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英利《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在拿起畫筆之前

2020/04/2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布施英利《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共鳴讀書筆記 from Jinna Sun
布施英利,《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如果出版,2014年再版)(原日文版,2000年)

牠是活著的!

一個東京藝術大學美術解剖學教授,應NHK電台「課外教學 · 歡迎學長」節目之邀,回到故鄉的母校小學,擔任兩天的繪畫課程老師。

內容是畫魚。第一次見面,他請學生畫一條魚。隨便怎麼畫都好,自由創作。

「教室裡的學生幾乎每一位都以同樣的方式畫魚。大家都畫魚的側面,沒有例外!魚的臉全都朝左,尾巴都在畫面右邊,都只畫出魚的左側面。」

布施英利在第一堂的自述,給我很大的當頭棒喝。即使是現在,如果我要求教室內的學生畫一條魚,不給任何指導,得到的結果應該和作者描述的景況很類似吧!宛如一條條死魚標本。

到底,學校教了孩子什麼?他們的好奇心呢?他們的觀察力呢?他們的想像力呢?

每次看到這類帶有教育反思的書,我都感到淡淡的悲傷。

「放下畫筆,去釣魚」

布施英利「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其實真正的教學不在教室,而是在大自然。他馬上在午飯過後,帶著孩子們搭巴士到附近湖邊去釣鯽魚。

「雖然我們在釣魚,卻是一種磨練繪畫基本感覺最好的練習,而且周圍有美麗的大自然相伴,水面的波紋、搖動光影閃爍、風的冷冽及氣味,釣魚場所是磨練五感的最佳環境,能提供畫筆繪圖之外的一切美術訓練。」(p.31)

好美的畫面,浮餌晃動、揮汗拉竿,孩子們一個一個順利釣起魚,一起唱著校歌踏上回程。

接著第二天,來到課程的高潮~「解剖釣到的魚」!!

在理化教室,教授用手術刀指導孩子們解剖鯽魚——剝皮、剝肉,由外到裡,觀察魚鱗、觀察內臟、觀察骨頭,運用手的觸覺、嗅覺等各種感官去觀察。

最後將魚的殘破碎片放進解剖皿,用白紗布覆蓋,他帶領孩子們靜默閉眼,獻上一朵白花,為解剖過的魚獻上默禱。

用手術刀進行解剖,搞得一片血腥,這是什麼概念?布施英利說:
「孩子們劃開魚身,並不會喚醒他們殘酷的心靈,相反地是面對死亡這件事,實際感受到其中嚴肅的真實性。」(p.39)

默禱結束,教授帶大家到被黑布蓋住的一個箱子前,拿下黑布,在裝滿清水的透明水缸裡,有一條鯽魚🐟在游動,這條跟剛剛大家剝皮、取出內臟、觀察骨頭的死魚一模一樣,但是,牠活生生地在水中游動。

孩子們屏息著看,心裡一定在吶喊:
牠是活著的!

可以想像之後的課程發展,到了最後的畫畫時間,經歷這一切的學生,完成的圖,與昨天第一張畫出來的圖完全不同。

細節、動感、姿態、場景、想像...,魚不再是陌生的生物,而是與繪者有著心靈交會。孩子畫著魚,也畫出自己的心。

那最重要的核心,是什麼?

生命,布施英利想把生命的實際感受傳遞給孩子們。

「『活著!』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雕刻家羅丹說過『美就是感覺活著』,如果能夠描述出活生生的感覺,那就是最偉大的美了!」(p.40)

我在腦海中反覆觀想布施英利這堂繪畫課的細節:湖邊的氣息、解剖的場景、黑布掀開的那一刻......
這個歷程深深打動我。
在繪畫技巧的傳遞之前,是體驗。布施英利說「藝術的本質,是表達看待世界的方式」。唯有親身體驗,磨練五感,進而有感,才能引起創作的慾望。

想畫畫根本不要先去看美術相關書籍,甚至不用去美術館也沒關係。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優秀的畫家總是向自然學習。

我原本以為,帶著畫筆去觀察與記錄,已經是體驗自然最好的方式了,原來更根本的是,不要相機也不要畫筆,只用自己的眼睛和大腦,只要依賴自己的身體就可以了,畫筆等到最後再拿。

除了「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本書提到另一個一直讓我關注也困惑的點:「心」的作用。
在閱讀《你的心,是最強大的魔法》時,總是不懂露絲奶奶不斷提醒主人翁,不要只用「腦」去想,而是要用「心」。我們現在都知道,所有的意識來自腦神經連結傳導:神經元、軸突、樹狀棘、突觸,而心臟不是用來負責血液循環的嗎?到底要怎麼「用心」?這用詞會不會太不精確啦?

布施英利提出了他的觀點。他說身體分成兩大類體系:「動物性器官」和「植物性器官」。

「動物性器官」負責身體的行動力判斷:戰或逃,來自感官訊息的接收與傳遞,送至腦進行資訊處理與反應。

但是只有「動物性器官」是不夠的,「植物性器官」將食物攝取的營養輸送到身體,以維持生存與成長所需。而這些內臟的循環中心便是心臟。「植物性器官」在演化發展先於「動物性器官」,來自大自然的節律與生命演化的記憶,被印刻在人類身體裡,當人們處於山海之間,外在的大自然便與內在的大自然和諧共鳴,因此特別舒爽愉悅。

宇宙的自然力量是這樣被保存在身體中,傾聽內在的聲音,讓身體的小宇宙和外在的宇宙相互應答時,我們便能感受的「美」。當人們用繪畫或其他表現形式,將外在(現實)與內在(心)連結起來時,藝術就此誕生。

一本一百多頁的小書,薄薄的篇章,談著「腦」與「心」這樣的大題目。布施英利說出他的想法,並沒有太多論證,卻也引起我的共鳴。

書中依然沒有說清楚什麼是「心」,但,我可以幽微地感受那是什麼,在每一次專注呼吸之間,在每一次靜坐冥想之間,在每一次聆聽寂靜之間......

I see
I feel
I sense

在感知與自然生成之前,是放下。
放下觀點、放下成見。

孩子第一次畫的魚,都長得一模一樣沒有生氣,是因為「腦」的訊息量太少。
而如果大人畫一條魚,卻依然長得一模一樣沒有生氣,那就是因為「心」被閉塞了。

在自然之間 see . feel. sense.
於內在深處 see . feel. sense.
藉藝術創作 see . feel. sense.
布施英利《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共鳴讀書筆記 from Jinna Sun
140會員
104內容數
盡信書不如共鳴,在字裡行間覺察自己。 一種幫助您有感閱讀且共鳴產出的高效讀書筆記法。 請至此處雲端連結下載空白表格檔案❤️:https://reurl.cc/NXld26 邀約分享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