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老派約會之必要》—靈魂抒寫
avatar-img
曾友俞

讀《老派約會之必要》—靈魂抒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辯護之餘

------------------------------------------------------



原先看《老派約會之必要》覺得好無趣,確實地裡頭文字很精巧,不像刻意要秀詞藻一般,但卻妙奇地讓每句都有些調皮似地組合。但主要是內容不少與感情有所關聯,就讓我覺得這好無聊,就是擅長文字但就把像是部落格文章寫出來一樣。


但現在卻又有不一樣的感覺了,突然能理解為什麼需要用文字記錄下,甚至出版讓這些事件成為永恆被記錄的事件,裡頭有著明顯地虛構,也有明顯地現實,也有現實與虛構交媾在一塊地敘事。


倒不如說,這些文字必須要被書寫下來,情緒必須要被裝載在文字上,不然這些情緒會直接在人體內自我繁殖,到最後把整個人從裡到外崩開。尤其文字從思想而來,思想並不存在於腦中,而是靈魂。靈魂的內爆會形成如何程度的摧毀就是比核彈還要核彈的某種東西從那之中引爆。


蹦。


人格摧毀。重建需要花多少時間,沒有人知道。因為就連是否能重建,都是一個未定的事實。而這就是書寫的療癒,每個字句筆墨都是天使,帶走你的苦痛,放在印有這些符號的樹皮上。若他們會說話必定是說:「乖,痛痛都飛走。」


謝謝你們,帶走這些苦痛。


不過既然為了這本書寫了這篇文章,多少不能偏頗掉,即便我們都是在不同的處境下閱讀,也將看到不同的東西。畢竟裡頭也說出了不同的故事,而不只有愛情。畢竟若說只講愛情,總讓人覺得俗濫,然而這點我認為必須要平反。但若被愛情所包圍著,就會看見愛情。


「偏偏我們愛上的,都是不存在的東西。」


這是裡頭最後一篇說的。我對這本書感到熟悉,因為這正好是我審完自己即將付梓的稿件時交互閱讀著的書,風格相似,因為都以自己所具有的獨特觀點看著這個世界,我才發現她也談著氣味,那個我認為是文化性的東西,我也才發現她談著觀點,那些定型人東西,我也才發現她寫著詩,那些託付自己情感的東西。我才發現我以為的陌生不解,原來是太過相近,所以才以為碰上了自己知道的東西,才沒留下太深的印象。

不過實情卻不是這樣,而是這些東西早在我心裡,而我看到另一個人用她的話語說著。



raw-image


avatar-img
曾友俞
85會員
390內容數
雜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曾友俞 的其他內容
辯護之餘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3007 -------------------------------------------------- 「正義強調艾希曼的重要性,他是卡爾˙阿道夫˙艾希曼(Karl Adolf Eichman
辯護之餘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511...... ----------------------------------------------------------------- 《鼠族》可說是一本「漫畫書」,但其
知道施寄青是婦運的重要人物,《走過婚姻》以及她妹妹與家暴妹婿的官司,以及因此推動的家暴法修法,民法親屬繼承編修法,都是她對我國法治還有社會不可忽視的貢獻,但一碼歸一碼,這裡就她後期的著作來評論,畢竟這本書不是談社運,也不是談神鬼,所以任何批評之處都沒有不適當才是。 當然地我們在看待事情時不
致謝 @mplus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451 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推薦的一長串書單中,包括了《無蜜的蜂群》、《群島》還有《鬼地方》等等,其中一本就是本書《月津》,正好經常走訪的二手書店釋出了這本書,也被華麗的封面吸引著,一拿到手並不是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2921 一九八零的一胎化政策的後果是什麼?大量墮胎造成女性輸卵管受損無法受孕、喪子之人必須重新接通輸精管再生下子嗣、以罰款之名課徵生育稅金之實際、男女比例嚴重失衡、人口快速老化造成壯年人口扶養比提高、無
、、、分別是林蔚昀這本書的章名,而這與「故鄉」有關的書籍中涉及了三個地點:台北、英國以及波蘭(後兩章),正是在流離於三個地方的生命經驗中才使得這種旅行與離散的感覺更加的強烈,而這種旅人感又全然不同於胡晴舫筆下的描寫,而卻是作者所特有的輕快,但在文字之中卻也能切實地感受到曾經的苦惱,我想這就是她
辯護之餘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3007 -------------------------------------------------- 「正義強調艾希曼的重要性,他是卡爾˙阿道夫˙艾希曼(Karl Adolf Eichman
辯護之餘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511...... ----------------------------------------------------------------- 《鼠族》可說是一本「漫畫書」,但其
知道施寄青是婦運的重要人物,《走過婚姻》以及她妹妹與家暴妹婿的官司,以及因此推動的家暴法修法,民法親屬繼承編修法,都是她對我國法治還有社會不可忽視的貢獻,但一碼歸一碼,這裡就她後期的著作來評論,畢竟這本書不是談社運,也不是談神鬼,所以任何批評之處都沒有不適當才是。 當然地我們在看待事情時不
致謝 @mplus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451 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推薦的一長串書單中,包括了《無蜜的蜂群》、《群島》還有《鬼地方》等等,其中一本就是本書《月津》,正好經常走訪的二手書店釋出了這本書,也被華麗的封面吸引著,一拿到手並不是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2921 一九八零的一胎化政策的後果是什麼?大量墮胎造成女性輸卵管受損無法受孕、喪子之人必須重新接通輸精管再生下子嗣、以罰款之名課徵生育稅金之實際、男女比例嚴重失衡、人口快速老化造成壯年人口扶養比提高、無
、、、分別是林蔚昀這本書的章名,而這與「故鄉」有關的書籍中涉及了三個地點:台北、英國以及波蘭(後兩章),正是在流離於三個地方的生命經驗中才使得這種旅行與離散的感覺更加的強烈,而這種旅人感又全然不同於胡晴舫筆下的描寫,而卻是作者所特有的輕快,但在文字之中卻也能切實地感受到曾經的苦惱,我想這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