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那是煤袋星雲,就像天空裡的洞!」卡帕內拉有些畏怯地指著天河一處說道。喬凡尼往那裏一瞧,著實嚇了一跳——天河裡真的有一個大洞。他再怎麼揉眼睛,還是看不清洞裡究竟有多深,只覺得眼睛有些刺痛。喬凡尼說:「現在連這麼巨大的黑暗,我也不怕。我一定要找到人們真正的幸福,無論到哪裡,我們都要一起去哦。」(宮澤賢治.銀河鐵道之夜)
漫遊在巴塞隆納Barcelona,藝術之心,除了提防偷竊而略微緊張之外,忒多藝術品和博物館,確乎連空氣也氤氳了浪漫輕盈。那些關於顏色,氣味,民族,以及土地性的凝視,始終縈繞旅人胸臆,遂每每要追求它之存在的所以然?
來到達利劇院博物館,不免驚豔於一切浮誇而令人感動的(
按此),路經
Fundació Antoni Tàpies 抬頭看見椅子和雲,則好奇著抽象的意義(
按此),當探訪過一座座高第設計的建築,更要掀開現代主義的時代布幕(
按此)。奇異美妙的,還有贏得全世界喜愛的
Joan Miró i Ferrà米羅,人人都讚他詩人童心,然而置身
米羅博物館Fundació Joan Miró我卻感受到童趣之下,包裹於其內的悲愁、試圖奮力一搏,直言之,一位深具童心的詩人,他所創作仍屬結構整飭、深思熟慮之詩歌,故能敲擊大人與小孩的心靈。
巨大的藝術品往日接觸的米羅,多半是一幀幀飽滿星星、女人、太陽的多彩簡筆繪畫,無論是書本或者文宣構圖皆然。博物館內的收藏卻讓我翻新對米羅的刻板印象,在這裡,藝術品紛雜,不只繪畫,而是各類材質如編織、麻繩、金屬與石材雕塑皆有,讓人認識米羅是一位全方位的藝術家,而不是「畫家」,這種經驗感受與初次踏入
畢卡索美術館Museu Picasso有所呼應。——整個牆面懸吊著一幅幅小小木框作品,像是簡筆習作,又像是寫實主義的仿擬,在紙片畫作中體現:勤奮和熱愛。
畢卡索不再是教科書中所熟悉的立體派畫家,在美術館內可以看見他從幼少起始在繪畫歷程上的軌跡。同樣底,漫步在米羅博物館,空間闊大,展覽品也巨大如朋,從一室穿越一室,與雕塑並肩站立,從樓層間步行上下,與掛壁之作品平視相望,突然看見作品當中的洗鍊和平和,彷彿梳洗過的張狂野性。我想,我是明白的。米羅出生於1893年,他所經歷的西班牙已非歷史上輝煌璀爛的帝國。
1898年古巴獨立,西班牙不再擁有拉美殖民地。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班牙獨立,國內局勢仍動盪不安。
1923年獨裁時期開始。
1936-1939年西班牙內戰。
……此時米羅已經四十六歲,而從基金會網站所標誌的米羅生平中,不難發現他青壯年時期始終在搬遷、移動,即使他已經在藝術展售上獲得極大成功。
……
……(更多內容屬於付費閱讀,歡迎您購買觀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請給我
一顆愛心❤,記得追蹤訂閱「
橄欖與苦橙樹:記憶西班牙」。倘若要閱讀全文、支持創作者,歡迎
付費後盡情徜徉於專題之匠心營構。
♫ 專題系列文章20 均為讀者精選適切的
YOUTUBE影片和音樂,讓您然身歷其境,閱讀體驗更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