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選這部片?
這部片很適合用來談家庭的各種議題,不論東方或西方文化都有的議題。家庭規則的議題、家庭忠誠的議題、原諒家人的議題。也可以看到死亡焦慮的議題。
這部片大概在講什麼?
講一個孩子(米格爾)很喜歡音樂,卻出生在禁止音樂的家庭。這個家庭禁止音樂,一切都是因為這個孩子的曾曾祖父是一個音樂家,可是為了讓這個世界的人們都能夠聽音樂,所以選擇了離家,留下曾曾祖母一個人扶養女兒,也就是米格爾的曾祖母。曾曾祖母一個人要扶養小孩,非常地辛苦。她選擇做鞋子來扶養小孩,也決定了從此之後家裡面不能夠出現音樂。
可是米格爾喜歡音樂,他想要成為音樂家。在成為音樂家的路上誤打誤撞進入了亡靈世界,在裡面所發生的事情。(一開始誤會歌神是自己的曾曾祖父,後來發現自己的曾曾祖父是另外一個人)。
談家庭規則
每個家庭都有一些規則,電影裡面米格爾家裡的規則是不能夠出現音樂。這樣的規則是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同樣的,在進行家族諮商的時候,也可以發現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規則。有一些家庭的規則是:一定要尊敬長輩,長輩說什麼都是對的。有一些家庭的規則是:不能夠表現出情緒。這些規則都其來有自,像是不能夠出現音樂,其實是曾曾祖母不願意家人再一次承受家人分離以及一個人面對生活的痛苦,看似強硬的規則,背後是很深層的愛。同樣的,一定要尊敬長輩的家庭規則,看起來很霸道,背後其實是長輩承擔著家族興亡的責任,這樣做能夠讓整個家庭延續下去。不能夠表現出情緒的家庭規則,也看起來不符合人性,背後是讓家庭暫時脫離情緒風暴,以維持家人正常生活的信念。
談家庭忠誠
談家庭規則,一定要談到家庭忠誠。為什麼這些家庭規則能夠延續下去?很重要的是,我們對於家庭的忠誠。我們不斷地延續家庭規則,以維持對家庭的忠誠。因為家庭對於人太重要了,所以我們會對家庭保持忠誠。有時候甚至會忽略了自己的需要。這邊想要談到的,並不是不要保持對家庭的忠誠,而是有時候可以有一點彈性。剛才談到的那些規則背後都隱含著善意,可是太過於僵化的規則,會讓人在多變的生活中遇到阻礙。區辨什麼時候適合,什麼時候不適合,對於我們的生活是有幫助的。
談原諒家人
家人也是人,活生生的人,會犯錯的人。家人的錯誤讓我們很痛苦,可是當我們沉浸在憤怒中,這樣的痛苦就好像被延長了。我們這麼痛苦,怎麼原諒家人?那些外遇的、拋家棄子的,我們怎麼原諒他們?電影裡面提到了一個很不錯的角度。我們可以不要原諒他,但是不需要忘記他。被記得,就是存在的方式。還有另外一個角度是我們可以不要原諒他,但是可以幫助他。這個部分就一定要談到我以前社工系的武自珍老師談伴侶關係的時候提到的,幫助彼此的概念。當我們承認彼此不完美,需要對方的幫助,比我們在關係裡面不斷地用自己的期待來要求對方好多了。接受人性的不完美,反而能夠減少很多關係裡面的衝突,真的一起度過多變的人生。
談死亡焦慮
電影裡面有另外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部份。就是在亡靈的世界裡面,能夠被記得,才能夠存在。從存在主義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角度看,這其實展現出人們對於死亡的焦慮。亞隆在凝視太陽這本書裡面提到,能夠緩解死亡焦慮的方法之一是漣漪效應,就是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對於其他人有影響,知道這樣的影響傳遞出去,自己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就能夠比較不焦慮。想一想那些你對他人的影響,是很美的一件事。
最後,我相信大家對於家人是又愛又恨,這一點都不奇怪,這只是再一次證明了你是人,你的家人也是人。想要改善家庭關係,可以從瞭解家庭開始。電影可以協助大家反思自己的家庭關係,也許能夠從中發現一點改變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