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閱讀|走出自己的房間 —《在曼哈頓遇見吳爾芙》

2020/11/23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Virginia Woolf, 1882-1941
維吉妮亞・吳爾芙——想到她,腦中自然浮現她最廣為流傳的那張黑白側臉,瘦削的臉頰、優雅的髮髻、略顯憂傷空洞的眼神,那曾是我在倫敦每日上學必經的風景。她的臉,就印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一棟以她為名的建築牆外,距離她當初所居所屬的布魯姆斯伯里(Bloomsbury)不遠,彷彿她始終盤旋在這城市上方,看顧著倫敦,看顧著百年來的女性、戰爭、和文學。
英國小說家瑪姬・吉(Maggie Gee)在新作《在曼哈頓遇見吳爾芙》裡,更是直接讓這位二十世紀的現代主義文學代表、女性主義先鋒,活生生穿越來到二十一世紀,遊歷紐約和伊斯坦堡。故事開始於書中主角,現代作家安潔拉,身為吳爾芙的書迷和研究者,特地從倫敦飛到紐約的公共圖書館閱覽她的原始手稿,卻意外召喚或招魂般讓維吉妮亞活了過來,身穿灰綠套裝,帶著水草、泥土和腐根的氣息,懷裡揣著她和丈夫自營的賀葛斯出版社(Hogarth)出版的《燈塔行》和《歐蘭多》。
電影《時時刻刻》,妮可・基嫚飾演吳爾芙。這部電影中的吳爾芙形象,與她實際的狀態相去甚遠,有興趣可以參考大英圖書館網站上的文章:過度關注自殺?
從幽暗深處甦醒的維吉妮亞,起初惦記著要找丈夫李歐納德,卻隨即想起自己當年如何被復仇女神緊追、選擇結束生命。不過,她很快接受了自己如今身在二十一世紀,慶幸能有再活一次的機會;她擁抱生命,時常哈哈大笑,驚喜於人們仍閱讀她的書,盡情享受陽光和購物。我特別喜歡《在曼哈頓遇見吳爾芙》將維吉妮亞描繪得如此生動活潑,富有女性魅力,因為長久以來,許多人對她的印象停留在抑鬱和投河自盡,影視作品如《時時刻刻》也加深了這樣的形象。然而,那非常可惜地讓人忽略了她的幽默、她在聚會上的風采,她的優美文筆、獨到的洞察力和創造力,其中盡是她對世界的熱情和期許,遠非敏感和憂鬱所能定義。
維吉妮亞的好奇與活力,恰好與安潔拉形成強烈對比。安潔拉經常顯得疲憊、匆忙、煩躁,肩上扛著許多責任(包括照顧維吉妮亞),焦慮金錢,隱隱自卑於出身;後悔與離家的丈夫爭吵,擔心十三歲的女兒卻又分不出時間精神在她身上;自稱暢銷作家卻不太有信心,無論寫作或人生都遇到了瓶頸。安潔拉的形象從頭到尾都不怎麼討喜,但她身上擁有的其實是許多現代都市人共享的情緒和特質,以及現代女性處在工作、家庭和自我之間難以平衡的左支右絀。
電影《薇塔與吳爾芙》, 伊莉莎白・戴比基飾演吳爾芙。這部電影奠基於兩人的情書往來,將同性情誼詮釋得細膩動人,不過當中的吳爾芙形象仍以敏感脆弱為主。
敘事在安潔拉和維吉妮亞的視角之間頻繁輪轉,她們漫步中央公園和第五大道,走過熄燈倒閉的、大打折扣的、和少數仍精緻考究的書店,並在交易珍本書的店裡賣掉了初版、特地題字給李歐納德和薇塔的《燈塔行》和《歐蘭多》,換得九萬美金,得以住進更舒適獨立的飯店房間、過上一陣子金錢無虞的生活。
這呼應了吳爾芙在她著名的《自己的房間》當中,提出女人如果能有自己的房間、和一年五百英鎊的收入,就能專注寫作、盡情說自己想說的話。這一方面是根據她自身的經驗,從原本需要賺錢、到繼承了姑媽的遺產之後,深刻感受到金錢無虞對於個人性情、以及寫作上的自由與平靜有多大助益。另一方面,也是她充分爬梳了歷史上女性沒有屬於自己的財產、社會對女性職責和女性寫作的看法、各類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寫作需要的正直和心靈澄澈、同時代出色的女性作家等等,最後得出的結論。
有趣的是,安潔拉計算了一九三零年至今的通膨率,震驚地發現吳爾芙時代的一年五百英鎊,用零售物價換算相當於現今的一年四萬美金,用所得換算則相當於一年十萬美金!吳爾芙的言下之意,並非沒有這樣的收入就無法寫作,但她確實毫不避諱地點出,物質條件對於人的性情、思想、乃至寫作風格和內容影響多麼深刻。
英劇《廣場人生》(Life in Squares)以樊妮莎為主角,描繪「布魯姆斯伯里學社」朋友們的生活、信念和非典型的婚姻與愛情,人物和時代氛圍都刻劃得很棒。
安潔拉也帶維吉妮亞參觀大都會美術館,試圖尋找她姊姊以及「布魯姆斯伯里學社」摯友們的畫作。「布魯姆斯伯里學社」(Bloomsbury Group)是以維吉妮亞和姊姊樊妮莎為核心的一群朋友,多是畫家、作家、評論家、學者等,他們經常聚會交流,分享理念。他們出身優渥,反抗傳統禮教,崇尚真誠、無拘束的藝術和情感關係,主張社會主義、反戰和反帝國主義。不過如今,「布魯姆斯伯里學社」成為充紳士、為藝術而藝術的代名詞,美術館裡也已很難找到樊妮莎、鄧肯或其他人的作品。
遺忘與被遺忘,多數人在時間洪流的淘選之下消失無蹤,唯獨吳爾芙的透徹鮮明歷久彌新。她為此欣喜、卻也寂寞,於是當維吉妮亞遊覽自由女神像,看見所有人都自由了,曾經「布魯姆斯伯里學社」的理想中如此渴望的自由,卻忍不住大聲問道人們是如何運用他們的美國自由?也忍不住在心裡喟嘆:
在這叫人眼花撩亂的新世紀,群眾持續向前推進,直到像我這種人被踩在腳底下:我們已經被踩爛了,因為他們(「布魯姆斯伯里學社」摯友們)都不見了。
那些幽默、聰明的臉孔,那些裝載精湛拉丁文與希臘文、學養豐富的大腦;
他們洗鍊的詞語、他們的哲思、他們的辨別力、他們對藝術與生命的敏銳度,
全都被揚棄了,過時了。
他們的姓名被遺忘,他們論辯到天明的淡薄欲望不復存在;
書店消失了,書籍也消失了,自由女神像周圍的人群幾乎不使用語言。
如果我要書寫這一切,我要為誰書寫?
《薇塔與吳爾芙》電影劇照
這本小說最有意思的,就是像這樣透過維吉妮亞的眼睛和思緒,以優美的文句,提出對當今社會的大大小小觀察和反思。較為可惜的是,書中的安潔拉不是一個很好的對話者,停留在導遊、解說的角色,經常不耐煩地轉移或結束話題,沒能和維吉妮亞進行更深刻的、有來有往的討論。而書中的維吉妮亞,雖然探問的主題廣泛,從電視到戰爭、從宗教到欲望,但她竟不曾好奇現代女性作家的處境,或渴望閱讀當今豐沛的女性文學和性別研究——這怎麼可能呢,幾乎可以斷言這應該是她最關心的事!畢竟,此刻正是《自己的房間》裡樂觀預言的,女性終於能自在寫作的「百年之後」:
我相信,我們若再活上個一百年——我說的是女性大我的生命,
這才是真實的生命,而不是我們一個個小我的個別人生——
而且,每人每年都有五百英鎊,每人也都有自己的房間;
我們要是培養出自由的習性,以及切實寫出心中所想的勇氣;
我們要是能夠從共用的起居室逃出去一下子,
多看一看世人和現實世界的關係,而不僅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當然還要去看蒼穹、看樹木還有別的什麼,而且要去看本來的面目;
我們要是跳過彌爾頓的妖怪去看,畢竟哪有人可以去擋別人的視野;
我們要是面對事實,因為事實如此,沒有別人的臂膀可以讓我們依靠,
我們必須孤身前行,我們的關係是在我們和現實世界的關係當中,
而不僅是我們和男男女女的世界的關係;那麼,機會就會降臨。
《在曼哈頓遇見吳爾芙》最後也引用了這段話,百年後的現在聽來依舊那麼動人、鼓舞人心,我們也都還在前往這目標的路上。這本小說讓維吉妮亞栩栩如生地再現,引領尚不熟悉吳爾芙的人們走進她的世界,也讓我們想起,歷史上那些清晰的頭腦和澄澈的心靈,至今仍能活在我們之中,只要不停止閱讀、思考和創造,隨時都能召喚他們進行對話,得到深具啟發的觀點。於是,放下這本書,我迫不及待想拾起《自己的房間》、《三枚金幣》、《燈塔行》、《戴洛維夫人》、《歐蘭多》......
布魯姆斯伯里學社成員長住的Charleston House位於英國Sussex,現為紀念館。
書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63會員
61內容數
我所喜愛的,有藝術、電影和文學陪伴的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