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助人為害人害己之本……如果你沒有先畫好界線的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我有一個朋友的爸媽,因為工作關係,搬離原住處,在工作地點附近租屋。當時,剛好他們有一位親戚,一家五口,經濟壓力不小,於是便把空下來的房子借給他們一家住,也不收取任何房租,只繳基本的水費、電費,一住就是好幾年。

後來,朋友爸媽的生意受到疫情影響,不得不結束營業,少了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因此,他們打算將借給親戚住的房子收回來,暫時租給別人,靠租金應付生活開銷,並找個好時機賣掉。

這麼一來,兩家的矛盾產生了--

親戚住得久了,已經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雖然朋友爸媽給了他近一年的時間另覓住處,但他還是懷恨在心,四處中傷他們:

「死愛錢的,為了錢,親戚都不顧了。」

「房子問題一堆,他以為我愛住嗎?」

「這麼現實的人一定會有現世報!」

這些流言不斷從共同親友口中傳來,惹得朋友爸媽也火了,限他們在兩個月內搬家,否則法院見。終於,兩家人正式決裂……

這當中誰是誰非?身為旁觀者的我們,一眼就看出是親戚太超過,不感念人家不收分文讓他住了這麼多年的恩情也就算了,還詆毀他們,豈不是乞丐趕廟公嗎?

然而,這位親戚固然有錯,但其實,朋友的爸媽必須付的責任更多。怎麼說呢?

你現在怨人家踩過線,但當初你根本沒有畫出界線,別人要怎麼遵守?

這件事讓我想起以前就讀的某所學校。這所學校最為人詬病的是校地不大,所以校方一直想開闢後山那塊屬於學校資產的土地,增建校舍。然而,從我入學到畢業,始終沒有動工的痕跡,不是校方怠惰,問題是出在後山上那一排幾十戶的違建平房。

據說,在建校之初,預計招收的學生數量不多,沒有擴建必要,就把那塊地擱著,並且任由附近的中低收入戶居民在上面蓋房居住。住了兩、三代以後,那塊地理所當然變成他們的家園,他們非但不感謝校方的恩澤,讓他們在這裡生活了數十年,現在校方要求他們搬離,一下子喊著要抗議,一下子要喊著要賠償,賠償金額也喬不攏,僵持不下。

居民有錯嗎?老實說,並沒有錯,很多人打從出生就在這裡成長,視這塊土地為他們的根,現在根要被刨了當然抵死不從。

那校方有錯嗎?那可錯得離譜囉!既然原本就屬於學校的私有財產,要嘛一律圍起來,不准外人進入使用;真要讓人使用,起碼也要打好契約,白紙黑字訂出規則,將來對簿公堂才站得住腳。

從朋友的爸媽到我的母校,兩者起初的立意都十分良善,但之所以會搞到受施者越要越多,還擺出一副你欠他的模樣,大部分都是施恩者打從一開始就沒有畫出助人界線所造成的。

因此,與其將來撕破臉,不如把醜話講在前:該怎麼幫?只能幫到哪裡?是否打契約?……都要釐清。但許多施恩者礙於情面,不好意思講明,到最後--

一旦受施者對於你的幫忙感到習以為常時,你自以為的出手相助,對他而言只是陽光、空氣、水那般的天經地義。哪一天,你要收回他的陽光、空氣、水,那等於是要了他的命!他會不跟你拼命嗎?

再換個角度想,我朋友的爸媽假如當初有畫出幫助親戚的界線,讓他們即早面對現實,會不會更加緊努力工作,買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呢?這樣看來,他們的幫過頭,不正是在為親戚打造安逸的舒適圈,反而害了他們!

類似這種情形,在親子、男女相處之間也時常見到--你說,助人真的必然為快樂之本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德國,就算是違法佔用,若超過五十年,那就是你的了,不能收回。所以您唸的大學要把那些土地收回去,當然困難重重。 助人為快樂之本,但不應該是長期的。社會變得很勢利,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報之,大概只能戲劇上找。
紀餘-avatar-img
2020/12/10
我也是, 有過慘痛的經驗. "好心" 不是做事的理由。 要改變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改過來, 要慢慢地, 一層一層地脫離, 後來我以為沒有了, 還是有, 比較細緻的部份, 是生了一場病才看到的。
人通常都把別人的幫助當作應該,而當失去了這些一直都在的幫助時,就只會覺得這一切都是不對的,這些人怎麼可以不幫忙等,當好人真的要有限度
鴻雁-avatar-img
發文者
2020/11/26
真的,濫好人不是好人
王大明-avatar-img
2020/11/25
這就叫「升米恩斗米仇」,但我現在確實也在想文章收費的問題(攤手
鴻雁-avatar-img
發文者
2020/11/26
透過收費篩選出忠實讀者,值得一試!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0/11/25
就像一開始免費閱讀,到時要付費了,就會被別人說,死要錢,文章寫得又不怎樣!
鴻雁-avatar-img
發文者
2020/11/25
哈哈,沒錯,這種狀況我也遇過。問題是,如果寫得不怎樣,那他幹嘛一直看下去?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29.4K會員
643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鴻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遠離家園並和戀人訣別的故事更具有戲劇張力,總是令人感到無奈與心碎。偏偏《苦盡柑來遇見你》顛覆了這個定律,讓梁寬植稱心如意,一輩子留在濟州島上陪伴從小愛到大的吳愛純。因此,《苦盡柑來遇見你》好看的點在於:看這對困守家鄉的年輕夫妻,如何在有限的背景、資源和環境下,秉持樂觀的人生態度,創造奇蹟。
Thumbnail
2025/04/21
遠離家園並和戀人訣別的故事更具有戲劇張力,總是令人感到無奈與心碎。偏偏《苦盡柑來遇見你》顛覆了這個定律,讓梁寬植稱心如意,一輩子留在濟州島上陪伴從小愛到大的吳愛純。因此,《苦盡柑來遇見你》好看的點在於:看這對困守家鄉的年輕夫妻,如何在有限的背景、資源和環境下,秉持樂觀的人生態度,創造奇蹟。
Thumbnail
2025/04/13
涉及兒少性剝削的黃子佼,和涉及性騷擾的宥勝,既然人設都已經崩壞成這樣,被排山倒海的輿論罵到抬不起頭來,為什麼不該給他們留口飯吃,重返螢光幕前呢?事實上,這根本不是要懲罰他們,而是保護受害者!
Thumbnail
2025/04/13
涉及兒少性剝削的黃子佼,和涉及性騷擾的宥勝,既然人設都已經崩壞成這樣,被排山倒海的輿論罵到抬不起頭來,為什麼不該給他們留口飯吃,重返螢光幕前呢?事實上,這根本不是要懲罰他們,而是保護受害者!
Thumbnail
2025/03/04
這兩天一位「驚世舅舅」被炎上,原因是他在臉書粉絲專頁當中,公然承認他準備幫外甥女製作學習歷程檔案。面對網友的質疑,他理直氣壯地說:「不認同我也沒關係,我這人本來就敢做敢當!」然而,你敢做敢當,但你敢保證作弊所引發的後續效應,孩子擔當得了嗎?你能幫她擔當嗎?
Thumbnail
2025/03/04
這兩天一位「驚世舅舅」被炎上,原因是他在臉書粉絲專頁當中,公然承認他準備幫外甥女製作學習歷程檔案。面對網友的質疑,他理直氣壯地說:「不認同我也沒關係,我這人本來就敢做敢當!」然而,你敢做敢當,但你敢保證作弊所引發的後續效應,孩子擔當得了嗎?你能幫她擔當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仍然相信台灣人是個熱心助人的本性!只是礙於詐騙案件頻傳,人們紛紛開啟自我保護機制!並不是默不關心,而是不想無端惹禍上身!!畢竟這年頭,是個各各都是自身難保的年代!
Thumbnail
我仍然相信台灣人是個熱心助人的本性!只是礙於詐騙案件頻傳,人們紛紛開啟自我保護機制!並不是默不關心,而是不想無端惹禍上身!!畢竟這年頭,是個各各都是自身難保的年代!
Thumbnail
上次濫好人的時候你還記得是什麼時候嗎?中學時期?大學研修?還是在社會打滾的時候?那欺騙你的又是誰呢,是你最親的人嗎? 騙你的人,無處不在。 提高警覺意識去提防身邊可疑的人事物,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可能,簡單至一個向你借一兩個錢幣坐車回家的陌生老婆婆,複雜至是你最親的朋友或者家人,趁你沒有防範之心的情況就
Thumbnail
上次濫好人的時候你還記得是什麼時候嗎?中學時期?大學研修?還是在社會打滾的時候?那欺騙你的又是誰呢,是你最親的人嗎? 騙你的人,無處不在。 提高警覺意識去提防身邊可疑的人事物,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可能,簡單至一個向你借一兩個錢幣坐車回家的陌生老婆婆,複雜至是你最親的朋友或者家人,趁你沒有防範之心的情況就
Thumbnail
能夠出賣你絕對是最親的人或是小時候一起長大的朋友,和你一樣是父母親所生的兄弟姊妹,關於嫉妒這件事情,永遠是你料想不到的背叛原因,父母親或師長的偏愛,總在戲劇裡演出,讓最親的朋友和親人反目成仇,而這些背叛你的朋友、親人隱藏得很深,那種恨意讓你無法察覺,直到父母親過世或者關鍵時刻,他們會毫不猶豫的
Thumbnail
能夠出賣你絕對是最親的人或是小時候一起長大的朋友,和你一樣是父母親所生的兄弟姊妹,關於嫉妒這件事情,永遠是你料想不到的背叛原因,父母親或師長的偏愛,總在戲劇裡演出,讓最親的朋友和親人反目成仇,而這些背叛你的朋友、親人隱藏得很深,那種恨意讓你無法察覺,直到父母親過世或者關鍵時刻,他們會毫不猶豫的
Thumbnail
千金買房,萬金買鄰。
Thumbnail
千金買房,萬金買鄰。
Thumbnail
以下為同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但很快的,我轉念了,他們能有今日這樣的福報,想必過去世佈施不少,做了不少善事。忌妒之心轉為讚嘆之心,之後,再聽到他們的歡笑聲,也能感受到他們的歡喜了,更能督促自己,該向他們過去世看齊。 分享二 (分享完畢) 以下引用自一位師姐分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同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但很快的,我轉念了,他們能有今日這樣的福報,想必過去世佈施不少,做了不少善事。忌妒之心轉為讚嘆之心,之後,再聽到他們的歡笑聲,也能感受到他們的歡喜了,更能督促自己,該向他們過去世看齊。 分享二 (分享完畢) 以下引用自一位師姐分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內地陳師兄分享,來文照登:   前情提要:(請先看上中兩集。)   上集:〈愛家人嗎?這麼做就對了!〉   中集:〈愛家人嗎?這麼做就對了!(中)〉   家中的伯父透過職務來脅迫對方,在一次意外中,以勒索的方式要對方賠錢。伯父也把這筆錢私下給了我們家長輩,導致後來我家中的長輩因一次意外,身體機
Thumbnail
以下為內地陳師兄分享,來文照登:   前情提要:(請先看上中兩集。)   上集:〈愛家人嗎?這麼做就對了!〉   中集:〈愛家人嗎?這麼做就對了!(中)〉   家中的伯父透過職務來脅迫對方,在一次意外中,以勒索的方式要對方賠錢。伯父也把這筆錢私下給了我們家長輩,導致後來我家中的長輩因一次意外,身體機
Thumbnail
如果你發現無論你再怎麼存錢、理財,但卻因為要支援家人,賺的很苦卻看不到希望;或是遇到另一半一直拿錢回家,已經超過了這個小家庭能承擔的責任…… 今天想跟你介紹的這本書《與家人的財務界線》,把情緒勒索的焦點,聚焦在「財務關係」,面對欠下...
Thumbnail
如果你發現無論你再怎麼存錢、理財,但卻因為要支援家人,賺的很苦卻看不到希望;或是遇到另一半一直拿錢回家,已經超過了這個小家庭能承擔的責任…… 今天想跟你介紹的這本書《與家人的財務界線》,把情緒勒索的焦點,聚焦在「財務關係」,面對欠下...
Thumbnail
「死愛錢的,為了錢,親戚都不顧了。」「房子問題一堆,他以為我愛住嗎?」「這麼現實的人一定會有現世報!」說這話的人所咒罵的對象,是過去一個在他落魄時伸出援手,提供他一家五口無償住在家裡的親戚。恩人最後為什麼變為仇人?其實,不只是受施者的問題,施恩者本身的問題也不小……
Thumbnail
「死愛錢的,為了錢,親戚都不顧了。」「房子問題一堆,他以為我愛住嗎?」「這麼現實的人一定會有現世報!」說這話的人所咒罵的對象,是過去一個在他落魄時伸出援手,提供他一家五口無償住在家裡的親戚。恩人最後為什麼變為仇人?其實,不只是受施者的問題,施恩者本身的問題也不小……
Thumbnail
通常人我關係界線不清的人,對於他人談論界線,就會渾身不舒服,充滿防衛、敵意和抗拒。 但他想到的,不是他好愛為他人承擔、奉獻、犧牲,為何人我之間需要界線分別個體性呢? 他想到的,其實是好怕別人不為他承擔、承受,不替他背負他不想面對也不想學習的事..
Thumbnail
通常人我關係界線不清的人,對於他人談論界線,就會渾身不舒服,充滿防衛、敵意和抗拒。 但他想到的,不是他好愛為他人承擔、奉獻、犧牲,為何人我之間需要界線分別個體性呢? 他想到的,其實是好怕別人不為他承擔、承受,不替他背負他不想面對也不想學習的事..
Thumbnail
如果你曾遇到長輩跟你說“誰誰誰都有怎樣但你都沒有”,你們捫心自問地想,講這句話時,那些長輩有把你當獨立的個體嗎?也許你的奉獻,得以讓家人聚在一起,但奉獻到最後,你都要餓死了,然後看那個安逸的人繼續墮落,你開始怪死自己,以自己的奉獻讓他們那麼安逸,真的好嗎?
Thumbnail
如果你曾遇到長輩跟你說“誰誰誰都有怎樣但你都沒有”,你們捫心自問地想,講這句話時,那些長輩有把你當獨立的個體嗎?也許你的奉獻,得以讓家人聚在一起,但奉獻到最後,你都要餓死了,然後看那個安逸的人繼續墮落,你開始怪死自己,以自己的奉獻讓他們那麼安逸,真的好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