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電的藝術】--三本經典書籍 教你如何不再怕被電,越電越成長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又到了大五進醫院的季節,想起以前菜菜的自己被VS智商輾壓的恐懼。每次報告就好像赤裸裸地站在台前,所有缺陷在醫師眼中無所遁形。
我花了超過半年的時間才逐漸適應這種氣氛。以下分享三本書伴隨三個步驟,治癒我的玻璃心。
.
Step1 心理準備
《被討厭的勇氣》其中一章提到:「人生不是與他人的競賽」、「人人都是我的夥伴」
被電的時候常常會覺得,這是一場自己與醫師的競爭,答出問題就贏了,被問倒就輸了。這種想法不過是心中小劇場,VS的知識量遠超於clerk 1000倍,根本不需要透過批評來獲得優越感。因此他們既然願意花時間聽我們報告,給的每一句建議都是希望學生能學到更多。
另一方面,不能期待醫師的每次回饋都顧及我們的心情。尤其外科醫師心直口快,上一秒還在電人,下一秒忽然大T一波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
這本書告訴我,必須把醫師當作夥伴,帶著這樣的想法上台報告也比較不會緊張~
事實上在這個過程是進步最快的時候。怎麼說呢?
.
Step2 放大優點
《刻意練習》的作者研究各領域的大師的學習歷程,歸納出一條共同學習路徑:明確目標→跨入學習圈→專注→回饋
其中「回饋」是最容易忽略的項目,在學習的過程中,投入時間固然重要,但更需要老師在一旁修正偏離的方向。這也解釋了為何「自學」容易失敗的原因。
另外「回饋」也是最難達成的項目,畢竟良師難尋,但是在醫院卻沒這個問題,天天都可以遇到醫師。常常覺得我已經很了解的病人了,但VS一連串問題下來,才發現自己只是記得症狀和data而已,沒有做深入的思考和判斷。書中知識轉換成臨床實務的過程中,真的很需要醫師的帶領。
.
我以為自己怕被電,事實上我小看了被電獲得的好處,才會這麼在意負面情緒。
這本書告訴我回饋的頻率決定進步的速度,心中自然萌發被電的動機 (M屬性已被開發
雖然被電讓我收穫良多,但是負面情緒又該如何調適呢?
.
Step 3 縮小痛點
《脆弱的力量》的作者研究指出,勇於展現脆弱的人,更容易感受到愛與歸屬。
(展現脆弱的例子:坦承自己的失敗、尋求原諒、上台報告......)
這個結論太反直覺了。不是應該越厲害的人才更容易得到愛與歸屬嗎?
.
根據本書理論,被電的心理狀態如下:
醫師電爆我的報告→我覺得自己是很糟的人→覺得醫師和身旁的同學會因此疏離我→失去歸屬感。
但事實上是這樣嗎? 我的大五 partner Victor Yu 同學前5個大course各種被電,也越來越沒自信。終於到放假前最後一個報告超認真準備,表現超好,連CR學姊都讚嘆,大六之後依然維持高水平的報告內容。我對他從此改觀。
因此必須從最上游改變認知:
醫師電爆我的報告→「我覺得自己是很糟的人」 改成
醫師電爆我的報告→「我做了一個很糟的報告」 報告與個人價值沒有相關
.
做了一個很糟的報告也許會失望難過,但「個人價值」必須透過「過去的累積」以及「未來的成長」來評估,不該被一次表現定義。
有了這樣的認知,就能拿回情緒的主導權,你的歡樂與哀愁不會被他人的評價決定,面對批評更有辦法專注於讓自己成長的內容。
.
原來我不只怕被電,更怕自己失去與他人的連結。
這本書給我更多勇氣,現在我更願意挑戰以及分享失敗的經驗。因為我相信自己不會因為單一事件而失去價值。
.
<小結>
抗電歸抗電,書還是要念。擺爛跟抗電是兩回事,因為這種人一開始就逃離競技場,只想逃避努力伴隨的風險,千萬別想著「尷尬五分鐘,回家很輕鬆」,事實上一點成長都沒有。
很喜歡不朽寫的一句話:「不要害怕萎靡,你有自己的花期」,共勉之









5會員
8內容數
給醫學生的生存指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致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高中同學會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中醫大病歷報告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你平常會看藝術相關的書籍嗎?看了《印象派,看不懂就沒印象啊啊》這本書才發現藝術史超有趣!印象派的畫作是畫展常客,例如莫內、梵谷,當我們在看這些畫作的時候,你知道裡面的故事嗎?原來莫內為了追求愛情被父親掃地出門,所以只能到戶外畫畫省錢、現代藝術之父塞尚的不對稱的畫作在當時被當作垃圾......
Thumbnail
avatar
凱妮絲
2021-05-29
以書籍藝術為標竿的圖畫書作家李蘇西(Suzy Lee)[下]:《海浪》、《影子》以「書籍藝術家」為標竿的李蘇西將圖畫書當作藝術品進行創作,將書的構成要素包含在她的故事敘述裡。她喜愛無文字書的創作,她認為,僅用圖像也可以把故事說得精彩,而這種單純以圖像說故事的圖畫書,也只有把書籍當成藝術品來對待的畫家才能做到。
Thumbnail
avatar
童里繪本洋行
2021-04-22
以書籍藝術為標竿的圖畫書作家李蘇西(Suzy Lee)[上]:《愛麗絲幻遊奇境》、《鏡子》SUZY LEE的圖畫書創作以「書籍藝術」為標竿,進行一系列無文字圖畫書的視覺實驗,巧妙的佈局與運用書籍裝幀的限制,探索出一條想像的邊界線—書溝(gutter),玩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圖畫書閱讀。
Thumbnail
avatar
童里繪本洋行
2021-04-22
《吸血鬼獵人D》古典華麗的經典藝術之作單以故事主體而言,《吸血鬼獵人D 》毫無疑問是優秀且嚴謹的。不過故事的優秀,同時也仰賴於作畫的用心。 就如標題所言,《吸血鬼獵人D 》是一部古典而華麗的藝術之作。它的美麗之處,就在於畫面不論是地板與背景的紋理刻劃,人物毛髮、皮膚與皺紋的描繪,景物光線與陰影、色彩的調配,通通都非常細膩且精緻。
Thumbnail
avatar
Moonrogu
2020-10-30
〈知識的遊牧據點〉:探訪藝術家書籍文獻庫(上)很喜歡PM針對書籍的核心理念:書籍作為一個創作媒材,最有價值的是當你能拿在手上擁有。藝術家書籍可以打包進你的生活,必須經過你親自的觸摸、翻閱、感受。你在圖書館翻閱,跟實際擁有後在家裡翻閱、在被窩裡閱讀,是不一樣的;甚至你現在擁有後的觸摸,跟十年後再觸摸,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書要被擁有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avatar
Scarlett
2020-08-20
我的經典書目是梅崗城故事 : 愛人如己,沒有人是被擊倒的一群 我覺得難過的是,當一個人開始憤世嫉俗時,會開始有階級感。會對人分群和做其中之一的假設是他的行為聯繫著它們品質的心智。就像看到外籍移工在北車大肆喧嘩或席地而坐感到他們就是無禮和髒,想像用雞毛撢子撢去眼中不舒服的景象,揮落的灰塵若是看不見後就可以一掃陰霾。但那在於其本身,各位,就是一個謊言。
Thumbnail
avatar
Yvonne Su
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