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漫談保守主義:自律負責,而後自由──共同體(3)

2022/10/25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基於宗教信仰慢慢長出的秩序,會有一個非常強大、高遠的敬畏對象,無論你稱之為神還是虛空,要說那是阿薩特斯什麼外神都可以。在這種敬畏對象太高的信仰下,無論階級中處在上層下層,都知道自己的存在相比之下微不足道。抱持此種觀點者,才會真正認知到「平等」的意義,非建立在制度上,而是發自內心的理解。
當然有人會說,宗教只是統治者拿來騙下層的,但就歷史上的實際狀況而言,狀況往往是相反。或許一開始,祭司等統治者是以神為名驅使下層百姓為奴僕,但當人民都相信宗教,信仰本身的規範,就會反過來制約統治者不能恣意妄為。
隨著時間過去,統治者不能自稱為神,充其量只是神的代理者。世界各地的宗教,只要發展的夠久,不管是一神教的猶太、基督、伊斯蘭,或是台灣的民俗信仰,數千年的演變,上層的統治者地位一直在下降,從神的代言人到政教分離後,宗教組織才是代言人,國王只是凡間的代理。然後國王變成跟平民沒有兩樣,只有身分地位之差,沒有能力的絕對差異。最後走到現在,國王只是個國家象徵,身分地位也只有法律上的意義,沒哪個統治者會宣稱自己具有神格,超越老百姓。

秩序必伴隨階級,你希望上層懷有敬畏或「人定勝天」?

筆者知道,反宗教的朋友會認為這是詭辯,是人去打倒神的存在,而非反過來。但這並非事實,宗教中對於神的認識,千年前就將人性去除,隨著科學發展,越來越傾向自然定律,但無論怎樣的進展,科學始終無法證明人可以超越一切。話說白一點,沒有一個人真的去做到打倒神,神的認知是隨著科學的演變跟著轉。像筆者這種有牌科學家,對於宇宙與個人的看法,始終都是有一個敬畏的存在。
扯遠了,談宗教跟共同體的意思,是要讓讀者理解,基於信仰而生的秩序,秩序本身會對人有強大的限制,因為「跟神比你算哪根蔥」。當這個階級比較的最高處,在人世無法企及的無限位置,那麼不管處在哪一階層,相較之下也都差不多。從這種信仰中,才會孕育出現代民主思想,先有一個至高無上的標準,數學好比是無限大,那麼不管你的身分地位多高,給數字10,000好了,跟一般只有100的平民相比,差100倍很多?跟無限大比,怎麼除還不都是零(100萬除以無限大也等於零),有差嗎?
但無神論的秩序觀,消滅了超自然力量的延續,不認為有所謂值得敬畏的標準。既然沒有最高的,那麼只有更高,每個人都會追求爬到更高的位置,而且身分10,000的就會覺得比100的高100倍,那些只有100或是更低的,就會被看做更等而下之。
戰鬥力53萬就可以征服宇宙了
你比較的對象是無限,那麼塵世中的一切比較都很虛無。從這種信仰中誕生的秩序,每個人都會有很強的自我約束力,負面的意思就是「比較認命」,這也是為何無神論者認為宗教是鴉片,欺騙人去認命而不追求自己利益的騙術。
確實就個體來說可能如此,但就整體而言,共同體的秩序本就需要每個人,在某個程度上「各盡其能、各取所需」。穩定的本身就需要接受現狀,不肯接受現狀的就會衝撞,當然共同體就無法穩定。然而很殘酷的現實,不穩定的共同體,只會出現有今日沒明天的生活,不可能有創造力,資源累積不了,現代社會無法出現。

無私的信念更有助共同體延續

現代社會就是工業社會,工業化的產生,我們就先不提各種理論,大量資源的累積、技術的累積、信用的累積,樣樣都是人類智慧的累積。沒有累積,怎有投資創造新技術的餘裕,沒有夠多可接受失敗的資源,共同體不會同意科學基礎,即實驗與試行錯誤。
秩序必定產生階級,無神論的階級沒有上限的存在,也不認為有無上的敬畏對象,內在衝突非常劇烈,為了要維持上下的優勢關係,其共同體運作的模式,會更接近掠奪型,不管是對外掠奪,還是上層掠奪下層。
從信仰中誕生的秩序,會有相當多的人,是以榮耀神為目的而生,不以自己當下的快樂為追逐目標。或許你覺得這實在很蠢,為了不知道哪來的神明,犧牲奉獻一輩子,該享樂的都沒享到。但就人類這種生物來說,群體性上有部分的人做出犧牲,為了提升技術無私的奉獻,整體就是有益,此類為了下一代幸福努力的信仰,就會讓共同體的適應性更強。
人性的惡,數千年來沒有太大差異,暴力、自私、放縱,如同已經進入ACG文化的七大罪,七大罪的概念並非是壓抑,也不是奴役跟欺騙老百姓用的。對人性惡的抑制,是基於對秩序的追求,試想誰願意在暴力中成為弱者,誰又願意讓自私的人來管理你?若為了個體的放縱,我們解放了宗教中對於罪的概念,將道德上的罪去除,代換以法律上的罪,那麼失去內在制約的力量,社會只會出現更多自私自利、為所欲為的人。
自私自利者,通常都把自己想要的東西,包裝成公眾利益,或是刻意放大少數個案的際遇。說詞都很美好,常以「一個人都不能被壓迫」為由,但每當自己壓迫別人,就改口「制度在壓迫,我沒有」。而自私的人發展出的理論,往往以解放他人的道德束縛為理由,作為他自己不需遵守既有道德約束的藉口。

從「解放個人」思潮到用科學替代秩序,有可行性嗎?

但普世性的道德之所以能形成,往往都有一些願意自我約束的哲人、賢人先出現,鼓勵自我規範來維持社會穩定,犧牲自己推進公益。保守主義在近年會被攻擊,甚至冠上許多莫須有的罪名,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於保守主義的主張中,有很大部分是要求人們,用信仰之類的力量,約束個人行為,而這恰恰好限制到以享樂為目標的自私者。
不過,自私的享樂者想把自己徹底放縱的理由說出去,實在太難聽,也無法被社會接受,所以近代的方式轉變了。轉變的第一步,上個世紀主要是走向無神論,以及衍伸出的各種意識形態,用反壓迫的名義好讓自己獲得實際利益。但這麼做的結果,除了讓社會快速消耗大量資源,負向回饋出現更多藉由破壞秩序已獲利的人外,對共同體沒有助益。
這最終導致戰亂,出現大量的破壞,也讓戰後多年,主張解放個人之於社會義務的各種論述,根本找不到施力點,直到戰後重建,社會穩定後才慢慢又出現。只是享樂主義跟自私自利實在太難聽了,進入21世紀後,基於自利論點的利己者,也無法用無神論與衍伸的意識形態辯護,這些幾乎都消失了。
所以現在,這類人乾脆不去碰觸最根本的秩序建立,因為不僅論理上行不通,試驗的意識形態都失敗,還造成更大的災難。故現在的模式,無神論者開始轉化方法,走向現代秩序要用科學替代這條路。
因為人類科學進展很多,超自然力量多數被證明皆為宇宙自然律一部分,現代沒人相信火山爆發是神明的憤怒,也不會覺得河川氾濫是水神在懲罰人類。故我們應該要用科學取代宗教,才能提升人類社會的發展,難道這種想法有錯嗎?

科學的社會基礎,坦白說就是嚴重不足

就保守主義的觀點來看,這種想法邏輯上沒有錯,但有幾個問題。
第一,現代科學的進展,相對社會組織能夠接受的速度,實在太快。我們現在可以接受牛頓運動學,像是做用力跟反作用力去解釋一些行為,當作社會組織的變化。最近也開始證實,人類組織運作,在某些程度上面,跟粒子在微觀與巨觀之間的行為有點類似。
但問題在於,現在工業社會哪裡僅用牛頓力學來建構?量子力學、相對論等等,都非常反直覺,腦袋不夠好的根本無法理解。有些宣稱用量子力學證明的宗教跟哲學論述,就我們有牌科學家角度來說,無異於詐騙。
保守主義認為,現代科學進展太快,而要用科學取代以信仰建立的傳統秩序,理論上可以,實務上做不到。因為科學本來就不是多數人可以理解的,以歷史發展來看,宗教是一種原始的科學,用來解釋大自然現象的方法,每個人都需要一套可以理解自己身處宇宙中,其所運作的秩序,用科學當作門檻實在太高。
這更可能形成新的祭司階級,科學家就是祭司,科學家代表宇宙說話,反正一般人不懂科學,所以科學家說怎樣就該怎樣,反科學都該被燒死。現在是還沒走到這步,但各位有沒發現,許多以科學為尊的人,其實對他們稱呼科學的各種方法,理解實在不夠,而這些近乎祭司地位的科學家,也不見得都很老實,為了自己個人利益扭曲的人並不少。
科學取代秩序的信仰根基,需要多數人都能理解,而這目前證明做不到。連台灣這個基礎義務教育很深厚的地方都不行了,其他國家更不用說。請不要持反論,去看看中學的理化平均成績多爛就知道。當我們整個社會對於科學的理解不夠深,取代的意義就不大,反而容易造成混亂。
一個沒有被普遍接受的概念,如何能成為一般信仰?懲戒惡行、獎勵善行,這是一般人都能夠理解與接受的,用這些作為基礎打造的信仰,作為社會習慣是沒有問題。但我們怎樣讓電磁學馬克斯威爾方程式變成普遍可接受的常理,並作為信仰基礎?
想用科學取代也應該是漸進式的,好比說,有一個沒有衛生習慣的國家,我們想去推廣飯前廁後用肥皂洗手,高談科學會沒有用。你用「這是讓衛生神祝福的儀式,可以讓瘟疫神退散」的說法,效果還比較大。但這算是科學取代信仰?好像哪邊怪怪的對吧。

日新月異的科學發展,與秩序的穩定需求有所矛盾

第二,進展太快的科學,將之用做秩序的根基,會讓秩序非常混亂。科學的新發現,若要將之作為新的秩序基準,就像是打造新的道德高地,好比我們發現塑膠製品有害,所以要減塑,這種思維形成風潮,最後宗教化,變成你吃飯拿塑膠袋就是罪惡,結果減塑成功。
那麼,濫用塑膠製品的問題得到解決,不是很好嗎?
對,很好。
如果幾十年來,科學只發現塑膠製品有害,那麼我們畢其一生都在努力消滅塑膠製品,問題就不大。保守主義的觀點是,花時間慢慢把減塑當成生活的一部份,然後原本習慣塑膠製品的人改掉習慣,塑膠產業逐漸轉型,失業問題平穩度過,沒有問題。社會習慣的調整是緩慢的,若要消化單一個新標準,花個十年也是可以考慮。
但現實是這樣嗎?現代科學不要說每年,根本是每幾天都有新發現,一下這個不好一下那個不好。就科學角度來說都沒有錯,凡事都是含量,A產品要減低甲元素含量,B製品要禁用含有乙化合物來保護環境。若只是單純提出問題,然後慢慢去改進,那麼真的就不是問題。
而我們看到的現象,是科學被宗教化,太多想當祭司的人,以及試圖將之宗教化後,可以從中獲取利益者,會把這些科學發現,拿去建立新的道德高地,呼籲大家遵守之。科學家的品格並沒有遠優於其他人,多的是透過宗教化獲取自身利益的。於是乎,一個道德高地形成,不多久又另一個,我們每天都在追求新的道德高地,永遠找不到盡頭。打開電視,沒有一個產品安全,點開LINE的訊息,生活周遭通通都是危機。
筆者的意思是,單單就科學發現,然後我們將之變成一個需要追求的目標,並沒有錯。錯就錯在宗教化,把一個指標看成不做到就完蛋,一點都不科學。正確的科學態度,都需要不斷的評估,而現在的科學,在執行上已經出現許多不容質疑的聲音。
保守主義反對的是科學宗教化,不是科學本身,而因為人性所趨,現在的秩序根基,多半來自於古老宗教建立的各種道德,沒有道理說拿掉就拿掉。而要用科學去取代宗教,出現的恐怕不是科學,而是新的科學教,而且更加不寬容。
更重要的是,不停追逐新的道德高地,共同體不會穩定,不管你真追逐新高地,還是攻擊別人道德高地是錯的,這只會讓科學成為失序的來源。
豐年雜誌第2卷第15期(1952年8月1日刊),雞籠生漫畫插圖(來源:農業知識入口網,典藏豐年資料庫)
  • 編:還是來個實際案例吧……簡單說就是,可能會重現類似20世紀中期把DDT當神藥用的事情。缺乏足夠試錯、後來才發現問題的科學技術推廣,可能造成相當嚴重的後遺症,比如許多人對「化學物質」乃至科學技術產生不信任。

秩序一旦混沌,技術累積困難只會陷於蒙昧狀態

第三點,這就比較直接,混沌不會帶來技術的累積,以科學為名建立的新秩序,因為無法替代信仰,只會讓舊有的失序,失序會讓科學失去發展的土壤,讓人回到蒙昧無知,而此時因為舊有的宗教信仰已經被摧毀,想要重建都很難。
所謂根據科學而生的新秩序,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來,這套思維就保守主義角度來看,無異於先把房屋的地基摧毀,房屋不僅不會垮,還能屹立不搖,並可同時換上新的地基。
這還叫做地基?當然不是,科學無神論者,是打從心底不相信現代秩序之建立,其根基跟信仰有關,而這類人通常都非常唯物論,不相信內在精神的力量,所以對於摧毀信仰沒有任何遲疑。
通常,這類科學無神論者,完全沒有對大自然的敬畏心,自認自己是超人類,超越其他人之上的存在。其實就筆者這個有牌科學家來看,會抱持這種想法者,通常也不是科學家。
總之,想用科學打造新地基的結果,會先出現水土流失的現象,得要用更多水泥去補強,而流失的速度往往比補強的要快,最後什麼都沒留下,勉強用水泥澆灌出的地基,就不是自然形成的秩序,完全不能長久。

木城幸人《銃夢》的主要角色鐵士代諾
宅編雜七雜八心得:現代科學進展,以大家習以為常的醫療服務為例,在20世紀初人類才剛對細菌、病毒有了一點點點認識,現代醫學才剛剛萌生而已。疫苗會追溯到牛痘,但以前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牛痘以外的所有疫苗都是1880年代後出現的,至今不過五代人的時間。
只要稍微認識一下18、19世紀至今的科技史,應該都會對進展的速度感到非常吃驚;讓人感到新奇、陌生、不明所以的知識與技術不斷出現,就是科幻作品在近代興起的背景因素之一。
認為自己是超人類的「瘋狂科學家」在科幻作品相當多,他們常有的共通點之一就是想藉由自己的科學力塑造新的世界秩序;其實這種性格塑造和獨裁者沒什麼兩樣,「科學」只是手段,所以往往是這種意圖破滅後,但角色還繼續在故事中登場的時候,反而才會更像科學家。
現代科幻作品中,一些「末日後」世界觀表現人類社會大失序狀態,挖掘或重新開發「上古」科技遺物來用,或可當作讓人思考秩序混沌與技術累積的範例(比《新石紀》開掛更過份的也所在多有就是)——作為阿宅是想這樣講,但看假科學的名嘴胡扯恐怕尤有過之。
說回「解放思潮」與科學替代秩序,個人認為有一個相當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鼓吹者往往會說在技術進步下,未來人類不用工作也有足夠的生產力供養每個人去……追求自我(享樂)。但從各國經濟、政府財政和技術的發展狀況,其實基本上都是難以實現的,尤其前兩個自己查個資料再拿計算機就……
但這種只要爽就好的生活的確聽起來很有吸引力,而會信的人多半盲目到連算一下數字都懶(坦白說窩曾經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1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