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日,在中國影片平台bilibili上擁有眾多粉絲的動畫區up主Lexburner因為在直播時對動畫《無職轉生~到了異世界就拿出真本事~》的過激評論引起了網絡上的軒然大波。
《無職轉生》由於主角的人渣深宅設定以及劇情中的一些猥褻行為,是一部極具爭議性的作品。Lexburner在2月1日直播時以曖昧的用詞暗示這部作品的受眾都是底層人民,並指成功人士看這種動畫的心情就是「體恤底層人民的那種感覺」。此番言論引起了大多《無職轉生》觀眾的不滿,並在醞釀多日後於2月7日《無職轉生》在bilibili下架後踏入高潮。﹙這次風波實是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詳情可參考
此文 。﹚
促成筆者寫這篇文章倒也不是這事件本身,而是同為B站動畫區up主的泛式在2月6日的
直播 中分析了《無職轉生》的改編手法及動畫質素並對其作出肯定,因此被不少支持Lex的網民攻擊,並指他是「為無職洗地」。這個「洗」字,挑起了我近年觀看中國影視吐槽雜談的深刻疑問 —— 吐槽為甚麼是「黑」?讚美為甚麼是「洗」?
更重要的是,在中國社交平台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中,幽默感是否再無立足之地?
容我先為不熟悉中國影視吐槽雜談的看客們簡述一下現況 —— 不一定全面,但至少是親身體會—— 一面倒。甚麼意思呢?在筆者以B站為主的觀賞經驗中,影視吐槽類影片的題材高度同質化;中國影視作品吐槽以「流量明星主演的偶像劇」為主,日本動漫吐槽則以「評分低的動畫」為主,一面倒的都是部分網民心中的「爛片」。
從2020年12月到2021年1月,B站上大量湧現偶像劇《有翡》的吐槽影片,其中UP主路温1900的辛辣吐槽 引起了男女主演粉絲和其他觀眾的大規模舌戰。
筆者認為現時中國影視吐槽的這個趨勢,是對應了有關幽默感的經典論述:「優越論﹙superiority theory﹚」。柏拉圖提出,笑的出發點是怨恨,而嘲笑才是笑的主要形態。笑的意義主要在於否定、鄙夷、或者幸災樂禍。而到了17世紀,英國哲學家Thomas Hobbes 進一步確立了優越性理論,指出當人和以前的自己或者他人的缺點做比較時,突然感到自己的傑出而產生了瞬間的榮耀﹙sudden glory﹚。顯然,針對爛片的吐槽正正是以優越論為笑點基礎,給觀眾一種「我也不喜歡這種爛片,我的品味真好」的優越感。但值得留意的是,建基於優越感上的幽默,在二元對立的環境中必然具有冒犯的性質。筆者認為這也是Lexburner炎上事件真正的起源。
或許對於Lexburner而言,他不過是做了一件一直在做的事。在他播放量856萬的「
2019一月新番吐槽 」中,他吐槽《盾之勇者成名錄》時指:「﹙它是﹚主線爛俗的悔婚流動畫,說反套路的觀眾你們肯定是沒怎麼看過網文,這玩意兒當年起點一抓一大把!」其本質也是一樣的 —— 給予吐槽作品的內容、創作團隊或受眾一個低評價,令他的觀眾產生優越感;這就是Lexburner在動漫吐槽中凸顯幽默感的手法,同是也是大量吐槽類up主所使用的手法。差別只在於,在吐槽中被用作產生優越感的群體有否感到被冒犯。
在幽默當中,階級制度﹙hierarchy﹚一直存在。甚至大多時候,它們都是以具攻擊性 / 冒犯他人的方式展現;因為幽默也是展現權力的一種方式。
往遠了說,被傳笑千年的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是階級差距的無知使人發笑;每年世界盃必定出現的兩性笑話:女朋友不知道甚麼叫越位,是父權社會中的男性優越感。往近了說,相信很多人都嘲笑過外地人學習你的母語時那不準確的口音,或是聽過關於日式英語或印度英語的笑話。可以說,長久以來很多幽默都是政治不正確的。而如何在不令人感到冒犯的同時令人發笑,那種微妙的平衡才是幽默的藝術。在歌手黃明志為「東京盆踊り2020」而創作的歌曲《Tokyo Bon》中,歌詞全是對「和製英語」的調侃,但這首歌卻沒有引起日本人不滿,甚至有部分報導引用這個作品自嘲。事實上,一件事幽不幽默,不但取決於說的人,被消遣的對象是何等心態也很重要。
VIDEO
綜觀B站上的影視吐槽,近年題材同質化的現象愈來愈嚴重。經常出現在同一時期多個up主吐槽同一部作品的情況,而主題9成都是偶像劇。在筆者看來,產生這種現狀其中一個推因素是B站舊用戶對飯圈文化的抗拒。B站在開站之時是亞文化愛好者的集中地、動漫宅的桃花源;但在用戶增加和業務擴張的過程中,平台上多了更多其他範疇的內容,特別是有關娛樂圈和流量明星的部分,使舊用戶認為B站「變質」了。按筆者觀察,B站的影視吐槽大部分受眾都對流量明星和飯圈文化抱持負面態度,這促成了影視吐槽題材的高度重合 —— 吐槽偶像劇能輕易的令本來就看輕流量明星的觀眾產生優越感,本來7分的笑點也變成9分了 —— 何樂以不為呢?但另一方面,這些吐槽的幽默感有部分建基於對流量明星及其粉絲的嘲笑,自然也會引起他們的激烈反彈。所以在B站影視吐槽的評論中,經常可見如「尬黑」、「為吐槽而吐槽」等反對意見。
但「為吐槽而吐槽」其實也說不上錯 —— 吐槽的本質,不正是刻意製造的幽默感嗎?筆者一直認為,部分中國網民對吐槽的理解有誤 —— 當然,也有可能是語境不同產生的認知差異 —— 吐槽和評論,本質上就是不同的東西。
評論,應該是對受眾具有參考價值的論述。其內容可為客觀的數據和事實分析、也可以為主觀的觀影感受,但這種論述應當是有助建立作品和觀眾的交流,或可以反饋業界的意見。而吐槽,目的就是引人發笑,因此其著重點更多是娛樂性。為了凸顯幽默感,其中一種常用手法便是強調不合理和放大缺點;因此如若觀眾抱着看評論的期待來看吐槽,必然會覺得它「不客觀」、「以偏概全」,因為這就是吐槽的精粹 —— 如何表達幽默感。
筆者覺得可惜的是,中國的飯圈整體來說對反對意見接受度低,這種包容性的缺乏同時在扼殺影視吐槽的生存空間。諷刺、嘲弄、調侃等等常見的自發性幽默,全被概括為一個字:「黑」。
VIDEO
Youtube頻道Screen Junkies的誠實預告片﹙Honest Trailer﹚是個人認為質素較高的吐槽系列,它在諷刺、冒犯和娛樂性之間的平衡掌握得相當不錯。筆者出於好奇特別去看了B站一些該系列影片的轉載,但其彈幕和回應卻顯示出兩地在看待明星上的差異令中國觀眾難以接受、或說不願意去理解諷刺中的幽默感。其中一個對比強烈的影片為《誠實預告:鋼鐵人》﹙
Youtube 原片 /
B站轉載 ﹚,片中有一節對比了《鋼鐵人》、《雷神索爾》、《蟻人》以及《銀河守護隊》中雷同的設定,藉以諷刺Marvel系列電影中換湯不換藥的劇情:
來感受一下由於本片在票房上的空前成功而被Marvel變成了印鈔機的電影方程式:選個過時了的二流超級英雄、找一個毫無名氣或者過時了的二流演員、讓他和一個一部電影就掛掉的普通反派對戰、愛上一個通常很強勢的女性角色、說說俏皮話和科學用語、破壞一點公共設施、再把史丹·李當成彩蛋、射一束藍光上天、最後為《復仇者聯盟》電影作鋪墊
筆者認為這段諷刺恰到好處的令人會心一笑;但觀乎B站的彈幕,在「二流演員」這一個槽點上卻展現了較強的反彈。彈幕回應包括:「滾!你tm才是二流推主!」、「說我妮過氣?」、「妮妮過氣,你在逗我」等。﹙註:妮妮取自Tony Stark譯音,為中國網民對演員小勞勃·道尼的愛稱﹚同時,對比兩個平台的影片回應,B站上的回應大多聚焦於表達對演員的喜愛、Youtube上則較多對槽點的肯定。B站的回應中大量出現了「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喜歡妮妮!」的類似句式,即暗示「即使你作出這樣的批評,但因為對主演的喜愛我依然維護這部電影」;同時也有如「我在想他甚麽時候能做真正去稱讚影片的一期,雖然開玩笑開黑是這節目的賣點」的回應,顯示出大部分中國受眾把「吐槽」等同於「批評」。反之,在Youtube上卻有截然相反的意見:「There isn't really anything wrong with the movie. And when honest trailers has nothing to complain about it, that's when you know it's a big success」。
由此,筆者看到的是近年的網絡環境,令中國網民進入了提取關鍵字的「反擊模式」—— 只要帶有特定負面意思的詞彙,通通先表達反對和維護之意,而不是嘗試理解對方 。而本文的主要討論對象,以諷刺和調侃等手法表達幽默感的影視吐槽,在這個大環境中更是寸步難行。
例子眾多,實在難以一一列舉。但近年中國社交平台上各種身份的二元對立 —— 「精英」和「底層」、「飯圈」和「路人」、「女拳」和「男拳」…… 這些矛盾是肉眼可見的日漸加深,仿佛世界非黑即白 —— 如果不站隊,就只能當沉默的大多數。
身處灰色地帶的幽默感卻在慢慢消亡。
幽默,是一種很複雜的感情。它不是單純的引人發笑,其核心在於笑聲背後的意味深長。而這種複雜性,使得多年來各國學者和文豪也難以為之下定義;但綜觀歷史,眾多有識之士都有一點共識:幽默感之於人類是必要的。
把「humour」翻譯成「幽默」並使之沿用至今的大師林語堂在《論幽默》中提出:
因此我們知道,是有相當的人生觀,參透道理,說話近情的人,才會寫出幽默作品。無論哪一國的文化、生活、文學、思想,都是用得着近情的幽默的滋潤的。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乾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
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品質。願你讓自己幽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