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當代父母療癒自己的真正秘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當我沒有被真正的愛過,我要怎麼去愛自己的孩子?」

這個犀利的問題在文章的最後,我會提出我的回答。


本書的書名呼應了童年創傷的經典書籍,也就是愛莉絲.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秘密》一書。彷彿是要打掉大家下巴似的,作者馬丁.米勒自述自己的童年並非幸福快樂--即使他的母親是一位深刻探究童年創傷的專家。

在《幸福童年的秘密》中,愛莉絲.米勒點出了那些優秀的、得體的孩子,可能童年都曾有過來自父母的心理壓力。這些壓力讓孩子們被迫與「真實的自己」分離,進而在成年後,演變成為自大/自戀、憂鬱或是蔑視他人等行為。

坦白說,《幸福童年的秘密》並不好讀,在需要說明的地方缺少細致的說明,書中一連串孩子由心理到生理的連鎖反應像是作者直覺地推斷,卻又有力地讓人信服。

這或許是由於本書出版於 1979 年,當時的學術文章或是科普文章的調性皆與今日不同所致。

然而,無疑義地是這本書的出版,喚起了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視。在心理虐待還不被視為虐待的年代,愛莉絲.米勒已經看到了乖巧孩子的背後的陰影,而她所直言的問題,即親子關係中的不當對待,於今日仍應該持續被重視。

《幸福童年的秘密》中言及理想的親子狀態,我認為更像是所有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理想狀態:「無論什麼事讓我感到難過或高興,我都能自由地表達;不必為了取悅誰而面帶笑容,也不必為了別人的需要而壓抑我的煩惱和憂慮;我可以生氣,沒有人會因此死去或頭痛;當你傷害了我的情感時,我可以大發雷霆,卻不會因此失去你。」

單純看到這段文字,或許會營造出一種愛莉絲.米勒是一位充滿包容心的慈母形象。然而,在其子馬丁.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中,卻發現了愛莉絲與兒子之間緊繃的親子關係。馬丁.米勒眼中的母親,是一位冷漠,充滿控制欲以及謎團的女性。即使他認同母親在童年創傷以及孩子心理健康上的成就,卻也不否認她的所做與所言不符合。

對於馬丁.米勒而言,他從未想過自己會寫一本關於母親的書,因為「她對我來說是一個陌生到無法描寫的人。」然而,也是透過撰寫此書,他接近了母親從未言述的創傷部分,並且瞭解這些被隱藏的創傷讓母親成為了如今的模樣。

真正的愛莉絲米勒是誰?

為了撰寫此書,馬丁.米勒著手挖掘母親的過去,包含她很少提及的戰爭日子。《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以「愛莉絲.米勒的悲劇」作為副題,書籍內容也有泰半是重新整理了愛莉絲.米勒的生平。

馬丁.米勒自陳自己「宛如文化工藝品般地長大」,他被當成瑞士人來養育,但他的母親是猶太人,父親是波蘭人,瑞士和他的家庭其實關係並不大。反而是波蘭文、猶太教等真正養育他父母的文化,被隔絕在自己的成長過程當中。

這是一個刻意營造的過程嗎?或許不是。

馬丁觀察到母親對於自我領域的極度在意與隱瞞:愛莉絲.米勒的晚年在法國普羅旺斯渡過,僅依靠網路與外界連絡。如此一來,她得以與外界保持接觸,卻又可以隱身在程式編碼的背後,沒有人知道她的真實面貌。

隨著挖崛加深,馬丁看到了母親的前半生,為了生存而不得不隱藏自己真實身分的過去:年僅 17 歲的少女,幫助自己、母親以及妹妹假造身分並且得以在二戰期間存活。無法隱藏猶太身分的父親,則死於隔都。

對於「身分被知曉則會帶來死亡」的恐懼,掌控了愛莉絲.米勒的一生。即使戰爭結束,她仍無法擺脫恐懼。這點成為日後她與兒子關係重大衝突的導因。


拒絕,是一種「挑戰」嗎?


另一個親子的衝突來自於「拒絕」,或許可以視為對於親職權威的挑戰。馬丁整理母親的回憶錄時,發現自己剛是新生兒時,即拒絕母親的親餵,因此只能以瓶餵方式哺育。

今日看來平凡的哺育方式,卻是愛莉絲與馬丁的第一次衝突:「你從一開始就拒絕被哺乳,我對此感到很傷心,我非常失望,因為我自己的孩子拒絕了我與我的母愛,我必須把母奶擠出來,而你只用非常小的瓶子喝奶。」這段自述來自一位懷有創傷的母親,就旁人眼光來看,這不過是一件「哺育方式改變」的事情。但在母親眼中,是兒子拒絕了自己的母愛。

用母乳這件事情或許會被人認為是母乳教義派在無限上綱。實際上,為人父母最難接受的事情之一,便是孩子的「拒絕」。

越小的孩子,父母越難相信他們具有選擇的能力。當孩子拒絕父母時,父母湧起的情緒除了有對孩子能力的不信任外,也有著自己好意被打臉的尷尬與憤怒。


「我煮得這麼辛苦,還不是怕你吃不好長不高,你還不吃!」

「叫你穿衣服還不是怕你感冒,你還不穿!」

「要你好好念書還不是怕你以後生活得不好,你還不聽!」


面對孩子的拒絕,父母可能第一時間投射為對自己的挑戰。就旁觀者的立場來看,這樣的連結似乎也顯得沒有道理。父母們無法接受孩子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與感受,進而放大、詮釋出另一個「孩子有意挑戰」的版本。

簡單一句話:「他就是故意的!」

在馬丁的情境中,他剛出生時拒絕了母親的哺育,成年後再次拒絕了母親幫他安排的心理治療。這讓愛莉絲認為他無藥可救,往向迫害者的一方前進。

與此交纏的,則是馬丁不停為自證清白,要母親相信她所信任的是一名騙子。馬丁尋找證據的行為再次讓愛莿絲有了「身分被揭露」的恐懼感,她因此拒絕相信兒子,並且再次將兒子視為一種「迫害者」。


父母為什麼要處理自己的議題?要怎麼處理自己的議題?


如同兩性專家不一定處理得好自己的婚姻,親子專家可能也有親子衝突。愛莉絲.米勒雖然在《幸福童年的秘密》中,已明言「破除無意識的控制首先大人必須願意面對自己的歷史」,但由她的生命歷程來看,戰爭創傷太深,深到她無法面對與處理這些議題。

成為父母之後,有時與其他媽媽友、爸爸友聊到體罰、羞辱成長時,一定會有人表示「父母打我是為了我好」,或是「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還不是沒有長歪」。

《幸福童年的秘密》中的祕密之一便是這個:多數的情況下,童年的痛苦回憶會被深藏,這或許是我們可以生存下來的機制,而這個機制會合理化諸多行為。

但合理化之後,不代表傷不存在。

如同愛莉絲與馬丁緊繃的親子關係,多少都可以看到母親童年創傷與戰戰爭創傷的影子。但是,當大人拒絕看見、坦白、承認時,他們樹立起的防禦只會讓下一代受傷,並且傷得莫名其妙。

幸運地,馬丁透過書寫自己母親,發現了母親隱藏極深的創傷。書寫的過程中,他有時會過度投入自己的情緒,而又抽離出來。在這樣反覆的過程中,他逐步貼近母親的真實面貌。然而,不可否認地,這樣的「貼近」來得太晚,也花費掉太多時間。

而我們,現在正是父母的我們,如果想要讓中止這樣莫名的迴圈,需要做什麼呢?我想,就是「覺察,不否認,接受」,也就是「誠實地面對自我」,並且不進行批判。

當我們因孩子的拒絕感到難過,可不可以坦白說出「我很難過」而不是用生氣武裝自己?

當我們真正感到生氣時,是不是可以坦承憤怒,而不害怕別人(孩子或伴侶)因此離開自己?

當我們對自己不自信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接受這個做不到的自己,而不是表現出輕篾他人的姿態?

畢竟,人最大的創傷,來自於真實的自我從未被愛過,連自己也未曾愛過自己。因為我們都在幫真實的自我打分數,但其實真實的自我本就沒有評分標準。

「當我沒有被真正的愛過,我要怎麼去愛自己的孩子?」

我想,就先從認識真正的自己,愛真正的自己開始吧。

(附上心智圖,希望可以幫助大家理解真正的愛莉絲.米勒。)

raw-image
《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
作者:馬丁.米勒 Martin Miller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20/04/20



avatar-img
77會員
134內容數
對我而言,閱讀是一種休息時間。讓我們一起在忙碌生活中徜游書海,用閱讀豐富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l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高木直子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插畫老師,她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將她的生活描繪得十分有趣,有時候又有一點淚光閃閃。 作為她的老讀者,一本一本地,從《150 cm life》、《一個人》的系列開始,陪她細數到東京就業的時光、一個人跑馬拉松或是吃飯,到她《已經不是一個人》的結婚生子。雖然我們並不相識,卻好像老朋
我是一個長期偏頭痛的人,至今還記得第一次頭痛發作時痛苦不堪的經歷。我第一次頭痛在 11 歲。某天假日,感覺身體有點不舒服而去午睡,沒想到卻越躺越嚴重。一開始只是右耳側輕微的緊繃,但後來演變為劇烈的疼痛。當時我痛到忍不住在床上打滾,試圖甩開疼痛卻徒勞無功。最後,我邊哭邊用力拍打自己的頭,才引來我媽
我們都很努力,只是有時候用力過猛,變成過度努力了。 前陣子看完了《樊登寫給過度努力父母的教養課》,這本書是他集結了自己閱讀十多本教養書的結晶。在前言的部分他提到,自己因為說了一些教養書,讓會員覺得他好像是一名教養專家,因此收到了
近期的熱播劇「星漢燦爛」改編自我喜歡的作家關心則亂《星漢燦爛》,相比之前的《知否知否》,雖然同為大女主劇,但兩位女主角的個性卻截然不同。此外,兩部小說的背景設定或許也對劇情有著一定的影響。今天,來說說一名資深讀者,對於這兩部小說的看法。 關心則亂是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幾年前大紅的「明蘭傳-知否知否應
情緒勒索是雙向的,當雙方都處在「界限不清晰」的情況下,就很容易有情緒勒索發生。 六年前當了媽媽後,開始關注親子、教養等等議題。其中,「情緒勒索」便是一個新鮮名詞。 那時我想,原來,孩子會用哭來情緒勒索父母。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進行情緒勒索 這也是為什麼情緒勒索發生的場景,往往是彼此認識、親近的人。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高木直子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插畫老師,她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將她的生活描繪得十分有趣,有時候又有一點淚光閃閃。 作為她的老讀者,一本一本地,從《150 cm life》、《一個人》的系列開始,陪她細數到東京就業的時光、一個人跑馬拉松或是吃飯,到她《已經不是一個人》的結婚生子。雖然我們並不相識,卻好像老朋
我是一個長期偏頭痛的人,至今還記得第一次頭痛發作時痛苦不堪的經歷。我第一次頭痛在 11 歲。某天假日,感覺身體有點不舒服而去午睡,沒想到卻越躺越嚴重。一開始只是右耳側輕微的緊繃,但後來演變為劇烈的疼痛。當時我痛到忍不住在床上打滾,試圖甩開疼痛卻徒勞無功。最後,我邊哭邊用力拍打自己的頭,才引來我媽
我們都很努力,只是有時候用力過猛,變成過度努力了。 前陣子看完了《樊登寫給過度努力父母的教養課》,這本書是他集結了自己閱讀十多本教養書的結晶。在前言的部分他提到,自己因為說了一些教養書,讓會員覺得他好像是一名教養專家,因此收到了
近期的熱播劇「星漢燦爛」改編自我喜歡的作家關心則亂《星漢燦爛》,相比之前的《知否知否》,雖然同為大女主劇,但兩位女主角的個性卻截然不同。此外,兩部小說的背景設定或許也對劇情有著一定的影響。今天,來說說一名資深讀者,對於這兩部小說的看法。 關心則亂是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幾年前大紅的「明蘭傳-知否知否應
情緒勒索是雙向的,當雙方都處在「界限不清晰」的情況下,就很容易有情緒勒索發生。 六年前當了媽媽後,開始關注親子、教養等等議題。其中,「情緒勒索」便是一個新鮮名詞。 那時我想,原來,孩子會用哭來情緒勒索父母。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進行情緒勒索 這也是為什麼情緒勒索發生的場景,往往是彼此認識、親近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然後你會慢慢的發現,每個人都有創傷性的童年。 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父母也都是在生命的累積中學習,所以也不可能有所謂完美和諧的家庭社會。 於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對於這社會的衝撞、自我探索與自我價值認定變得很重要。 你所謂的認知,源自於你有限的環境,那如何超越? 就是「大量閱讀」,那是最不費力氣與最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你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呢? 我從小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就很微妙,雖然從外觀來看,我應該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家從來沒給我經濟壓力,甚至我的零用錢都比同齡的人多;爸媽平常雖然工作忙碌,但假日還是會陪我們,帶我們出去玩;我家每天開火,甚至到現在出社會了,我媽還會替大家帶便當,總而言之,在這樣環
Thumbnail
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情緒與事實的糾纏,父母如何成為他們情感與現實間的明燈? 從認識情緒到表達事實,探索如何透過耐心引導,幫助孩子清楚分辨內心的情緒與外在的事實的不同,培養出他們的情緒智力。 閱讀全文,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清晰表達:情感與事實的分離 在父母眼中,孩子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女孩透過療心卡的引導,深入瞭解了自己內心的情緒與母親間的關係糾葛。文章透過故事敘述的方式將讀者帶入了情感的區域,引人思考自我覺察與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然後你會慢慢的發現,每個人都有創傷性的童年。 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父母也都是在生命的累積中學習,所以也不可能有所謂完美和諧的家庭社會。 於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對於這社會的衝撞、自我探索與自我價值認定變得很重要。 你所謂的認知,源自於你有限的環境,那如何超越? 就是「大量閱讀」,那是最不費力氣與最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你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呢? 我從小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就很微妙,雖然從外觀來看,我應該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家從來沒給我經濟壓力,甚至我的零用錢都比同齡的人多;爸媽平常雖然工作忙碌,但假日還是會陪我們,帶我們出去玩;我家每天開火,甚至到現在出社會了,我媽還會替大家帶便當,總而言之,在這樣環
Thumbnail
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情緒與事實的糾纏,父母如何成為他們情感與現實間的明燈? 從認識情緒到表達事實,探索如何透過耐心引導,幫助孩子清楚分辨內心的情緒與外在的事實的不同,培養出他們的情緒智力。 閱讀全文,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清晰表達:情感與事實的分離 在父母眼中,孩子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女孩透過療心卡的引導,深入瞭解了自己內心的情緒與母親間的關係糾葛。文章透過故事敘述的方式將讀者帶入了情感的區域,引人思考自我覺察與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