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語言學,那會哪幾種語言?(上)

你讀語言學,那會哪幾種語言?(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小提醒:找到星星


「大概就是中文、閩南語、英語,還有一點點西班牙文。」

喂,不是

但要怎麼解釋語言學志不在精通十八國語言,而是研究語言背後的機制,包含六大子領域:語音學、音韻學、構詞學、句法學、語意學,以及語用學?

上大學前的我同樣對語言學毫無概念,以為外文系就是讀外國經典文學,增強英語能力,然後對未來充滿徬徨而已。

自從一腳踏進語言學的世界,開始了艱辛攀爬前行的旅程,我看到了語言世界的遼闊、學習到很多奇妙的知識。

最近開始想著,研究所雖然辛苦,爬著爬著也快兩年了。既然一路走來痛哭流涕、痛並快樂、痛失睡眠,那總該留點什麼下來,作為曾經戰鬥過的輝煌紀錄,於是啟動了方格子的寫作之路。

如同前面所說,許多人不曾知道語言學的內涵,但語言卻又是人類如此重要的工具。於是,我想梳理所學,除了將這些知識留予未來的自己外,也讓感興趣的人一窺究竟。


首先,就剛才提到的語言學六大子領域來做簡單介紹(詳細一點的可能會出現在之後的文章裡):

語音學 (Phonetics)—發音及原理】

「笑死」 「幹」 「確實」 「真假」 「哈哈哈」

說出這些詞應該輕而易舉吧?讓我們來想一些問題:

在你說出「笑死」的「ㄒ...」的時候,你的嘴唇有沒有打開?下巴位置在哪裡?牙齒有沒有合在一起?舌頭如何碰觸口腔?氣流怎麼流淌?咽喉有沒有任何變化?

連一個字都還沒講完,就已經牽涉到許多構造,做了許多運動。

來一段 B-box 看看發音時口腔內部有多麼活躍吧!

(YouTube: Beatboxing in real time)

語音學以語言的最小單位—音段 (segment)—作為研究目標,牽涉各種發音部位 (place of articulation) 及發音方式 (manner of articulation)。

音段 (segment) 是像 [b] [f] [t] [n] [e] [i] 這樣,一個一個的發音。

★一句話 x 語音學:「噗滋可滋。」,記得上面那個影片就好~


【音韻學 (Phonology)—聲音的組合】

但是平常說話應該不會是用單個發音溝通吧?肯定是要把它們組合在一起吧!這個範疇就進到音韻學。

生活環境及天生學習能力讓我們知道,有些音放在一起無法發音,有些可以。

舉例來說,中文裡可以說 ㄍㄚ(嘎),但不能說 ㄍㄧ(?)。可以發音的搭配根據不同語言會有所不同,像在英語中可以說 ga,也可以說 gi。

音韻學可以用非常多種不同的語言作為研究材料,從中找到音段 (segment) 的組合規則及發音方式,甚至涉及節奏與韻律。

★一句話 x 音韻學:「放在一起要念得出來啊喂!」,「ㄋㄇ」是念不出來的,如果你念成「你媽」那應該是你的問題,幫你召喚你媽。


【構詞學 (Morphology)—有意義之語言單位的組合】

這裡提到構成「意義」的最小單位—詞素 (morpheme)—比剛才的音段 (segment) 大。

以英文為例,dog 就是一個可以代表意義的單位,也就是詞素 (morpheme),通常我們認為它是單字 (vocabulary)。但其實 -s 也可以是詞素 (morpheme),我們都知道 -s 可以標示複數名詞,因此 -s 就包含了「複數」的概念,這也是一種「意義」。

所以如果今天有一群可愛的狗勾,在撲向牠們之前我們會先驚喜地說 "dogs!!!",而 dogs 是由兩個詞素 (dog + -s) 組成的。

★一句話 x 構詞學:「很多隻 dog 要加 s。」,欸嘶。

To be continued...


Reference:

Dawson H. C., & Phelan M. (Ed.) (2017) Language Files (12th ed): Materials for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Linguist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avatar-img
後面有懶人沙發
19會員
39內容數
語言學.旅遊.夢.一些突發奇想的東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後面有懶人沙發 的其他內容
自然語言處理 (NLP) 與神經語言程式學 (NLP) 是什麼?前者為使機器理解人類語言,後者則研究如何透過了解大腦運作,使用語言改變人類的思考與行為。本文簡短探討了神經語言程式學的基礎、方法、及應用,以及提出一些疑問與反思。
許多人收到國家警報說中國衛星飛越臺灣南部,但為何看成「飛越越南」?語言學角度分析了主體-背景概念及詞頻對人類理解的影響,瞭解誤讀的背後原因。
本文章討論情緒負載詞和情緒標籤詞的定義和差異,以及其在語言中的角色。透過對此類詞彙的分析,揭示了人們對於情緒詞的認知與使用方式。參考文獻包括語意學相關研究,並從語言和神經認知角度進行了討論。
自然語言處理 (NLP) 與神經語言程式學 (NLP) 是什麼?前者為使機器理解人類語言,後者則研究如何透過了解大腦運作,使用語言改變人類的思考與行為。本文簡短探討了神經語言程式學的基礎、方法、及應用,以及提出一些疑問與反思。
許多人收到國家警報說中國衛星飛越臺灣南部,但為何看成「飛越越南」?語言學角度分析了主體-背景概念及詞頻對人類理解的影響,瞭解誤讀的背後原因。
本文章討論情緒負載詞和情緒標籤詞的定義和差異,以及其在語言中的角色。透過對此類詞彙的分析,揭示了人們對於情緒詞的認知與使用方式。參考文獻包括語意學相關研究,並從語言和神經認知角度進行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