嶄新的理所當然-重新發掘每件小事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日復一日的生活當中,日日看著窗外的太陽東升西落,年年望著街道旁的繁花花開花落,這些生活中平凡不足奇的風景,似乎再不曾讓我們的眼光駐足。

現代人求快求變,為求不落於人後;求新求異,為求不落於俗套。目光所及之處,皆是大量的資訊、圖片。看似便利,我們卻往往在變幻不定的流光溢彩中失去了自己。不再停下觀望,眼神直直追著更遠、更遠的彼方,任憑時光流逝,追逐著,奔跑著,四周的一切不斷向後退,模糊成一道一道的光束,驀然回首,卻無法想起自己曾經身於何處,又是何以至此。灑盡汗水、流乾眼淚達成自己的目標,卻已忘懷箇中意義何在。然而,一旦稍作停止,整顆心卻又惶惶不安,深怕落於人後。

raw-image

松浦彌太郎察覺了這件事,同時亦想脫離這看似無限的輪迴。人們常常習慣了生活中的理所當然,便不再駐足細看,實則萬物靜觀皆自得,即使是日日能見、時時發生的小事,均有其意義及樂趣存在。於是,「嶄新的理所當然」一書,便誕生在世間。

raw-image

松浦彌太郎本來就樂於觀察生活細節,探尋人生奧妙。他對於忙碌的現代人,推出了「嶄新的理所當然」一書,本書每一篇文章,皆只有數百字之長,閱讀時間不過二至三分鐘,極其適合通勤族、家庭主婦、學生,或是想在短短的休息時間中,療癒身心的你閱讀。每篇文章雖篇幅不長,卻也富含深意;討論主題雖俯拾即是,卻又充滿新意。觀察這些再平凡不過的小事小物,重新賦予其定義,為原先黯淡無光的生活,重新畫上一筆一筆的色彩,正是這本書的魅力之處。


譬如「約定」,在你我生活中可謂反覆發生、稀鬆平常之事。大至公司間的合約文書,小至私人的午餐約會,都是約定的一種。生活中充斥著大大小小的約定,古訓也告訴我們言必信,行必果,至今人們還在傳頌尾生為守信,抱柱而喪失性命的故事。因此,守住約定,成為了待人處事的基本。雖是如此,作者卻從中,發掘出不同的意義。

約定固然必須遵守,且不管是多小的約定,都有遵守的必要(作者甚至建議可以把這些微不足道、易於忘記的約定筆記下來)。但作者認為,約定的本質,是為了讓人開心;若完成約定的內容,卻不能讓對方開心,便不能說是履行了約定。

舉例而言,與別人約好了禮拜一交文件,並不是在禮拜一交出文件,就算是履行了約定。首先,必須思考為何對方需要在禮拜一取得文件?若是因為開會,此時,便必須在開會前將資料妥當的交付。或是,對方取得文件,是否為了製作報告?倘係如此,文件的內容則必須鉅細靡遺,盡可能對他人的報告有所助益,而非草草了事,提出一份勉強交差的文件。又或者,在星期一這樣沈悶的工作首日,在文件的上頭,貼上一張關心鼓勵的便條,交付給對方,對方必定也能在收到文件的同時,感受到暖暖的心意。

raw-image


約定,肯定人人都做過;能不能在履行約定的同時,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用心,便不是人人都能想到。作者就是這樣重新審視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讓每一件小事都變得意義非凡,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


讀著文章的你,是否也覺得日復一日的生活,有如例行公事,生活彷彿失去了光彩,不再對你有吸引力?那個每天早晨起床都神采奕奕,充滿期待的自己,到哪裡去了呢?若是這樣,請你一起來讀一讀這本「嶄新的理所當然」。你會發現,即使是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都能從不同的角度觀看,發現新意。

這樣一步步重新發掘生活的樂趣,每一個人都辦得到,當然,包含正在閱讀文章的你。


作者介紹(摘自維基百科)

松浦彌太郎

生於東京。身兼《生活手帖》總編輯、「COW BOOKS」書店負責人、文字工作者等多重身分。十八歲時赴美,傾心於美國書店文化。回日本後,在赤坂城成立了二手雜誌專賣店「m&co.booksellers」。2000年,運用貨車開設了移動式書店。2002年又創立了「COW BOOKS」,同時也進行文字、編輯活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nmiss you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151 擴張了沒、只有時不時望向天空 書本可能更好看,戲劇也是, 因為不好看也可以改看別的, 只有我不太確定的是自己, 蛻變了沒? 喂,這不是人做的事, 是神,祂對妳早有計劃, 否則妳的時間怎麼多到 想要書摘給別人看見。 呃,其實只是不想要再囤書。 152 不要懶得調整焦距 不能又當紅玫瑰, 然後
Thumbnail
151 擴張了沒、只有時不時望向天空 書本可能更好看,戲劇也是, 因為不好看也可以改看別的, 只有我不太確定的是自己, 蛻變了沒? 喂,這不是人做的事, 是神,祂對妳早有計劃, 否則妳的時間怎麼多到 想要書摘給別人看見。 呃,其實只是不想要再囤書。 152 不要懶得調整焦距 不能又當紅玫瑰, 然後
Thumbnail
如果你想清淨自己的心,每天最好有些時間,是細細品味自己今天的生活時刻。然後細細咀嚼自己今天過的如何?開心嗎?有那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有哪些道理值得留心? 人只有在一個人時,特別能顯示「和自己在一起的品質」。為什麼冥想或靜坐會被推崇,是因為透過這些靜下來的時刻,更容易看到自己紛紛亂亂的的念頭。 如果有
Thumbnail
如果你想清淨自己的心,每天最好有些時間,是細細品味自己今天的生活時刻。然後細細咀嚼自己今天過的如何?開心嗎?有那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有哪些道理值得留心? 人只有在一個人時,特別能顯示「和自己在一起的品質」。為什麼冥想或靜坐會被推崇,是因為透過這些靜下來的時刻,更容易看到自己紛紛亂亂的的念頭。 如果有
Thumbnail
「溝通、專注、學習,甚至是跳舞,都能讓我們感到快樂。所以,快樂是生活的副產品、副作用。我們應該不要只顧著尋找快樂,而忽略了體驗生命歷程裡的各種快樂。」——《尋找快樂的十五種方法》 那些維繫或者建構生活的習慣也好、儀式也好,最終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齒輪,而我想著那些大大小小相接的齒輪,其實就挺快樂的。
Thumbnail
「溝通、專注、學習,甚至是跳舞,都能讓我們感到快樂。所以,快樂是生活的副產品、副作用。我們應該不要只顧著尋找快樂,而忽略了體驗生命歷程裡的各種快樂。」——《尋找快樂的十五種方法》 那些維繫或者建構生活的習慣也好、儀式也好,最終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齒輪,而我想著那些大大小小相接的齒輪,其實就挺快樂的。
Thumbnail
生活中時常有一種感覺,每天行程滿檔,工作內容繁雜,看似過得充實,但心中總是會有無力的感覺,甚至自我懷疑。 「我每天做的事情真的有意義嗎?」 看著飛漲的物價,居高不下的房價,每天只能無限循環做著工作。 最近在各大網站中看到許許多多達人推薦「原子習慣」這個概念。 初出茅廬,意氣風發 逐漸理解,學著適應
Thumbnail
生活中時常有一種感覺,每天行程滿檔,工作內容繁雜,看似過得充實,但心中總是會有無力的感覺,甚至自我懷疑。 「我每天做的事情真的有意義嗎?」 看著飛漲的物價,居高不下的房價,每天只能無限循環做著工作。 最近在各大網站中看到許許多多達人推薦「原子習慣」這個概念。 初出茅廬,意氣風發 逐漸理解,學著適應
Thumbnail
你渴求在枯燥的日常生活中尋求變化?或是對人生感到迷惘?由山下英子、自凝心平一起撰寫的《最重要的日常》一書中,便能體會到讓每天都感到充實幸福的關鍵,就在「日常生活」。過度重視效率的生活,也讓我們更重視「結果」而非「過程」,也讓我們沒辦法活在當下。
Thumbnail
你渴求在枯燥的日常生活中尋求變化?或是對人生感到迷惘?由山下英子、自凝心平一起撰寫的《最重要的日常》一書中,便能體會到讓每天都感到充實幸福的關鍵,就在「日常生活」。過度重視效率的生活,也讓我們更重視「結果」而非「過程」,也讓我們沒辦法活在當下。
Thumbnail
每一次閱讀松浦彌太郎的文字,都會得到很多的啟發,最近正在看的是《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又再次感受到他獨特的生活美學。 其實松浦的文字,是很容易閱讀的那一種,完全可以不用花太多腦子就能吸收的那種,看起來雲淡風輕的,但是總是能夠在人的心裡面駐留很久。
Thumbnail
每一次閱讀松浦彌太郎的文字,都會得到很多的啟發,最近正在看的是《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又再次感受到他獨特的生活美學。 其實松浦的文字,是很容易閱讀的那一種,完全可以不用花太多腦子就能吸收的那種,看起來雲淡風輕的,但是總是能夠在人的心裡面駐留很久。
Thumbnail
在日復一日的生活當中,日日看著窗外的太陽東升西落,年年望著街道旁的繁花花開花落,這些生活中平凡不足奇的風景,似乎再不曾讓我們的眼光駐足。 現代人求快求變,為求不落於人後;求新求異,為求不落於俗套。目光所及之處,皆是大量的資訊、圖片。看似便利,我們卻往往在變幻不定的流光溢彩中失去了自己。不再停下觀望,
Thumbnail
在日復一日的生活當中,日日看著窗外的太陽東升西落,年年望著街道旁的繁花花開花落,這些生活中平凡不足奇的風景,似乎再不曾讓我們的眼光駐足。 現代人求快求變,為求不落於人後;求新求異,為求不落於俗套。目光所及之處,皆是大量的資訊、圖片。看似便利,我們卻往往在變幻不定的流光溢彩中失去了自己。不再停下觀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