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學測❯親身經歷!到底先選校還是先選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好久不見,寒假因為家裡有事加上打工所以沒有擠出時間來寫作。我知道這樣不好,也在努力學習成為時間管理大師💪🏻。
2月24號學測成績出爐,肯定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調整心態的部分先不談,該指考的也好好得邁進吧。這次想分享的是如何選填志願。
from Unsplash
(想直接看建議請往下滑到粗體字的地方。)
先來說說我去年的故事。
我是109年的學測生,當年學測考得不算差,國英社頂標,數學均標,不過沒有單科滿級分的(連英文也出槌😢),當初我是以選校為主,選了我拿手的外文系,第一階段也過了不錯的學校(包括頂大)。因為學測其實沒有很認真在準備,所以考前就有想過如果英文沒有滿級分就指考,而考完試發現成績好像又不太差,所以一直在個人申請跟指考之間徘徊。也不知道是不是學測後發展興趣之後開始對行銷產生熱忱,想讀企管的念頭因此萌生。但是因為數學差,填志願的時間也截止了,於是我決定放棄面試轉戰指考,並且以選系優先。(雖說我的備審都做到一半了)(此外,歷屆的指考數乙都非常簡單,我寫過都90分以上,雖然起步晚,還是讓我多了一點指考也可以考好的自信)
不幸的是,去年的數乙難度相對前幾年高很多,結果就是我的數學還是考爆了(還記得當下第一節數學的時候腦袋一片空白,只想著幾個字:我死定了)
既然考差了,也只能把重心放在選系。最後的放榜結果是國立末段的資訊管理系。
畢竟高中是讀是前三志願的高中,看到同學都中字輩以上,心裡難免會癢癢的,想要重考或轉學考,搬宿舍前幾天也一直思考要不要休學重考。但最後聽了父母建議就學。到現在過了一學期,成績狀態還不錯,學得很開心也很喜歡。不過我發現自己在程式設計的部分有點讀不起來,還有同儕的想法與素質跟好一點的學校還是有點差別(當然不是指全部,只是我目前遇到的人都是那種沒有什麼目標也沒有想認真讀書的類型,也不是說好學校都沒有這種人,但基本上比例會少一點),加上學校位在較不方便的地區,於是我還是決定要轉學考,往更高的學校尋找相同性格的同學和更多資源。
身邊有一個學弟是今年學測生,他這次成績卡在不上不下的地帶。他喜歡法律,不過因為數學不好所以只能上私立前端的法律系,他媽媽想讓他上頂大就讀,不過選擇只有文史哲,所以他很猶豫到底要選校為主還是選系。
我個人覺得,如果有能力去高一點的學校,即使不是你第一志願的科系(前提是要挑自己讀得來而且不排斥的),還是可以去申請入學之後再轉系,轉系比起轉學容易許多。再者,今年又是舊課綱末代,所以少了重考的選項,我建議學測能上就上🥺。
我會選擇先選校是因為同儕跟資源真的有差。以我自己來說,我會想要跟有上進和積極新的同學一起努力,經過一學期之後我發現這個學校的確不適合我。所以有點後悔當初應該直接去好一點學校的外文系(因為我興趣廣泛所以我也喜歡英文)再轉系,對我來說會是較好的選擇。
回到那位學弟,他確定自己不喜歡外文系,那我就會建議他填法律系,再思考是否要轉學。
但這只是個人建議,是給那些還在猶豫要選哪個學校科系或是成績卡在不在頂尖也不差的學弟妹做參考,如果你明確知道自己的目標且已經確定未來志向,那就follow your heart吧。
寫得有點急,表達得不太好請見諒,我只希望早點發布文章,用我親身的例子,給那些還在學測與指考之間徘徊的考生們可以做出對自己更適合且不後悔的選擇。
希望這篇能給還在猶豫的你們一些幫助!如果有問題都歡迎在這裡留言或是到我的IG詢問或聊聊天,有關轉系或轉學的問題也都可以問我喔~
最後恭喜你們都從學測解脫啦!要往下個階段 —被審和面試邁進了, 祝大家都可以進入理想的大學和喜歡的科系!
ps.其實我也有參加今年的學測(不過我裸考),成績英文頂標、國文前標、數社均標,決定以轉學為主,沒有打算繼續走個人申請。

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喜歡的話可以按愛心或下方的like coin給我小小鼓勵~想看更多文章也可以追蹤歐🥰
看看我的生活點滴:@thursdaystudying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hursda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學生們陸陸續續放寒假了,第一個想法就是耍廢!滑手機、打電動、補眠、追劇,能有多廢就有多廢。這樣真的對得起正值青春的自己嗎?何不利用一個多月的寒假增加自己的實力呢?
“Your habit will determine your future.” 必須培養的六個好習慣,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大學生們陸陸續續放寒假了,第一個想法就是耍廢!滑手機、打電動、補眠、追劇,能有多廢就有多廢。這樣真的對得起正值青春的自己嗎?何不利用一個多月的寒假增加自己的實力呢?
“Your habit will determine your future.” 必須培養的六個好習慣,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一篇會介紹我當時填志願考量的點,例如面試時間、作備審的複雜程度(科系不要填得太廣泛太散)。透過我的經歷,大家應該能夠更好的了解現在的制度。還有蠻重要的一點是高三下的段考如何準備。個人申請的成績採計到三下,同步顧好段考也是重要的。希望學弟妹能夠通過我的經歷,讓自己在這個升學制度下能夠順利地走完~
當我們在念高中時,對於文理組的選擇總是讓人感到徬徨。有些人天生理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但是有些人則不溫不火,不確定自己擅長的是否喜歡,不確定自己喜歡的是否擅長,應該說人有百百種,選擇什麼路線或者說法對自己比較有利,那就會自然去做其中的選擇。 最常見的理科diss文科的說法叫做「不就是因為念不下去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旅遊目的 學測放榜後的1月27日,我選擇了特選途徑。我的學測成績並不差(這讓我有些意外🤣),但也沒有特別突出,與平時的模擬考成績相仿。根據落點分析,如果選擇資工系,也差不多是特選這一間。因此,我選擇特選,並幻想成為一名快樂的大學生,但事實並非如此。
Thumbnail
學習不該是一場吃苦能力的比賽,當學生可以放棄自己討厭的科目,將時間完全投入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時,學習就會是邁向自己期待的未來,塑造理想自己的一件令人開心的事。
Thumbnail
考完了然後勒 考完試以後,大部分高中生大學都會有幾個機制, 第一個是甄試簡單來說就是學校版的職場面試, 你必須準備你的被審資料還有參考正式的衣服前到學校來面試, 我那個時代真是一共有三個學校可以選,通常好的學校都會有甄試第二個就是填學校, 一共會有100個空格,依照你的成績機率來選學校,第
Thumbnail
你想用什麼方式升學呢? 這兩天學測成績出爐,你想用什麼方式升學呢?你想好未來的方向了嗎?你知道依照自己的分數或能力,怎麼樣填寫科系最有利嗎?你知道該自己的興趣適合讀什麼科系嗎? 我相信肯定有許多家長,比自己的孩子更是焦慮,深怕孩子沒辦法填上好的大學,也擔心他們讀了一個未來難以找工作的科系,所以…
Thumbnail
大學「選校vs.選系」一直是台灣高中生的一大難題,這篇文章想從一位大四學姊的角度與今年學測準備放榜的高三生聊聊「選校、選系」這件事,希望每個高三生都能進入屬於自己的理想校系!  
Thumbnail
記得高中考完學測後,我只填了三個志願,分別是台清交的材料系。因為高中在科研社接觸過,加上身邊親戚各種吹捧,那時候還覺得這就是最佳選項了。 但是進到台大材料唸了兩年書後,我發現其實我對這個科系真的沒有興趣,於是開始了我轉換跑道的旅程。
Thumbnail
  分享我在1~7月份專輔初試的準備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一篇會介紹我當時填志願考量的點,例如面試時間、作備審的複雜程度(科系不要填得太廣泛太散)。透過我的經歷,大家應該能夠更好的了解現在的制度。還有蠻重要的一點是高三下的段考如何準備。個人申請的成績採計到三下,同步顧好段考也是重要的。希望學弟妹能夠通過我的經歷,讓自己在這個升學制度下能夠順利地走完~
當我們在念高中時,對於文理組的選擇總是讓人感到徬徨。有些人天生理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但是有些人則不溫不火,不確定自己擅長的是否喜歡,不確定自己喜歡的是否擅長,應該說人有百百種,選擇什麼路線或者說法對自己比較有利,那就會自然去做其中的選擇。 最常見的理科diss文科的說法叫做「不就是因為念不下去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旅遊目的 學測放榜後的1月27日,我選擇了特選途徑。我的學測成績並不差(這讓我有些意外🤣),但也沒有特別突出,與平時的模擬考成績相仿。根據落點分析,如果選擇資工系,也差不多是特選這一間。因此,我選擇特選,並幻想成為一名快樂的大學生,但事實並非如此。
Thumbnail
學習不該是一場吃苦能力的比賽,當學生可以放棄自己討厭的科目,將時間完全投入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時,學習就會是邁向自己期待的未來,塑造理想自己的一件令人開心的事。
Thumbnail
考完了然後勒 考完試以後,大部分高中生大學都會有幾個機制, 第一個是甄試簡單來說就是學校版的職場面試, 你必須準備你的被審資料還有參考正式的衣服前到學校來面試, 我那個時代真是一共有三個學校可以選,通常好的學校都會有甄試第二個就是填學校, 一共會有100個空格,依照你的成績機率來選學校,第
Thumbnail
你想用什麼方式升學呢? 這兩天學測成績出爐,你想用什麼方式升學呢?你想好未來的方向了嗎?你知道依照自己的分數或能力,怎麼樣填寫科系最有利嗎?你知道該自己的興趣適合讀什麼科系嗎? 我相信肯定有許多家長,比自己的孩子更是焦慮,深怕孩子沒辦法填上好的大學,也擔心他們讀了一個未來難以找工作的科系,所以…
Thumbnail
大學「選校vs.選系」一直是台灣高中生的一大難題,這篇文章想從一位大四學姊的角度與今年學測準備放榜的高三生聊聊「選校、選系」這件事,希望每個高三生都能進入屬於自己的理想校系!  
Thumbnail
記得高中考完學測後,我只填了三個志願,分別是台清交的材料系。因為高中在科研社接觸過,加上身邊親戚各種吹捧,那時候還覺得這就是最佳選項了。 但是進到台大材料唸了兩年書後,我發現其實我對這個科系真的沒有興趣,於是開始了我轉換跑道的旅程。
Thumbnail
  分享我在1~7月份專輔初試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