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手記|關於文字之於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若有人問起:你有喜歡的東西嗎?我最常回答「看書」與「對話」。過往的經驗中,說出自己喜歡看書的人難免被戲謔矯情,不過可能是我表情太認真了,讓人吐槽都吐不出話來,在這個面向上我的真心幸運地沒被當成一場笑話。以上,是我曾思考過最接近「閱讀之於我」的事。

然而這篇Project V 徵文像打翻蜜糖罐一樣,讓我再次反思並延伸了閱讀之於我的感受。

我喜歡閱讀,也喜歡用文字強留生命中的小事,透過這些細碎的紀錄串成非常個人的體悟。接收作者傳達的體悟/意念(不論是直接或是間接的暗示),對我來說是非常迷人的過程。

銜著接讓人慾罷不能、立即享用的相同性,我以徵文提及的短影音為對比,帶出文字之於我。

近年讓人著迷的短影音,透過不斷刺激感官讓人欲罷不能(我個人沒入坑)。在現代,書本與短影音都是能立即被享用的內容,不過相較於主動刺激感官的短影音,以文字為媒介乘載的訊息帶有一定的被動性,而這對我來說,正是兩者關鍵性的差異。

這個差異也帶出內容對個人不同層面的刺激。以短影音來說,刺激是即時的、完成式的視覺與聽覺體驗,我們容易處在被動接收的狀態,曝曬於大多在生命中缺少延展性的直白中,主動沖刷著感官;而閱讀是個人採取主動的行為,並且以每個人獨有的方式輸入比短暫的感官刺激更深長迴盪於生命裡的訊息。

兩者各有需求之人,創作者也都在不同層次下功夫,沒有誰好誰壞。不過,我個人更喜歡閱讀,之於我而言:

閱讀是用自己的步調走入他人的意念中是獨有的生命體驗揉入另一種生命經驗是以屬於自己的姿勢躍入一池腦海暢遊。

這種私人的體驗,以一種佇立的方式等著每一個獨特的姿態與之共振。我喜歡文字與不同靈魂、心智震盪出的各種結果,既開放、又慈悲。文字與閱讀者就像共舞一樣,試著彼此貼合於各種速度與狀態,專注而存在當下。

不論是為了尋求答案、開腦洞、找知識或獲得靈感,閱讀總能讓我感受到自成一格的平靜,就像徜徉在和緩的海面中。我有時也會將文字詮釋進現有的生命體驗裡,來更替/疊加成新的生活樣貌,這些都給予了我當下最適切的能量。

raw-image

我有限的閱覽經驗並不能代表全部,閱讀之外也會看影片,亦看過讓人印象深刻且富含深意的短影音、經歷過讓人印象不深的閱讀體驗XD。不知道格友們是不是也都更喜歡文字一些呢?

感謝策展人這次的主題。


一個喜歡觀察的閒人
以片段的眼界紀錄小事

👉🏻如果您喜歡文章請按下愛心❤️
👉🏻每週持續來點靈感請按追蹤】✅👉🏻邀請您在有餘力時按下贊助】☕️
這些都將會成為我持續前行的燃料🚀


raw-image

🧧 方格子|限時活動!】🧧

咚咚鏹!贊助兼抽獎!
現在只要按下「贊助」,金額滿百元就有機會抽中$8888元!詳情快點選這裡!在此也私心邀請您,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小額贊助陪我度過美好年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5.2K會員
340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我從這次的創作反思中,再次解構了個人的寫作模式,並重新定義自己的內在運作。趁機將卡關與破解方法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即便寫作可以有技巧、有心法,還可以透過外在導師(寫作班、寫作書)提供的方法練習輸出內容,但是,也能夠透過自我覺察提煉出屬於自己的內在模式,再以具體的表達架構回應「我是誰」。
Thumbnail
2025/04/29
我從這次的創作反思中,再次解構了個人的寫作模式,並重新定義自己的內在運作。趁機將卡關與破解方法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即便寫作可以有技巧、有心法,還可以透過外在導師(寫作班、寫作書)提供的方法練習輸出內容,但是,也能夠透過自我覺察提煉出屬於自己的內在模式,再以具體的表達架構回應「我是誰」。
Thumbnail
2025/04/08
老師給予的慷慨與信心,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光明與慈悲的支持,我像沐浴了暖陽,也有被認同的感覺。我想要「奉獻天賦」也不是在開玩笑,否則我就不會認為它是個「問題」。但這些都與「我」感受到的「有趣」不相違背。覺知到「利益他人的事,我會幫你」這句話所帶來的「感受」,讓「我」醒了過來。
Thumbnail
2025/04/08
老師給予的慷慨與信心,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光明與慈悲的支持,我像沐浴了暖陽,也有被認同的感覺。我想要「奉獻天賦」也不是在開玩笑,否則我就不會認為它是個「問題」。但這些都與「我」感受到的「有趣」不相違背。覺知到「利益他人的事,我會幫你」這句話所帶來的「感受」,讓「我」醒了過來。
Thumbnail
2025/04/03
友人在老師的手點指節之間,獲得了解答。另外沒問出口,卻一直掛心上的芥蒂,也無意間被老師主動說出來的話語給撫癒了。友人帶著輕鬆喜悅的心情離開,隔天,每逢朋友便提起這神奇的一晚,引得大家都想去算一算,很快我們又去找老師了。
Thumbnail
2025/04/03
友人在老師的手點指節之間,獲得了解答。另外沒問出口,卻一直掛心上的芥蒂,也無意間被老師主動說出來的話語給撫癒了。友人帶著輕鬆喜悅的心情離開,隔天,每逢朋友便提起這神奇的一晚,引得大家都想去算一算,很快我們又去找老師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會對閱讀如此執著的理由,或許只是因為當時被允許的娛樂,就是如此有限,但卻在長大之後理解⋯
Thumbnail
會對閱讀如此執著的理由,或許只是因為當時被允許的娛樂,就是如此有限,但卻在長大之後理解⋯
Thumbnail
閱讀是用自己的步調走入他人的意念之中、是用獨有的生命體驗揉入另一種生命經驗、是用屬於自己的姿勢躍入一池腦海的暢遊。這種私人的體驗,以一種佇立的方式等著每個獨特的姿態與之共振。我也喜歡它與不同靈魂、心智震盪出的不同結果,既開放、又慈悲,能服貼於各種速度與狀態。
Thumbnail
閱讀是用自己的步調走入他人的意念之中、是用獨有的生命體驗揉入另一種生命經驗、是用屬於自己的姿勢躍入一池腦海的暢遊。這種私人的體驗,以一種佇立的方式等著每個獨特的姿態與之共振。我也喜歡它與不同靈魂、心智震盪出的不同結果,既開放、又慈悲,能服貼於各種速度與狀態。
Thumbnail
除了會寫文章來分享自己的看法與故事外,我也喜歡閱讀文字作品。或許有些人會覺得看短視頻更有趣,但是對我並沒有很大的吸引力。或許,也和我不太喜歡嘈雜的事物有關。又或許,我偶爾也喜歡一個人安靜獨處的時光。 仔細思考後,我推測喜歡閱讀文字作品的三個原因是: 1.看到更具深度的觀點 2.容易學習新知識
Thumbnail
除了會寫文章來分享自己的看法與故事外,我也喜歡閱讀文字作品。或許有些人會覺得看短視頻更有趣,但是對我並沒有很大的吸引力。或許,也和我不太喜歡嘈雜的事物有關。又或許,我偶爾也喜歡一個人安靜獨處的時光。 仔細思考後,我推測喜歡閱讀文字作品的三個原因是: 1.看到更具深度的觀點 2.容易學習新知識
Thumbnail
「閱讀」不是把自己帶離這個世界,而是把某些還未理解的事物,帶入自己的視界。
Thumbnail
「閱讀」不是把自己帶離這個世界,而是把某些還未理解的事物,帶入自己的視界。
Thumbnail
忘了是從何時開始,文學、書本、小說、文字就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部分。 即使科技日新月異,世界進步得很快,細細品味一本小說、一篇文章,似乎都是一種浪費時間的奢侈。漸漸地,會發現隨隨著世界的進步,人們更偏好於速食式的「短影音」,快速且能馬上得到想要的資訊或是笑料,似乎把時間花在閱讀上是很不適合這個步調
Thumbnail
忘了是從何時開始,文學、書本、小說、文字就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部分。 即使科技日新月異,世界進步得很快,細細品味一本小說、一篇文章,似乎都是一種浪費時間的奢侈。漸漸地,會發現隨隨著世界的進步,人們更偏好於速食式的「短影音」,快速且能馬上得到想要的資訊或是笑料,似乎把時間花在閱讀上是很不適合這個步調
Thumbnail
閱讀是一個人便能開始的休閒活動,也因為書裡的世界實在過於迷人。一頁接一頁、一本一本地翻著,讓人完全忘記時間的流逝。對筆者而言,閱讀就像場人生的旅行,像日常的對話,像刺激的冒險;是享受當下、回味過往,也是展望未來。過程會痛苦,同時亦會幸福,某人藉由文字傳遞的東西,同樣透過文字緩緩滴入筆者的心頭。
Thumbnail
閱讀是一個人便能開始的休閒活動,也因為書裡的世界實在過於迷人。一頁接一頁、一本一本地翻著,讓人完全忘記時間的流逝。對筆者而言,閱讀就像場人生的旅行,像日常的對話,像刺激的冒險;是享受當下、回味過往,也是展望未來。過程會痛苦,同時亦會幸福,某人藉由文字傳遞的東西,同樣透過文字緩緩滴入筆者的心頭。
Thumbnail
從小就很喜歡閱讀的我,從世界經典、台灣本土作家、亞森羅頻、福爾摩斯,一路到現在廣泛涉略商管書和投資書。 書本一直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Thumbnail
從小就很喜歡閱讀的我,從世界經典、台灣本土作家、亞森羅頻、福爾摩斯,一路到現在廣泛涉略商管書和投資書。 書本一直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Thumbnail
一打開方格子就看到右上角小鈴鐺的通知,預覽文字寫著「你喜歡文字嗎?」,我會心一笑的點開,發現是方格子在徵文,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確定完我一定會緊扣主題後,詳細規則我就不太管了,用滑鼠溜的一下滑過以下說明,因為我已經寫作慾滿滿,迫不及待想寫出我對文字的喜愛。 我喜歡文字。 這是我活了30幾年,很近期
Thumbnail
一打開方格子就看到右上角小鈴鐺的通知,預覽文字寫著「你喜歡文字嗎?」,我會心一笑的點開,發現是方格子在徵文,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確定完我一定會緊扣主題後,詳細規則我就不太管了,用滑鼠溜的一下滑過以下說明,因為我已經寫作慾滿滿,迫不及待想寫出我對文字的喜愛。 我喜歡文字。 這是我活了30幾年,很近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