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零碎拼湊沒整合的福利服務與早逝的生命─對新北市二童命案一審判決的省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單親母殺二子命案,一審判死刑,網路輿論激烈的討論。對於社工背景的人來說,法律不是專業沒辦法判斷是否合理,社工專業領域的比較在意:是不是我們少做了什麼、努力不夠,才讓這兩個孩子無辜死亡?
不同領域都有這種「問題家庭」,但許多更困難、複雜的都沒有以「同歸於盡」的悲劇收場,例如更貧窮、孤立無緣,完全沒有社會網絡支持,還有孩子是重度身心障礙,也或者公部門完全沒有介入的,像很多年邁失智父母或身心障礙的照顧者,不知道有各種長照服務也不對外求助。這位單親母親犯案前並未完全斷絕外界來往,也不是完全沒有社會網絡支持,她至少和前夫有往來,也與哥哥、兄嫂同住,並且曾經工作、也去精神病醫院看診、子女都有上學,政府有發補助金。案發前三天,甚至有新北市家防中心的社工去訪視,不是完全沒有公部門介入。
那麼,接下來一定有人會問─「如果該給的、該做的都做了,那人是怎麼死的?」
惟一可以拯救這兩個孩子的途徑,只剩安置,用公權力強制手段把小孩帶離。但是,從案發時新北市家防中心的回覆,看不出這兩個小孩有需要被帶走的理由─既沒有身體虐待,生活環境也沒有重大立即危險,全台灣沒有一個社工或公私立機構,會在這種情形下提出安置。
該檢討的是體制或者社會看待這種問題的「心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過度「問題解決」或「任務中心」的服務,窮就給錢、失業就找工作、有心理問題就看精神科,服務偏向「看得到」的問題,憂鬱、失業、經濟困難看得到,但是照顧子女的情緒壓力看不到,因為孩子看起來沒問題,有正常上學,也沒有身心凌虐,就被忽略了。事後諸葛的看,她最需要的是托育或照顧指導、親職教育之類的協助,以改善帶孩子的心理、情緒壓力,給錢、找工作、看精神科都只是治標不治本。
這種拼湊式沒有整合的服務,也不是我現在多深謀遠慮才發現,基層社工和學者專家早就講到不要講了。為了整合服務和資源,政府也提出「社會安全網」,希望避免服務和資源的浪費、重疊、分散、零碎,但是從這類案件仍時有所聞來看,不時仍有安全網「漏接」,整合程度仍有待改善。
即使社政單位有介入,也是最後三天,接著就出事了。許多問題到了社工或體制內服務面前,往往已經非常棘手難以解決,能在問題剛發生時就解決的,其實是身邊的家人,或者其他「重要他人」。也許體制該做的不是直接給她服務,而是去完善她的生活環境,或許最該被支持的其實是家人,讓他們能給予協助,這比拿給單親母親錢更有效。
發生這樣的慘劇,把問題歸咎於某個人,說她冷血、殘忍,是很輕鬆的事。這幾天也看到很多為人父母,表達養育子女的辛苦和煎熬,以前在身心障礙機構曾聽過不少照顧者,想跟家人「同歸於盡」的心路歷程。但其中絕大多數終究沒有痛下殺手,也許他們終究熬過來了,或者得到了家人的支持,更可能世界上會殘忍殺害親人骨肉的終究是極少數,當然,或許就只是「好運」。
雖然網路輿論吵得亂烘烘,但是目前為止,沒看到媒體還哪位網紅大德,又罵社工冷血、社政單位怠惰無能,都訪視了還看不出這位單親媽要殺人。不過,如果社政單位能力有限是某種「社會共識」,可否大家多作一點,多關懷、協助身邊的「照顧者」或「被照顧者」,因為政府能做的真的有限,而問題到體制內往往已不可收拾,而前面說的「好運」─畢竟運氣不會天天都有的不是嗎?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兩天去參與我們這個業界,公立指標性大型機構的消防逃生演練。 看完之後五味雜陳,倒不是他們做的不好,工作人員都很投入,流程也沒什麼可挑剔的,可以用「完美」來形容。 但是,演練結束之後,我只有一個念頭「如果真的發生火災,照這個方式逃生,會死傷慘重!」我也認為工作人員都心知肚明......
很多轉發的網友可能覺得拜登太冷酷無情,但是他講的卻是對手共和黨的意識型態!自由市場機制,政府不要介入,強調個人責任,這是典型共和黨右翼的核心價值。煤礦場會關閉是因為被其他能源取代,這是市場和科技文明造成的,勞工就自己要「動見觀瞻」,誰叫你不自己去學第二專長?寫程式嫌困難?那去開UBER或送外賣啊!
電影看完不禁會想,Benni未來會怎樣呢?是像我現在工作天天看到的服務對象,頻繁進出各類精神醫療機構,然後在那終老?或者變成暴力犯罪分子,最後不是被警察格斃,就是坐牢關到死?當然,以許這一切只是眾多孩子都有的童年,調皮搗蛋、打打鬧鬧、偏差行為不聽話,等到長大「社會化」就正常了............
「回捐」實在是社福界或公益非營利組織獨有的陋習,一般營利企業單位最多欠薪、超時工作、沒有特休、不給加班費......就很可惡了,真沒聽說勞工還自己繳錢給資方「作功德」。 法律上的不完備,勞工又漠視自身權利,都讓回捐難以遏止。要斷絕這個陋習,只能悍衛自己的權益,眼睛睜大,不要去回捐的機構服務....
網紅當道,點閱率決定一切,「網紅辦案」模式就越來越常見:「接到舉報或訊息→上網肉搜→標定嫌疑人→轉述或自編案情→直播討公道→擴散訊息→指責政府或專業單位不作為→事情越來越不可收拾」,想紅也得有個極限,若萬一事情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樣怎麼辦?校園性侵不是沒有冤案的可能啊?
難怪台灣的社福組織、公益團體、NGO工作者,勞動條件長久以來一直偏低,還會有強迫回捐這種事情,如果整個社會氛圍,一直是覺得國際援助、人群服務、急難救援工作,不應該有好的待遇,拿薪水已經很好了,還希望有什麼表揚或其他服務,就太超過了,也無怪乎經營組織的人,會想剝削基層工作者嘛!因為整個社會都是這樣想的
前兩天去參與我們這個業界,公立指標性大型機構的消防逃生演練。 看完之後五味雜陳,倒不是他們做的不好,工作人員都很投入,流程也沒什麼可挑剔的,可以用「完美」來形容。 但是,演練結束之後,我只有一個念頭「如果真的發生火災,照這個方式逃生,會死傷慘重!」我也認為工作人員都心知肚明......
很多轉發的網友可能覺得拜登太冷酷無情,但是他講的卻是對手共和黨的意識型態!自由市場機制,政府不要介入,強調個人責任,這是典型共和黨右翼的核心價值。煤礦場會關閉是因為被其他能源取代,這是市場和科技文明造成的,勞工就自己要「動見觀瞻」,誰叫你不自己去學第二專長?寫程式嫌困難?那去開UBER或送外賣啊!
電影看完不禁會想,Benni未來會怎樣呢?是像我現在工作天天看到的服務對象,頻繁進出各類精神醫療機構,然後在那終老?或者變成暴力犯罪分子,最後不是被警察格斃,就是坐牢關到死?當然,以許這一切只是眾多孩子都有的童年,調皮搗蛋、打打鬧鬧、偏差行為不聽話,等到長大「社會化」就正常了............
「回捐」實在是社福界或公益非營利組織獨有的陋習,一般營利企業單位最多欠薪、超時工作、沒有特休、不給加班費......就很可惡了,真沒聽說勞工還自己繳錢給資方「作功德」。 法律上的不完備,勞工又漠視自身權利,都讓回捐難以遏止。要斷絕這個陋習,只能悍衛自己的權益,眼睛睜大,不要去回捐的機構服務....
網紅當道,點閱率決定一切,「網紅辦案」模式就越來越常見:「接到舉報或訊息→上網肉搜→標定嫌疑人→轉述或自編案情→直播討公道→擴散訊息→指責政府或專業單位不作為→事情越來越不可收拾」,想紅也得有個極限,若萬一事情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樣怎麼辦?校園性侵不是沒有冤案的可能啊?
難怪台灣的社福組織、公益團體、NGO工作者,勞動條件長久以來一直偏低,還會有強迫回捐這種事情,如果整個社會氛圍,一直是覺得國際援助、人群服務、急難救援工作,不應該有好的待遇,拿薪水已經很好了,還希望有什麼表揚或其他服務,就太超過了,也無怪乎經營組織的人,會想剝削基層工作者嘛!因為整個社會都是這樣想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撰文者/100談 奕廷 先說,撰文者本人目前就讀東海大學社工系,其中專業學習以社工背景為主,若有些微偏頗的地方,敬請見諒   這一次,我想先從不同的角度評論虐童案,在去年十二月事件發生之後,保母隨即被檢察官收押,到了今年三月此事件登上新聞頭條,隨即社工被收押。大家所關注的議題包括檢討社會安全網
Thumbnail
《雙面女弒親案》,昭顯並非親子關係的危險及脆弱,當然也無關乎疾患或人的先天道德或屬性。那只是一個這方逼迫,那方反抗無能,雙方都被倫理及情感束縛,最終以解放惡意鑄成的悲劇。
Thumbnail
最近保母虐死一歲男童剴剴的事件,引發社會廣大迴響,雖然這個事件牽涉到的議題太廣,失聯的父母、險惡的保母、以及失能的社會安全系統,都是造成悲劇的原因之一,但同為保母虐童的受害者家屬,我心裡實在五味雜陳,因為某些細節的雷同,不禁勾起我這一年來的許多感受。 1.保母知人知面不知心
Thumbnail
收出養意指18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因原生家庭重大變故失去經濟或教養能力,需要原生家庭放棄監護權與親權,尋覓新家庭的社會福利服務。最近保母虐死安置童新聞沸沸揚揚,我不是社工,但盼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現行收出養制度中的一些故事和身為社福工作者看見的角度。
Thumbnail
文章討論社工師在兒虐案中的角色和責任,並提出社工訪視的風險分級和對應策略。強調保母應該負最大責任,政府不應將情緒引導到個人身上。同時呼籲保母情緒評估和社工訪視的風險分級。
Thumbnail
沒有一個社工希望自己的個案出事。沒有一個社工願意孩子在手上出事。我不相信一個社工該受到這樣的對待。不只是社工,任何人都不該受到這樣的對待。
Thumbnail
最近虐嬰案件持續發酵,兒盟董事長在記者會上呼籲社工應該要勇敢面對司法。文章中提到了第一線社工的辛勞和挑戰,質疑高層的支持是否足夠,呼籲高層為第一線社工挺身而出。
Thumbnail
如果是兩個不學好的叛逆孩子互毆造成其中一人往生,社會輿論多半不會在意,因為社會眼光會認為兩個家庭都有問題,無法判斷誰是誰非。甚至會有網友認為,家長不教只好讓社會來教。 如果是品學兼優的孩子被惡少打死,那又是另一種輿論,全台灣都跟著受害者家屬心痛。說穿了,打人跟被打的都只是孩子,是什麼樣的家庭環
Thumbnail
還記得從醫院接小孩返家照顧一陣子後,他的狀況逐漸穩定,當時的我有很大的焦慮是:我知道社會上有很多資源,能幫助這樣腦傷的孩子恢復,但我不知道資源在哪裡?要如何取得?我要怎麼做才不會錯過早療的黃金期? 面對上述問題,醫院社工是我們第一個尋求協助的管道,「第一兒童發展中心」的早療資源即是由社工引介。
Thumbnail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是否如此。這就憑家事法院的專業與良心?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撰文者/100談 奕廷 先說,撰文者本人目前就讀東海大學社工系,其中專業學習以社工背景為主,若有些微偏頗的地方,敬請見諒   這一次,我想先從不同的角度評論虐童案,在去年十二月事件發生之後,保母隨即被檢察官收押,到了今年三月此事件登上新聞頭條,隨即社工被收押。大家所關注的議題包括檢討社會安全網
Thumbnail
《雙面女弒親案》,昭顯並非親子關係的危險及脆弱,當然也無關乎疾患或人的先天道德或屬性。那只是一個這方逼迫,那方反抗無能,雙方都被倫理及情感束縛,最終以解放惡意鑄成的悲劇。
Thumbnail
最近保母虐死一歲男童剴剴的事件,引發社會廣大迴響,雖然這個事件牽涉到的議題太廣,失聯的父母、險惡的保母、以及失能的社會安全系統,都是造成悲劇的原因之一,但同為保母虐童的受害者家屬,我心裡實在五味雜陳,因為某些細節的雷同,不禁勾起我這一年來的許多感受。 1.保母知人知面不知心
Thumbnail
收出養意指18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因原生家庭重大變故失去經濟或教養能力,需要原生家庭放棄監護權與親權,尋覓新家庭的社會福利服務。最近保母虐死安置童新聞沸沸揚揚,我不是社工,但盼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現行收出養制度中的一些故事和身為社福工作者看見的角度。
Thumbnail
文章討論社工師在兒虐案中的角色和責任,並提出社工訪視的風險分級和對應策略。強調保母應該負最大責任,政府不應將情緒引導到個人身上。同時呼籲保母情緒評估和社工訪視的風險分級。
Thumbnail
沒有一個社工希望自己的個案出事。沒有一個社工願意孩子在手上出事。我不相信一個社工該受到這樣的對待。不只是社工,任何人都不該受到這樣的對待。
Thumbnail
最近虐嬰案件持續發酵,兒盟董事長在記者會上呼籲社工應該要勇敢面對司法。文章中提到了第一線社工的辛勞和挑戰,質疑高層的支持是否足夠,呼籲高層為第一線社工挺身而出。
Thumbnail
如果是兩個不學好的叛逆孩子互毆造成其中一人往生,社會輿論多半不會在意,因為社會眼光會認為兩個家庭都有問題,無法判斷誰是誰非。甚至會有網友認為,家長不教只好讓社會來教。 如果是品學兼優的孩子被惡少打死,那又是另一種輿論,全台灣都跟著受害者家屬心痛。說穿了,打人跟被打的都只是孩子,是什麼樣的家庭環
Thumbnail
還記得從醫院接小孩返家照顧一陣子後,他的狀況逐漸穩定,當時的我有很大的焦慮是:我知道社會上有很多資源,能幫助這樣腦傷的孩子恢復,但我不知道資源在哪裡?要如何取得?我要怎麼做才不會錯過早療的黃金期? 面對上述問題,醫院社工是我們第一個尋求協助的管道,「第一兒童發展中心」的早療資源即是由社工引介。
Thumbnail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是否如此。這就憑家事法院的專業與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