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 02 隱傷、反省與治癒—— 在魯迅筆鋒下的〈一件小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創傷書寫(Personal Trauma Writing)在近年的研究中十分盛行,但其中所潛藏的不僅是一種對於創傷的書寫,其中帶有的是對於隱傷的面對、錯誤的反思,以及從其中得到痊癒的過程。而這樣的書寫方式,幾乎是一種通則,就歷時性的角度而言,傷痕自覺或不自覺地融進書寫,以至於讓書寫中帶有幾分自身經歷的創痛,更是貫串了不僅創作者,以至於所有時代或者世界裏的人們。
  於此,我們可以用「傷痕/治療」的角度,去對於諸多文本分析,甚至做為一種知人論事的參照,則以魯迅單篇小文章為例,收錄在,魯迅在一九一零、二零年代時,寫下了多本文集,廣為人知者眾多,但《吶喊》中有一篇短篇文章叫〈一件小事〉,以千餘字的篇幅、雜文的形式,紀錄了一個或許是微不足道,卻足以反思和治癒的,「將我從壞脾氣裏拖開」的小事。
  這篇簡短的作品,其實並不複雜,文字也並不華美,而其重要的是觸動人心的部分,譬如在平實的語言中,讓讀者有親臨或直擊現場的感受。或可說這也是讓我們想起當今社會,我們時常面對著游離於街邊的底層民眾,常於自身心裡示現與辨證的重要命題——我們應否垂首蝸居在街緣的人群,從粗糙的口袋取出並擲下銅板?或者佇足於意外受難者的身畔,協助並處理善後。
  也或許出於對人性的臆測,或者說被社會奪取走的不信任,我們對於這類看似「碰瓷」的事情,漸漸產生了一種經驗法則,這樣的經驗法則導致在判準善惡界線時產生了模糊的情形,故事中魯迅也是如此,當他看到老嫗緩緩倒下,沒但沒有同情,反而以經驗法則,認為老嫗是裝腔作勢,其甚至對車夫的「多事」感到嗤之以鼻,認為車夫自討苦吃,以一種先知者的角度去「指點」車夫。
  然而車夫卻並未理會魯迅,而是扶起老嫗,並前去投案,這樣的動作令其詫異,魯迅接著說,「覺得他(車夫)滿身灰塵的後影,剎時高大了,而且越走越大,須仰頭纔見。而且他對於我,漸漸的又幾乎變成一種威壓,甚而至於要榨出皮袍下藏著的『小』來」,或許當魯迅面對著純然的善良,或者純然對於人性的信任,在此時我們或許都經歷了太多隱傷,以至於失去了對人性的信任。這樣的純粹性,都讓我們的「複雜」,或者社會性顯得無處自容,或說形成了一種巨大的威壓,讓自身得以時時反思。
  或許是補償心理,或許是深刻的反省,魯迅在當時做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動作,「我沒有思索的從外套口袋裏抓出一大把銅元,交給巡警,說:『請你給他......』」,但這樣的動作,卻彷彿將時間暫停,一切彷彿塵埃落定,對與錯、善與惡,或者人聲與自然,一切都變成了耳中最靜寂的絲線,在這樣凝定的時間裏,纏住了魯迅的心。這樣的糾纏,也就成為一種隱傷,對於經驗法則的過度依賴,或者對人類純粹性的複雜化,興許都是讓魯迅非常著惱的。
  其又言:「這一大把銅元又是什麼意思?獎他麼?我還能裁判車夫麼?我不能回答自己。」魯迅無法回答自己,也無法將自己再度置於一個高位,這樣的一件小事,卻彷彿將其打落到凡塵,讓他不能再以驕傲自得或者過度自我的高度,去看待這些小人物。或者說魯迅其實仍然有一種知識崇拜的情況,對於這些小人物,其非常直接地當成無知識或無經驗的。所以這樣的「獎他」或者「裁判他」就顯得格外諷刺,在連自己動作都無法控制的情況下,如何能夠裁處他者?
  回憶至此,魯迅仍舊回到當代,也同樣地去面對著社會、群眾,所增加者或治癒者,都是從一件小事中去拆解出傷口,就如同文學或者藝術的目的,從來不純然地將之抽離生活,而是為了對應時代而作,經典的重要性則是成為一個時代間通則,不是背誦子曰詩云,而是讓我們應當要能夠如同鏡面,澄澈卻能反映我們的內心。
  在一代文豪、知名學者魯迅筆下的一件小事,不僅讓我們看到了魯迅的躬身自省,也依稀地將其「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形象迎面展開。或許驕傲或硬氣如魯迅,鮮少將自己軟肋處示人,但所以搦筆,不僅提醒自身,也在提醒更多的「人」,不應當因於「一件小事」就忽略,不應是以一個小人物就輕視。或許這件小事成為了隱傷,而魯迅也基於創傷書寫的緣故去紀錄下來,但更重要的是隱傷過後,我們更應去面對其如何自省,乃至於治癒。
  縱然背負著滿身國家、民族或者群體的一種集體傷痕,魯迅雖踏著沉重的步伐向前急趨,卻仍不忘寫下這樣一件小事,深刻地提醒著每個人。而我們處於現今被各種倉促所包圍的社會,或許基於迅捷方便等的理由,甚至會主觀地偏執地去看待事情,忽略太多應當檢省自身的機會,讓自己不至於在治癒他人時,成為驕傲自慢等自我中心疾病的患者......。
  1. 詳請參魯迅:《魯迅小說合集》(臺北:里仁,1997年)。
  2. 本文囿於篇幅所限,僅挑一短者簡述,事實上不論〈示眾〉、〈藥〉等,都是其創傷書寫的名作,也都隱含著創傷治療的方式。

  • 本文作者
  洪國恩,第五屆至第十屆藍墨水文藝社指導老師,國立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畢,現為青墨集文史工作室執行總監,曾擔任窺詩社社長,社團指導老師如竹女沂風文研、東海大學同創社、彰師大絆詩社等,並曾任職於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曾獲吳濁流文藝獎、金車短詩行等文學獎項,並發表現代詩文於創世紀詩刊、笠詩刊、幼獅文藝等刊物,但願文學能成為一盞世變中幽微卻足以前行的燭火。
是一個依傍文字組成的群體,成員具多元專業性,希望藉文字帶給觀看者不同的感受,透過解剖文藝,喚醒更多人對文化的重視。每個月我們都將推出一個新的主題,以具學術意識的分析與富有文藝性的創作,深入議題、激盪彼此想法,建構作者和讀者的思想橋樑、提升對議題的關注度,甚至是達到自我覺醒的願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それから(從此以後)[註一] 零、   「沒有翅膀的蟲,破繭的話會死的。」   千本木悠彌在日記的最後一頁如此寫道;廉價的深藍色墨水在薄脆的紙頁上打了滑,隨指尖顫抖而摔落拖曳出一道蛇一樣的醜陋墨跡。夏日黃昏的空氣是濕黏悶熱而扎人的,空教室裡故障的電扇、以及她糾結成團的髮尾。如果要為賦新辭強說愁地將人
羿妘vs昱禎 關於〈誰執筆創造地獄〉 昱:   先我提一個自己最好奇的問題——在其他篇字覺的稿子裡大家通常會從「文字型的創作」下手,但我覺得妳選《地獄變》這篇有個蠻酷的地方是,宮廷繪師良秀是一名「繪畫者」而非文字型的書寫者。妳當初在選這篇的時候有特別著重在這點嗎?或是有什麼聯想? 羿:
(一) ──春草暮兮秋風驚,秋風罷兮春草生。綺羅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壟平 。……。聿、不律、弗、管、筆……五千年來,人們賦予「它們」不計其數的 名稱亦或代指,執其端洋洋灑灑,或記錄或宣洩內心所思、所想、所感,然則 那中國史上第一枝筆,至少可謂是第一枝具有毛筆外觀的筆,距離出世的時間 點竟未過一個
四點三十分,距離下班時間還有三十分鐘。今日份的工作都已經完成,接下來只要假裝自己還有其他事要忙,就不會因為被塞其他工作而沒辦法準時下班。將視線從螢幕右下角移開,我思考著要做些什麼來混過剩餘的這三十分鐘。 對了,今天還沒寫過呢。使了點力讓椅子向後滑,拉開左側第二層抽屜。與桌上各式公文及資料夾不同,在
  每人心中應該都有一處最神聖、最不可侵犯的安全地帶吧,那是無論何時,只要進入,便能躲過千萬壓力、譬如原子彈的爆炸。對我來說,寫作就是這樣的存在。或許是因為從童年以來,「作文」二字如同地獄籠罩著我們的青春,以致許多人對於寫作有很深的陰影。起初的我也是這樣,但基於對閱讀長期的熱愛,在一時衝動之下陷入
(一)前言   時代闃闇,頻仍的戰火中,並未將所有人拖入絕望,其從筆尖看到纖毫的光,執筆起草著自己的鎏金歲月。張愛玲,原名張煐,以英文名Eileen譯音後易名愛玲。民國初年出生,為海派作家的代表,擅長創作散文及小說,著有多部膾炙人口的作品。其於1938年發表〈天才夢〉,這一篇短篇散文以自敘的口吻,
それから(從此以後)[註一] 零、   「沒有翅膀的蟲,破繭的話會死的。」   千本木悠彌在日記的最後一頁如此寫道;廉價的深藍色墨水在薄脆的紙頁上打了滑,隨指尖顫抖而摔落拖曳出一道蛇一樣的醜陋墨跡。夏日黃昏的空氣是濕黏悶熱而扎人的,空教室裡故障的電扇、以及她糾結成團的髮尾。如果要為賦新辭強說愁地將人
羿妘vs昱禎 關於〈誰執筆創造地獄〉 昱:   先我提一個自己最好奇的問題——在其他篇字覺的稿子裡大家通常會從「文字型的創作」下手,但我覺得妳選《地獄變》這篇有個蠻酷的地方是,宮廷繪師良秀是一名「繪畫者」而非文字型的書寫者。妳當初在選這篇的時候有特別著重在這點嗎?或是有什麼聯想? 羿:
(一) ──春草暮兮秋風驚,秋風罷兮春草生。綺羅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壟平 。……。聿、不律、弗、管、筆……五千年來,人們賦予「它們」不計其數的 名稱亦或代指,執其端洋洋灑灑,或記錄或宣洩內心所思、所想、所感,然則 那中國史上第一枝筆,至少可謂是第一枝具有毛筆外觀的筆,距離出世的時間 點竟未過一個
四點三十分,距離下班時間還有三十分鐘。今日份的工作都已經完成,接下來只要假裝自己還有其他事要忙,就不會因為被塞其他工作而沒辦法準時下班。將視線從螢幕右下角移開,我思考著要做些什麼來混過剩餘的這三十分鐘。 對了,今天還沒寫過呢。使了點力讓椅子向後滑,拉開左側第二層抽屜。與桌上各式公文及資料夾不同,在
  每人心中應該都有一處最神聖、最不可侵犯的安全地帶吧,那是無論何時,只要進入,便能躲過千萬壓力、譬如原子彈的爆炸。對我來說,寫作就是這樣的存在。或許是因為從童年以來,「作文」二字如同地獄籠罩著我們的青春,以致許多人對於寫作有很深的陰影。起初的我也是這樣,但基於對閱讀長期的熱愛,在一時衝動之下陷入
(一)前言   時代闃闇,頻仍的戰火中,並未將所有人拖入絕望,其從筆尖看到纖毫的光,執筆起草著自己的鎏金歲月。張愛玲,原名張煐,以英文名Eileen譯音後易名愛玲。民國初年出生,為海派作家的代表,擅長創作散文及小說,著有多部膾炙人口的作品。其於1938年發表〈天才夢〉,這一篇短篇散文以自敘的口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魯迅繼〈狂人日記〉、〈孔乙己〉之後,在一九一九年四月的《新青年》第六卷第五號上發表了短篇小說〈藥〉。魯迅自承想利用小說的力量改良社會:「我的取材,多採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 在這篇〈藥〉中,魯迅揭示的迷信與冷漠,時至今日,仍值得我們反思與討論。 一
Thumbnail
魯迅的《藥》為一篇反映社會現實的短篇小說,內容大意為革命烈士為遊行示威慷慨赴死,然而他的鮮血卻被無知迷信的大眾認為是癆病的治方,使得主角爭搶著「人血饅頭」去治兒子的病。
Thumbnail
本文描述對於身份認同、自我保護與感情之間的糾結。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以《小王子》、《在車上》等作品和電影進行引用,並通過個人的成長體悟表達了對於愛與自我之間關係的思考。文章通過個人情感的糾結,反思了愛情與真實自我的定位。
Thumbnail
【前情】一本書,會經歷怎樣的遭遇?老書《老夫》待在倉庫六七十年不出,全然不知道,可偏偏又被人類給抽走了。所幸他兩年前曾聽過一本年輕繪本「小繪」分享過經驗。小繪曾經去過門市,曾被人類下訂,更差點被人類擁有......只可惜,小繪被認定瑕疵而被退貨。小繪也自認自己活該,在生命最低潮發生意外...
Thumbnail
這段話是相對於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在《如何獨處》中提到:「小說是將經驗的浮渣轉變為語言的黃金。小說意味著撿起被世界遺棄路邊的垃圾,將它化為美好的事物。」 在《單車失竊記》中,涉及二戰戰史、台灣史、台灣單車發展史、動物園史、蝴蝶工藝史等,作者吳明益也因此求助了包括東
Thumbnail
羅力是高鐵站務員,習慣幫助有需要的人,甚至成為了一種生活態度,艾薇失去了錢包,卻找到了這個體貼的新男友.......
《狂人日記》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諷刺了中國傳統禮教和中國人的陋俗,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
開始閱讀《青蚨子》。首先是古典式的大量短句,悠悠喚起一種古老漢語詩歌情懷的「風格」。然而,以「物質」而言,它是本厚重的小說。短語長書,予人之印象不是經年累月縫接起的、如捲軸的連續性書寫,反倒像是某件物事摔落在地後,無限的裂解到碎屑以如星點般閃現的整體圖景。雖以書寫的實踐而言不可能,但,成就這麼長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魯迅繼〈狂人日記〉、〈孔乙己〉之後,在一九一九年四月的《新青年》第六卷第五號上發表了短篇小說〈藥〉。魯迅自承想利用小說的力量改良社會:「我的取材,多採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 在這篇〈藥〉中,魯迅揭示的迷信與冷漠,時至今日,仍值得我們反思與討論。 一
Thumbnail
魯迅的《藥》為一篇反映社會現實的短篇小說,內容大意為革命烈士為遊行示威慷慨赴死,然而他的鮮血卻被無知迷信的大眾認為是癆病的治方,使得主角爭搶著「人血饅頭」去治兒子的病。
Thumbnail
本文描述對於身份認同、自我保護與感情之間的糾結。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以《小王子》、《在車上》等作品和電影進行引用,並通過個人的成長體悟表達了對於愛與自我之間關係的思考。文章通過個人情感的糾結,反思了愛情與真實自我的定位。
Thumbnail
【前情】一本書,會經歷怎樣的遭遇?老書《老夫》待在倉庫六七十年不出,全然不知道,可偏偏又被人類給抽走了。所幸他兩年前曾聽過一本年輕繪本「小繪」分享過經驗。小繪曾經去過門市,曾被人類下訂,更差點被人類擁有......只可惜,小繪被認定瑕疵而被退貨。小繪也自認自己活該,在生命最低潮發生意外...
Thumbnail
這段話是相對於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在《如何獨處》中提到:「小說是將經驗的浮渣轉變為語言的黃金。小說意味著撿起被世界遺棄路邊的垃圾,將它化為美好的事物。」 在《單車失竊記》中,涉及二戰戰史、台灣史、台灣單車發展史、動物園史、蝴蝶工藝史等,作者吳明益也因此求助了包括東
Thumbnail
羅力是高鐵站務員,習慣幫助有需要的人,甚至成為了一種生活態度,艾薇失去了錢包,卻找到了這個體貼的新男友.......
《狂人日記》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諷刺了中國傳統禮教和中國人的陋俗,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
開始閱讀《青蚨子》。首先是古典式的大量短句,悠悠喚起一種古老漢語詩歌情懷的「風格」。然而,以「物質」而言,它是本厚重的小說。短語長書,予人之印象不是經年累月縫接起的、如捲軸的連續性書寫,反倒像是某件物事摔落在地後,無限的裂解到碎屑以如星點般閃現的整體圖景。雖以書寫的實踐而言不可能,但,成就這麼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