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幫助別人,還是滿足自己的『自我感覺良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漫改日劇《默默奉獻的灰姑娘醫院藥劑師》裡,有一段對白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在急救結束後,趕來的家屬對急救醫生一番感謝後,
葵藥師對新人藥師相原說的一段話。

截圖摘自網絡

截圖摘自網絡

你想被人感謝嗎?

嗯,聽起來就是個讓人“當然啊!不是應該的嗎?”
葵藥師輕輕一笑,“那這份工作也許不太適合你呢。”

在受到幫忙後,滿懷感恩說上一句”謝謝“,是我們從小就被灌輸教育的禮貌。
但,這些”謝謝“的意義是不是也已經在無形中慢慢變質了呢?


他好像很需要我的幫忙!如果我不去幫她怎麼辦?
只有我可以幫助她了吧。


有沒有一些時候,某些行動的動機,從本來的單純想幫助人的心,
變成渴望被感謝、或是渴望自己被他人需要的心理?

但是其實兩者之間,沒有對也沒有錯。
幫助人可以是一種自發的責任感,而在一段關係裡互相付出也是應該的。
我們無法去斷定,誰對誰錯。

raw-image
單純的助人 VS 滿足被需要的自我感覺良好,你屬於哪一種呢?

成為老師後,我常常會在與新老師交流時問他們:”為什麼你想成為老師?“

有人說,“因為我很喜歡孩子的單純。”,”我很喜歡小朋友。“
”因為當老師可以賺錢。”
無數個不同的答案,常常讓我重新深思的機會。
並非每個答案我都能打從心底認同,但我也沒資格去斷定誰對誰錯。

我不是一開始就想成為老師的人。
偶爾會去幫助同學解答她們不會的題,可以幫助到他們的滿足感在心裡默默發芽。
再後來,覺得老師是個很受人崇拜和尊敬的職業呢!
面書一則帖文隨隨便便都可以有好幾百個贊,也有很多學生會買禮物給老師,不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會很感謝的人。可以被那麼多人愛戴,真好啊。
啊,當老師,一定很開心吧!

在真的踏入這片領域後,又開始羨慕各種同事跟家長的關係很好,也或是被大家擁戴的領導。
甚至是在同事生日時,好幾個大蛋糕,也還有家長特地請快遞送禮物過來給她。
真的打從心底羨慕,心裡想著要是被家長愛戴和需要就好了。

當然也很自然會發生一些讓人“身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讓老師心態崩塌事件。

理想中『被需要和被愛戴』的工作,其實與現實落差很大很大呢。
也許在教師這條路上,”想被感謝“或是”想被需要“的心態不對吧。
我也不斷自我沉澱,也許我該更去聆聽孩子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一個勁兒一直強把自己覺得對方需要的東西塞過去。

某天,有個孩子來到校門口,哭著不要上學。媽媽蹲下來與孩子平視,安撫著小男孩。小男孩知道媽媽會心軟,於是故意越哭越狠,跺著腳繼續鬧。後來,真的覺得很心疼的媽媽抱著小男孩一起哭了。事情在最後老師一邊安撫孩子一邊把他抱走後宣告結束。小男孩進到班上後,在冷靜區哭了一下後,就慢慢恢復上課的狀態了。

那,當下這一刻,
其實是小男孩需要媽媽?
還是媽媽需要小男孩呢?

而我發現,沒有誰本來就需要誰,其實就算是孩子也可以自主成長。
我也該讓自己從”被需要的自我感覺良好“這個圈圈裡面畢業,去真正從他人的需求上幫忙。而在慢慢放下後,我確實更能從本質上去理解和幫助孩子了。

學會放下你的自我感覺良好,放下多餘的過度關心。
多去觀察,多去換角,多去聆聽。

真正的幫助,從來不是為了滿足自己“被需要”的私慾,
而是在助人後,從別人的快樂裡找到自己的快樂。

世界那麼遼闊,而我們也該學會慢慢放開,去看透更多人生常態。

世界那麼遼闊,而我們也該學會慢慢放開,去看透更多人生常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松松的沙龍
21會員
21內容數
松松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5/23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片拼圖。在一次又一次與人的交流相處中,你會知道誰可以讓你變得完整,或是你會察覺到誰是你無法拼接和接納的。每一塊拼圖都有自己突出的部分,也有需要被填滿的空缺。偏偏我們都自帶棱角,但同時卻又渴望被世界溫柔相待。造就一幅完整的人生拼圖,絕不是一個人做得到的事。
Thumbnail
2021/05/23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片拼圖。在一次又一次與人的交流相處中,你會知道誰可以讓你變得完整,或是你會察覺到誰是你無法拼接和接納的。每一塊拼圖都有自己突出的部分,也有需要被填滿的空缺。偏偏我們都自帶棱角,但同時卻又渴望被世界溫柔相待。造就一幅完整的人生拼圖,絕不是一個人做得到的事。
Thumbnail
2021/05/14
對不起,像是一句安撫對方和自己的話。 嘗試撫平對方的傷,也狡猾的讓自己可以好過一點。 一句處於灰色地帶的『對不起』也從來不是誰做錯事的擋箭牌。 如果錯不在你,你會為了守護自己的堅持而選擇彎腰嗎? 『對不起』就是那麼狡猾的話吧。
Thumbnail
2021/05/14
對不起,像是一句安撫對方和自己的話。 嘗試撫平對方的傷,也狡猾的讓自己可以好過一點。 一句處於灰色地帶的『對不起』也從來不是誰做錯事的擋箭牌。 如果錯不在你,你會為了守護自己的堅持而選擇彎腰嗎? 『對不起』就是那麼狡猾的話吧。
Thumbnail
2021/05/09
人與人之間是不是也是這樣?我們都帶著自己獨特的色彩去與人交流,去生活。不經意被自身不具備的顏色所渲染時,時而感嘆時而唾棄。但偶爾,我們可以在其他人身上找到那麼一點,跟自己相似的顏色。在這名為社會的大染缸裡,我們互相渲染著各自的色彩,相互影響相互襯應。 然後,在不同的階段,再漸變成不一樣的色彩。
Thumbnail
2021/05/09
人與人之間是不是也是這樣?我們都帶著自己獨特的色彩去與人交流,去生活。不經意被自身不具備的顏色所渲染時,時而感嘆時而唾棄。但偶爾,我們可以在其他人身上找到那麼一點,跟自己相似的顏色。在這名為社會的大染缸裡,我們互相渲染著各自的色彩,相互影響相互襯應。 然後,在不同的階段,再漸變成不一樣的色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任何靈性療癒都是輔助,療癒師是協助當事者看見自己、覺察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給予個案答案。 前言: 之前我就說過,光階層引來的個案都是有原因的,或許是因為他們身上與我有共通點,或許是過去的自己。
Thumbnail
任何靈性療癒都是輔助,療癒師是協助當事者看見自己、覺察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給予個案答案。 前言: 之前我就說過,光階層引來的個案都是有原因的,或許是因為他們身上與我有共通點,或許是過去的自己。
Thumbnail
前陣子,我收到私訊,來者開宗明義地表示:想要學習〔療癒〕,因為想要擁有照顧自身情緒的能力;對於這樣的明確,我感到很開心,因為一直以來的書寫和分享,都在強調這項能力的重要性。 但是,在我反問「為什麼會想要擁有這個能力?」的時候,卻意外碰觸到了對方需要療癒的地方。
Thumbnail
前陣子,我收到私訊,來者開宗明義地表示:想要學習〔療癒〕,因為想要擁有照顧自身情緒的能力;對於這樣的明確,我感到很開心,因為一直以來的書寫和分享,都在強調這項能力的重要性。 但是,在我反問「為什麼會想要擁有這個能力?」的時候,卻意外碰觸到了對方需要療癒的地方。
Thumbnail
在你的生活經驗中,是否會有見義勇為,想拔刀相助的時刻呢?如果答案是「當然」、「很常啊」的話,很開心能在這裡與你相認,因為我們都是助人愛好者。 助人第一要領,就是不要助人⋯⋯
Thumbnail
在你的生活經驗中,是否會有見義勇為,想拔刀相助的時刻呢?如果答案是「當然」、「很常啊」的話,很開心能在這裡與你相認,因為我們都是助人愛好者。 助人第一要領,就是不要助人⋯⋯
Thumbnail
「施比受更有福」? 你相信「施比受更有福」嗎? 高中以前的我,也不相信這句話。總是聽著身邊的大人說,要成為一位掌心向下、為別人付出的給予者,而不要成為掌心向上、什麼都想要拿取的索取者。 直到念了大學以後,才慢慢可以理解這句話的背後,其實有一個更深的含意。
Thumbnail
「施比受更有福」? 你相信「施比受更有福」嗎? 高中以前的我,也不相信這句話。總是聽著身邊的大人說,要成為一位掌心向下、為別人付出的給予者,而不要成為掌心向上、什麼都想要拿取的索取者。 直到念了大學以後,才慢慢可以理解這句話的背後,其實有一個更深的含意。
Thumbnail
邊準備晚餐,邊戴著耳機聽對話的課程,是之前參加過的阿建及天安老師共講的線上課程。小米兄弟倆沒閒著,坐在一旁地板上,專注玩著朋友送來的二手樂高。 線上課程的好處是可以重複聽,很適合我這種思考緩慢、喜歡細細咀嚼的學習者。同樣一本書或一場演講,我可以重複聽、讀個四、五回也不會嫌膩,腦袋還時不時會沉浸在
Thumbnail
邊準備晚餐,邊戴著耳機聽對話的課程,是之前參加過的阿建及天安老師共講的線上課程。小米兄弟倆沒閒著,坐在一旁地板上,專注玩著朋友送來的二手樂高。 線上課程的好處是可以重複聽,很適合我這種思考緩慢、喜歡細細咀嚼的學習者。同樣一本書或一場演講,我可以重複聽、讀個四、五回也不會嫌膩,腦袋還時不時會沉浸在
Thumbnail
人長大之後,很多事開始為了追求效率變得有壓力,就連展現關心也不例外。我看過身邊不少人因為關心他人而感到挫折,因為.......
Thumbnail
人長大之後,很多事開始為了追求效率變得有壓力,就連展現關心也不例外。我看過身邊不少人因為關心他人而感到挫折,因為.......
Thumbnail
有沒有一些時候,某些行動的動機,從本來的單純想幫助人的心, 變成渴望被感謝、或是渴望自己被他人需要的心理? 但是其實兩者之間,沒有對也沒有錯。 幫助人可以是一種自發的責任感,而在一段關係裡互相付出也是應該的。 我們無法去斷定,誰對誰錯。
Thumbnail
有沒有一些時候,某些行動的動機,從本來的單純想幫助人的心, 變成渴望被感謝、或是渴望自己被他人需要的心理? 但是其實兩者之間,沒有對也沒有錯。 幫助人可以是一種自發的責任感,而在一段關係裡互相付出也是應該的。 我們無法去斷定,誰對誰錯。
Thumbnail
如果你認為「幫助別人」要以「別人」為重,長久之後自己就匱乏了,那麼這種幫助很可能就會成為一種交易,或甚至成為索取和控制。如果你把「幫助」當作是一種「強弱」之間的互動,強者才能幫助弱者,那麼你就為自己找來了無盡的壓力和比較。如果你因為貪戀「幫助別人」的美好感覺,而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這件事上,那麼
Thumbnail
如果你認為「幫助別人」要以「別人」為重,長久之後自己就匱乏了,那麼這種幫助很可能就會成為一種交易,或甚至成為索取和控制。如果你把「幫助」當作是一種「強弱」之間的互動,強者才能幫助弱者,那麼你就為自己找來了無盡的壓力和比較。如果你因為貪戀「幫助別人」的美好感覺,而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這件事上,那麼
Thumbnail
某次和朋友出去時,聊起了這樣的一個話題:「為什麼就算廟裡的神佛再全知全能,也只有在人們去祈求過祂們之後才會出手相助?」最後我們討論出了這樣一個答案 ...
Thumbnail
某次和朋友出去時,聊起了這樣的一個話題:「為什麼就算廟裡的神佛再全知全能,也只有在人們去祈求過祂們之後才會出手相助?」最後我們討論出了這樣一個答案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