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寫聲] 1994年 Honda KwangYang 光陽本田 豪爽15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第一次騎豪爽的感覺就是:「豪爽豪爽哦!」

咳…離題了…


raw-image

上週利用空閒的時間獨自開車去台中拜訪朋友,隔天返回高雄的路上經過雲林時,想說順道去拜訪一下頌恩(就是我之前記錄的波音車主)。下交流道到他的租屋處時,他問我要不要騎騎看他的豪爽150...

「有這種機會當然好啊,我還沒騎過豪爽耶~」

raw-image

而且他說我到台中的那天,他剛好被某雜誌社邀請去拍採訪。

依照出刊的速度,打部落格的我應該會比雜誌早發佈啦XD,這就是一人自媒體不受拘束的優點(缺點就是更新時間很不固定)。


頌恩的豪爽是1994年150cc的版本,只是他喜歡早期Honda CX500 Custom的塗裝,交互參考了CX與前期135的豪爽樣式,加上自己手做的能力製作加長後搖臂與儀錶架、換金勇排氣管,成了現在這台擁有自己風格的豪爽150。

raw-image

豪爽型號以KG做字首,所以第一代豪爽135的型號就是KG135;後來的二代車與之後的版本就單獨以KG7(135版)、KG9(150版)簡化。

我在「SUZUKI scooter機車迷」蔡大的部落格中翻閱到有一版的型錄介紹豪爽的型號是CG125E(但照片中的車型是150的配置XD),蔡大在文中有猜測是否真的有過豪爽125(因為一樣都是OHV引擎,推測用CG引擎去加大排氣量也不無可能);於是我透過社群軟體與「老機車 • 老報導 • 老廣告」的東哥求證,東哥的意思是有可能當初給公路總局登錄時有送125排氣量的版本(就像全罩單座版的王牌KX135R有資料但沒有上市)。

總之目前市面上我也沒看過豪爽125就是了,都是135和150的。

raw-image

民國72年的光陽花很多篇幅、slogan來宣傳豪爽(同時期有名流80主打電腦車上市),包含「125騎不爽,來騎豪爽;騎豪爽,人就爽!」

可見135cc是有特別要和其他125級距美式機車造型的他牌作區別。姑且就認定型錄上的CG125E是誤植的XD。


raw-image

一代豪爽135(KG135)是方錶配鋼絲框前鼓煞,後來的豪爽135(KG7)也有前碟煞版,只是碟煞時期儀錶改成如上圖那種雙圓錶(後來的金勇也是用這種的了)。我覺得這組錶在指示燈的排列上有點眼熟,查了一下其實蠻像Honda CM車系用的錶(例如CM125或CM400T),不知道有沒有相關聯。

raw-image

豪爽到了1992年開始有150cc的版本,商品名為「豪爽150DX」,型號是KG9,搭配的是如王牌的那種前後鋁框。這個版本開始的車身標包含引擎都改打印光陽字樣(例如油箱從本田翅變成KwangYang標、引擎打印KYMCO)。最終版豪爽150生產到1994年,搭配的是六輻輪框,然後這個生產線就由勁系列取代。


raw-image

關於Custom這個名稱,用在機車上就和Ltd版很接近,都不約而同地有著美式機車(或那種感覺)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當時能把機車作為休閒娛樂的族群都是比較有經濟實力的象徵?

raw-image

但可以確定的是,豪爽的推出就是主打「美國車(的造型XD)」,也就是美式機車style,有點自我風格的呈現。可以想像自己活在1980~1990年的臺灣,沒有太多額外進口車選擇的環境裡,能有這樣「類進口車」的選擇已經是不得了的突破了。

光陽也很了解豪爽的優勢在哪裡,所以每一年的型錄都要強調它與眾不同之處,甚至連廣告的年份都要用西元年('91就是1991年)、偶爾也加個英文標語(New City Nobleman)XD。


raw-image

動力上我個人覺得不會到很暴衝,但低速的扭力也是很夠用的,這種感覺沒有很好形容,但大致就是市區繞來繞去綽綽有餘。但豪爽的重點本來就不是在動力了,而是它的騎乘姿勢不會讓人有負擔(雖然頌恩有改過把手),椅墊除了有削兩段且厚外,後座還有個背靠,不載人的時候可以綁行李或給背包靠著也是很舒適。

豪爽是循環五檔變速,引擎同時有電發和踩發桿。

It's all about your choice.


raw-image

如果只單注意豪爽的引擎聲,那無法顯出這台車特殊的地方。因為豪爽是騎精神的:精神如果對了,豪爽就豪爽了!


錄音:Roland BOSS BR-80

攝影:Canon 5D Mark IV、Sony Xperia XZ-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城市寫聲的沙龍
104會員
86內容數
生活在一座大城市裡,每天接收來自日間車水馬龍的市景、入夜時的夜生活、夜裡靜謐的巷口,日復一日地,找尋活在城市裡的獨自樂趣與必要元素。
城市寫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23
風神100在臺灣不算是稀有的車種,甚至在民國六十多年還有一定的熱潮,但因為距離當時生產年代久遠,存活下來的相對少一點。而且保存得宜的風神可能平時不騎乘的時候是保存在室內,至少我還沒有遇過野生的SL就是了。
Thumbnail
2022/08/23
風神100在臺灣不算是稀有的車種,甚至在民國六十多年還有一定的熱潮,但因為距離當時生產年代久遠,存活下來的相對少一點。而且保存得宜的風神可能平時不騎乘的時候是保存在室內,至少我還沒有遇過野生的SL就是了。
Thumbnail
2022/05/24
這是1982年的日規老刀GSX750SS,外觀改成外銷車GSX750SZ的樣子。這台老刀會來到我的工作室是因為Euphoria Speed Cafe Taiwan的神宮前輩沒有時間查找它無法點火的原因,才將Katana載送到我這裡研究。既然問題解決了,引擎狀況也還ok,那就順便記錄一下吧!
Thumbnail
2022/05/24
這是1982年的日規老刀GSX750SS,外觀改成外銷車GSX750SZ的樣子。這台老刀會來到我的工作室是因為Euphoria Speed Cafe Taiwan的神宮前輩沒有時間查找它無法點火的原因,才將Katana載送到我這裡研究。既然問題解決了,引擎狀況也還ok,那就順便記錄一下吧!
Thumbnail
2022/04/23
RG有好幾種塗裝版本,我之前在北部常常看見暗紅色的RG,發現這車其實也不是太冷門的車;後來又過了一、兩年,在中部又發現一台銀配綠的RG125E,再來才是我擁有的黑色RG。自己並不知道原廠到底有出哪幾種顏色可以選擇,但黑色是我認為最有日式風格的塗裝XD,很耐看呢!
Thumbnail
2022/04/23
RG有好幾種塗裝版本,我之前在北部常常看見暗紅色的RG,發現這車其實也不是太冷門的車;後來又過了一、兩年,在中部又發現一台銀配綠的RG125E,再來才是我擁有的黑色RG。自己並不知道原廠到底有出哪幾種顏色可以選擇,但黑色是我認為最有日式風格的塗裝XD,很耐看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車又是最帥氣的紅色,馬上就把一堆的豪邁125跟迪爵125比下去,那時女生爭相坐我的車的情形還屢見不鮮
Thumbnail
我的車又是最帥氣的紅色,馬上就把一堆的豪邁125跟迪爵125比下去,那時女生爭相坐我的車的情形還屢見不鮮
Thumbnail
豪爽的推出就是主打美國車,有點自我風格的呈現。可以想像自己活在1980~1990年的臺灣,沒有太多額外進口車選擇的環境裡,能有這樣「類進口車」的選擇已經是不得了的突破了。如果只單注意豪爽的引擎聲,那無法顯出這台車特殊的地方。因為豪爽是騎精神的:精神如果對了,豪爽就真的豪爽了!
Thumbnail
豪爽的推出就是主打美國車,有點自我風格的呈現。可以想像自己活在1980~1990年的臺灣,沒有太多額外進口車選擇的環境裡,能有這樣「類進口車」的選擇已經是不得了的突破了。如果只單注意豪爽的引擎聲,那無法顯出這台車特殊的地方。因為豪爽是騎精神的:精神如果對了,豪爽就真的豪爽了!
Thumbnail
本田四缸真是香啊!可惡!想買!
Thumbnail
本田四缸真是香啊!可惡!想買!
Thumbnail
關於CB750,是一台背負著很多期望、標籤、指標的出現,它於1968年尾發表第一台prototype,而對當時世界生產機車的各大廠擲下一枚震撼彈,尤其是當時也在策畫類似概念的川崎。這段過程也常被許多國內外車友戲稱是本田與川崎競爭的起點。
Thumbnail
關於CB750,是一台背負著很多期望、標籤、指標的出現,它於1968年尾發表第一台prototype,而對當時世界生產機車的各大廠擲下一枚震撼彈,尤其是當時也在策畫類似概念的川崎。這段過程也常被許多國內外車友戲稱是本田與川崎競爭的起點。
Thumbnail
三陽野狼80,車身型號SS80,車架是採用與Honda SS50一樣的壓鑄式T型鋼板車架,只不過椅墊比較長,因為三陽把這台車當作是可通勤、可雙載的多功能小車,這可以解釋為何當年廣告要大家猜「情人座」椅墊有多長(因為長度不是原廠數據,是三陽自己加長的)。
Thumbnail
三陽野狼80,車身型號SS80,車架是採用與Honda SS50一樣的壓鑄式T型鋼板車架,只不過椅墊比較長,因為三陽把這台車當作是可通勤、可雙載的多功能小車,這可以解釋為何當年廣告要大家猜「情人座」椅墊有多長(因為長度不是原廠數據,是三陽自己加長的)。
Thumbnail
波音(Boeing)125,型號CB125S,其實就是日本本田的CB125S,只差在波音改用鐵片後搖臂和包覆式鍊條蓋、檔位是循環四檔,而原裝CB125S是國際五檔與圓管後搖臂,其他幾乎雷同。而波音這個名字就只是三陽工業在臺灣上市要幫車取個名字這樣,不過在當時聽起來確實很新鮮啊XD。
Thumbnail
波音(Boeing)125,型號CB125S,其實就是日本本田的CB125S,只差在波音改用鐵片後搖臂和包覆式鍊條蓋、檔位是循環四檔,而原裝CB125S是國際五檔與圓管後搖臂,其他幾乎雷同。而波音這個名字就只是三陽工業在臺灣上市要幫車取個名字這樣,不過在當時聽起來確實很新鮮啊XD。
Thumbnail
小弟不才我滿18歲後沒多久,自己購買的第一台車是2003年三陽野狼傳奇125,也就是俗稱"三錶狼"的第二代狼傳。 我對改裝沒什麼概念,就只是很喜歡Honda CB的樣子,所以就開始了這漫長的改裝路。
Thumbnail
小弟不才我滿18歲後沒多久,自己購買的第一台車是2003年三陽野狼傳奇125,也就是俗稱"三錶狼"的第二代狼傳。 我對改裝沒什麼概念,就只是很喜歡Honda CB的樣子,所以就開始了這漫長的改裝路。
Thumbnail
經過的巷子裡,騎樓停著這低調不起來的本田夢50(Honda Dream 50 / Honda AC15),很難不去注意它。大紅色的車架配上銀色車身色,就好像時光機般帶回到1960s。
Thumbnail
經過的巷子裡,騎樓停著這低調不起來的本田夢50(Honda Dream 50 / Honda AC15),很難不去注意它。大紅色的車架配上銀色車身色,就好像時光機般帶回到1960s。
Thumbnail
這台金勇車身的藍在陽光下很鮮豔,只是不知道為何拍攝下來就普普,早期商用車好像很多都有這種鮮豔藍的塗裝,像是萬山、GK、白金野狼、清雲等等。
Thumbnail
這台金勇車身的藍在陽光下很鮮豔,只是不知道為何拍攝下來就普普,早期商用車好像很多都有這種鮮豔藍的塗裝,像是萬山、GK、白金野狼、清雲等等。
Thumbnail
"經典"是後人對過去的人事物所做的一種評判,活在那個時空裡並不會覺得自己在騎一台經典車。所以有時候想著好想回到過去那很多經典車的年代,真的回去了大概會對那時代滿街跑的車無感吧。說不定現在滿街可見的噴射勁多利未來會成為經典呢。
Thumbnail
"經典"是後人對過去的人事物所做的一種評判,活在那個時空裡並不會覺得自己在騎一台經典車。所以有時候想著好想回到過去那很多經典車的年代,真的回去了大概會對那時代滿街跑的車無感吧。說不定現在滿街可見的噴射勁多利未來會成為經典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