達14.8%,是全球第三名。因此,許多人是把保險當作財產來看,在晚年時就希望保險先給子女,其中一個方法是就是變更要保人。但是,許多人忽略變更要保人有贈與稅的問題。
Thumbnail
我在十幾年前決定要好好規劃保險之前,我是很不喜歡保險的,因為我認為那是一筆花費,而我更想把手上有限的資金用來做投資,幫自己賺更多錢,保險費多花1萬,我可以用在投資的資金就少1萬,所以我的第一張保單就是買投資型保單,我也分享過我那張投資型保單的結果。 後來我被我的保險專員一段話說服,他說
傳統社會總是覺得買保險就像是招惹厄運,或者只是因為人情才被迫去購買。雖然現在大家對風險的警覺性逐漸提高,也漸漸明白保險的道理和必要性,但對於具體的保障內容和數字依然感到有些模糊。 不過在深入了解保障內容和數字之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保險到底是什麼? 保險的本質對我們來說就像是財務的後盾,當風險發生
理財工具沒有好不好,只有適不適合 股票、債券、不動產、貴金屬、虛擬貨幣 ETF、期貨、選擇權、REITS、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沒有人想遇到意外,但真正遇到時要如何讓意外對你財務上的損失降到最低,這時候就是保險的目的,很多人會為自己的物品保財產保險,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人身保險,試想你可能會為你的電腦購買延長保固,如果一台電腦沒有保固,損失的可能只是幾萬塊,但通常個人遇到意外損失的金
Thumbnail
保險、房子和投資是人生資產配置的三大要素,保險和投資都需按照個人需求和生活階段來調整,並應該將保險和投資分開。這篇會為您介紹一下不同的險種,讓保險新手也能一目瞭然。
Thumbnail
保險是幾乎每個人都會規畫購買的商品,長年累積下來的保額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大約每人一年2~3萬元,都可以快閃日本一趟了,但大家往往對於保障內容不甚了解,甚至要申請理賠時,才知道不在保單範圍之內。只有你才會最在意自己的錢,讓家庭的收入發揮最大的價值,下面列舉了九項保險概念,讓你不再被動接收保險業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