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讀|大腦喜歡這樣學 A mind for number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從哪裡看到這本書】我不定期地會收看一名知識型網紅——超級歪的內容,他曾經在許久前整理過一連串跟學習有關的內容,並且以這本書為主軸做了一支影片,一直到最近,我把其中他主要介紹的這本看完。這是我很有興趣的主題,從以前到現在,我也很喜歡類似的內容,如果說相似或是共通的點是什麼?「meta」!學習如何學,想想如何想,讀如何讀,好像在源頭找到的共有元素,就會成為養份,讓我們在接下來的學思生活,會有趣一點,順利一點。
【我想推薦給你們的幾個重點】這本書分成五大部分,依序的排列有其邏輯,我接著會就這五大部分,個別挑一個重點來介紹,首先,我們既然談的是學習,就要認識學習時最重要的主角“大腦”,認識“當我們學習時,大腦發生了什麼事”;其次,為了使我們的學習有理想的成果,我們要避免惡習,而最大的惡習就是“拖延”;第三部分是關於記憶,第四部分是關於深入,這兩個部分的討論是在於,當學習能夠好好延續下去的時候,如何有深廣的成效;前面談的是“input”,最後一個部分是針對“output”談考試的實用技巧。
  1. 學習的兩種模式:由於神經科學家在廿一世紀初,取得重大進展,發現大腦常常在不同的兩種模式間相互切換,一個是高度集中的專注模式(focused mode),另一個是放鬆休息的發散模式(diffuse mode),專注模式是學習抽象概念時,不可或缺的思考方式,是用理性、循序漸進、分析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主要作動的部位是大腦前額葉。發散模式,也是在學習數理科學時,重要的思考方式,但她常常是在放鬆、思緒漫遊的時候,大腦自然而然進入的一個狀態,不是刻意為之的,生理上,是大腦不同區塊之間的運作和連結,導致答案或靈感,常在不經意中,自然湧現。書中接著從演化生物學的背景談為什麼有這兩種模式,再來談學習的其中一個本質——創造。
  2. 交錯練習與過度練習:承上,知道了這兩種大腦運作模式,實務上將衍伸出兩種模式的練習,過度練習(over-learning)是,在充分掌握知識或技術的內涵後,還繼續練習,這在幫助大腦建立深刻的記憶組塊是很有幫助的,記的深自然也更加熟練;而交錯練習(inter-learning),當個體掌握不同類型的技巧或策略後,揉合運用,以課堂為例,比起長時間演練同一種技巧或觀念,學生們將時間切分成較短的時段,一旦已經懂了「X」,就換成「Y」,之後再換回複習「X」。
  3. 惡名昭彰的拖延症:我記得前陣子,網路上廣泛流傳一句話,一針見血,讓人心有戚戚焉:「不要談什麼天份、運氣,你需要的是一個截稿日以及你敢不交稿就能打爆你狗頭的人,然後,你就會被你自己的才華嚇到。」拖延是件可怕的事,他所帶來的結果是可怕的,有限的時間下,你只能做出有限的品質,有限的品質影響你的信譽,在這個credit至上的世界裡,沒了credit,也將失去信任的基礎,舉凡學生交報告、研究生寫論文、設計師交設計稿、作家交文稿⋯⋯,大致皆然。本書在第二部分即進一步論述為什麼“拖延“會如此嚴重侵蝕一個人的學習的成果,主要原因是當時間緊迫的時候,人們常常只能聚焦於表面、淺碟的學習,難以進入充滿連結的發散模式,而既然學習與創造如此息息相關,當拖延一旦發生,就很難有令人驚豔的品質與成果。
  4. 深入地學:我在這裡將要跳過第三部分(記憶)與第五部分(考試),這兩章談的是比較實務的技巧與作法,特別是針對如何誘導大腦進入發散模式為基礎來談,也讓學習者理解如何準備自己的生理狀態,及其原因,以便有更好的學習表現。第四章談的是,透過前面幾章,作者告訴我們這些與學習有關的知識,我們理解、學習,也應用,我們「開始體會學習之樂」之後,將會發生什麼事,我也許開始欣賞自己、我們的大腦經歷重塑,乃至於我們可以學習任何我們想學的知識內容或技術技巧,如此將浸淫在學習的世界裡,得到連結與觸發。
【這本書的優點】書中作者旁徵博引,在每個章節後面,會有一個真實人物就她所提的概念或技巧現身說法,很像是讀報時,有一些小方塊的轉換,也有重點列舉,或是刺激思考的題目,確實很像是一完整的文本。隨後在網路上,也馬上發現這本書的作者芭芭拉博士(Barbara Oakley)在知名線上課程平台〔Coursera〕的免費熱門課程〈Learning how to learn〉,是一堂需時四週約莫19小時的課程,我初步看完第一週,發現確實以本書作為藍本,但博士去蕪存菁,講述最為精華的部分,推薦給喜歡影音學習更勝於書籍閱讀的朋友。
【延伸】
avatar-img
14會員
2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Quuu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書影。 【簡介】關於“為什麼要寫這本書”,“這本書有哪些重點”,“作者希望我們練習的是什麼”,又“希望我們該如何警惕這樣的心理能力”,作者從一個例子講起,是上個世紀1980年代初期著名的蓋提美術館事件。1985年加州的蓋提美術館以九百萬美元向藝術品交易商購入一尊雕像,是古希臘少年立像,館方一開始就十
我的全部,都公開透明在這邊了;我所看待的自由和未來,也將與各位一同分享。——唐鳳 【緣起】我不是科技宅,對唐鳳的印象來自媒體的好奇與塑造,從媒體的描述,我開始知道「原來台灣公部門有這樣一號人物!」“天才”、“暖男”、“IQ跟身高一樣高”、“EQ更是高的不可思議”,他有著神一般的能力、卻又近在咫尺
前言:我記得數週前,在聯合報洪蘭教授的專欄上,他可能是談某個跟教育有關的議題,舉了例子、引用了書中的觀念,但卻未直接介紹這本書,引發我的好奇,再加上、最近太常看到這個書名,不管是各大書榜、還是借閱排名,都可以看到這本書的身影,心想,這類“習慣養成、行為改變”的書,就如同所有其他教導大眾成功或富有的書
我一直都知道,我莫名的愛著香港,愛著粵語,愛著所有可以轉成廣東話的電影⋯⋯;當十幾歲的我可以重看王家衛的電影十幾廿遍,我不明白箇中原委,到現在已經四字頭了,有一天,我好像終於知道那個語言潛藏在我心裡所呼喚的魔力。記憶被帶回更早的永和鎮上,奶奶操著浙江鄉土話,與三歲的我,對談無礙,關於那個語言。
什麼叫做「那孩子呢?」去你媽的,原來你都知道,原來,只有我不知道,原來姊姊有努力過,如果她現在死了,很可能她到死前都在努力,我所盼望的,都被你阻擋下來,然後你說你是保護我,你是保護你自己吧。劇情進行到這個時候,你還要保護你自己,因為我到七、八十歲了,我才看到姊姊寫的那些信,等我老公死了,我才看到那些
劉佬佬進大觀園,電影看那麼久了,我第一次看開幕片,剛買到票的時候,覺得皇天不負苦心人,因為開賣約莫半小時,就沒票可買了,當我鍥而不捨,終於得到一張票,感覺手氣正旺,連之後的閉幕片都一起買到了。這次買得早,好像可以看得很盡興。現場的我,外表假裝鎮定,內心蠻激動的。 那句台詞「你們毀了我的身體毀了我的心
書影。 【簡介】關於“為什麼要寫這本書”,“這本書有哪些重點”,“作者希望我們練習的是什麼”,又“希望我們該如何警惕這樣的心理能力”,作者從一個例子講起,是上個世紀1980年代初期著名的蓋提美術館事件。1985年加州的蓋提美術館以九百萬美元向藝術品交易商購入一尊雕像,是古希臘少年立像,館方一開始就十
我的全部,都公開透明在這邊了;我所看待的自由和未來,也將與各位一同分享。——唐鳳 【緣起】我不是科技宅,對唐鳳的印象來自媒體的好奇與塑造,從媒體的描述,我開始知道「原來台灣公部門有這樣一號人物!」“天才”、“暖男”、“IQ跟身高一樣高”、“EQ更是高的不可思議”,他有著神一般的能力、卻又近在咫尺
前言:我記得數週前,在聯合報洪蘭教授的專欄上,他可能是談某個跟教育有關的議題,舉了例子、引用了書中的觀念,但卻未直接介紹這本書,引發我的好奇,再加上、最近太常看到這個書名,不管是各大書榜、還是借閱排名,都可以看到這本書的身影,心想,這類“習慣養成、行為改變”的書,就如同所有其他教導大眾成功或富有的書
我一直都知道,我莫名的愛著香港,愛著粵語,愛著所有可以轉成廣東話的電影⋯⋯;當十幾歲的我可以重看王家衛的電影十幾廿遍,我不明白箇中原委,到現在已經四字頭了,有一天,我好像終於知道那個語言潛藏在我心裡所呼喚的魔力。記憶被帶回更早的永和鎮上,奶奶操著浙江鄉土話,與三歲的我,對談無礙,關於那個語言。
什麼叫做「那孩子呢?」去你媽的,原來你都知道,原來,只有我不知道,原來姊姊有努力過,如果她現在死了,很可能她到死前都在努力,我所盼望的,都被你阻擋下來,然後你說你是保護我,你是保護你自己吧。劇情進行到這個時候,你還要保護你自己,因為我到七、八十歲了,我才看到姊姊寫的那些信,等我老公死了,我才看到那些
劉佬佬進大觀園,電影看那麼久了,我第一次看開幕片,剛買到票的時候,覺得皇天不負苦心人,因為開賣約莫半小時,就沒票可買了,當我鍥而不捨,終於得到一張票,感覺手氣正旺,連之後的閉幕片都一起買到了。這次買得早,好像可以看得很盡興。現場的我,外表假裝鎮定,內心蠻激動的。 那句台詞「你們毀了我的身體毀了我的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透過閱讀《超牢記憶法》所學到的提升記憶力的技巧,包括提取練習、間隔學習以及交錯學習等方法。透過自我測試及定期回顧,能有效深化長期記憶,克服記憶力不佳的困擾。這些方法促使作者在學習中取得顯著進步,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可以快速地幫助讀者了解以我為視野所提列的書中關於大腦在學習方面的重點,或是我認為有意義的知識點。某些重點是來自於書末的註釋。我會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分類。 讀者可以花比較少的時間了解關於學習的一些重點。個人覺得只要是有學習需求(學生、考試、自學),這篇整理應該會有點幫助。喜歡的話請點愛心謝謝!
Thumbnail
你也希望像學霸一樣輕鬆學習嗎? 遇到理工科目會覺得兩眼昏花學不會嗎? 聽聽《學習如何學習》的作者芭芭拉‧歐克莉,曾經數學不及格的她是怎麼搖身一變,成為工程學教授的吧!
Thumbnail
你也希望像學霸一樣輕鬆學習嗎?但你是否認真了解過大腦是如何學習的? 《學習如何學習》用科學的角度了解大腦如何學習,讓你更好對「腦」下藥!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瞭如何學習的重要關鍵,包括充分的睡眠、適時的運動、專注和反思等方法。透過這些方式,能夠幫助腦神經的連結、深化和鞏固,讓學習更有效。此外,書中也分享了一些學習的方法,如番茄鐘學習法、手寫筆記和善用比喻等。這些內容雖然針對青少年,但也對成年人有幫助。
Thumbnail
《超速學習》是一本談論如何學得更快更好的書,透過這篇文章跟你分享,為什麼立即行動比聽課更有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深度學習的技術》中的五大學習部分:記憶力,理解力,知識網,拓展能力與生活應用。作者分享了對於這些學習部分的心得與建議,並提供了主題相關的書籍推薦及閱讀資料。
Thumbnail
學習要有成效,我們想到的可能是要「Study Hard」,除了努力學習外,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地方嗎?又或者一直拼命努力,真的就會有所回報,有好的成效嗎? 了解大腦的模式 在認真學習前,如果可以先了解大腦運作的模式,將能更有效率學習。《大腦喜歡這樣學》指出,大腦有兩種不同的神經網路,分別是專注式思考
Thumbnail
原來我們很多成年人一直都用錯方法學習了! 多數人都會有以下的迷思:人上了年紀之後記性不好,所以學習也會沒效率。但是我們人的大腦在30歲之後,要用的是不同的「大人式學習法」。邁入中年之後,大腦在理解、判斷等能力會達到巔峰,此刻不再是依賴青少年時期的「學生腦」,而是要轉為運用「大人腦」。
Thumbnail
透過閱讀《超牢記憶法》所學到的提升記憶力的技巧,包括提取練習、間隔學習以及交錯學習等方法。透過自我測試及定期回顧,能有效深化長期記憶,克服記憶力不佳的困擾。這些方法促使作者在學習中取得顯著進步,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可以快速地幫助讀者了解以我為視野所提列的書中關於大腦在學習方面的重點,或是我認為有意義的知識點。某些重點是來自於書末的註釋。我會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分類。 讀者可以花比較少的時間了解關於學習的一些重點。個人覺得只要是有學習需求(學生、考試、自學),這篇整理應該會有點幫助。喜歡的話請點愛心謝謝!
Thumbnail
你也希望像學霸一樣輕鬆學習嗎? 遇到理工科目會覺得兩眼昏花學不會嗎? 聽聽《學習如何學習》的作者芭芭拉‧歐克莉,曾經數學不及格的她是怎麼搖身一變,成為工程學教授的吧!
Thumbnail
你也希望像學霸一樣輕鬆學習嗎?但你是否認真了解過大腦是如何學習的? 《學習如何學習》用科學的角度了解大腦如何學習,讓你更好對「腦」下藥!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瞭如何學習的重要關鍵,包括充分的睡眠、適時的運動、專注和反思等方法。透過這些方式,能夠幫助腦神經的連結、深化和鞏固,讓學習更有效。此外,書中也分享了一些學習的方法,如番茄鐘學習法、手寫筆記和善用比喻等。這些內容雖然針對青少年,但也對成年人有幫助。
Thumbnail
《超速學習》是一本談論如何學得更快更好的書,透過這篇文章跟你分享,為什麼立即行動比聽課更有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深度學習的技術》中的五大學習部分:記憶力,理解力,知識網,拓展能力與生活應用。作者分享了對於這些學習部分的心得與建議,並提供了主題相關的書籍推薦及閱讀資料。
Thumbnail
學習要有成效,我們想到的可能是要「Study Hard」,除了努力學習外,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地方嗎?又或者一直拼命努力,真的就會有所回報,有好的成效嗎? 了解大腦的模式 在認真學習前,如果可以先了解大腦運作的模式,將能更有效率學習。《大腦喜歡這樣學》指出,大腦有兩種不同的神經網路,分別是專注式思考
Thumbnail
原來我們很多成年人一直都用錯方法學習了! 多數人都會有以下的迷思:人上了年紀之後記性不好,所以學習也會沒效率。但是我們人的大腦在30歲之後,要用的是不同的「大人式學習法」。邁入中年之後,大腦在理解、判斷等能力會達到巔峰,此刻不再是依賴青少年時期的「學生腦」,而是要轉為運用「大人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