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給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你| 讀 周慕姿《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2021/12/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的選擇,遠比我們的才能,更能呈現我們的真實面貌」 - 阿不思 鄧不利多 《哈利波特 神秘的魔法石》
這本書我幾乎是流著眼淚看完,其中一則故事是和父親的關係,從不承認女兒需要父親,到發現長年缺席的父親對孩子深刻的影響,這讓我回想起我和父親和解的過程。
最痛苦第一步是承認那個你塵封已久的「父親」,或者說對這個角色的幻想與期待。
我的父親長期缺席,為數不多的在家時間,又總與母親在財務和各方面爭吵。小時候的我總是羨慕他人有幸福的家庭,有肩膀的爸爸、溫柔的媽媽組建的溫暖的家,這是別人的出生的標準配備,而我生下來就註定了無能擁有。
接觸諮商一開始就是父親的議題,原因很簡單,我將我初戀失敗歸咎於原生家庭,看似父親最有問題,雖然我當時已經和他斷聯許久,且不想承認他始終影響我看待自己與親密關係。
要觸碰到「愛」之前,會先陷入「對父親曾經失望」的憤怒沼澤中。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角色扮演時,老師讓我走到父親的位置,回應女兒(我)質問。
原本以為我會「裝」出理想父親的樣子,畢竟這是我扮演的,而身為女兒的我最想聽的是什麼,我當然知道。
但內心的感受是不能欺騙的,走到父親的位置的我(家族排列,這邊沒有要深究,有興趣可留言會另開一篇說明),感受到的是「不甘我的事」的輕浮態度,沒有內疚,沒有難過,沒有憤怒,沒有羞愧。
這個反應完全超過我的想像,沒有想過原來父親是用這樣的態度看待一切,出演父親的我,內心漸漸清明下來,那些屬於女兒的憤怒與期待也冷卻了。
這個冷卻、升溫、冷卻,原生家庭的議題總是在最脆弱的時候,又出來打擊我。看到書中的故事,我想起了我的真實。
我想,我一直在意的是「為什麼你該愛我,卻傷害我?」
而終於,走過多年療癒的我,明白了父親並沒有傷害我的意思,也明白了父親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傷痕,以及父母親都是人,都有限制,我承認他們愛我,但也沒辦法滿足我的理想。
看著書中諮商師和個案的對話,我重新走了一遭,從2012年開始的療傷旅程。
書中非常多面向都觸碰到一直「過度努力」的我。
除了上述父親的案子外,我也看見極度恐懼成為父親和母親的自己。個案的崩潰哭喊「我怕,我在別人眼中,是一個沒有用的人,沒有資格活在世上...」「為什麼我那麼努力,還是變得跟我爸一樣」,化作一行行應該是冷靜的文字,文字應該沒有溫度,但我感受到各種情緒的顏色,也聽到了自己的撕心裂肺。
當你看到自己跟爸爸很想像,一定覺得很難受,畢竟,你努力了那麼久,間是想要和他不一樣...那是一種很深的挫折感,甚至有點無力吧?我猜。
這句是諮商師與個案說的話,但也是對我說的。
抽絲剝繭,每個個案都在書中慢慢找回力量,有些面對了恐懼,有些找到了真相,有些收穫了意外的回饋。
曾聽過一句話「有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從父母、從原生家庭、從早年創傷,我們無法避免這些在生命中的傷痕。
「不論過去如何,現在的我,永遠可以選擇」,就像書中的個案,他們都為自己做了新的選擇,我們也一樣有能力做選擇。
在短短一書中,把自己的支離破碎,同書中角色一起和解,是一本溫暖而真實的書,推薦給過度努力的你,送給自己一個心靈療癒小旅程。


杜莉愛獨旅 Doli
杜莉愛獨旅 Doli
住德單身女子,獨旅愛好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