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時候,我開始認真寫博客。緣起是因為見到班上一位同學,每每都很認真地在“人人網”上寫日誌,那些自省的文字,給我很強的刺激,讓我覺得人應該活得透徹而深刻,即便無力“批判社會”,也應該做到“認識自己”。當時的人人網正處於上升期,網站從“校內網”發展成為“人人網”,名稱的變更,足以映射出其發展之迅猛,大有成為“臉書”的野心。當時的網路世界裡,簡陋的飯否僅僅是微博的雛形,天涯、虎撲、西祠胡同風頭正勁,新浪和網易平分博客世界之春色,音訊和視頻還沒有興起——文字成為互聯網世界裡當之無愧的最強勁的力量。加之“自媒體”的概念日漸清晰,給個體帶來前所未有的發聲機會,於是,文字的力量更加凸顯。
在這個“以文載道”的短暫網路時代裡,我開始認真寫下一些東西,或是單純的日記,或是抒發個人情感的小散文,亦或是對某一問題深思之後的文字結晶。我把它們認真寫下來,字字斟酌,反復打磨,然後投給紙媒;在自己的文字見諸報端的那一刻,鉛字的油墨味道帶給我極大的肯定與自我認可。也就是在這個過程裡, 我認識了一些文友,他們或詩意、或深刻、或筆鋒尖利、或天馬行空,但無一不是腹有詩書的思考者。此時駐足回望,只覺初習寫作時候的自己很是幼稚——想來那是一種思維升級後的自視,回顧之前的自己的確稚嫩,但更多的是一種自我成長的滿足。
我開始研究遣詞造句,力求字字精准,我開始學著分析每個字的含義,我開始用大量閱讀來給我的文字補充營養——然而,我對文字的研習,終究被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而踢出局,這完全是始料未及的事情。當一大批文字的研習者還在向著縱深耕耘的時候,自媒體徹底發展起來,圖片火了,音訊火了,視頻火了。博客發展成了“圖片博客”、成為了播客,微博突破了140字的限制,公眾號遍地開花,以及,目前互聯網的風口又定位在了Vlog。
文字,徹底成為了“配角”。
我開始審視這個配角 。想來,對於文字的研習,目的除了自身修養的提高外,傳播交流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面,然而,在互聯網的衝擊下,文字的聲音減弱,紙媒日漸式微。互聯網把資訊傳播以圖片、音訊和視頻的形式,以最大限度的直白展現在人們眼前。獲得資訊的方式變得更為直觀和形象化,在獲得便利的同時,大家略過了閱讀文字、消化文字的過程——就拿“消化文字”幾個字來說,“消”是理解字面、“化”是內化思考,這種逐字斟酌地思維方式,正是直觀和形象化的資訊傳遞方式所削弱掉的部分,我們被圖片、音訊和視頻裹挾著,在不由自主的不經意中,遺失掉了這種思考,填鴨式地被灌注資訊——時日稍長,便習慣了這種獲取資訊的便捷,人心浮動,再難深刻,寫作似乎眼見著就要發展成為一套“屠龍”的本事。
每每此時,我都要懷念以文載道的博客時代。
但這並不是終點。
Aiva是以人工智慧孵化出來的作曲系統,它學習了三萬首人類作曲家偉大的交響樂作品,然後就成功“計算”出來了一些還算不錯的交響樂作品。這些作品讓Aiva以“虛擬作曲家”的身份被音樂團體認可並獲得國際地位,我們不得不被迫思考,人工智慧支持的機器越來越強大,其深度學習的能力讓我們人類汗顏。當冰冷的機器寫出了古典樂,成功地表達出了人類的深刻情感,我們在欣賞“機器作品”的時候,是否會感到一絲涼意?
這還不是終點。
看幾個作家對談,討論以後的寫作是否會被機器所替代。如果效仿Aiva,當人工智慧讓電腦閱讀並學習大量甚至海量的人類文學經典,機器們是否也能成功寫出讓我們嘖嘖驚歎的文學作品呢?目前看來,這再算不上是天方夜譚了,我們期待這樣的“電腦文學”作品問世,同樣,也應保持足夠的警醒。
掐指算來,從博客時代到即將到來的5G時代,最多只有十年光景,我們已經在宏大的資訊流中有所迷失。那些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經典,日漸被我們束之高閣,浩如煙海的中華典籍,被轉換成區區幾十G的檔掛在網上供人查閱。人類的資訊方式究竟將以何種形式發展下去?不妨大膽地想像一下,在可以預料的“機器創作”面前,如果真的掉以輕心,我們最終淪為機器的“配角”,也不再是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