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1到23日這三天是108課綱首次學測之考試,當第一天早上一考完數A時,考生紛紛感到非常難,堪稱是近10年最難,但由於筆者為110學測之考生,也去看了今年學測之試題,與110學測相比,真的是難上加難。因此,在此要呼籲大考中心與教育部以下幾點。
第一、學測的全名為學科能力測驗,重點在於能力這兩個字,測驗學生這三年的能力,因此考題應由容易到困難,且各不同難度的試題應要平均分配,這樣才能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不然會造成許多學生因此厭惡學習數學,甚至是其他科目。
第二、考試的目的是在測驗學生是否了解此概念,而非把學生考倒,如果此份試題連第一線的老師都覺得太難,那大考中心真的要好好檢討。因此也要建議,以後每個科目出完試題後,應由教育部所有官員與大考中心所有出題者考一次,如果連大人都覺得此份試題太難或是考得不理想,那何況是學生呢? (教育部長真的要好好做每份考題,如果連教育部長都沒辦法全對,那他怎麼能當上台灣的教育部部長呢?我提出這樣的作為也希望這些官員們能擁有同理心,如果連你們這些高知識份子都不會了,那怎麼要求學生要會呢?)
第三、台灣的教育說白了就是換湯不換藥(意思是考試的本質還在)。108課綱用學習歷程來取代備審,目的是希望大學教授能找到熱愛本科系也願意學習的學生,但是前提是還卡了一關叫做學測成績,如果連學測成績都沒到門檻,但學生有非常高意願想讀本科系,那是不是摧毀了學生的夢想嗎?就如同本校110學測一樣,身旁的好友都想讀心理學系,但是卡了一科國文或是數學,那幾乎很多心理學的科系皆不能填。因此呼籲教育部,若要以成績為升學目標,那學測或是分科測驗之試題務必要有符合學生的程度,切記學測與分科不是AMC競賽,也不是IMC國際競賽,務必顧及所有程度之學生。
第四、請大考中心與教育部一定要有同理心,就以109學測大考中心主任請辭來說,為何出太簡單會被請辭,而出題出太難就不會呢?我覺得這是非常不恰當的作為,這顯現出來的就是現今台灣大考令人詬病的現象,只會關心滿級分太多人或沒鑑別度,而不太會去關心儘管考這麼簡單,0級分、2級分、3級分還是佔了多數,台灣教育體制缺少了對低分者的追縱與長期了解,缺乏試後的彌補措施,即便有,也只是大考後有人提及的問題,但往往雷聲大,雨點小,不會深究了解為何作答不正確,是看不懂題目還是題幹太長?是閱讀理解能力待加強?還是應試者耐性不足?能否審慎檢視學生作答後所顯現的根本問題?是否有長足計畫來彌補不論閱讀力或學習力的問題?難道台灣在教育制度上,本質只剩下了考試與分數嗎?
第五、如果考題出太難,補習班就會越開越多家,學生經歷了在學校一整天的壓力後,又要到補習班上課,說實在的,學生壓力真的一屆比一屆大,大家為了上自己心目中的科系,不擇手段地徹夜讀書、補習、寫題本,怎麼還有時間探索自己的未來呢?雖然108課綱看重學習歷程檔案,但是還是要先過學測這關才能拿到二階面試的門票,那學生到底還有什麼樣的時間去應付生活中該具備的素養能力呢?每天大家都是24小時,學生還是需要休息,有句話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如果一直把全部的知識塞給學生,但還沒吸收完就大考,那教育的意義何在呢?
參考資料:
一、109學測新聞
1.「鑑別度確實有問題」學測數學1.4萬人滿級分再創新高
二、110學測新聞
1.學測數學/史上最難 錯3題滿級分未絕望
三、111學測新聞
1.學測數A頂標恐創新低!補教老師怒批「難寫到爆」:考生先忘掉這科吧
2.學測數學A科 全中教:對老師都偏難
3.學測數A太難!師大教授:為了學習興趣而假裝肯定學生,將成就出失落的一代;學習本身就是困難的,甚至還可能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