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車失竊記》談撿起被世界遺棄的經驗,將它化未來為美好的經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這段話是相對於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在《如何獨處》中提到:「小說是將經驗的浮渣轉變為語言的黃金。小說意味著撿起被世界遺棄路邊的垃圾,將它化為美好的事物。」


在《單車失竊記》中,涉及二戰戰史、台灣史、台灣單車發展史、動物園史、蝴蝶工藝史等,作者吳明益也因此求助了包括東華大學歷史系教授(二戰戰史)、台北市立動物園、動物學家(動物園史)、台中科博館教育組及生物學組(蝴蝶工藝史)、小兒科醫生(台灣史)、幸福牌單車收藏家(台灣單車發展史)等許多專家,並在閱讀台灣單車史的材料後,開始購馬老鐵馬的零件,進而有了第一輛幸福牌文武車、第二輛勝輪排武車、第三輛台灣萊禮、第四輛幸福牌男女兩用跑車等,過程中認識了許多買家、收藏家,更學會了收藏、修復單車等相關知識。


似乎寫小說及閱讀的過程,是一連串的「教育」過程。它讓作者及讀者皆有另一種看世界的角度及認識方式。而這一切的發生都可以是很偶然的,如同吳明益說本書是因為收到一位讀者問他之前的小說《睡眠的航線》最後寫到主人公的父親把單車停在中山堂前,「然後呢?」「然後呢?」這問題他從來沒思考過,但那一瞬間突然有個畫面浮現在他的腦海裡,於是路展開了,小說開始了。好的作者與讀者的關係就如同教育「教學相長」的關係,讀者此時的提問,讓作者有了另一方向的思考,而這思考的經驗,便推動了未來經驗的延續及可能,而教育的目的、或說人生的目的,便是追求更完整經驗的可能。


『工夫與技術的差別,做出來的東西要有「精神」,心底想者當初替客人量身時的手的觸感,要把那個感受重現在布料上。』


小時候放學後,家長最常問的是今天在學校學到了什麼,這個什麼不是今天有什麼不同的什麼,不是今天又更高更壯的生理成長,而是經驗的成長。按經驗主義者的教育理念,不管是生理(技術)的成長或心理(精神)的成長,都是經驗成長的一部分。經驗的好壞不在於是生理或心理之別,而在於經驗能否延續及創造未來的經驗,讓經驗更加完整。


但經驗如何完整呢?實踐的經驗(技術)必定較純精神的經驗更完整嗎?如同Anselm的本體論論證(the ontological argument),「上帝」被定義為最完美的東西。→最完美的東西擁有所有的完美性質。→「存在」是完美性質之一。→上帝擁有「存在」這個性質。→上帝存在。直覺上,一個存在的好東西當然會比不存在的好東西來得完美,因此上帝是存在的,這論證的前提是上帝的完美是我們所能夠認識的,但我們不完美又如何認識完美呢?回到教育,不管是技職教育(技術)或高等教育(理論),完整與否或說好壞的經驗差別在於,此經驗能夠累積、精進、延續至未來的經驗,進而可能達到一種「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一種豁然開朗、完滿的經驗感。


學校作為一教育的場所,讓每個人有了似曾相似又與眾不同的的經驗,相似在於在同個時間、同個地點、同個老師、上著同樣的課程,與眾不同在於因為每個人過去的不同經驗,進而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過去我們常說學校是個能夠犯錯的地方,因為出社會後犯錯的成本就會提高,出社會後老師與學生及老闆與員工的關係是不同的,不再是以每個人不同程度去要求不同目標,而是必須一致的達成公司的共同的目標。但學校與社會是不可二分的,學校學習是人生經驗的一部分,出社會工作也只是人生經驗的一部分。人生就像一輛老鐵馬,已注定在生活裡不全,在時間裡不全,在故事裡不全。今年4月發表在《Cell Stem Cell》期刊的研究指出,人類到了70歲,大腦每天仍創造數百個新神經元。老鐵馬的更新及經驗的延續,如同我們曾經失去,但卻因此獲得了失去的經驗,獲得了不同於他人人生的「全」。人生的完整是經驗的台階,當拾階而上看見不同的風景時,不是按下快門,而是靜靜的欣賞,欣賞那真實的感動。

延伸閱讀:

〈扎根大地的文學:吳明益 (Ming-Yi Wu) at TEDxTaipei 201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_rrqYcl6TQ

2018/4/2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61會員
623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2/11
  《消逝的德國人》(Kopfgeburten oder Die Deutschen sterben aus)出版於1980年。作者為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鈞特・威廉・葛拉軾(Günter Wilhelm Grass,1927—2015)。   1980年代,那是個東西德尚未統一的年代
Thumbnail
2025/02/11
  《消逝的德國人》(Kopfgeburten oder Die Deutschen sterben aus)出版於1980年。作者為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鈞特・威廉・葛拉軾(Günter Wilhelm Grass,1927—2015)。   1980年代,那是個東西德尚未統一的年代
Thumbnail
2025/01/25
音樂請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Z1_hoNgZ8 「不論夜有多,深腳步多沉重,有人在等你回家。」   這首歌多少首體現了,去年下半年平日晚上上德文課(臺北歌德學院),回到家常已近十一點的情境。感謝內人始終為我留一盞燈。   年
Thumbnail
2025/01/25
音樂請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Z1_hoNgZ8 「不論夜有多,深腳步多沉重,有人在等你回家。」   這首歌多少首體現了,去年下半年平日晚上上德文課(臺北歌德學院),回到家常已近十一點的情境。感謝內人始終為我留一盞燈。   年
Thumbnail
2025/01/21
  昨日(20)結束了為期三天的學科能力測驗(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下稱學測),先辛苦所有監場員、考生、學校及家長,並預祝所有考生金榜題名、寒假愉快。   筆者第一次擔任學測的監試委員(監試?監視?覺得這名稱不太優雅,考選部主辦的考試稱
Thumbnail
2025/01/21
  昨日(20)結束了為期三天的學科能力測驗(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下稱學測),先辛苦所有監場員、考生、學校及家長,並預祝所有考生金榜題名、寒假愉快。   筆者第一次擔任學測的監試委員(監試?監視?覺得這名稱不太優雅,考選部主辦的考試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於萊頓交換歸國至今,萊頓的一草一木、一河一景,依然時常縈繞心頭。恰好交換時結交的朋友推薦了這本由傅佩榮教授所著的《那一年,我在萊頓》,便想著或許能藉此書稍微紓解思念之情,也因此成了我在這裡發布的第一篇閱讀心得。
Thumbnail
於萊頓交換歸國至今,萊頓的一草一木、一河一景,依然時常縈繞心頭。恰好交換時結交的朋友推薦了這本由傅佩榮教授所著的《那一年,我在萊頓》,便想著或許能藉此書稍微紓解思念之情,也因此成了我在這裡發布的第一篇閱讀心得。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 我拿到的版本是裸背線裝,非常美麗,排版也是前所未見的舒適,因為字體很大(笑),但其實這本書談及的問題跟舒適簡直扯不上邊。 又一次,接觸國際議題時總是強烈感受到自己的無知,但比起這個,我比較擔心自己漠不關心,所以即使欠缺對國際新聞、情勢的認識,我還是會關心,也告誡
Thumbnail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 我拿到的版本是裸背線裝,非常美麗,排版也是前所未見的舒適,因為字體很大(笑),但其實這本書談及的問題跟舒適簡直扯不上邊。 又一次,接觸國際議題時總是強烈感受到自己的無知,但比起這個,我比較擔心自己漠不關心,所以即使欠缺對國際新聞、情勢的認識,我還是會關心,也告誡
Thumbnail
一本名為《老夫》的老書 被人類下訂後,即將展開冒險的故事。 老書「老夫」要被人類抽走了!老夫是一本在倉庫待上五六十年沒離開過的老書,對外面一無所知,直到兩年前,才聽一本年輕繪本「小繪」分享自己勇闖人類世界的經驗。但親身體驗這一切,還是讓《老夫》非常緊張......
Thumbnail
一本名為《老夫》的老書 被人類下訂後,即將展開冒險的故事。 老書「老夫」要被人類抽走了!老夫是一本在倉庫待上五六十年沒離開過的老書,對外面一無所知,直到兩年前,才聽一本年輕繪本「小繪」分享自己勇闖人類世界的經驗。但親身體驗這一切,還是讓《老夫》非常緊張......
Thumbnail
這段話是相對於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在《如何獨處》中提到:「小說是將經驗的浮渣轉變為語言的黃金。小說意味著撿起被世界遺棄路邊的垃圾,將它化為美好的事物。」 在《單車失竊記》中,涉及二戰戰史、台灣史、台灣單車發展史、動物園史、蝴蝶工藝史等,作者吳明益也因此求助了包括東
Thumbnail
這段話是相對於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在《如何獨處》中提到:「小說是將經驗的浮渣轉變為語言的黃金。小說意味著撿起被世界遺棄路邊的垃圾,將它化為美好的事物。」 在《單車失竊記》中,涉及二戰戰史、台灣史、台灣單車發展史、動物園史、蝴蝶工藝史等,作者吳明益也因此求助了包括東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
Thumbnail
挑戰一年讀100本書之2/生命跟自然跟命運的相遇 19歲開始騎單車、騎馬、坐船、步行在世界各地的法國作家西爾萬•泰松(Sylvain Tesson 1972~),把他在各個國家和不同文化底下的發現跟感受,改寫成短篇小說集《命若漂蓬》。 發生在十五個地方的十五個故事裡,他們跟自然跟命運交會的刹那,通通
Thumbnail
挑戰一年讀100本書之2/生命跟自然跟命運的相遇 19歲開始騎單車、騎馬、坐船、步行在世界各地的法國作家西爾萬•泰松(Sylvain Tesson 1972~),把他在各個國家和不同文化底下的發現跟感受,改寫成短篇小說集《命若漂蓬》。 發生在十五個地方的十五個故事裡,他們跟自然跟命運交會的刹那,通通
Thumbnail
這雖然是本薄冊,詩意的語言講述一段沈重的歷史事件,腦中自然地匯聚出一幕又一幕畫面。搭配非常適切的書名,是一本我認為愈看愈有意思的小書。
Thumbnail
這雖然是本薄冊,詩意的語言講述一段沈重的歷史事件,腦中自然地匯聚出一幕又一幕畫面。搭配非常適切的書名,是一本我認為愈看愈有意思的小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