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如何療癒 朱自清在〈背影〉裡施展的魔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半年前,一所國中的國文科邀我去跟國文老師談〈如果要我教國文〉這樣一個班門弄斧的題目,我原是以我涉獵較多的古文為題材,但主辦老師希望我能另外再談點朱自清的〈背影〉,所以我又將〈背影〉及相關資料再讀了一遍,覺得朱自清不愧是散文大家,而再讀的我也有了一些新的感觸。
 〈背影〉是我讀初中時就有的課文,只記得當時對朱自清能以平易近人的筆調來呈現父子間的深情相當有感覺,特別是他看著肥胖的父親穿越鐵道,努力要爬上對邊月台時的背影,而忍不住流下淚來的情景,一直鮮明地留存在我的記憶裡。
 當我了解朱自清在寫這篇文章之前與他父親真正的關係,特別是當過兒子的我也做了多年父親,對父子關係中的酸甜苦辣、理想與現實、反省與回味有了不少親身體驗後,重讀〈背影〉,讓我最先想到的是文學的療癒作用:朱自清透過這篇文章,不只要撫慰、療癒他自己與父親間有過的傷痛,同時也可讓有過同樣傷痛的人在讀後獲得一些療癒與省思;而這些,都在呼應「文學乃是最後魔法」的說法。
 在現實生活裡,朱自清和他父親朱鴻鈞的關係比多數人都來得不好。朱家是書香門第,朱鴻鈞在徐州當榷運局長(公賣局長),在家族裡算是不得志的,但卻一身傳統習氣,不僅養了好幾個小老婆,而且從小就對朱自清管教非常嚴厲,父子關係一開始就很緊張。朱自清十六歲時考上北大預科,並與武鐘謙成婚,雖然家道已中落,但朱鴻鈞還是為他辦了一個盛大的婚禮。
 不久,朱鴻鈞即因潘姓姨太大鬧辦公廳而被革職;失去工作的他回到家裡,只好靠變賣家產來維持他想要的生活。與朱自清感情很好的祖母,沒多久就過世,可以說多少是被「氣死」的。朱自清後來在〈毀滅〉一文裡,曾描述了當時的家庭問題和他的心情:「在我煩憂著就將降臨的敗家的凶慘,和一年來骨肉間的仇視,互以血眼相看著的時候,在我為兩肩上的人生的擔子,壓到不能喘氣……」。
 辦完祖母喪事,朱家已是債台高築,朱鴻鈞為了找工作,而與要返校的朱自清同行到浦口車站,再各奔前程(也就是〈背影〉寫作的背景)。朱自清在北大讀書時,就很少與父親聯絡;畢業後,朱自清立刻到杭州第一師範教書,把一半的薪水寄回家中給父親,但朱鴻鈞不僅認為「兒子賺錢給父親花用」是天經地義,還嫌朱自清不會賺錢,有一次竟利用他和校長的私交,而要學校將朱自清的薪水全數寄給他,害得朱自清生活陷入困境。
 不只如此,朱鴻鈞還對在家中侍奉他的媳婦頤指氣使,冷嘲熱諷。朱自清在 知道後,忍無可忍,憤而帶著妻子和孩子離開故鄉,跟父親的關係形同決裂,更在隨後所寫〈父母的責任〉一文裡說:「在目下的社會裡──特別注重中國的社會裡,幾乎沒有負責任的父母!或者說,父母幾乎沒有責任!」矛頭顯然就是針對他父親。
 有一次,朱自清想跟父親和解而回老家,但朱鴻鈞卻不讓他進門;在親戚讓他進門後,朱鴻鈞還是連聲招呼都不應,一副「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的姿態,朱自清自討沒趣,只好怏怏離去。
 又過了兩年,日漸年老體衰的朱鴻鈞在追憶過往人生時,也許對他和朱自清間惡劣的父子關係萌生懊悔,而主動寫了一封信給在清華教書的朱自清,也就是在〈背影〉裡提到的那封:「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紙短情長,朱自清在讀信後,不禁眼眶泛滿淚珠,將過去與父親的種種不愉快拋諸腦後,而以八年前父子在浦口車站的告別為背景,寫出了感人至深的〈背影〉。
 〈背影〉的結尾處說:「最近兩年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其實,朱自清也是因兩年不見,而「終於忘卻父親的不好」,當過去種種的衝突與怨懟,用父親的一句「事已至此,不必難過」輕輕帶過,不再糾結於心,父子間原本存在的舐犢深情就悄然浮現,而為八年前兩人在浦口車站的分別染上了溫馨感人的色彩。
 在〈背影〉裡,朱自清提到兩次望著父親的背影:一次是父親為了買橘子而鐵軌,要爬上對面的月台,「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一次是父親和他話別,走出車廂,看著「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看著父親的背影,讓他忍不住落淚。但在文章裡,卻也提到他兩次和父親正面接觸而覺得不舒服的情景:一次是父親和搬行李的腳伕講價,就在旁邊的朱自清「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一次是父親囑託火車的茶房好好照應朱自清,一旁的朱自清又「心裡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
 雖然在八年後,朱自清對這兩次經驗都說「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但整體來說,朱自清透過兩個場景讓我們感受到:當嚴厲(肅)的父親和兒子近距離正面接觸時,兒子就會感到不舒服,產生防衛心,而開始貶抑父親或引發大大小小的衝突;但當父親背對著自己離開時,解除緊張的兒子又開始感到不捨,被壓抑的親情又會翻湧而出,而希望能對父親有更多的諒解和關愛。
 我想這種父子間的「矛盾情結」,並非朱自清所獨有,而是普遍存在的一種家庭或社會現象,在越傳統的家庭裡就越明顯或者說嚴重。沒有嚴厲的父親為多愁善感的朱自清所帶來的傷痛,沒有憤怒的朱自清為當年帶著妻兒離家出走所產生的懊悔,朱自清大概也不會在接到父親的來信後熱淚盈眶,而想要動筆寫這篇〈背影〉,而且寫得那麼感人吧?
 在知道朱自清父子關係的底細後,有些人再讀〈背影〉,也許會認為朱自清並未真實呈現他們父子關係的真相,寫得有點「假」。但這不是「假」,而是因為「文學(藝術)乃是最後的魔法」,作家嘗試透過內在思想的作用來改變外在真實,重建它們在自己心中的理想模樣(這正是古老魔法的特色)。當天父子在浦口車站分手的真實情況如何,已無從得知,朱自清描寫的是他「心中的理想模樣」,文章結尾所說「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他希望、期待父子再相見時能有比這更好的情景。但,父子始終沒有再相見。
 魔法的最主要功能是「帶來心理的撫慰」,朱自清透過〈背影〉的寫作,除了在內心對父親表示懺悔外,更有從再造的理想父子關係中獲得心理撫慰的用意。我想他在寫作的過程中,應該也經常是熱淚盈眶的,這遲來的淚水正可洗滌他和父親有過的傷痛,而讓他得到某種療癒。
 得到療癒的不只是他。在朱自清以《背影》為書名的散文集出版後,在老家的朱鴻鈞終於也讀到了這篇文章,他戴上老花眼鏡,坐在窗前一字一句地讀著兒子的文章,據朱自清三弟朱國華的回憶:「只見他的手不住地顫抖,昏黃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光彩。」多年來父子間的衝突、不愉快和傷痛似乎一下子煙消雲散,年老父親的心也得到了撫慰和療癒。
 多少也有過同樣經歷的讀者,在讀完〈背影〉後,除了也能得到某些心理撫慰外,也許更應該省思:為什麼要等到看著父親背對自己而去的背影時,才會消除緊張,感到不捨,而希望能對父親有更多的諒解和關愛呢?
歡迎光臨刊登我所有文章的個人網站
avatar-img
934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溢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布達佩斯是多瑙河畔最美麗的城市,也像個歷盡滄桑的美人:她建城於羅馬帝國時代,先後受到匈奴、蠻族、蒙古大軍、鄂圖曼帝國、蘇聯、納粹的入侵與血洗。在歷史的傷痕中,整座城市一再被摧毀與重建。而英特爾(Intel)的總裁葛魯夫與華爾街量子基金的老闆索羅斯,則是當年從這裡逃離納粹魔掌的兩位猶太少年。
原本是個苦命童養媳的張聰明(原名張蔥仔),加入「鬍鬚番」馬偕牧師的讀詩班,努力向學,皈依上帝,在嫁給馬偕後,夫婦更一起傳播基督福音和西方現代文明。而喜歡讀書的杜聰明從淡水公學校到總督府醫學校,京都帝大醫學博士、台大醫學院院長、高雄醫學院創辦人,他由衷感謝當年關愛他並指引他人生明路的兩位日本老師。
如果我看重、珍愛某種經驗,那我就應該放慢速度,耐心、全神地去體驗。而悠閒則比耐心來得更自然與自在,緩慢而悠閒地去體驗周遭的一切,常可發現原先被我們忽略的新奇、美好與樂趣。但不管要慢什麼、怎麼慢,最重要也最根本的是先讓自己的心慢下來。不再像以前那麼急燥,就越能悠閒地享受慢活日子裡的快活。
擦鞋童文尼休斯,因善良而感動了導演賽勒斯,讓他在《中央車站》一片裡演出,結果一炮而紅,並在賽勒斯的栽培下,成為巴西家喻戶曉的明星。文尼休斯出版《我的演藝生涯》時,賽勒斯在扉頁上題字:「你的善良,無需考核。」下有一行小字:「是善良,曾經讓他把機遇讓給別的孩子;同樣也是善良,讓人生的機遇不曾錯過他!」
貧窮除了物質上的匱乏外,更有心靈上的匱乏。因盲目追求「物質富裕」而陷入「心靈貧窮」的人越來越多。對很多事情都「沒啥感覺」,正是「心靈貧窮」的徵候,也是富裕社會裡常見的新貧階級。揮霍會造成貧窮,心靈的貧窮乃是來自對經驗的揮霍;而心靈的富有則是看重、寶貝自己的每一個經驗,滋生出最多的感覺和愛。
雜沓的菜市場內,便宜又好吃的原盅燉品套餐,讓我想起《華盛頓郵報》策劃的一場「品味與價值觀」的社會實驗:世界知名的演奏家Joshua Bell,在音樂廳和地鐵站以同陽的小提琴,演奏同樣的巴哈作品,但聽眾的反應卻有著天壤之別。所謂「品味」,涉及很多條件,關鍵在於什麼才是你認為的重點?它洩漏了你的價值觀。
布達佩斯是多瑙河畔最美麗的城市,也像個歷盡滄桑的美人:她建城於羅馬帝國時代,先後受到匈奴、蠻族、蒙古大軍、鄂圖曼帝國、蘇聯、納粹的入侵與血洗。在歷史的傷痕中,整座城市一再被摧毀與重建。而英特爾(Intel)的總裁葛魯夫與華爾街量子基金的老闆索羅斯,則是當年從這裡逃離納粹魔掌的兩位猶太少年。
原本是個苦命童養媳的張聰明(原名張蔥仔),加入「鬍鬚番」馬偕牧師的讀詩班,努力向學,皈依上帝,在嫁給馬偕後,夫婦更一起傳播基督福音和西方現代文明。而喜歡讀書的杜聰明從淡水公學校到總督府醫學校,京都帝大醫學博士、台大醫學院院長、高雄醫學院創辦人,他由衷感謝當年關愛他並指引他人生明路的兩位日本老師。
如果我看重、珍愛某種經驗,那我就應該放慢速度,耐心、全神地去體驗。而悠閒則比耐心來得更自然與自在,緩慢而悠閒地去體驗周遭的一切,常可發現原先被我們忽略的新奇、美好與樂趣。但不管要慢什麼、怎麼慢,最重要也最根本的是先讓自己的心慢下來。不再像以前那麼急燥,就越能悠閒地享受慢活日子裡的快活。
擦鞋童文尼休斯,因善良而感動了導演賽勒斯,讓他在《中央車站》一片裡演出,結果一炮而紅,並在賽勒斯的栽培下,成為巴西家喻戶曉的明星。文尼休斯出版《我的演藝生涯》時,賽勒斯在扉頁上題字:「你的善良,無需考核。」下有一行小字:「是善良,曾經讓他把機遇讓給別的孩子;同樣也是善良,讓人生的機遇不曾錯過他!」
貧窮除了物質上的匱乏外,更有心靈上的匱乏。因盲目追求「物質富裕」而陷入「心靈貧窮」的人越來越多。對很多事情都「沒啥感覺」,正是「心靈貧窮」的徵候,也是富裕社會裡常見的新貧階級。揮霍會造成貧窮,心靈的貧窮乃是來自對經驗的揮霍;而心靈的富有則是看重、寶貝自己的每一個經驗,滋生出最多的感覺和愛。
雜沓的菜市場內,便宜又好吃的原盅燉品套餐,讓我想起《華盛頓郵報》策劃的一場「品味與價值觀」的社會實驗:世界知名的演奏家Joshua Bell,在音樂廳和地鐵站以同陽的小提琴,演奏同樣的巴哈作品,但聽眾的反應卻有著天壤之別。所謂「品味」,涉及很多條件,關鍵在於什麼才是你認為的重點?它洩漏了你的價值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母子兩人又親切的交談一陣,不久後,婦人才在陳凡的目送下依依不捨的離去,等到婦人離開後,陳凡輕輕的推開門,看著青石攙扶著母親的背影,陳凡心中的愧疚感更深了。 或許是這具身體主人的情感,又或著是自己取代了陳凡,享受著這份不該擁有的親情。 陳凡嘆了口氣,將門緩緩闔上,事到如今,他無法細想,只能
Thumbnail
畢業在即,回憶起國小生活的點滴,雜成的情感在心頭交織。這篇文章感謝朱老師的教導,道出了作者在學生時期的難忘回憶和成長過程。
Thumbnail
致朱文雄: 稱呼你為朱爺爺,一方面有鑑於老家的鄰居,跟外公外婆的關係不錯,二方面尊重你是長輩,這兩方面建基於我對於過去身世種種完全不了解的情況下的稱呼。 14歲那年,老爸在天人交戰的情況下,告訴我: 「我是蘇慶儀跟朱文雄相愛下生出來的。」 那天我知道了,原來我有兩個媽媽、兩個爸爸,當下的感覺很
第二十三章 自然之靈 朱德彪之前受了那海浪一擊整個人暈倒在李佳玲胸脯上,李佳玲推開他才看到他已經“昏”了,這時腦中想起過去到現在每一幕,想到朱德彪遞給他的面紙⋯還有總總對他好,想到這李佳玲開始抖動啜泣!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好好對待他⋯ 李佳玲抱起朱德彪哭著說‘為什麼要對我那麽好?可惜我沒有真正認識你
  我2024年2月27日(二22395)開始撰寫父親的傳記【父親的歸鄉路】,其中參考的文獻是以父親的自傳詩【遺兒孫詩】為主軸,輔以父親參與編撰的【南安縣17都埔頭紫雲黃氏旅臺宗支錄】。真正觸動我動筆的是這次2月21日(三22389)到2月24日(六22392)與家兄、嫂返埔頭參加埔頭良庵大宗祠元宵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Thumbnail
當時,母親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離開公司、變成自營商的父親,則是將家改裝成辦公室,並且將電視搬到主臥房。而只有半天課的週三下午,因為我是三、四年級的中年級生,便只有我和父親在家。那日下午,透過觀看電視學習日文的父親,忽然用力地將我壓制在床上,並且不顧我的奮力掙扎地咬了我的左邊胸口。
Thumbnail
朱廷獻先生(1930-1990)辭世至今轉瞬已34年,最近整理舊書,看到先生著作,懷念起這位亦師亦友的長者!
Thumbnail
2023年老陳心情梳理的文章,都是基礎性梳理過程;2024年開始深度的梳理案例,其主因是在家人之間的互動關係,產生許多“千重山+萬重水”糾結捆捆,需要擴大+深入追遡過激行為背後+原生家庭的潛在影響;如此,才能夠跳開自己看自己;完成深度的自我心情梳理,避免戰火復燃+火坑越跳開落下越大的艱難喔!
Thumbnail
靜聽弟兄父相處,鼻酸淚滾憶往昔; 父考吃素口中責,事過境遷渡父親。   看見父親肥胖的背影,吃力爬過欄杆為我買橘子,那時禁不住眼淚流出。這是朱自清對父親的感動。   有一位弟兄敘述他的父親因簽賭,以致於家境困頓,因而對父親非常不能諒解,所以多年後父子溝通的鴻溝愈來愈深,甚至新訓之時還咒罵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母子兩人又親切的交談一陣,不久後,婦人才在陳凡的目送下依依不捨的離去,等到婦人離開後,陳凡輕輕的推開門,看著青石攙扶著母親的背影,陳凡心中的愧疚感更深了。 或許是這具身體主人的情感,又或著是自己取代了陳凡,享受著這份不該擁有的親情。 陳凡嘆了口氣,將門緩緩闔上,事到如今,他無法細想,只能
Thumbnail
畢業在即,回憶起國小生活的點滴,雜成的情感在心頭交織。這篇文章感謝朱老師的教導,道出了作者在學生時期的難忘回憶和成長過程。
Thumbnail
致朱文雄: 稱呼你為朱爺爺,一方面有鑑於老家的鄰居,跟外公外婆的關係不錯,二方面尊重你是長輩,這兩方面建基於我對於過去身世種種完全不了解的情況下的稱呼。 14歲那年,老爸在天人交戰的情況下,告訴我: 「我是蘇慶儀跟朱文雄相愛下生出來的。」 那天我知道了,原來我有兩個媽媽、兩個爸爸,當下的感覺很
第二十三章 自然之靈 朱德彪之前受了那海浪一擊整個人暈倒在李佳玲胸脯上,李佳玲推開他才看到他已經“昏”了,這時腦中想起過去到現在每一幕,想到朱德彪遞給他的面紙⋯還有總總對他好,想到這李佳玲開始抖動啜泣!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好好對待他⋯ 李佳玲抱起朱德彪哭著說‘為什麼要對我那麽好?可惜我沒有真正認識你
  我2024年2月27日(二22395)開始撰寫父親的傳記【父親的歸鄉路】,其中參考的文獻是以父親的自傳詩【遺兒孫詩】為主軸,輔以父親參與編撰的【南安縣17都埔頭紫雲黃氏旅臺宗支錄】。真正觸動我動筆的是這次2月21日(三22389)到2月24日(六22392)與家兄、嫂返埔頭參加埔頭良庵大宗祠元宵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Thumbnail
當時,母親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離開公司、變成自營商的父親,則是將家改裝成辦公室,並且將電視搬到主臥房。而只有半天課的週三下午,因為我是三、四年級的中年級生,便只有我和父親在家。那日下午,透過觀看電視學習日文的父親,忽然用力地將我壓制在床上,並且不顧我的奮力掙扎地咬了我的左邊胸口。
Thumbnail
朱廷獻先生(1930-1990)辭世至今轉瞬已34年,最近整理舊書,看到先生著作,懷念起這位亦師亦友的長者!
Thumbnail
2023年老陳心情梳理的文章,都是基礎性梳理過程;2024年開始深度的梳理案例,其主因是在家人之間的互動關係,產生許多“千重山+萬重水”糾結捆捆,需要擴大+深入追遡過激行為背後+原生家庭的潛在影響;如此,才能夠跳開自己看自己;完成深度的自我心情梳理,避免戰火復燃+火坑越跳開落下越大的艱難喔!
Thumbnail
靜聽弟兄父相處,鼻酸淚滾憶往昔; 父考吃素口中責,事過境遷渡父親。   看見父親肥胖的背影,吃力爬過欄杆為我買橘子,那時禁不住眼淚流出。這是朱自清對父親的感動。   有一位弟兄敘述他的父親因簽賭,以致於家境困頓,因而對父親非常不能諒解,所以多年後父子溝通的鴻溝愈來愈深,甚至新訓之時還咒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