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陳保亞《論語言接觸與語言聯盟——漢越(侗台)語源關係的解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陳保亞著:《論語言接觸與語言聯盟——漢越(侗台)語源關係的解釋》,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

2020年12月21日讀畢



陳保亞《論語言接觸與語言聯盟——漢越(侗台)語源關係的解釋》封面

陳保亞《論語言接觸與語言聯盟——漢越(侗台)語源關係的解釋》封面

讀後感:

  1. 語言接觸並非混亂、不可分析的。陳氏此書便精細地分析了語言接觸的過程。
  2. 當某群人要學某種目標語言時,他們會以自己的母語所具備的語音特徵和目標語言「匹配」。在這匹配的情況下,便會產生一種新的語言。對該群人而言,這是他們的第二語言。對目標語言而言,這是民族方言。
  3. 有一些語音特徵是目標語言有,而母語沒有。而母語會以相近的特徵作出匹配。所以第二語音,既民族方言的語音特徵相對簡約。
  4. 第二語言會向目標語言「回歸」,即慢慢把簡化了的特徵變回來。陳氏提出聲母、韻母、聲調的矩陣協合度。這觀點有趣。協合度會影響回歸的「階」,即次序。
  5. 目標語言也可能向第二語言靠攏,出現語音特徵「併合」的現象。
  6. 第二語言不會影響母語的語音系統,反而會影響目標語言。而這影響是為簡化。目標語言不能透過第二語言改變母語。這觀點十分有趣。若以香港為例,即香港人學外語(如英語、普通話、日語、韓語)所產生的港英、港普、港日、港韓,並不會影響得到香港人所說的廣州話。相反,居於香港而母語為英語、普通話、日語、韓語人士所說的英粵、普粵、日粵、韓粵會影響到香港廣州話。
  7. 目標語言可以透過借貸將母語的語音特徵繁化。能說第二語言的人與說母語的人溝通時,若遇上只見於目標語言而不見於母語的語義時,就會直接採用目標語言的語𢑥。所以愈是基本的詞義,就愈容易在目標語言、母語中找到對應的詞彙,於是就愈小機會需要借用。
  8. 陳氏的研究發現語言接觸是「無界有階」。「無界」即語言的任何部份也可以因接觸而改變。「有階」即雖然任何部分都可以受到影響,但改變是有先後次序。
  9. 兩種語言的關係是同源還是接觸,可以憑關係詞判斷。陳氏將施氏詞表(Swadesh list)分為「第一階」(首一百詞)和「第二階」(後二百詞)。兩種語言的關係是同源關係的話,則第一階關係詞比率較第二階關係詞為高。若是接觸關係,則則第二階關係詞比率較第一階關係詞為高。
  10. 陳氏提出以概率來計算語音是對應。唯當中提及卜瓦松分布、「如果一個概率為0.01或小於0.01的事件出現時,不應該歸成隨機情況,而應該視為由一種必然原因引起的」。當中涉及統計學知識,現在尚未讀得明白。
  11. 此書討論了語言接觸時,語音、詞𢑥因而如何變化。但語法又會如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錦鯉的沙龍
9會員
17內容數
記錄完整看過的書籍、文章,以及閱讀過後的感發。文章不求深刻精練的看法,只求看法消失之前盡快寫下,作為日後的思想發展的里程碑。
錦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26
葉玉賢:《語言政策與教育——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比較》,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
Thumbnail
2022/08/26
葉玉賢:《語言政策與教育——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比較》,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
Thumbnail
2022/08/10
劉雲:《語言的社會史——近代《聖經》漢譯中的語言選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2022年8月9日讀畢。
Thumbnail
2022/08/10
劉雲:《語言的社會史——近代《聖經》漢譯中的語言選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2022年8月9日讀畢。
Thumbnail
2022/07/31
毛升:《歷史不止一種寫法:十篇書評裹的歷史學景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0。
Thumbnail
2022/07/31
毛升:《歷史不止一種寫法:十篇書評裹的歷史學景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0。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大概就是中文、閩南語、英語,還有一點點西班牙文。」 喂,不是 但要怎麼解釋語言學志不在精通十八國語言,而是研究語言背後的機制,包含六大子領域:語音學、音韻學、構詞學、句法學、語意學,以及語用學? 上大學前的我同樣對語言學毫無概念,以為外文系就是讀讀外國經典文學,增強英語
Thumbnail
「大概就是中文、閩南語、英語,還有一點點西班牙文。」 喂,不是 但要怎麼解釋語言學志不在精通十八國語言,而是研究語言背後的機制,包含六大子領域:語音學、音韻學、構詞學、句法學、語意學,以及語用學? 上大學前的我同樣對語言學毫無概念,以為外文系就是讀讀外國經典文學,增強英語
Thumbnail
葉玉賢:《語言政策與教育——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比較》,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
Thumbnail
葉玉賢:《語言政策與教育——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比較》,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
Thumbnail
我們也可以欣賞、認識、總結一下唯一信仰權力與金錢的政治操作如何推廣地方文化。
Thumbnail
我們也可以欣賞、認識、總結一下唯一信仰權力與金錢的政治操作如何推廣地方文化。
Thumbnail
郭必之著:《語言接觸視角下的南寧粵語語法》,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Thumbnail
郭必之著:《語言接觸視角下的南寧粵語語法》,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Thumbnail
語言接觸並非混亂、不可分析的。陳氏此書便精細地分析了語言接觸的過程。
Thumbnail
語言接觸並非混亂、不可分析的。陳氏此書便精細地分析了語言接觸的過程。
Thumbnail
在教機器學習語言之前,必須先釐清什麼是語言知識。用車子來譬喻。會開車的人未必懂得汽車的原理架構,會講中文的人也未必懂得漢語語法。我相信很多人在學外語之前,都不覺得中文也有語法吧?兒童學習母語的方式是用外在經驗灌溉基因裡的語言種籽,和成人之後學習外語是兩回事。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機器學習語言就有共通之處
Thumbnail
在教機器學習語言之前,必須先釐清什麼是語言知識。用車子來譬喻。會開車的人未必懂得汽車的原理架構,會講中文的人也未必懂得漢語語法。我相信很多人在學外語之前,都不覺得中文也有語法吧?兒童學習母語的方式是用外在經驗灌溉基因裡的語言種籽,和成人之後學習外語是兩回事。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機器學習語言就有共通之處
Thumbnail
每一種語言,都是在人類世界特有的社會條件、文化脈絡及歷史地理背景下不斷發展與演變。
Thumbnail
每一種語言,都是在人類世界特有的社會條件、文化脈絡及歷史地理背景下不斷發展與演變。
Thumbnail
有鑒於上篇所述,區分語言和方言的方式多有爭議與疏漏,較多數的語言學者傾向停止在語言本身上進行劃分,轉而在語言之外尋求政治、社會等其他因素上的差異,得出了「標準化」一詞的結果。 一種方言被標準化的有無、被標準化的程度都關係著它是否能從方言蛻變成語言。
Thumbnail
有鑒於上篇所述,區分語言和方言的方式多有爭議與疏漏,較多數的語言學者傾向停止在語言本身上進行劃分,轉而在語言之外尋求政治、社會等其他因素上的差異,得出了「標準化」一詞的結果。 一種方言被標準化的有無、被標準化的程度都關係著它是否能從方言蛻變成語言。
Thumbnail
語言學可算得上是一門「以人為本」的系統性學科,人類透過自身族群的語言工具與他人較為準確地傳遞訊息、進行交際互動與認知世界.....
Thumbnail
語言學可算得上是一門「以人為本」的系統性學科,人類透過自身族群的語言工具與他人較為準確地傳遞訊息、進行交際互動與認知世界.....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世界上有多少語言呢?語言為什麼讓我們可以聽懂一個卻完全不了解另一個呢?而語言之間又有什麼相互影響的關係呢?2015的夏天,去了歐洲大陸的筆者,在接觸當地多元語言及後續研究後,沉迷在語言與語言的奧妙之中。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世界上有多少語言呢?語言為什麼讓我們可以聽懂一個卻完全不了解另一個呢?而語言之間又有什麼相互影響的關係呢?2015的夏天,去了歐洲大陸的筆者,在接觸當地多元語言及後續研究後,沉迷在語言與語言的奧妙之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