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寫聲] 2006年 Suzuki 台鈴 GrassTracker 草上飛 TU25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把朋友推入鈴木坑就是很爽的事。
在我朋友生日的隔天,他入手了這台2006年版的草上飛TU250。草上飛是台很妙的車,從這顆引擎被鈴木開發出來,一直到現在裝載於草上飛上的今日,市場價值完全沒有降,甚至一度增值XD。
Suzuki GrassTracker TU250,又名「草上飛」,是一台日本製造大部分零件,包含引擎也是日製的,然後由台鈴引進臺灣組裝上市,所以某個程度與國產車沾得上邊。個人覺得它是台鈴引進最有誠意的車種:白牌最大排氣量249cc、經典復古外觀搭配鋼絲框、而且是日本鈴木本來就有的型號,三個願望一次滿足。不過當時售價不是很便宜,而且對代理商來說利潤不高,引進三年後,在2007年在臺停產。
-------------------------------------------------------------------------------
講古時間!(內容很多請注意)
Suzuki GN250(圖片來源:motorcyclespecs.co.za/model/suzu/suzuki_gn250e%2082.htm)
草上飛的引擎並不是一開始就設計在TU身上的,可以往前追溯到鈴木另一台也是250單缸四行程的摩托車:GN250。出現於1981年的GN250搭載的是一具249cc單缸四閥四行程引擎,雙出排氣管頭段的設計,此時期代號為NJ41A。
Suzuki Volty TU250X(圖片來源:https://www.motorcyclespecs.co.za/model/suzu/suzuki_tu250.htm
一直到後來,1994年出現的GN延伸車款「Volty」TU250X,主要出現在亞洲市場(Volty),不過到了1997年,這款車也開啟歐洲市場(TU250X),代號為NJ47A。這個系列大概生產到2003年才改版。
不過改版250X的同時,也延伸了一些其他旁系血親出來。
2002年式樣Suzuki GrassTracker TU250GK2(圖片來源:suzukicycles.org/TU-series/Grasstracker.shtml#gsc.tab=0)
首先是2000年推出第一代我們熟悉的「GrassTracker」TU250G與「Big Boy」TU250GB(NJ4BA),他們依然都是雙出排氣管頭段的設計,這樣雙出的設計一直延續到2003年後才改成純單出排氣管。
2002年具有賽道線塗裝的Big Boy,型號為TU250GBK2(圖片來源:http://www.suzukicycles.org/TU-series/Grasstracker.shtml#gsc.tab=0
不同年份的車型會在型號後方加上「K數字」,例如:2002年版的BB型號就是TU250GBK2、2003年的GrassTracker就是TU250GK3,以此類推~
2004年的GrassTracker主要兩大塗裝:橘色與白色純色(圖片來源:impex-jp.com/catalogs/moto/suzuki/9900b-68059-030.html)
從第四代(就是K4)開始,排氣管變成從汽缸左側繞出至車身右邊。台鈴引進的草上飛正是這個時期的版本,在臺灣上市三年多的型號有橫跨K4到K7。
草上飛大致到這裡,那麼前面說的TU250X後來怎麼改版了呢?
2004年Suzuki ST250(圖片來源:suzukicycles.org/All-Suzuki/all_suzuki_models.html)
2003年,第二代TU250X上市(末代Volty在2002年停產),鈴木給予他另一個我們熟悉的代號,也就是ST250/ST250E,引擎如同GrassTracker一樣,改成單出排氣管,外型整個大變,變成分離坐且比較穩重、正坐姿的外型,但油箱仍是圓潤外觀。E type與一般ST250的差別主要在於有沒有踩發桿,而且ST250E的排氣管是電鍍色,比起ST250黑管的存在感又更高了XD,這個時期的代號是NJ4AA。
2004 Suzuki ST250E limited color(圖片來源:suzukicycles.org/All-Suzuki/all_suzuki_models.html)
2004年對Suzuki來說,或許是個值得慶祝ST上市的年份(看起來好像是TU十週年XD?Anyway,待考證),當時的銷量不差,所以在這一年推出許多特殊版,例如Suzuki賽車經典藍車架、銀油箱的ST250E,很有1960年代鈴木RK賽車的味道。
2004 Suzuki ST250E limited edition type C(圖片來源:suzukicycles.org/All-Suzuki/all_suzuki_models.html)
同年四月,鈴木更進一步推出type C這台「已經為你改好滿滿鈴菌的」RK賽車風格的ST250,多了cafe小風鏡與單坐,也有腳踏後移與廢踩發桿,是不是很賽車XD。
2004 Suzuki ST250E limited S Type(圖片來源:suzukicycles.org/All-Suzuki/all_suzuki_models.html)
如果你是不愛賽車的斯文內斂的人,或是覺得RK賽車不夠老氣,那沒關係,鈴木都為你想好了,Suzuki也在2004年推出type S的ST250E,顏色採用1991年SW-1的米白色塗裝,配上同色1950年代老K風格的西裝,以及更分離的棕色前後坐與扶手,哇~再加上魚雷管,整個超老味,買來不用改就直接年齡+50 y/o,這麼優秀的車廠哪裡找XDD。
2008 Suzuki ST250E K8(圖片來源:suzukicycles.org/All-Suzuki/all_suzuki_models.html)
2008年,因應環保法規,ST250E變更化油器成節流閥,且終止ST250的生產,剩下ST250E以廢踩發桿的版本繼續上市,此時期代號為NJ4CA/NJ4DA。
2009 Suzuki TU250X(圖片來源:suzukicycles.org/All-Suzuki/all_suzuki_models.html)
2009年,Suzuki在北美洲等日歐以外的國家上市了一款長得與2008年ST250E幾乎一樣的車,叫TU250X(second generation TU),此刻在打文章的我頭超痛,我只發現方向燈長不一樣啊啊啊。
反正日本內銷的版本是ST250E,外銷車叫TU250X,這樣比較好記。兩台車接著都持續推出但不再改版,唯一改變的是車色。過了2010年後,型號改用「L數字」代表年份,所以2012年的ST稱為ST250E L2,而2013年的TU代號為TU250X L3。
2013年Suzuki TU250X L3廣告(圖片來源:maxabout.com)
後來因為更嚴格的環保法規,使得日本國內的ST250E於2017年9月終止生產。
2019 Suzuki TU250X(圖片來源:suzukicycles.org/All-Suzuki/all_suzuki_models.html)
美規的TU250X也在2019年生產最後一批,然後關閉產線。最後一代的TU搭載了Pulsed-Air(PAIR)系統(類似二次廢氣回收)與Suzuki's proprietary Dual Throttle Valve(SDTV)精準控制空燃比,但仍然過不了美國自己的排廢氣標準而停產。
-------------------------------------------------------------------------------
好啦,講了這麼多,本次錄音的這台車是2006年的「草上飛」TU250GK6,原廠橘色油箱非常顯眼且有特色。騎乘上我覺得非常舒適,單缸250的引擎幾乎可以應付臺灣大部分的爛路了,動力的延續也很廣。椅墊看起來好像很薄,但實際上很Q軟,不傷屁屁XD。
二行程車騎起來最舒適的車是GT250,若TU與之相比,大概有95分吧XD(私心還是比較愛GT)。
以上~
-------------------------------------------------------------------------------
錄音Roland BOSS BR-80
攝影:Sony Xperia XZ2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2會員
86內容數
生活在一座大城市裡,每天接收來自日間車水馬龍的市景、入夜時的夜生活、夜裡靜謐的巷口,日復一日地,找尋活在城市裡的獨自樂趣與必要元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城市寫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幸拜訪SUZUKI scooter機車迷的蔡大,對於喜愛老車的車友應該對這個部落格不陌生,因為許多的老廣告都收錄在"SUZUKI scooter機車迷"這裡。歡迎前往看看廣告報章雜誌背後的故事!
這次的內容比較不一樣些,有幸能拜訪隱藏在高雄巷弄裡的「Retroldy 老味生活」,是個充滿舊時代的美好的小店,並且展示著胡老闆收藏的1950-1960年代的老式打檔摩托車。 而這次介紹的是Yamaha機車發展史中,具有相對代表性的YD-2。
大藍在台中受到Free Pulse的照顧,一年後回到了我身邊,這幾天調整了白金的角度與間隙,確認引擎運轉可以維持穩定後,終於...終於...城市寫聲也可以錄自己的車了QQ。 請問蹲在GT185後方真的聽得到左右兩缸交替點火的聲音嗎? Well,看下去就知道囉~
我想,對於第一次摸到這種只在廣告上看過的車,總是會有些新奇感。我指的新奇感不是那種看到夢想車的感覺,反而會帶有些"原來這台車真的存在呀~"或"原來這台車還沒滅亡啊XDD"的奇特感。
提到BMW的老車,第一個冒出的印象就是黑色、大輪徑、水平對臥雙缸的boxer twin,但其實BMW在後期還有一款經典設計的車種,是K系列。
對台灣打檔機車的印象絕大多數都來自"野狼"這個詞,對商用打檔機車不太熟悉的人多半都直接以"野狼"概括XD。
有幸拜訪SUZUKI scooter機車迷的蔡大,對於喜愛老車的車友應該對這個部落格不陌生,因為許多的老廣告都收錄在"SUZUKI scooter機車迷"這裡。歡迎前往看看廣告報章雜誌背後的故事!
這次的內容比較不一樣些,有幸能拜訪隱藏在高雄巷弄裡的「Retroldy 老味生活」,是個充滿舊時代的美好的小店,並且展示著胡老闆收藏的1950-1960年代的老式打檔摩托車。 而這次介紹的是Yamaha機車發展史中,具有相對代表性的YD-2。
大藍在台中受到Free Pulse的照顧,一年後回到了我身邊,這幾天調整了白金的角度與間隙,確認引擎運轉可以維持穩定後,終於...終於...城市寫聲也可以錄自己的車了QQ。 請問蹲在GT185後方真的聽得到左右兩缸交替點火的聲音嗎? Well,看下去就知道囉~
我想,對於第一次摸到這種只在廣告上看過的車,總是會有些新奇感。我指的新奇感不是那種看到夢想車的感覺,反而會帶有些"原來這台車真的存在呀~"或"原來這台車還沒滅亡啊XDD"的奇特感。
提到BMW的老車,第一個冒出的印象就是黑色、大輪徑、水平對臥雙缸的boxer twin,但其實BMW在後期還有一款經典設計的車種,是K系列。
對台灣打檔機車的印象絕大多數都來自"野狼"這個詞,對商用打檔機車不太熟悉的人多半都直接以"野狼"概括XD。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E500型在鐵道上陸續試車,也象徵著PP自強號結束的命運。其實也不是全部停用,只是把電力機車的部分替換掉,其餘的客車將會留著。 在1996年,台鐵引進有如國外高鐵的車種,有著流線型的車頭,憑藉著那與眾不同的動力配置稱霸台灣鐵路。這篇文章要帶大家介紹,台鐵PP自強號的傳奇故事。 相信大家提到自
Thumbnail
由森林兔工作設計的月野兔模型一切都充斥著可愛青春的氣息,單單是月野兔就已經是以Q版形態的設計,再加上月野兔正騎著摩托車的模樣都已經令這個模型表現出學生時代那份青澀歲月的可愛,而另外這摩托車粉紅色的主色調亦將少女的形象展現,完全將少女心都拿捏著。
Thumbnail
1969年,HONDA CB750 K0問世,除了宣告日系廠將在世界稱王外,也鳴響了「SuperBike」戰國時代的第一槍,SUZUKI的第一台四衝四缸性能車,就是GS750,加入戰局,也是第一台鈴木的四行程四缸Super Bike。
Thumbnail
「鈴木是車來選人」,雖然在認識 城市寫聲(以下稱凱文)時,就已經知道他對於鈴木的狂熱,但隨著他入手了一台Colleda後,我才真正了解他說這句話的涵義。
Thumbnail
60年代末,臥機小跑車多半採用二行程引擎,但以四行程起家的本田推出了SS50,SS意味著SuperSport,可見他的小跑車定位,最高馬力有到6匹,可以到時速95公里。 回到這台SS80,1975年上市時,被稱為野狼80,必須先強調一點,這台車與本田的關聯性大概只有外觀類似於SS50
Thumbnail
與 城市寫聲的野狼系譜計畫,進入到了90年代,也就是在路上最常見的野狼系列,也是大部分人提到老野狼就會想到的機種。1990年代,CDI點火,引擎EH開頭,具備電發馬達的野狼125,成為商用車首選,那時的野狼廣告也是主打年輕人出社會的第一台車、而且搭配上3萬元左右售價,迅速拓展市場。
Thumbnail
先驅者的賽場上,充滿著80年代主宰公路的山葉追風以及本田王牌,或是1990年末才登場的速度王者本田NSR150,但鈴木也不落人後,證明賽道不只是羽翼及音叉的地盤
11 月來到了仙草花開的季節,一整片粉紫色調比美北海道薰衣草花海,賞仙草花的知名景點之一就在新竹關西南山大橋附近。此外,還有日式老宅咖啡與古橋美拍的復古風情可以安排順遊,以及關西必吃美食也一次收集到位。 關西南山大橋仙草花海 其實許多人都知道新竹關西一帶產仙草,不過倒是很少在新竹看見一整片的
Thumbnail
電動車雖然是個趨勢,但未來會如何還不知道,依現在美國的銷售量電動車有逐漸下滑的現象。從Gogoro出現後,陸續也有其它廠牌推出電動車,但還是Gogoro做得最好。最大主因是老車的引擎及結構五十年來不變,例如野狼的引擎都是為了政府的環保法規更改。所以老師傅都碰過很多年了,沒有一台野狼難得倒他!
Thumbnail
台灣在地(也有另一種在地)原創本土機車摩托車玩車賽車漫畫連載中~ https://riderace.aiselinz.com/ 生活總是和交通脫離不了關係,而以賽車為生活的人眼中的交通又和賽車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E500型在鐵道上陸續試車,也象徵著PP自強號結束的命運。其實也不是全部停用,只是把電力機車的部分替換掉,其餘的客車將會留著。 在1996年,台鐵引進有如國外高鐵的車種,有著流線型的車頭,憑藉著那與眾不同的動力配置稱霸台灣鐵路。這篇文章要帶大家介紹,台鐵PP自強號的傳奇故事。 相信大家提到自
Thumbnail
由森林兔工作設計的月野兔模型一切都充斥著可愛青春的氣息,單單是月野兔就已經是以Q版形態的設計,再加上月野兔正騎著摩托車的模樣都已經令這個模型表現出學生時代那份青澀歲月的可愛,而另外這摩托車粉紅色的主色調亦將少女的形象展現,完全將少女心都拿捏著。
Thumbnail
1969年,HONDA CB750 K0問世,除了宣告日系廠將在世界稱王外,也鳴響了「SuperBike」戰國時代的第一槍,SUZUKI的第一台四衝四缸性能車,就是GS750,加入戰局,也是第一台鈴木的四行程四缸Super Bike。
Thumbnail
「鈴木是車來選人」,雖然在認識 城市寫聲(以下稱凱文)時,就已經知道他對於鈴木的狂熱,但隨著他入手了一台Colleda後,我才真正了解他說這句話的涵義。
Thumbnail
60年代末,臥機小跑車多半採用二行程引擎,但以四行程起家的本田推出了SS50,SS意味著SuperSport,可見他的小跑車定位,最高馬力有到6匹,可以到時速95公里。 回到這台SS80,1975年上市時,被稱為野狼80,必須先強調一點,這台車與本田的關聯性大概只有外觀類似於SS50
Thumbnail
與 城市寫聲的野狼系譜計畫,進入到了90年代,也就是在路上最常見的野狼系列,也是大部分人提到老野狼就會想到的機種。1990年代,CDI點火,引擎EH開頭,具備電發馬達的野狼125,成為商用車首選,那時的野狼廣告也是主打年輕人出社會的第一台車、而且搭配上3萬元左右售價,迅速拓展市場。
Thumbnail
先驅者的賽場上,充滿著80年代主宰公路的山葉追風以及本田王牌,或是1990年末才登場的速度王者本田NSR150,但鈴木也不落人後,證明賽道不只是羽翼及音叉的地盤
11 月來到了仙草花開的季節,一整片粉紫色調比美北海道薰衣草花海,賞仙草花的知名景點之一就在新竹關西南山大橋附近。此外,還有日式老宅咖啡與古橋美拍的復古風情可以安排順遊,以及關西必吃美食也一次收集到位。 關西南山大橋仙草花海 其實許多人都知道新竹關西一帶產仙草,不過倒是很少在新竹看見一整片的
Thumbnail
電動車雖然是個趨勢,但未來會如何還不知道,依現在美國的銷售量電動車有逐漸下滑的現象。從Gogoro出現後,陸續也有其它廠牌推出電動車,但還是Gogoro做得最好。最大主因是老車的引擎及結構五十年來不變,例如野狼的引擎都是為了政府的環保法規更改。所以老師傅都碰過很多年了,沒有一台野狼難得倒他!
Thumbnail
台灣在地(也有另一種在地)原創本土機車摩托車玩車賽車漫畫連載中~ https://riderace.aiselinz.com/ 生活總是和交通脫離不了關係,而以賽車為生活的人眼中的交通又和賽車是完全不同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