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刻刻》——陳穎映後座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時時刻刻》的映後座談影人為陳穎老師,以文學與性別研究之進路撰寫影評多年的背景,陳穎從文學與女性主義的角度切入探討。談到二十世紀的英國文學,吳爾芙是我們必須提及的代表性女作家,在光鮮亮麗的頭銜包裝下,吳爾芙其實自小長期受憂鬱症所苦,原因包含幼時性侵、親人離世和對自己文學作品的質疑,鬱症的病況隱隱在各個時期折磨著她,直至最後殃及寫作,導致了吳爾芙輕生的選擇。

  憂鬱症的病情尤其深遠的影響了吳爾芙的婚姻,陳穎以吳爾芙留給丈夫含情的遺書為題,娓娓而談,吳爾芙與雷納德在倫敦布倫斯博理文團(Bloomsbury Group)相識,儘管途中不乏波折,在雷納德多次的求婚下,情投意合的二人終究成婚,吳爾芙在遺書中寫道:「若不是疾病,與我們相比,沒有人能比我們更快樂;若有人救得了我,這世界上除了你不會再有別人。」乍看之下,吳爾芙與丈夫雷納德共有一份無可挑剔的愛情,事實上亦是如此嗎?陳穎更深一層的往吳爾芙夫妻關係裡探討,吳爾芙的病症並沒有因婚姻美滿而稍緩,不到一年內,她再度陷入長達數年的深度鬱暗,甚至一反表面所呈,這段婚姻可能從一開始就存在疑慮,在吳爾芙被大量出版過的書信裡,我們能從她婚前書信的猶豫中察出端倪,作為一個思想稹密的作家,婚姻這件事絕不是二選一的問題,吳爾芙以一句「i go from being half in love with you」誠實道盡了她對未來及愛的不確定性,同時亦對性關係有所保留,正暗示了吳爾芙的同性戀性傾向,一如電影中眾女性角色所詮釋。吳爾芙是一個自省能力強的人,《戴洛維夫人》彷彿是對自己日後命運的預言。

  吳爾芙在婚後所著《戴洛維夫人》就是小說《時時刻刻》的靈感源頭,故事設計為雙線敘事,主要內容為一個中產階級女性舉辦派對過程的心理活動,小說非線性的意識流寫法,電影中亦以多重敘事堆疊的手法清楚詮釋。開頭女性角色買花的場景,其實正是小說開頭的場景,陳穎認為電影的剪接手法尤其出色,以買花的類同場面暗示這三個不同時代的不同女性,其實各是一部份的戴洛維夫人,面對著戴洛維夫人不同部份的矛盾。在《戴洛維夫人》這本書中,是帶有吳爾芙自傳性色彩的,代入那個時代作為女性、同志、妻子角色的為難,以及面對婚姻家庭的掙扎與限制。

  《戴洛維夫人》中另一條平行影響劇情的故事,是關於一個經歷戰後創傷的退伍軍人,吳爾芙借此表現自殺是一種解脫、死亡是圓滿結局的意味,兩條敘事在此交會。陳穎接著討論《時時刻刻》電影中生與死的比較,倫敦對吳爾芙而言是一個具象的死亡,而她卻毅然決然縱身墜入,或許不寫作的選擇能使她更長命,但這樣的生命是意義盡失的。當然,不同角色對生死揣懷不同看法,何謂生死,我們都無法從中取得確切答案,以此啟發我們對這個議題的重新省思。

  接著陳穎從性別議題的角度切入討論《時時刻刻》,並與《戴洛維夫人》作出比較,《時時刻刻》小說原著由麥克康寧漢( Michael Cunningham)所著,於1998年出版,獲普立茲小說獎,故事設計為三線敘事,並帶入了更多性別議題,例如女性主義、女同志、男同志及愛滋病。在《時時刻刻》,吳爾芙從擁有話語權的作者,成為客觀的一個角色,我們得以跳脫僵化的印象和觀點,重新閱讀、研究吳爾芙的生命文本。

  陳穎談女性主義,有西蒙波娃在第二性所言:「女人是成為女人的。」,亦有吳爾芙《自己的房間》所言:「女人要寫作,需要有自己的房間,和一筆屬於自己的錢。」吳爾芙因其作品創作被視為一個女性主義作家,除了《自己的房間》,對詩作《家中天使》的批評同樣具代表性——《家中天使》為十九世紀流傳度高的一首詩作,通篇頌揚了相夫教子才是妻子典範的女性形象,處境與戴洛維夫人十分相似。吳爾芙作為女性主義的先鋒,創作出戴洛維夫人這個角色來諷刺此形象,喚起後世女性與眾人的反思。最後陳穎談到了吳爾芙的同志戀情,她對於女性戀人其實十分公開,最著名的一位為Vita Sackville-West,是《奧蘭多》主角之原型,吳爾芙透過此本小說質疑性別的固定性,突破框架,提出女性也可以成為男性的新潮想法。

  座談的結尾,陳穎總結了《時時刻刻》三段反覆傳達的含義:女性在愛情與婚姻裡要怎麼做自己。在吳爾芙的時代,女性主義與女同性戀概念尚未成形,《時時刻刻》提供了一個理解過去的角度,和迎向未來可能性的一種出路,而再現畢竟是回溯式的,我們切忌以現代的標準框架過去,儘管吳爾芙被後人貼上女性主義者和女同志等標籤,但當時並不存在此種概念,那「女性」和「女性主義」是什麼?陳穎答道,她認為性別是一個歷史類別,一種文化積累的建構,生理性別以外,更包括社會文化和種種共同面對的困境,「女性」一詞涵蓋了異性戀的愛情、創作、婚姻、小孩、與其他女性的關係,藉由《時時刻刻》,我們得以重新定義或思考女性主義的更多可能性。

  在問答環節,觀眾問道,《時時刻刻》這部電影以三線敘事的手法呈現,「Woolf is writing it, Laura is reading it, and Clarissa is living it out」,老師是怎麼看待一個文學作品在多重時空,以重複的元素作為實現載體這件事?陳穎答道,此種多段式結構的非線性創作手法,呈現不同角色生命歷程類似的軌跡,在真實的人生,同一個人無法同時經歷不同時空,因此無法得知同一個人能如何活出另一段時代經驗,而文學能作為媒介生動實現這種可能。

raw-image

原文網址|原文發布日期2020/12/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臺大學生會文化部的沙龍
14會員
43內容數
2023/01/21
2023 已過去一個多月,臺大電影節年初重頭戲影評徵文競賽亦進入投稿末期,本次特別企劃邀請到「菲林跳舞」蔡宛庭與我們對談,聊聊她寫影評的初衷、對影評人的看法、以及給影評新手的建議。
Thumbnail
2023/01/21
2023 已過去一個多月,臺大電影節年初重頭戲影評徵文競賽亦進入投稿末期,本次特別企劃邀請到「菲林跳舞」蔡宛庭與我們對談,聊聊她寫影評的初衷、對影評人的看法、以及給影評新手的建議。
Thumbnail
2021/02/17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四月時文化部曾經發布有關臺靜農故居的介紹文章,臺靜農故居在成功以「紀念建築」登錄為文資身份後,台大校方也開始準備後續的整理與規劃。
Thumbnail
2021/02/17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四月時文化部曾經發布有關臺靜農故居的介紹文章,臺靜農故居在成功以「紀念建築」登錄為文資身份後,台大校方也開始準備後續的整理與規劃。
Thumbnail
2021/02/17
上週(2/11)的臺靜農故居會勘,文化部也派員參加。文化部的代表在會中表達應將臺靜農故居轉型成開放學生及民眾使用的教育中心,同時強調學生希望參與規劃及推動故居轉型的意願,與會人士也表示認同。
2021/02/17
上週(2/11)的臺靜農故居會勘,文化部也派員參加。文化部的代表在會中表達應將臺靜農故居轉型成開放學生及民眾使用的教育中心,同時強調學生希望參與規劃及推動故居轉型的意願,與會人士也表示認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廣泛的文學作品裡,多數讀者讀的是作家的作品本身,而旁及書信、日記,偶爾讀讀,更少讀的是評論或研究作品,然而,如果你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傳記或者研究文集,你會發現,這些作家本身跟作品印象會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有些讀者會覺得,讀到這些傳記會造成偶像幻滅,但我總感覺到:幻滅,才是開始(大笑)。 講這麼一串打強心
Thumbnail
廣泛的文學作品裡,多數讀者讀的是作家的作品本身,而旁及書信、日記,偶爾讀讀,更少讀的是評論或研究作品,然而,如果你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傳記或者研究文集,你會發現,這些作家本身跟作品印象會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有些讀者會覺得,讀到這些傳記會造成偶像幻滅,但我總感覺到:幻滅,才是開始(大笑)。 講這麼一串打強心
Thumbnail
《時時刻刻》自2002年上映至今,已經過了20年的歲月,《時時刻刻》具有強烈的女性主義意識,現今回望仍然是相當富饒寓意的經典電影。《時時刻刻》將三位不同時空背景的女人的生命經歷巧妙地串聯,藉由《達洛維夫人》映照出他們各自面臨的社會處境,本文將聚焦在三位女主角的生命選擇,從中剖析他們的自我意識。
Thumbnail
《時時刻刻》自2002年上映至今,已經過了20年的歲月,《時時刻刻》具有強烈的女性主義意識,現今回望仍然是相當富饒寓意的經典電影。《時時刻刻》將三位不同時空背景的女人的生命經歷巧妙地串聯,藉由《達洛維夫人》映照出他們各自面臨的社會處境,本文將聚焦在三位女主角的生命選擇,從中剖析他們的自我意識。
Thumbnail
這場兩個有夫之婦的作家維持多年的婚外情,不強調「同性」之間到底能或不能、該或不該、行或不行,只討論許多極細微的情感,將它們繞過同性的身體、性的慾,讓所有會被敏銳刺穿的,都那樣毫不避諱的被看見!好像只有那樣被看見,才能抵達性愛的頂端,像高潮後的自我釋放!
Thumbnail
這場兩個有夫之婦的作家維持多年的婚外情,不強調「同性」之間到底能或不能、該或不該、行或不行,只討論許多極細微的情感,將它們繞過同性的身體、性的慾,讓所有會被敏銳刺穿的,都那樣毫不避諱的被看見!好像只有那樣被看見,才能抵達性愛的頂端,像高潮後的自我釋放!
Thumbnail
寫下一段文字,在近百年後影響一個人的生命;閱讀一段文字,已逝的文字作者彷彿出現在面前使你作出決定;體現一段文字,在現實生活中與虛構的角色和百年前的作者產生不可分的連結。被稱作她的人最終拋棄她的名號,稱呼她為她的他逃不了變成她的命運,而創造她的她像是不可抵禦地引導自己終將代替她.....
Thumbnail
寫下一段文字,在近百年後影響一個人的生命;閱讀一段文字,已逝的文字作者彷彿出現在面前使你作出決定;體現一段文字,在現實生活中與虛構的角色和百年前的作者產生不可分的連結。被稱作她的人最終拋棄她的名號,稱呼她為她的他逃不了變成她的命運,而創造她的她像是不可抵禦地引導自己終將代替她.....
Thumbnail
  (圖片來源:http://bit.ly/38yphKZ) 不舍晝夜安靜的絕望 冷風驅散小徑上的低霧,拂曉的河流映照著清淺的天光,在隱淡的岩床上,堅決地擾動著、翻攪著、與低語著。記憶如口袋滿載的石塊那樣沉重,你不掙扎,讓奔流的河水把你帶向不可知的遠方。 1941年3月28日,星期五,這天清晨英國作
Thumbnail
  (圖片來源:http://bit.ly/38yphKZ) 不舍晝夜安靜的絕望 冷風驅散小徑上的低霧,拂曉的河流映照著清淺的天光,在隱淡的岩床上,堅決地擾動著、翻攪著、與低語著。記憶如口袋滿載的石塊那樣沉重,你不掙扎,讓奔流的河水把你帶向不可知的遠方。 1941年3月28日,星期五,這天清晨英國作
Thumbnail
  接著陳穎從性別議題的角度切入討論《時時刻刻》,並與《戴洛維夫人》作出比較,《時時刻刻》小說原著由麥克康寧漢( Michael Cunningham)所著,於1998年出版,獲普立茲小說獎,故事設計為三線敘事,並帶入了更多性別議題,例如女性主義、女同志、男同志及愛滋病。在《時時刻刻》,吳爾芙從擁有
Thumbnail
  接著陳穎從性別議題的角度切入討論《時時刻刻》,並與《戴洛維夫人》作出比較,《時時刻刻》小說原著由麥克康寧漢( Michael Cunningham)所著,於1998年出版,獲普立茲小說獎,故事設計為三線敘事,並帶入了更多性別議題,例如女性主義、女同志、男同志及愛滋病。在《時時刻刻》,吳爾芙從擁有
Thumbnail
我特別喜歡這本小說將維吉妮亞・吳爾芙描繪得生動活潑,富有女性魅力。長久以來,許多人對她的印象停留在抑鬱和投河自盡,影視作品也加深了這樣的形象,然而,那非常可惜地讓人忽略了她的幽默、她在聚會上的風采,她的優美文筆、獨到的洞察力和創造力,其中盡是她對世界的熱情和期許,遠非敏感和憂鬱所能定義。
Thumbnail
我特別喜歡這本小說將維吉妮亞・吳爾芙描繪得生動活潑,富有女性魅力。長久以來,許多人對她的印象停留在抑鬱和投河自盡,影視作品也加深了這樣的形象,然而,那非常可惜地讓人忽略了她的幽默、她在聚會上的風采,她的優美文筆、獨到的洞察力和創造力,其中盡是她對世界的熱情和期許,遠非敏感和憂鬱所能定義。
Thumbnail
《在曼哈頓遇見吳爾芙》一書,以文字將吳爾芙送至二十一世紀的曼哈頓,連結三位女性的生命。這不僅是一場穿越時空之旅,也實現了二次生命的奇想――如果還能重來一次,我們會如何生活?如果再度重生於現世,吳爾芙的同性情誼、女性寫作、兒時受虐經歷,是否會得到更多理解?她那憂鬱到自沉的生命,是否能被更多的愛拯救?
Thumbnail
《在曼哈頓遇見吳爾芙》一書,以文字將吳爾芙送至二十一世紀的曼哈頓,連結三位女性的生命。這不僅是一場穿越時空之旅,也實現了二次生命的奇想――如果還能重來一次,我們會如何生活?如果再度重生於現世,吳爾芙的同性情誼、女性寫作、兒時受虐經歷,是否會得到更多理解?她那憂鬱到自沉的生命,是否能被更多的愛拯救?
Thumbnail
《The hours》,台灣譯名《時時刻刻》,講述三個不同時代的女人面對生活中那股宛如溺水般共通的壓抑感的故事。她們都透過吳爾芙的小說《達洛維夫人》產生一種幽微的連結。
Thumbnail
《The hours》,台灣譯名《時時刻刻》,講述三個不同時代的女人面對生活中那股宛如溺水般共通的壓抑感的故事。她們都透過吳爾芙的小說《達洛維夫人》產生一種幽微的連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