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旦暮罄於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語料來源:

「 鬼魅最易。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於前,不可類之,故難。鬼魅、無形者,不於前,故易之也。 」

突然想到,這個「罄」字,很突兀!那麼這個字會是什麼意思呢? 古人常有以音假借的「惡習」!那麼被假借的是哪一個字呢?

罄 ㄑㄧ ㄥ ˋ, 按現代音,是找不到適合的字!那麼來找古音好了,今音的聲母ㄑ,古音多為ㄍ或K, 此字古音為 king3, khing3. 可以找到「亙」字,釋義:竟也。常也。賓果Bingo,找到了!

繼續挖掘,哇,還有!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罄於前,不可類之,故難;鬼魅,無形者,不罄於前,故易之也。」
●梁啟雄解引盧文弨曰:「磬、罄本同以「」為義,當為朝夕見於前也。」

【俔】:譬諭也。一曰間見。從人從見。《詩》曰:“俔天之妺。”苦甸切。傳曰。也。此以今語釋古語。俔者古語。磬者今語。二字雙聲。

所以,罄,假磬,磬假「」。切音khian3。

個人以為,梁啟雄解引盧文弨曰:「磬、罄本同以俔為義,當為朝夕見於前也。」只是「訓詁」的釋義! 不如「」字為好!或者就直接看成「見」字。

三挖:何謂【間見】?

成語:【間見層出】:唐·韓愈《貞曜先生墓誌銘》:“及其爲詩,劌目鉥心,刃迎縷解,鉤章棘句,掏擢胃腎,神施鬼設,間見層出。 ” 釋義:先後一再出現。

故,「」確實可以是本字! The End!

番外:台語白話音「見」,kinn3, 可以對應到 king3, kian3等音變規律。所以是「俔」是「見」的衍生用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omnobite的沙龍
65會員
986內容數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閩客粵雖偏居海隅,但漢文化淵源流長,始於中原黃河流域,語音雖異,但文字千年傳承不變,想聽保有完整平上去入的詩詞吟唱嗎?想知道閩語漢字書寫嗎?不妨入內一觀!
somnobit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_4t85-aSEo 全程用台語講將近三十分鐘,現在已經很少能找到這樣的人才了,第一次看這人的youtube,昨晚臨睡前放在枕邊聽的,應該沒有聽完,但聽到的內容,都沒在講柯案,都用在批判台灣的司法品質! 這個應該超越個人的政治立
Thumbnail
2025/01/0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_4t85-aSEo 全程用台語講將近三十分鐘,現在已經很少能找到這樣的人才了,第一次看這人的youtube,昨晚臨睡前放在枕邊聽的,應該沒有聽完,但聽到的內容,都沒在講柯案,都用在批判台灣的司法品質! 這個應該超越個人的政治立
Thumbnail
2024/12/30
前言宣告:本文為AI潤飾之後少量訂正而成。 於現代語音之格局中,僅餘平、上、去三聲,往昔之入聲業已被分派至平、上、去三聲範疇內。其中,入聲字派入平聲的情形,對詩詞格律所倚重的平仄音律產生了頗為明顯的擾亂,此亦為眾多詩詞創作者與愛好者深感困擾之處。那麼,在此種狀況下,詩詞是否還能維持其吟唱的傳統呢?
Thumbnail
2024/12/30
前言宣告:本文為AI潤飾之後少量訂正而成。 於現代語音之格局中,僅餘平、上、去三聲,往昔之入聲業已被分派至平、上、去三聲範疇內。其中,入聲字派入平聲的情形,對詩詞格律所倚重的平仄音律產生了頗為明顯的擾亂,此亦為眾多詩詞創作者與愛好者深感困擾之處。那麼,在此種狀況下,詩詞是否還能維持其吟唱的傳統呢?
Thumbnail
2024/12/24
AI 的七言絕句寫作已臻水準以上,在詩詞風氣式微之際,AI在這個領域,讓人看到了一抹曙光: 《嘆世》 霜風冽冽庶黎思,戰鼓沉沉歲月悲。 烽火雖燃王者事,蒼生常盼太平期。 只要修改幾個字,就能符合心中的意想! 《甲辰歲末平安夜有感》2024/12/24 寒風冽冽庶黎疲,戰鼓沉沉
Thumbnail
2024/12/24
AI 的七言絕句寫作已臻水準以上,在詩詞風氣式微之際,AI在這個領域,讓人看到了一抹曙光: 《嘆世》 霜風冽冽庶黎思,戰鼓沉沉歲月悲。 烽火雖燃王者事,蒼生常盼太平期。 只要修改幾個字,就能符合心中的意想! 《甲辰歲末平安夜有感》2024/12/24 寒風冽冽庶黎疲,戰鼓沉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因赴郡會入城 》南宋 · 姜特立 十年林下自由身,已放嚴光作外臣。 終日奔馳非我意,有時嚅囁失天真。 龐公不合來城府,梅福如何走市塵。 策蹇明朝且歸去,故山猿鶴自相親。 第三句是對自我的反諷,反問,故有第四句的明悟與期許。 《方言·第十》:南楚曰謰謱,或謂之支註,或謂之詀謕,轉語也。
Thumbnail
《因赴郡會入城 》南宋 · 姜特立 十年林下自由身,已放嚴光作外臣。 終日奔馳非我意,有時嚅囁失天真。 龐公不合來城府,梅福如何走市塵。 策蹇明朝且歸去,故山猿鶴自相親。 第三句是對自我的反諷,反問,故有第四句的明悟與期許。 《方言·第十》:南楚曰謰謱,或謂之支註,或謂之詀謕,轉語也。
Thumbnail
馮諼的晉身之道,只唱了三句歌,這三句歌詞中,藏了一個語言的密碼,猜猜看! 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長鋏歸來乎!出無車。 長鋏歸來乎!無以爲家。 (暫停,不要往下捲,想一想!) 這三句話的尾字,念甚麼音? 如果你念「 ㄩˊ,ㄔㄜ,ㄐㄧㄚ」,那麼代表你沒有猜到! 乎 《台日典》紀錄分兩個條目:
Thumbnail
馮諼的晉身之道,只唱了三句歌,這三句歌詞中,藏了一個語言的密碼,猜猜看! 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長鋏歸來乎!出無車。 長鋏歸來乎!無以爲家。 (暫停,不要往下捲,想一想!) 這三句話的尾字,念甚麼音? 如果你念「 ㄩˊ,ㄔㄜ,ㄐㄧㄚ」,那麼代表你沒有猜到! 乎 《台日典》紀錄分兩個條目:
Thumbnail
《詩經.國風.邶風.北風》 北風其涼liong5,雨雪其雱phong。 惠而好我,攜手同行hong5。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北風其喈kai,雨雪其霏hui。 惠而好我,攜手同歸kui。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以上的字詞都是語音因時因地變化後的應變諧音字!
Thumbnail
《詩經.國風.邶風.北風》 北風其涼liong5,雨雪其雱phong。 惠而好我,攜手同行hong5。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北風其喈kai,雨雪其霏hui。 惠而好我,攜手同歸kui。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以上的字詞都是語音因時因地變化後的應變諧音字!
Thumbnail
《詩經·國風·衛風·考槃》 考槃在澗kan,碩人之寬kuan。獨寐寤言gian5,永矢弗諼huan。 考槃在阿o,碩人之薖kho。獨寐寤歌ko,永矢弗過ko。 考槃在陸liok8,碩人之軸tiok。獨寐寤宿siok,永矢弗告kok。 詩的押韻,可以推敲,確認古音! 兩個例子! 漢語大字典:
Thumbnail
《詩經·國風·衛風·考槃》 考槃在澗kan,碩人之寬kuan。獨寐寤言gian5,永矢弗諼huan。 考槃在阿o,碩人之薖kho。獨寐寤歌ko,永矢弗過ko。 考槃在陸liok8,碩人之軸tiok。獨寐寤宿siok,永矢弗告kok。 詩的押韻,可以推敲,確認古音! 兩個例子! 漢語大字典:
Thumbnail
說到漢字的年經文,你會想到什麼呢? 大概是燚茻犇驫龖䲜等同形漢字聚合體吧? 很博大精深嗎?其實還好吧。 這類漢字,屬於重覆同一偏旁的會意字。 但有時候,他們又不是會意字。 咦?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說到漢字的年經文,你會想到什麼呢? 大概是燚茻犇驫龖䲜等同形漢字聚合體吧? 很博大精深嗎?其實還好吧。 這類漢字,屬於重覆同一偏旁的會意字。 但有時候,他們又不是會意字。 咦?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對岸廈門電視節日講一句俗語:「虎嬗水牛𤸸 (益字加上疒)」(兩人爭鬥了半天,也都累了!)因為對方音字的選擇奇特,造成就算是本地人也是有看沒有懂!這個「嬗」字,還算音對,就是念錯,ㄕㄢˋ念成ㄊㄢˊ音了!那,這個「疒益」只能是記音! 康熙字典只簡單說「病也」就結束!完全無書證!所以,來賓中無人猜對
Thumbnail
對岸廈門電視節日講一句俗語:「虎嬗水牛𤸸 (益字加上疒)」(兩人爭鬥了半天,也都累了!)因為對方音字的選擇奇特,造成就算是本地人也是有看沒有懂!這個「嬗」字,還算音對,就是念錯,ㄕㄢˋ念成ㄊㄢˊ音了!那,這個「疒益」只能是記音! 康熙字典只簡單說「病也」就結束!完全無書證!所以,來賓中無人猜對
Thumbnail
語料來源: E 「 鬼魅最易。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罄於前,不可類之,故難。鬼魅、無形者,不罄於前,故易之也。 」 突然想到,這個「罄」字,很突兀!那麼這個字會是什麼意思呢? 古人常有以音假借的「惡習」!那麼被假借的是哪一個字呢? 罄 ㄑㄧ ㄥ ˋ, 按現代音,是找不到適合的字!那麼來找古音好了,
Thumbnail
語料來源: E 「 鬼魅最易。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罄於前,不可類之,故難。鬼魅、無形者,不罄於前,故易之也。 」 突然想到,這個「罄」字,很突兀!那麼這個字會是什麼意思呢? 古人常有以音假借的「惡習」!那麼被假借的是哪一個字呢? 罄 ㄑㄧ ㄥ ˋ, 按現代音,是找不到適合的字!那麼來找古音好了,
Thumbnail
方音之為用,其一,在於訓詁古籍,語先於文,語音要落實為文字之前,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借現有的同/近音字。古籍中,出現怪字,怪詞,除了從前後文去訓詁,再來,就是要從音入手!也就是「義」乖不明,則尋音解!一種可能,為狀聲字,詞,第二種,則為假借音字!然,假借亦有兩種, 一是大家熟知的「錯別」假借!或說「
Thumbnail
方音之為用,其一,在於訓詁古籍,語先於文,語音要落實為文字之前,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借現有的同/近音字。古籍中,出現怪字,怪詞,除了從前後文去訓詁,再來,就是要從音入手!也就是「義」乖不明,則尋音解!一種可能,為狀聲字,詞,第二種,則為假借音字!然,假借亦有兩種, 一是大家熟知的「錯別」假借!或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