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疚式教養:沉重的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在刷社群網路時,偶爾會看見這樣的影片,大概是說在日常的教養和生活之中,父母會有意無意對孩子加諸愧疚感或罪惡感,例如常說這樣的話:「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離開這個家了。」或是「如果不是為了你們,我早就跟你爸(你媽)離婚了。」

不可否認,剛剛看見這些影片時,我確實是抱著看戲的心態,心想著「又是一齣大陸網民的日常短劇」。但是看著看著,我不禁反思起來,發現自己好像也時常從父母口中聽到類似的話,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長久以來也一直接受這種愧疚式的教養,而且已經習以為常,聽到這些話居然不覺得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原來,我們的傷痕早已刻劃入骨。


我們來探討一下父母或長輩在說出這些話時,通常是出於何種心態。

其實這並不難理解,父母或長輩往往想表達的是,他們在撫養和教育子女的過程中付出了許多心血,希望子女能夠明白:「我為你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我對你的愛無微不至,甚至超過了對自己的愛。」因此當他們在訓誡子女時,總會不自覺回想起自己年輕時所經歷的艱辛和折磨,回憶起一路上的委屈和勞累,甚至在觸景傷情時重溫那些令自己傷痕累累的痛苦經歷。最終,他們的目的無非是希望子女珍惜資源、努力上進,明白自己的付出,或是不希望子女犯下和自己過去相同的錯誤。總之,父母無非是希望子女能夠奮發向上,同時表達他們對子女的愛多麼深厚。

那麼,當子女聽到父母或長輩說出這些話時會有什麼感受?

從表面上看,子女可能會心生感慨:「父母當初為了我真的非常辛苦,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努力,孝順父母,讓他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因此,我不能做不乖的孩子,也不能違背父母的話。」因此,他們會對父母的要求言聽計從,父母說一,自己絕對不敢說二。

然而,在父母日以繼夜的洗腦下,子女內心可能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無形中形成這樣的念頭:「父母曾經為了我如此辛苦,我不配過得比他們更幸福、我沒有資格享受快樂的生活。父母的悲劇都是我造成的,我這輩子必須好好補償他們。」父母可能沒有意識到,他們正在通過施加愧疚感的方式讓子女聽話,而子女則在不知不覺中被塑造成對父母「有所虧欠」的角色。

這樣的心理壓力使得子女不得不聽從父母的指示,並在與父母意見不合時失去自我認知,懷疑自身價值。在更糟糕的情況下,子女可能會認為自己是家庭不幸福的根源,進而開始貶低自己、損害自尊,變得自卑和懦弱,甚至在遇到困境時充滿無力感,形成「總是低人一等」的自我偏見。

愧疚式的愛,讓人很有負擔。


以A先生為例。A先生的母親在小孩年幼時便和丈夫感情不睦,身為軍警職的父親一天到晚往外跑,以至於母親幾乎是在偽單親的情況下將兩個小孩拉拔長大,當中自然充滿無數的辛苦和血淚史。在A先生已然成家後,每當逢年過節的團聚時刻,母親在小孩和媳婦面前仍然時不時提及過往的辛勞,只為了強調當年的自己有多不容易。

由於父母感情長年不睦,A先生的父親也曾經發生婚外情,想當然耳是以鬧劇收場。當時的小三甚至鬧上父親的工作單位,差點害得父親工作不保。A先生的母親當時著實不易,不但要撫養嗷嗷待哺的小孩、維繫家庭和睦,還不得不親自出面和當年被男人的嘴騙得團團轉的小三周旋,好不容易才勸撫了情緒失控的小三,讓一切風波就此落幕,算是為闖下大禍的父親擦了屁股。

可想而知,A先生的母親三不五時拿出這些過往經歷來「回味」,一方面是希望A先生能夠記得自己多辛苦,別忘了對自己孝順,另一方面也順便拿這些故事來消遣年邁的父親。她經常說:「當時要不是我如何如何周旋,你爸怎麼會有今天的好日子!」A先生對母親的辛勞心知肚明,畢竟每年都要溫習個兩三次,這些劇情早已背得滾瓜爛熟。

也許母親只是想表達對子女的愛有多麼偉大,即使犧牲了自己的幸福也要為子女撐起這個家。然而最糟糕的是,每當母親回憶完這一切後,總會補上這段話:「你當時才剛出生,我整天都在照顧你,你爸怎麼可能不外遇?我還不是為了給你們完整的家,要不然我早就和你爸離婚了!」

母親用最悲情的方式將婚姻危機的責任推到了A先生身上。

一直以來,A先生都覺得母親是家中最辛苦、最被虧待、犧牲最大的人,所以每當母親的意見和自己或太太的認知相左時,A先生總是選擇要太太忍讓,多退一步為母親想想。的確,百善孝為先,父母撫養我們長大,本該對父母多多孝順,但這樣的孝順是不是以「補償」為出發點,甚至讓我們因為被潛意識制約,進而委屈了自己和另一半,或是讓我們在教育的路上妥協了自身的價值觀,卻是我們在自己成家後所該多加思忖的。

以上只是眾多愧疚式教養的例子之一,還有太多愧疚式教養的例子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幸運的是,A先生已經意識到這種陋習必須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不能讓下一代也生活在這樣的陰影之中。

教育專家指出,父母應該時刻保持自覺,警覺自己是否無意間給孩子施加愧疚感。父母需要反思自己是否過於急於表達對孩子的愛,而忘了應該要多愛自己一點。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在疼愛孩子的同時,也應該記得疼愛自己。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就是讓自己過著幸福的生活,而不是永遠陷在悲慘的循環中,不斷對孩子灌輸自我犧牲的觀念,讓孩子背負罪惡感。因為這樣的愛,實在太沉重了。

讓我們共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ayadono的沙龍
38會員
45內容數
逃離職場,投入全職自由工作者的心路歷程,和各式各樣的人生心得分享,歡迎交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替我按下愛心並且加入追蹤,這是對我最大的鼓勵,謝謝您!
Hayadon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29
老夫老妻三天兩頭吵個沒完,卻又能在情感冷漠的狀態下仍然保持共處。這些爭執不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成了一種生活習慣。本文從孩子的視角出發,淺談長期伴侶之間的情感模式和相互影響。透過這些互動,孩子也必須逐漸學會如何應對長期感情不睦的父母,才不會最後總是公親變事主。
Thumbnail
2024/08/29
老夫老妻三天兩頭吵個沒完,卻又能在情感冷漠的狀態下仍然保持共處。這些爭執不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成了一種生活習慣。本文從孩子的視角出發,淺談長期伴侶之間的情感模式和相互影響。透過這些互動,孩子也必須逐漸學會如何應對長期感情不睦的父母,才不會最後總是公親變事主。
Thumbnail
2024/08/14
在繁忙的工作日,許多人常常感到生活空虛與乏味。本文淺談如何透過選擇有意義的活動來提升生活品質。透過閱讀、繪畫、寫作、鍛鍊等帶有壓力與成長契機的活動,我們不僅能夠緩解壓力,更能夠實現自我成長,逐漸改變生活方式,使得每天都可以過得充實而滿足。
Thumbnail
2024/08/14
在繁忙的工作日,許多人常常感到生活空虛與乏味。本文淺談如何透過選擇有意義的活動來提升生活品質。透過閱讀、繪畫、寫作、鍛鍊等帶有壓力與成長契機的活動,我們不僅能夠緩解壓力,更能夠實現自我成長,逐漸改變生活方式,使得每天都可以過得充實而滿足。
Thumbnail
2024/08/10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Thumbnail
2024/08/10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和父母意見不合,甚至被干涉的情況 如果你愛你的父母,那麼學會讓父母失望,這是和父母建立健康成熟關係的第一步。
Thumbnail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和父母意見不合,甚至被干涉的情況 如果你愛你的父母,那麼學會讓父母失望,這是和父母建立健康成熟關係的第一步。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對於孩子們而言,父母的內在傷痛會對他們產生深遠的影響,影響他們尋求愛與價值感的方式,並牽引他們尋求同樣感到匱乏的伴侶。因此,陰性能量與自我連結的重要性被強調,同樣擁有陰性能量的伴侶間的交流對於肯定自己的存在是具有意義性的。
Thumbnail
對於孩子們而言,父母的內在傷痛會對他們產生深遠的影響,影響他們尋求愛與價值感的方式,並牽引他們尋求同樣感到匱乏的伴侶。因此,陰性能量與自我連結的重要性被強調,同樣擁有陰性能量的伴侶間的交流對於肯定自己的存在是具有意義性的。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Thumbnail
偶爾會收到讀者的來訊表達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但在情緒抒發之後總會聽到一句話:「我這樣是不是很不孝順?」我每每聽了總是一陣揪心,也感嘆許多人總是被「孝順」兩個字綁住,即便才跟父母發生爭執而鬧得不愉快,但事後回想總是內心感到愧疚而開始檢討自己。 我發現許多人似乎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所存在權力
Thumbnail
偶爾會收到讀者的來訊表達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但在情緒抒發之後總會聽到一句話:「我這樣是不是很不孝順?」我每每聽了總是一陣揪心,也感嘆許多人總是被「孝順」兩個字綁住,即便才跟父母發生爭執而鬧得不愉快,但事後回想總是內心感到愧疚而開始檢討自己。 我發現許多人似乎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所存在權力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