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當動物來愛

2021/03/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James/二零一零三月/台北
  最近讀的書裡出現一段故事,作者是心理師,治療人類是他的工作,而女兒喜歡小動物,遇到路邊的幼犬會撿回家照顧中途,作者與妻子久而久之也一起成為了愛爸愛媽。
  書中這樣寫:「從小到大,我像大多數人一樣,只把關心保留給人類,對無主的動物一向隔絕情感,保持疏離,避免麻煩。剛開始關注棄犬時,也覺得是忙上加忙的負擔。到最後我才若有所悟,其實是這群流浪狗『度化』我們,啟蒙了我們的慈悲心,或許也拯救了我們過度功利的靈魂,使家人更加親近。」
  ?!
  我發覺自己真的跟別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我,以及同溫層裡無論是學獸醫或是學生態的朋友們,老早都已經習慣每一隻動物都是個體、可能有名字、是必須尊重的。在這樣的溫層待久後跟別的人類會開始出現差異。長輩一直都覺得動物就是代表髒亂與臭,我也遇過無法理解人幹嘛養貓但很愛小孩的小兒科醫生。現在進到另一個學術領域,連看paper都會發現那個人本、動物只是工具的立場與臨床獸醫的paper天差地遠。
  有很多人,可能是世界上多數的人,跟我(們)不一樣。畢竟叛逆分子如我當年就是討厭人類喜歡動物才念了獸醫系,念醫學系的也應該是喜歡人類的吧。這個世代,就算不是所有獸醫系學生,我們大多數人應該多少有這種心情吧。八年的訓練後我們更習慣去尊重每隻動物,習慣關心、保護、治療動物。習慣想著動物的生與死,習慣他們每隻都有自己的故事,以及他們與身邊人類的獨特連結。做特殊寵物更加強化那個觀念: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特殊的生理與心理需求,必須了解才能夠滿足,必須體諒與接納。養了隻龜,就不該讓它終年宅在沒太陽的屋裡。
  習慣這樣的思維邏輯後,自然而然覺得愛就是這樣了。給對方他需要的,而不是自己覺得他需要的。不是每隻鳥都吃麵包蟲,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鑽戒。動物常常無法控制,但這是正常的,必須包容。動物也一直都包容你,從不批判,因此我們在動物面前用娃娃音說話,毫無顧忌地撒小花或表示心疼。
  昨天K問我是要用什麼樣的心情送_禮物,我想了想說,送寵物的心情吧。也許對正常人(隨便啦)而言把人當動物很不妥,但在慢慢地重新理解那個思維脈絡和社會邏輯後,我仍然不能同意人高於一切的角度。我仍討厭人類害怕人類,儘管不是全部的人類,儘管我現在清楚知道我需要人類才能存活。
  所以說不定我必須跟別人逆向而行:有人把動物當人來愛,我則是把人當動物來愛。試著把對動物的包容、耐心,轉移到人類身上。也許這樣才比較能承受這個人類社會。
二零一五四月/巴黎羅浮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4會員
69內容數
小時候從書裡找到世界,長大後從世界回頭梳理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