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助人的藝術》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助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但越幫越忙則往往令人憤怒。另一種類似情況是,若有人想幫你但那做法沒什麼用,有時你得裝作被幫到,以免對方不高興或沒面子。
這樣看來,幫人其實不簡單,甚至可能有風險,但平時我們又很難完全避免幫人或被幫。
所以幫助人是一種藝術:沒有標準答案,但有些人就是能幫出精彩、幫出風範、幫出感激涕零,因為他們懂得判斷狀況、時機、需求與感受。這類人士往往能夠得到大家尊敬,用作者薛恩的話說,他們透過助人來獲取了許多社交貨幣。
事實上,教學也可以算是一種廣義的幫人,畢竟教師的工作就是協助學生獲得知識或技能,有時還必須處理學生的私人狀況。這也就代表,理論上教育體制預設了教師是助人角色,而學生是受助角色。
然而,在教學現場裡,這種「幫」更多地限定於分數方面,因為這要求學生應該「被幫到」並拿出好成績,從而異化成一種壓力。這也是為什麼,學生的受壓感通常要比受助感強烈許多,譬如剛上線的108課綱,要求學習歷程檔案,並宣稱要幫助學生進行生涯規劃,但卻遭到數千份連署抗議。
我無意批評任何人,也相信有許多好老師,確實讓學生感到受助的溫暖。這裡只是想指出:幫助與受助,是分析教學活動的有用概念,而如何避免無效甚至反效幫助,應該要是教師的必備技能。
薛恩憑著企業顧問的豐富經驗,分別從幫助、受助兩種角度來列出可能阻礙。受助者因素如不信任對方、不完全揭露問題、不現實的期望等,而幫助者因素如倉促回應、堅持正確、過度接管與過度灌心靈雞湯等。
這些陷阱經常存在,而我們必須小心踏出每一步,以免在雙方都意圖良好時,最終製造了嫌隙。也就因為如此,我們應該要有一份檢查清單。
譬如,幫助者可以如此自我檢視:
1.對方能理解我們提出的資訊、建議與問題嗎?
2.對方具備必要的知識或技能,來實行方案嗎?
3.有把握到對方的真正動機嗎?
4.有考慮對方所處的環境與文化,是否利於實行方案嗎?
5.對方有何預設的期望、恐懼與刻板印象?
而受助者的自我檢視則是:
1.對方有足夠的知識、技能與動機嗎?
2.請求對方幫助,可能會有什麼負面後果?
3.對方會濫用他得到的權力或資訊嗎?
4.自己有能力執行對方的建議或方案嗎?
5.若接受協助,自己必須承擔哪些成本?
我相信,在思辨教育與客製化課程的趨勢之下,無論是教師或學生,這些自我檢視都會越來越重要。當然,這些只是原則性的宣稱,根據不同類型的情況,還有許多細節值得補充。
此外,這讓也我感到,哲學人若要從事知識型工作,如何建構幫助/受助情境的有利條件,以及主動提供利於自我檢視的資訊,會是很關鍵的點。
薛恩(Schein, Edgar H.)著,黃鴻程等譯《助人的藝術》,臺北:書泉出版,2011。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1會員
207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哲學開箱文:源起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打磨哲學,就靠使用者體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見學生思考1:開箱文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