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現代詩。雞與家的關係──劉兆恩〈關於雞的唸法〉

#14 現代詩。雞與家的關係──劉兆恩〈關於雞的唸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但你說這裡雞都讀作kue
這裡習於在中間添加少許細節
一如所有偉大城市,少不了的文飾
雕琢、點綴於舌尖

──劉兆恩〈關於雞的唸法〉

抱歉,第一次看到這詩題,第一個聯想到的其實2017年神曲Chicken Attack…沒錯這兩首完全沒有關係!!

好的,到底雞與家有什麼樣的關係呢?這就是此詩有巧思的地方了。中文的雞、家、歸,在台語唸法下,很可能是類同的。用語言的方式,串聯起不同的意象。當跟著說同樣語言時,似乎離自身的源頭更近了些,但如此是否真的就能找到自己的家鄉呢?這是這首詩很深沉的疑問。

同樣都是家鄉主題、語言手法,讓我想到第22屆臺北文學獎散文組優等獎〈族語認證〉這篇。

★創作螢光筆★

  • 利用不同的聲腔語調寫法來創造詩感。
  • 在兩種語言中找到同音異義。
  • 以一些台語拼音來投非台語詩的文學獎(台語詩獎例如台中文學獎),能達到一種醒目的效果。

作品連結:http://literature.award.taipei/22th/C4.pdf

作品:〈關於雞的唸法〉
作者:劉兆恩
屆數獎項:第22屆 臺北文學獎現代詩組優等獎

更多創作眉角:
👉網站:木凱創作道
👉FB:木凱創作道
👉IG:mukaiword
👉原文

raw-image


avatar-img
木凱 Mukai的沙龍
19會員
54內容數
以解析文學獎作品為主,我較關注有助於創作的部分,例如,可以從作品中學習到寫作技巧或創作者心法。偶爾會從讀者端來看作品,但重點是在創作者如何創作。 因此,會一定程度省略一般詮釋、賞析、簡介等,屬於介紹,或個人心得感受的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木凱 Muk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用一個東西去比擬另一個東西,這兩件東西最好距離夠遠,又同時具備平行的相似性,連結的方式要精準有說服力,夠遠則表示有創意。也就是要找到一個夠有創意且執行度高的表現策略。」── 羅智成
「父親漸漸聽不進我們言語 當他攤開手心,城市街景圖繪沿著他的長文爬行」 ──廖筱安〈父親是臺北的戀人〉
「車燈亮起時 就化作鮟鱇魚穿進城市腹腔。」──王信文〈我們目睹冷鋒進站〉
「我們用一個東西去比擬另一個東西,這兩件東西最好距離夠遠,又同時具備平行的相似性,連結的方式要精準有說服力,夠遠則表示有創意。也就是要找到一個夠有創意且執行度高的表現策略。」── 羅智成
「父親漸漸聽不進我們言語 當他攤開手心,城市街景圖繪沿著他的長文爬行」 ──廖筱安〈父親是臺北的戀人〉
「車燈亮起時 就化作鮟鱇魚穿進城市腹腔。」──王信文〈我們目睹冷鋒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