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忌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不是教徒,對於宗教我保持著開放的態度,但七宗罪這個詞,估計不是教徒也都有所耳聞,普遍的動漫影視經常出現,大概也屢見不鮮。
  很多人都把七宗罪當成一種靈感的來源,以七宗罪當作發想的內容不計其數,但其實認真思考。七宗罪對於人心的負面歸納的非常完全,至少對於我而言是如此。
  傲慢、忌妒、憤怒、怠惰、貪婪、暴食與色慾,人此生會有的負面狀態,我現今就佔有六項。
  對於我而言,他人的想法比我的想法更令我重視,為顧及顏面,所以傲慢比較沒有表現外,其餘在我身上均顯露無遺。
  就但丁的說法,七宗罪由輕到重呈現一個倒沙漏狀,色慾最輕而傲慢最重,換成中國神話的說法,就是除了十八層地獄外,前面十七層我都有資格到此一遊。
  忌妒和貪婪十分類似,都是希望獲得別人擁有而自己缺乏的事物,但忌妒卻被排在第二層,其實可以看出忌妒是有一定的程度。
  我覺得因為家庭的關係,導致十分很渴望成功。希望可以透過別人的鼓勵、羨慕的眼神、他人的讚賞,讓我自己有種「我比別人高一等」的想法。
  但資質不好且怠惰的我,漸漸的開始追趕不上別人,所以開始使用些小聰明,想著我還是受歡迎的。
  而那些曾經與我一起並肩而走的夥伴,開始一個個透過努力走在我前面,成為了獲得掌聲與讚賞的人。
  我知道我沒有努力,但我止不住自己對於那種成功的渴望。我時常會思考「這次是他運氣好。」、「為什麼這樣的人我無法超越。」
  諸多的忌妒想法在我的心中駐紮,無限循環著相似的詞語。我開始變得自大,去追求不屬於自己的名聲,希望透過各式各樣的方式,可以讓別人眼中有我。
  說好聽一點就好勝心,因為好勝心強,所以輸了會有各式各樣的歸因,畢竟接受不了輸這個事實。
  但我的狀況卻是一再的跌倒,卻總是怪罪別人搶走自己的第一名,不去反思自己為什麼做不好。
  這種情況在我上大學時有稍微改變,脫離了壓抑的分數追趕,我到了一個相對較為放鬆的環境。
  剛開始對於成績的高低依舊無法諒解,看著同寢室友的成績,連高出一兩分都要計較,心中忌妒之火燒好幾天。
  但後來慢慢對於成績感到釋懷,總有人告訴我,大學期間的那一兩分,不會對於你未來有任何的幫助,第一名畢業和最後一名畢業,也都是同拿畢業證書而已。
  忌妒簡而言之,就是渴望自己得不到的事物。在我看來,我的忌妒心會如此溢滿,源自於我對別人評價的渴望。 
  我總是喜歡拿別人給我的框架,塑造成自己的模樣。無時無刻追逐著他人的名聲與看法,從別人的讚揚中獲得自己的歡樂與成就。
  我的快樂都是建立在別人的想法之下。
  所以當我得不到那些可以被讚揚的條件時,我會發自內心的忌妒,因為我得不到這些成功,可能會失去別人對我的看法,可能會讓別人很失望,認為:「我就只是這樣。」
  現在的我依舊也會有忌妒心,這件事情不是上了大學、出了社會就能解決,但我開始嘗試在調節自己。花很長的時間告訴自己:「其實別人的看法沒有那麼重要。」、「其實沒有那麼多人再看你。」
  偶爾偶爾,還是會有這些想法出現,但我願意與它交流,嘗試緩解這些想法。或許很難,但至少我努力嘗試。
  最後,希望有著忌妒心的你,別認為自己十惡不赦。我想忌妒心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上的差異,對於我而言,有忌妒心可能也是一個人上升的動力,就像阿德勒的自卑感一樣。
  願你、願世界,得以安喜;願我、願世界,得以安息。
avatar-img
0會員
5內容數
日常生活隨筆,記錄自己的心情、想法、思考與想要傳遞給大家的,自己的思想。 我就是一個平凡的人,世界上的一個普通人。 只是希望可以用我自己的方式,來和大家進行對話。 只是希望可以用我粗糙的文筆,來做出微小的改變。 只是希望,你我的世界得以安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其實很多事情我們很早就明白,只是要等到發生後才會體認到,如果當時能更警惕就好了。   我的生活很平凡且單純,畢竟我還沒正式踏入職場。回朔我近四分之一生,待過最久的場域就是學校,相處的對象也幾乎是同年齡的夥伴。   也或許正是這樣,才會使我兀自的認為,學校是一個和平的場域。
  不知道什麼時候,似乎寫作夢就在我的心中扎根。   起因大概是因為我的母親,因為她喜愛看小說的興趣,也開蒙了我對小說的想像,漸漸的希望可以把自己的故事給寫下來,甚至嘗試自己開始動筆編織幻想。   那時正值國小階段,正是半大不小野孩子的時期,有夢想且努力實踐的我,因為這個寫作夢,而成為國小時期最亮眼
  對於一個沒有談過戀愛的人來說,愛情無疑是幻想的產物,被粉紅羅曼史摧殘過的我們,總是認為愛情即是美好的。   然而,幻想總有一天會破滅,愛情在現實面前,總會有很多變數。
  其實很多事情我們很早就明白,只是要等到發生後才會體認到,如果當時能更警惕就好了。   我的生活很平凡且單純,畢竟我還沒正式踏入職場。回朔我近四分之一生,待過最久的場域就是學校,相處的對象也幾乎是同年齡的夥伴。   也或許正是這樣,才會使我兀自的認為,學校是一個和平的場域。
  不知道什麼時候,似乎寫作夢就在我的心中扎根。   起因大概是因為我的母親,因為她喜愛看小說的興趣,也開蒙了我對小說的想像,漸漸的希望可以把自己的故事給寫下來,甚至嘗試自己開始動筆編織幻想。   那時正值國小階段,正是半大不小野孩子的時期,有夢想且努力實踐的我,因為這個寫作夢,而成為國小時期最亮眼
  對於一個沒有談過戀愛的人來說,愛情無疑是幻想的產物,被粉紅羅曼史摧殘過的我們,總是認為愛情即是美好的。   然而,幻想總有一天會破滅,愛情在現實面前,總會有很多變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一樣限時到農曆年後❤️ 上一篇👇 經過第一階段的直播,觀眾數量已經來到1400人了… 我穿著極短的學生服短裙,幾乎是透明的上衣隱約透出我的奶頭,還有被紅筆塗鴉過後的樣子….下半身更加淫蕩,對著鏡頭是我穿著幾乎沒有遮擋的短裙,小穴裡的攪拌棒若隱若現的呈現在鏡頭面前,大腿上面寫的淫
這部作品完成最後一篇的發佈了。 🗽三週在紐約 這段故事是我去紐約時在布魯克林一個公園所聽到的,整部作品的主線就是當時那位先生和我敘述的內容。
Thumbnail
最堅強的堡壘都是由內部攻破的,所以你必須讓自己冷靜、堅強、無畏,這力量應該源自於理性數字思維,而不是宗教般盲從盲信 「系統性風險」屬於「全有全無」,不要自己亂猜亂解釋,要減碼就等「大盤整體融資維持率」跌破警戒線,不然很容易因為恐懼殺到最低檔 都是定量化數據,感覺與口號請你淡忘,更不要當神猜測漲跌
Thumbnail
嫉妒心是一個內心不夠愛自己的表現,希望每個人都好好愛自己,這樣的人能量太低了。文章主要內容是關於嫉妒心的危害以及愛自己的重要性。
瞋恚之五過失與修忍之五德 人們貪愛某物,得不到的很想得到,得到以後又怕它損壞、遺失,或被人搶奪。所以,佛陀說八苦都是來自於貪著。對外物的貪著而產生「求不得苦」;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貪著,就有「愛別離苦」;有的是一看就討厭,再看更傷心,自己怨恨的人卻天天要見面,這是「怨憎會苦」。
Thumbnail
我想不出我曾經「妒忌」他人。小時候可能曾經「羨慕」別人的某種情形,也是一下子而己。長大後,連羨慕都沒有了,是我不記得、沒意識到,或是真的沒有?我也不知道。   我有被人家妒忌過嗎?應該有,只是我不知道,尤其小時候在鄉下,我總是第一名,第二名的成績離我一段距離,老師常常請我當班長,我有話就說,有意
Thumbnail
關於「羨慕」與「忌妒」,無論是大人與小孩,我覺得這都是人生中必學的課題,也是父母應分享給子女的知識、經驗。而為什麼談他,主要也是因為他對我的人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Thumbnail
如何對治嫉妒?凡夫也可以利益眾生,例如:對眾生生起一剎那的饒益心,想方設法令他人心生歡喜,令一個眾生的心轉向正法,成辦一分善法也懂得迴向有情,總而言之,一切所做的善事皆是以利眾為基點而做,沒有一絲一毫的自私自利之心。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
Thumbnail
嫉妒的背後是對死亡的恐懼。光芒四射的人也可能對自己的價值存在懷疑,對死亡的恐懼則是情緒的根源。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一樣限時到農曆年後❤️ 上一篇👇 經過第一階段的直播,觀眾數量已經來到1400人了… 我穿著極短的學生服短裙,幾乎是透明的上衣隱約透出我的奶頭,還有被紅筆塗鴉過後的樣子….下半身更加淫蕩,對著鏡頭是我穿著幾乎沒有遮擋的短裙,小穴裡的攪拌棒若隱若現的呈現在鏡頭面前,大腿上面寫的淫
這部作品完成最後一篇的發佈了。 🗽三週在紐約 這段故事是我去紐約時在布魯克林一個公園所聽到的,整部作品的主線就是當時那位先生和我敘述的內容。
Thumbnail
最堅強的堡壘都是由內部攻破的,所以你必須讓自己冷靜、堅強、無畏,這力量應該源自於理性數字思維,而不是宗教般盲從盲信 「系統性風險」屬於「全有全無」,不要自己亂猜亂解釋,要減碼就等「大盤整體融資維持率」跌破警戒線,不然很容易因為恐懼殺到最低檔 都是定量化數據,感覺與口號請你淡忘,更不要當神猜測漲跌
Thumbnail
嫉妒心是一個內心不夠愛自己的表現,希望每個人都好好愛自己,這樣的人能量太低了。文章主要內容是關於嫉妒心的危害以及愛自己的重要性。
瞋恚之五過失與修忍之五德 人們貪愛某物,得不到的很想得到,得到以後又怕它損壞、遺失,或被人搶奪。所以,佛陀說八苦都是來自於貪著。對外物的貪著而產生「求不得苦」;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貪著,就有「愛別離苦」;有的是一看就討厭,再看更傷心,自己怨恨的人卻天天要見面,這是「怨憎會苦」。
Thumbnail
我想不出我曾經「妒忌」他人。小時候可能曾經「羨慕」別人的某種情形,也是一下子而己。長大後,連羨慕都沒有了,是我不記得、沒意識到,或是真的沒有?我也不知道。   我有被人家妒忌過嗎?應該有,只是我不知道,尤其小時候在鄉下,我總是第一名,第二名的成績離我一段距離,老師常常請我當班長,我有話就說,有意
Thumbnail
關於「羨慕」與「忌妒」,無論是大人與小孩,我覺得這都是人生中必學的課題,也是父母應分享給子女的知識、經驗。而為什麼談他,主要也是因為他對我的人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Thumbnail
如何對治嫉妒?凡夫也可以利益眾生,例如:對眾生生起一剎那的饒益心,想方設法令他人心生歡喜,令一個眾生的心轉向正法,成辦一分善法也懂得迴向有情,總而言之,一切所做的善事皆是以利眾為基點而做,沒有一絲一毫的自私自利之心。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
Thumbnail
嫉妒的背後是對死亡的恐懼。光芒四射的人也可能對自己的價值存在懷疑,對死亡的恐懼則是情緒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