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雅姊姊,現在終於可以說了》 —為什麼我們習慣檢討性侵被害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們可能不清楚,
歷經過暴力和不幸的人的恐懼總是伴隨著疑心。——黃玄進(韓國小說家)


raw-image


那天如果沒有發生那件事,我現在一定過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那天如果沒有發生那件事,他現在一定還是過著一樣的人生

韓國作家崔眞英的《李智雅姐姐,現在終於可以說了》對於被害過程的場景細節沒有赤裸裸的描述,卻讓智雅的遭遇更深深刻在讀者的腦海裡,感受智雅那種無助、徬徨接近窒息的感覺。讀崔真英受訪內容,她提到在寫或許能安慰智雅的場面時,或是描寫智雅的痛苦時,其實都很猶豫,因為她知道很多人跟智雅一樣,無處傾訴、孤軍奮鬥,或是在旁觀和懷疑中獨自苦撐。

這本書的韓文原名是《이제야 언니에게》,直接翻譯是《致 李智雅姊姊》,作者選用李智雅「이제야」作為主角名是因為在韓文有雙關意思為「現在才(終於能……)」,很多的性暴力、性犯罪對受害人來說,當下是無法說出口,甚至說出了也得不到伸張。經歷多年難以抹去的傷痛,「現在才(終於能……)」往往是用更激烈手段尋求解脫,如同我們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真實面看到的悲劇結果,悲傷、難過、心碎,還有無法伸張的揪心與刺痛。

這本書裡的主角智雅,每天都會寫兩份日記,一份是交給老師檢查的日記,另一份是寫給自己看和珍藏的日記。從她的日記知道,就讀高中時的智雅,遭到堂叔性侵,跟很多「熟人性侵」犯罪行為一樣,以「關心」作理由,美化自己的行為,或以金錢、親人作為要脅的工具。

但是,加害的並非只有性侵犯罪者,還有太多「自以為看清真相」的旁觀者,甚至造成更加難以抹滅的二度傷害。

例如警員接到智雅報案的反應,「越是這種案件就越要罪證確鑿…如果妳身上有明顯的傷口,至少還可以定個施暴罪,可是現在什麼證據都沒有啊。」,智雅問「難道要我被打個半死,被送到醫院才可以嗎?」,警員回說「從妳說的話和行為來看,根本不像個受害者…妳看起來不像乖乖受制於人的樣子。」

親戚朋友為了幫堂叔說話,開始指責「智雅一定是不檢點,勾引堂叔」、「年紀輕輕一個人去哪裡幹什麼,搞不好是預謀」、「她一定也喜歡他,不然怎麼能輕易得手」、「沒想到她居然會提告」,那時起,智雅將生活記錄簿上記錄大人曾誇讚她「很善良」、「有耐心」、「很體貼」、「重視氣氛和諧」的那些部份撕碎。

我原本以為我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被強姦,不!我人生最大的不幸是出生在這種世界,這些人之間。因為這些人是大人,我必須鞠躬問好,必須聽大人的話,不然就會成為無可救藥、天生的壞胚子。我之所以被強姦,並非因為堂叔是惡魔,而是在這個世界那不是強姦。

這本書描述很多跟李智雅一樣,遭受性侵後心境上的轉折,從恐懼害怕、憤怒周邊人的冷眼旁觀或責罵,到後來的懷疑自己、否定自己。即使某個人傷害她,她也總是從自己的錯開始找起,找不到錯時,便將他人的錯誤理解為失誤,深信如果自己做得好,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我不知道成長的過程中我想要的是什麼,一直到長大成人才明白,我想要的是至少能出現一位懂得說『對不起』的大人,會對我說『這不是你的錯』的大人,而不是咎責、漠視或想裝什麼事都沒發生的大人。」

不過,作者沒有讓傷口永遠停留在智雅身上,用她的方式去鼓勵現實中更多的智雅,我喜歡智雅因為害怕,妹妹智妮送了一把小斧頭,讓智雅可以隨時帶著身上,但有一次智雅告訴智妮,將她送的小斧頭放在竹邊的消波塊。

「我不能一直帶著這麼笨重的東西,剩下的人生總不能以這種方式活著,我無法放棄用那隻手抓住和觸摸其他事物的機會,我會想其他辦法的。放下,才會變得輕鬆」

這本書深刻的從被害人的心境轉折作為出發,更能夠深刻感受無數的被害人,在傳統道德框架下,經歷不幸的事情,還要讓他們打從心底認為自己是個有缺陷的人、是不完美的、有瑕疵的,甚至對自己的存在感到自卑,由衷的厭惡自己。

這個對被害人不友善的環境,是無數人共同創造的,當大部分人覺得改變不了而不做、小小的邪念毀滅不了而去做,而使得越來越少的善與越來越多的惡,讓社會不只逐漸往冷漠甚至是冷血發展,甚至造成無數悲劇得不斷發生。

智雅和智雅身邊人的故事不是只有在小說裡發生,我們周邊甚至我們都可能成了如同書中的「加害者」,這本書如同照鏡子提醒我們,也期盼所有真實中更多跟智雅一樣的受害者,都能走出傷痛,「現在才(終於能……)」不再發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敏隆的沙龍
23會員
21內容數
《偷書賊》中,書是那個黑暗世界裡唯一的一絲光亮。 書對很多人而言,可能是求取謀生的知識,也只是用來消磨時光, 對我而言,讀書是享受是樂趣,是啟發也是療癒
洪敏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06
實際上,禹英禑的這段介紹詞,韓文所用的名詞是토마토(番茄)、스위스(瑞士)、인도인(印度人)、별똥별(流星)、기러기(大雁),這些名詞跟우영우(禹英禑)一樣,韓文的唸法是正著念倒著念都一樣。
Thumbnail
2022/09/06
實際上,禹英禑的這段介紹詞,韓文所用的名詞是토마토(番茄)、스위스(瑞士)、인도인(印度人)、별똥별(流星)、기러기(大雁),這些名詞跟우영우(禹英禑)一樣,韓文的唸法是正著念倒著念都一樣。
Thumbnail
2022/04/05
韓劇《二十五,二十一》的落幕,相信讓很多人感到惆悵,有的人可能是因為對結局大失所望,有的人可能是因為這兩個月每個周末的「心靈雞湯」落幕後的失落。它明明是個以「距離」為主題的電視劇,為什麼卻讓人更想貼近,甚至不斷重複播放回味的作品?
Thumbnail
2022/04/05
韓劇《二十五,二十一》的落幕,相信讓很多人感到惆悵,有的人可能是因為對結局大失所望,有的人可能是因為這兩個月每個周末的「心靈雞湯」落幕後的失落。它明明是個以「距離」為主題的電視劇,為什麼卻讓人更想貼近,甚至不斷重複播放回味的作品?
Thumbnail
2021/09/29
在「假新聞」充斥當道的現代社會,對於媒體報導已經變成「低標」的要求,閱聽大眾只求新聞是「正確」、「真實」,媒體的第四權角色功能漸漸地消失殆盡,已經很少有像日本自由記者鈴木智彥撰寫的《魚與黑道:追蹤暴力團的大金脈「盜魚經濟」》透過長時間的深入調查採訪,挖掘日本水產經濟不為人知的一面。   本書最
Thumbnail
2021/09/29
在「假新聞」充斥當道的現代社會,對於媒體報導已經變成「低標」的要求,閱聽大眾只求新聞是「正確」、「真實」,媒體的第四權角色功能漸漸地消失殆盡,已經很少有像日本自由記者鈴木智彥撰寫的《魚與黑道:追蹤暴力團的大金脈「盜魚經濟」》透過長時間的深入調查採訪,挖掘日本水產經濟不為人知的一面。   本書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女性的勇敢是被鼓勵出來的,後來大學專業學了諮商療癒,經過個別諮商才知道了自己小時候曾經遇過的性騷擾事情,而且不止一個一次,層面廣泛到有小學老師、鄰居與長輩朋友……。
Thumbnail
女性的勇敢是被鼓勵出來的,後來大學專業學了諮商療癒,經過個別諮商才知道了自己小時候曾經遇過的性騷擾事情,而且不止一個一次,層面廣泛到有小學老師、鄰居與長輩朋友……。
Thumbnail
我們都在喊憑什麼,憑什麼加害者不必遭受天譴或法律制裁,憑什麼受害者要受困於陰影、加害者卻能若無其事繼續生活;憑什麼我們不斷地說服自己,這些加害者只是男性之中的少數,卻發現身邊幾乎每個女性,都有如此不堪的共同記憶。 然而我喊到最後,卻是想問:憑什麼作為一個女性,我能夠安然無恙走到今日?
Thumbnail
我們都在喊憑什麼,憑什麼加害者不必遭受天譴或法律制裁,憑什麼受害者要受困於陰影、加害者卻能若無其事繼續生活;憑什麼我們不斷地說服自己,這些加害者只是男性之中的少數,卻發現身邊幾乎每個女性,都有如此不堪的共同記憶。 然而我喊到最後,卻是想問:憑什麼作為一個女性,我能夠安然無恙走到今日?
Thumbnail
類似的故事或許還在現實生活中持續上演,如何避免悲劇的發生、面對苦難的應對方式、看見他人受害該抱持什麼樣的態度⋯⋯⋯⋯都是集體社會該去學習與思考的問題,這不會是一個人應該孤單承受的人生,而是社會集體的責任與義務。
Thumbnail
類似的故事或許還在現實生活中持續上演,如何避免悲劇的發生、面對苦難的應對方式、看見他人受害該抱持什麼樣的態度⋯⋯⋯⋯都是集體社會該去學習與思考的問題,這不會是一個人應該孤單承受的人生,而是社會集體的責任與義務。
Thumbnail
但我又能跟誰說呢? 誰會在這段關係中成為被理解的人? 誰會在這段關係中成為不貞的人? 誰會在這段關係中成為不值得被愛的人? 誰會在這段關係中成為值得這樣對待的人? 「妳這個說謊精、吸塵器,妳是不是有被害妄想症?」
Thumbnail
但我又能跟誰說呢? 誰會在這段關係中成為被理解的人? 誰會在這段關係中成為不貞的人? 誰會在這段關係中成為不值得被愛的人? 誰會在這段關係中成為值得這樣對待的人? 「妳這個說謊精、吸塵器,妳是不是有被害妄想症?」
Thumbnail
想成為他人的這種想法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一種否定與唾棄,然而人終究無法拋卻自己成為他人,裝聾作啞得越久,往後要承擔的時間也會越長,最終還是得回頭去正視,那一顆顆扣錯的鈕扣。
Thumbnail
想成為他人的這種想法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一種否定與唾棄,然而人終究無法拋卻自己成為他人,裝聾作啞得越久,往後要承擔的時間也會越長,最終還是得回頭去正視,那一顆顆扣錯的鈕扣。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該被隨便對待,沒有人應該習慣活在痛苦之中,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應該這麼難。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該被隨便對待,沒有人應該習慣活在痛苦之中,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應該這麼難。
Thumbnail
因為尊嚴被踐踏的形式太匪夷所思,身為受害方,除了驚愕凝固,一時之間想不到什麼阻止事態擴大,甚至脫身的作法。這不是妳的錯,但是妳可以有更好的機會來為自己從羞辱和挫折,甚至驚恐中脫身。
Thumbnail
因為尊嚴被踐踏的形式太匪夷所思,身為受害方,除了驚愕凝固,一時之間想不到什麼阻止事態擴大,甚至脫身的作法。這不是妳的錯,但是妳可以有更好的機會來為自己從羞辱和挫折,甚至驚恐中脫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