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能是漢族:百年民族魔咒大破解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本書的書名真的很獵奇,所以就找來看看。大抵而言是個左岸的學者,寫得挺平實的,雖然史料的部分不少,但都有清楚的說明,讀來也挺輕鬆的。剛好是本圖書館借來的書,書中有不少用藍筆寫的「心(ㄅㄠˋ )得(ㄩㄢˋ )」,這種跟作者筆戰但是作者根本看不到的作法,真的非常影響閱讀,在此嚴厲譴責這種沒有公德心的行為。
讀書還是要先了解作者想表達的內容再加以評論,避免落入打稻草人的窘境:明明作者沒這麼說,但卻踩在特定立場上大肆批評。特別是這種觸動較為敏感的政治認同問題,有些時候就更容易落入這樣的窘境,無法客觀的針對這本書的意見加以評論或給出一個比較合理的評價。
從書名可以看得出來,作者對於漢族這個說法是相當存疑的。於是追本溯源的從史書中找尋相關的紀載,以呈現漢族這個概念的來源、演進和各種說法所指涉的內容。挑戰的是漢族這個概念既沒有一個穩固的說法和指涉的族群,甚至並不是一個淵源流長的概念。
從所謂的中國五千年歷史來看,各民族的起源和中國這個概念,都是相當歧異的。也就是有沒有一個不中斷的五千年歷史?應追溯到何時?以及這段歷史所代表的意義都是值得進一步確認的。概念上從許多史書指涉的黃帝甚至是夏朝開始追溯,以及各民族的多樣性來看,漢族這個概念真的很不穩定,也有些不知所云,於是更難證明所謂自己是漢族,加上從朝代演進的觀點來看,每一次史書所載的外族入侵,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血」,也就更難說明漢族的存在了。
回到這個問題的核心,與近代史中民族國家認同的糾結。政治上確實有必要形塑認同,但這個認同的來源透過了共產黨專政下統一非少數民族即漢的認定方法,就更造成了很多不是漢族人的都被當成漢族人,畢竟少數民族非得要維持某種少數的特殊性,而這個多數則是外力強加形塑的一種認同傾向,以強化整個統治的正當性。
近代史的幾個大的中國、中華、華夏的討論和論述,無非是當時的意見領袖、文人才子所塑造的一種想像共同體,而這個認同形塑配合著近代史的演進,成為了歷史的事實,因而也有些積非成是的成了現在這個樣子。為了革命、為了推翻原先的清國所推動的一系列政治宣傳,有意無意的成為現在看來的理所當然,鄉愿一點就接受的亦所在多有,認真想起來或受到刺激去思考這個問題,則將發現所有的說法都漏洞百出,不知所云也莫名所以。
還想當漢族嗎?或者兩岸一家親?先搞清楚親些什麼?或者自己打哪來?或許對認同或政治選擇,都是一個值得想想的問題。書本的封面也很好玩,把大家熟悉的唐太宗戴上一個類似墨鏡的設計,也戲謔的挑戰起漢唐這個往日榮光的想像。
推薦給也想知道自己到底誰一家親的朋友,也許看完之後,你會更知道到底要不要一家親,以及到底有多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5會員
497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吃胰臟要做什麼呢?一般都是吃肝或肚,這種內臟類的食物別有風味,但當作書名真的很奇怪,作為小說,故事情節也有個轉折,以下儘量以不雷的方式來介紹。 確實是基於那種吃啥補啥的食補觀,面對疾病或保健的需求,似乎在某些文化裡,存在著這種期待,以減緩無法解決的問題所帶來的痛苦。一如小說書名所說,吃胰臟就因為胰臟
其實是因為圖書館架上擺著,像是新書的感覺,然後還有額度就借來當作閒書翻看。誰知道,剛好又是一篇和性侵相關的小說,已經是近期第三本類似主題的書,密集度高到開始懷疑這種事好像比想像的還普遍,以至於有這麼多的小說都有這樣的情節,圍繞著這個主題。 中學時期累積的誤解和恨,像是夢魘一般的把所有人的生活都吞噬了
接著上一本小說,這本則是以散文的形式出現,透過文字剖析自己的成長經驗,來說明性別認同少數和同性戀面對的艱難。比起之前的小說作品,散文更容易讀,儘管式專欄的文章集結改作,但仍屬文筆、篇章間關聯流暢的作品。 與其說是臺北,倒不如說是新北,但新北又顯得有些沒有代表性,作為臺北的附屬,在這個小地方就顯得特別
起初,會注意到這書,是因為作者和文壇中生代駱先生掀起的一股抄襲疑雲,顯然,最後駱先生隱諱地說不明抄襲的問題,而這本書也一直就待在待讀清單,直到最近剛好有空看完。 作者的敘事能力真的不錯,不管在劇情鋪陳或者是用起各樣學術的、網路的、市井小民的日常對話,彷彿她只是恰好聽到誰說,順手拿筆記下來這麼自然。堆
火鍋作為一種不失敗料理,基本上不要太差的湯頭,把所有的料放進去,煮熟撈起來吃就是一種容易聚餐的飲食選擇。除了某些特殊食材,像是醬料加香菜或者是芋頭放進去煮爛等等頗富爭議性之外,一般來說都是挺受歡迎的,特別是冬天。 沙茶醬對很多人來說是鄉愁。偶爾聽百靈果聊起沙茶醬之於留學或僑居的臺灣人,簡直就是家鄉味
屬於容易賭氣以及覺得天底下有很多事可以在書上找到一些答案或者追蹤答案蛛絲馬跡的個性,促使我很快地在一週裡,用電子閱讀器找零碎時間把這本書看完了,也有一些挺個人的心得。 首先,書中不斷的強調,這個組織文化富有彈性,並且有許多先決條件。所以一開始認識這個組織及產業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而這個自我剖析
吃胰臟要做什麼呢?一般都是吃肝或肚,這種內臟類的食物別有風味,但當作書名真的很奇怪,作為小說,故事情節也有個轉折,以下儘量以不雷的方式來介紹。 確實是基於那種吃啥補啥的食補觀,面對疾病或保健的需求,似乎在某些文化裡,存在著這種期待,以減緩無法解決的問題所帶來的痛苦。一如小說書名所說,吃胰臟就因為胰臟
其實是因為圖書館架上擺著,像是新書的感覺,然後還有額度就借來當作閒書翻看。誰知道,剛好又是一篇和性侵相關的小說,已經是近期第三本類似主題的書,密集度高到開始懷疑這種事好像比想像的還普遍,以至於有這麼多的小說都有這樣的情節,圍繞著這個主題。 中學時期累積的誤解和恨,像是夢魘一般的把所有人的生活都吞噬了
接著上一本小說,這本則是以散文的形式出現,透過文字剖析自己的成長經驗,來說明性別認同少數和同性戀面對的艱難。比起之前的小說作品,散文更容易讀,儘管式專欄的文章集結改作,但仍屬文筆、篇章間關聯流暢的作品。 與其說是臺北,倒不如說是新北,但新北又顯得有些沒有代表性,作為臺北的附屬,在這個小地方就顯得特別
起初,會注意到這書,是因為作者和文壇中生代駱先生掀起的一股抄襲疑雲,顯然,最後駱先生隱諱地說不明抄襲的問題,而這本書也一直就待在待讀清單,直到最近剛好有空看完。 作者的敘事能力真的不錯,不管在劇情鋪陳或者是用起各樣學術的、網路的、市井小民的日常對話,彷彿她只是恰好聽到誰說,順手拿筆記下來這麼自然。堆
火鍋作為一種不失敗料理,基本上不要太差的湯頭,把所有的料放進去,煮熟撈起來吃就是一種容易聚餐的飲食選擇。除了某些特殊食材,像是醬料加香菜或者是芋頭放進去煮爛等等頗富爭議性之外,一般來說都是挺受歡迎的,特別是冬天。 沙茶醬對很多人來說是鄉愁。偶爾聽百靈果聊起沙茶醬之於留學或僑居的臺灣人,簡直就是家鄉味
屬於容易賭氣以及覺得天底下有很多事可以在書上找到一些答案或者追蹤答案蛛絲馬跡的個性,促使我很快地在一週裡,用電子閱讀器找零碎時間把這本書看完了,也有一些挺個人的心得。 首先,書中不斷的強調,這個組織文化富有彈性,並且有許多先決條件。所以一開始認識這個組織及產業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而這個自我剖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華夏文化與多元轉型:明史》和《首崇滿洲的多民族帝國:清史》兩本出版啦!這兩個迷人的朝代既是諸多民間戲曲、小說、電影和戲劇的根源,也是學界和政治論爭的焦點,兩本書將讓大家對這些事情的好奇願望一次滿足,遍覽論爭眉角。
Thumbnail
本書探討中國唐朝中的胡人也就是慄特人與中國的關係及慄特人本身的階級文明,並特別強調了慄特人獨到的商業文化及盛行與唐的胡姬、胡舞、胡曲充斥濃厚異國風情的敘述。作者以學術的角度切入,對於遊牧系國家與唐的前世與建立有獨到觀點,並深入探討了唐與突厥的鬥爭及史書的刻意遮掩。面向有一定歷史及閱讀耐性的讀者推薦。
Thumbnail
錢穆針對清季學者研究兩漢經學區分今古文經的偏執態度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光景,他在導正這方面時弊的著作之一〈兩漢博士家法考〉,指出漢代人的「古文」,指涉了兩種意涵,分別是: 史記中之古文 東漢之所謂古文 漢代是一個國祚頗長的帝國,從西元前202年從楚漢相爭最後一場大戰勝出的高祖劉邦,算到西元後220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五 從十九到廿世紀,大多數的歐洲語言學家對中國語的研究態度彷彿都離不開一個考古的視覺,視中國語為一個原始部落遺留下來的一套原始符號。「原罪」來自中國語「沒有文法」,即非屈折語。下面有四個同義短語的例子,讀者不妨思考一下﹕ 中國語﹕ 活地‧亞倫的一齣新喜劇。 英語﹕
許倬雲先生從大歷史的角度論述「華夏」,這個在哈拉瑞眼中的「互為主體的真實」究竟是什麼?去繁就簡的論述裡仍可辨認出字裡行間對大中國華夏共同體以及儒家思想濃濃的情懷。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除了表面和裡面的觀念,我以下說的例子可能全都是錯的,你也應該要來質疑。 歷史當然要說自己的文化很優越,武功很強盛。這很正常,不這麼做反而感覺是有精神疾病。這是表面。 而什麼是裡面? 譬如唐太祖,唐太宗的血統都是半胡半漢。唐高宗李治娶了自己的庶母武则天,實在很不漢人文化。唐朝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史
《辶反田野》的書名耐人尋味,由各自經驗出擊的「反田野」與「返田野」,歧異不僅在「我/他者」或文化接觸中的差異,充滿意外與機緣。乃在貫串本書的歧異點,其實存在於田野經驗的N次方間。最大的「歧異點」就在認識主體,也就是研究者,所謂人類學家身上。白話點說,不僅是田野地與報導人本身的物是人非,這本來就是過去
「人生猶如幻中幻,紅塵相逢誰是誰?父母未生誰是我,一息不來我是誰?」每到選舉的時候,你是什麼人?都會把我問到佛學的迷思裡。 夏朝還是商朝吧,青銅器上出現了宅兹中國的字眼,那時候華夏文明還沒有國的概念,周武王以後才封藩建國,而近代文明的國家觀念,還要等兩千多年。所以中國人的國應該是跟想像上的國籍或國
Thumbnail
《華夏文化與多元轉型:明史》和《首崇滿洲的多民族帝國:清史》兩本出版啦!這兩個迷人的朝代既是諸多民間戲曲、小說、電影和戲劇的根源,也是學界和政治論爭的焦點,兩本書將讓大家對這些事情的好奇願望一次滿足,遍覽論爭眉角。
Thumbnail
本書探討中國唐朝中的胡人也就是慄特人與中國的關係及慄特人本身的階級文明,並特別強調了慄特人獨到的商業文化及盛行與唐的胡姬、胡舞、胡曲充斥濃厚異國風情的敘述。作者以學術的角度切入,對於遊牧系國家與唐的前世與建立有獨到觀點,並深入探討了唐與突厥的鬥爭及史書的刻意遮掩。面向有一定歷史及閱讀耐性的讀者推薦。
Thumbnail
錢穆針對清季學者研究兩漢經學區分今古文經的偏執態度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光景,他在導正這方面時弊的著作之一〈兩漢博士家法考〉,指出漢代人的「古文」,指涉了兩種意涵,分別是: 史記中之古文 東漢之所謂古文 漢代是一個國祚頗長的帝國,從西元前202年從楚漢相爭最後一場大戰勝出的高祖劉邦,算到西元後220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五 從十九到廿世紀,大多數的歐洲語言學家對中國語的研究態度彷彿都離不開一個考古的視覺,視中國語為一個原始部落遺留下來的一套原始符號。「原罪」來自中國語「沒有文法」,即非屈折語。下面有四個同義短語的例子,讀者不妨思考一下﹕ 中國語﹕ 活地‧亞倫的一齣新喜劇。 英語﹕
許倬雲先生從大歷史的角度論述「華夏」,這個在哈拉瑞眼中的「互為主體的真實」究竟是什麼?去繁就簡的論述裡仍可辨認出字裡行間對大中國華夏共同體以及儒家思想濃濃的情懷。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除了表面和裡面的觀念,我以下說的例子可能全都是錯的,你也應該要來質疑。 歷史當然要說自己的文化很優越,武功很強盛。這很正常,不這麼做反而感覺是有精神疾病。這是表面。 而什麼是裡面? 譬如唐太祖,唐太宗的血統都是半胡半漢。唐高宗李治娶了自己的庶母武则天,實在很不漢人文化。唐朝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史
《辶反田野》的書名耐人尋味,由各自經驗出擊的「反田野」與「返田野」,歧異不僅在「我/他者」或文化接觸中的差異,充滿意外與機緣。乃在貫串本書的歧異點,其實存在於田野經驗的N次方間。最大的「歧異點」就在認識主體,也就是研究者,所謂人類學家身上。白話點說,不僅是田野地與報導人本身的物是人非,這本來就是過去
「人生猶如幻中幻,紅塵相逢誰是誰?父母未生誰是我,一息不來我是誰?」每到選舉的時候,你是什麼人?都會把我問到佛學的迷思裡。 夏朝還是商朝吧,青銅器上出現了宅兹中國的字眼,那時候華夏文明還沒有國的概念,周武王以後才封藩建國,而近代文明的國家觀念,還要等兩千多年。所以中國人的國應該是跟想像上的國籍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