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經:通往心經開悟的《心經》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不是佛教徒,對研究佛教經典也沒有興趣,不是說佛經不好,對於需要高度專業又看似很多人能說也很愛說的事物,我常常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
已經看習慣章成老師的臉書文章,久而久之,對佛經有不同感受,覺得那並不是宗教,也不是玄之又玄的理論,而是一種生活智慧經典,就像今天的我們總覺得四經五書很偉大是差不多的東西,只是需要用更貼近現代人的生活語言去作說明。
現今科學發達,現實各種現象告訴我們邏輯的重要性,又不得不承認,世界上的確有目前知識,怎麼也說不清的事與解決不了的問題,有些抽象的感覺確實存在,又好像沒有人教得了,那麼,是否代表更需要放下舊的認知,用新的眼光去重新認識我們所在的世界?
別被「心經」兩個字嚇到了,老師用的字都是白話文,看下面的佳句摘錄就知道啦!

📔《心經》佳句:

① ─「金錢的秘密:為什麼過年的時候,要說『恭喜發財』?它其實有兩種意思,第一個是:恭喜你發達了、你發財了!然而,其實還有另一個意思:恭喜你!你有能力可以發給人家錢財了。懂得這個意思的人,他金錢的『太極』才會運轉得起來。」
② ─「通靈,其實一點都不稀奇,真正的重點是訊息的品質。」
③ ─「我們這世界有個很多人搞錯的地方,就是把講話高來高去的人當作是大師。所以你看,任何電影在演大師,講話都是像這樣:「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徒兒懂了嗎?」明明你的問題很具體、很生活、很現實,可是他的回答永遠都在不著邊際,好像政治語言。其實那是很低、很沒有智慧的。」

★ 延伸閱讀書單:

9.0K會員
611內容數
小說家、說書百集Podcaster,著有小說創作教學、經典說書等單元。 這裡是為說書而建的瓜棚架下,棚子與故事都得慢慢來,聽得開心,按下「贊助」支持我將故事說下去。我唯一經營中的部落格。 作品集:《此物不相思》《月光下的三個杯子》《心溜軌跡》《耶加雪夫的思念》《痴魅一夏》《暗戀術語》等愛情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通往形而上的徑路:《心向群山》人為何會想攀登高山?或者說,山為何如此令人著迷、吸引人不斷群聚攀登?
Thumbnail
avatar
給個問號
2021-08-08
想要溝通,先學會傾聽:同理傾聽的藝術《同理心的力量》 我們常常會妄自的用過去自身的經驗或對他的認識來判斷他的情緒和想法,常常聽著聽著就在對方說話之前,插了個你的理解,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帶著成見去傾聽。 「你又犯錯了」、「你應該很難過吧」、「早跟你說過了吧」 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也否定了對方的獨特經驗,忘記了人是一直變動的生物,這是非常傷害對方的。
Thumbnail
avatar
你的人生好夥伴 昆陽
2021-01-23
【筆記】心的經典【下】無明是煩惱的根本,一般人不知道什麼叫做煩惱,也不知道要斷除煩惱,只希望生活中沒有痛苦就好。遇到可愛的還是要貪,遇到不合意的還是要嗔。只希望不要受苦報,不願意不造惡因,不知釜底抽薪,只知揚揚止沸,這就是眾生的愚痴。
Thumbnail
avatar
龎演向
2020-09-28
冷靜的腦,以及溫暖的心:《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想到以前上課時,在中國史書中提到經濟,老師都會再三提醒這跟我們現在所談到的經濟語彙意義不同,但讀後才發現,經治天下、濟世人民,經濟經濟,其實本來就是同一件事。
Thumbnail
avatar
給個問號
2020-09-25
【筆記】心的經典【上】自在是不受影響,不考慮自己的得失、利害。以菩提心修行,以慈悲心廣度眾生,就是自在。一個能自在的人一定有真正的智慧,如此才能到達解脫的彼岸。許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脫後再廣度眾生,這是不太正確的;只考慮自己本身的利益,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脫。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以慈悲心廣度眾生,才能得真正的自在
Thumbnail
avatar
龎演向
2020-09-22
書評|重讀張愛玲〈心經〉綾卿,我爸爸沒有見過你,可是他背得出你的電話號碼。
Thumbnail
avatar
汪羽
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