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嚮往的生活文明》共鳴筆記 | from Jinna Sun
嚴長壽 ,《我所嚮往的生活文明》(天下文化,2021年1月,277頁)
很榮幸收到嚴長壽先生贈書,
因為踐行學思達教學法的關係,有機會認識嚴總裁,甚至一次年會餐聚和總裁同一桌擔任桌長,近身體會到總裁的細心,還幫同桌夥伴分菜,當紅酒翻倒時,總裁如何馬上用桌巾整理...
這麼有社會名望的人,對人行事卻如此謙和周到,讓坐在旁邊的我們,如沐春風。
聽過總裁公開演講與私下談論多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總裁滿懷對社會對台灣的熱情與使命。他對台灣的未來深深關懷也看得透徹,盡其所能在各種場合發聲,形諸文字、付梓成書,為台灣能更好發揮影響力。
2020新冠疫情衝擊著全人類,難以置信現此時的我們,居然共同經歷那麼大的一場瘟疫。然而危機就是轉機,總裁是審慎樂觀的:
人類如何從受災中「受教」,甚至台灣如何因此脫胎換骨「轉大人」,善用本身優勢與在地特色,乘著「趨勢」打造獨特的「軟實力」。他認為台灣呀,著實擁有可以近悅遠來打動人心的魅力。
台灣要走的路,必定是從追求「齊一」走向各具特色的「唯一」。
嚴總裁是台灣觀光業的推手之一,很清楚知道台灣的風光與人情,是面對世界最大的利基點。
觀光休閒產業,已從「走馬看花」經歷「深度旅遊」而正往「無期無為」的慢活生活前進。休假是為了逸出日常軌道,沉靜獨處、心靈洗滌,與自己內在對話、相處、安頓、充電,藉此獲得能量與創意,繼續向前。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而美好的事物需要悉心鑑別。
總裁引了那句普魯斯特的話:「務必要試著在你的生活中,留住一片可以仰望的天空。」就如同花東應成為一個「生活的所在」,而非只是爆量壅擠的「觀光的景點」。
台灣的軟實力包含:生活品味、文明態度、自由民主的環境、多元有活力的文化表現、互相尊重的精神文明。
但要提升台灣的文明素質,「教育必須不一樣」!
對於本書我的最大共鳴關注點也在此,如何藉由閱讀與理解總裁的教育觀點,將未來視野帶入我的課堂。
一、發現孩子的天賦,理解自我文化優勢,幫助孩子從「齊一」走向「唯一」。
二、最該優先的公民素養,包括:
- 「做人」:自律、思辨與使命感、悲憫心
- 「生活」:音樂、舞蹈、戲劇、文學、美術、餐飲、接觸自然、永續綠能...等生活素養
- 「做事」:溝通、合作、創意等跨領域學習的統合能力
三、用軟實力打造感動人心的魅力
總裁對教育的觀察總是觸及國際層面,過去,我在2017《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第一次知道總裁所介紹的Mineva密涅瓦大學,這所以世界城市為校舍的開放性大學,看到線上互動教學的優化狀態。
這次,總裁在書中介紹了「史丹佛2025」(Stanford 2025)計畫。(p.213)
打破學科的限制屏障,史丹佛大學將不再走直線型態的四年制,讓學生在六年的大學生活,可以自由因應自己的學習節奏與狀態,彈性反覆進出學校和工作場域、地區與國家之間,進行學習、體驗、運用、修正、再學習的過程,稱之為「開放環形大學」(Open Loop University),
因此,課程被分為:
「校準階段」:入門課程,求其廣博
「提升階段」:找到天賦與擅長領域
「活化階段」:驗證知識,至業界活用印證
史丹佛為此根本性變革,也打破系所概念,成立「能力中心」,包括:科學分析、量化推論、社會批判、道德推論、美學解讀、創意、有效溝通...
同學同屆的概念將會消失,學習夥伴的連結將會更深,彼此激盪深化多元視野。
看到這裡,感到相當興奮,高等教育的改變,相信將會整體影響整個教育體制。
像是我最近所聽聞的美國薩米特高中(Summit High School),是怎麼改變著美國公立高中的現場,讓一般中下階層勞資家庭的孩子也能成功上大學,追求自己的幸福人生。薩米特高中所採取的教育方法,也是全然打破科目結構,完全以PBL「項目式學習」來協助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完整知識課程列表上的自學影片與素材,讓學生根據自己擅長的「對接入口」,自學相關的各種知識,完成老師所布置的問題與挑戰。
都正是「為自己而學習」的真實體現。
這樣的教育變革都重視學生對自己的「目標導向」,史丹佛2025稱之為「目的型學習」(Purpose Learning)不斷叩問自己:
「我的所學對世界有什麼貢獻?」
「我的行動策略是什麼?」
深有啟發。
雖然我所面對的孩子還都是十幾歲的少年,對未來懵懵懂懂,但是我的課堂還是可以提供給他們更多機會去覺察自己的天賦特質,與培養自律、生活和做事的公民素養。
「教育必須不一樣」
教育也即將變得不一樣,這是即將來到,看得見的未來。
我和總裁一樣樂觀與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