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衛道,看見年少,敬臺灣的未來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十三年後的今天,當我再次在走進衛道中學的瞬間,我想起了97年2月,在寒冬中第七屆人社營重聚的溫暖。

我是第七屆人社營的成員(聽說今年),那個夏天的學術經驗對一個十六、十七歲的青少年來說充滿熱血與希望,我們能感受到包容,更由此看見了自己的夢想。

過了十幾年後的今天,回首這段從人社營走進人社世界的日子,我看見的是更多的堅持與責任。

記得那年冬天很冷,而寒聚的主題是「烈酒嘉年華Spirit」,這是由第五屆學長姐辦給第七屆的聚會,Spirit,指的是靈魂,是精神,也是烈酒。

人社營或許就是一種精神,當我們快被現實磨光熱情的時候,當我們快要放棄的時候,或許,這spirit可以帶給我們重新往前的力量。

十六、七歲的自己不會知道,接下來的日子有多少的挫折,也不知道自己當下的每一個選擇將會對這個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當下只是「我喜歡」、「我願意」就做了許多的決定,現在想想,覺得那時的自己還蠻勇敢的,能夠在面對這麼多人的失望的眼光與批評時,還能清楚的為自己的人生做了許多決定。

但可能也因為那時候的自己這麼勇敢,給了現在的自己更好的典範,在經歷一些足以將自己摧毁的大難時,都能站穩腳步,勇敢的選擇面對與堅持。

長大後,人社營的夥伴們大家都忙,甚至在全球不同地方各自努力,雖然能夠團聚的機會不多,但或許這樣子的感動,那希望社會變得更好的使命,都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偶爾提醒著自己該怎麼做。

今天到衛道中學演講,這個空間就像是觸動記憶的開關,讓我想起那個夏天、那個冬天、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以及那些不同階段的自己。

我應該還算走在人社領域的路上吧,選擇當一位平凡的高中老師,或許不是多麼了不起或特別的工作,但這應該是一個重要的工作。我永遠相信,透過教育的力量,這個社會一定會變得更好。

「敬!台灣的未來」

十幾年前就在衛道中學,晚會結束後,大家在寒冬中圍成一圈,靠得很緊,彼此相互依偎,聊青春、聊臺灣、聊夢想,最後,一同舉杯高喊「敬臺灣的未來」,雖然我已經忘記是坐在衛道裡面的哪一個地方,不過當我今天走進衛道時,這個難以忘懷的畫面及感動,深刻的出現在腦海中。

所有的際遇都會讓我們活成不同的樣子,隨著長大,很多人事現象都已經不是我們記憶中的樣子,或許,沒變的是,每個人心中那些年少時代帶來的記憶、感動及啟發,將會影響自己,直到永遠。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LH的沙龍
262會員
72內容數
我常在思考,當一位高中國文老師到底要教什麼? 或許,透過文本,陪伴學生一起面對青春成長的焦慮,帶學生看見生命的更多可能,讓學生思索自我與社會的連結,就是教國文最重要的事。 教了幾年發現,我的青春好像都在這裡了,於是,決定慢慢寫下些什麼,聊以紀念。
JL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01
很多時候,我們或許不是喜歡旅行,而是渴望一個陌生空間,能短暫帶給自己轉換的意義,看見自己視野的侷限。 從高雄出發,經過萬巒、內埔、三地門、高樹,到美濃、旗山,最後再回到高雄,經過了客庄、原鄉,還有熟悉閩南聚落。
Thumbnail
2022/08/01
很多時候,我們或許不是喜歡旅行,而是渴望一個陌生空間,能短暫帶給自己轉換的意義,看見自己視野的侷限。 從高雄出發,經過萬巒、內埔、三地門、高樹,到美濃、旗山,最後再回到高雄,經過了客庄、原鄉,還有熟悉閩南聚落。
Thumbnail
2022/07/26
每當說出「來日方長」,內心總有個聲音,真的嗎? 大疫之後,看見了變動世界的無常,才發現來日方長可能只是我們安慰自己,現在「不想做」、「不願意面對」、「沒打算思考」的藉口而已。
Thumbnail
2022/07/26
每當說出「來日方長」,內心總有個聲音,真的嗎? 大疫之後,看見了變動世界的無常,才發現來日方長可能只是我們安慰自己,現在「不想做」、「不願意面對」、「沒打算思考」的藉口而已。
Thumbnail
2021/07/22
記得是十歲那年,因為八姨婆的引領,我和母親參加人生中第一場佛教法會,那時候還小,不知道什麼是佛,就只是跟著跪拜,每天歪著頭看著不大懂的經文,偶爾好奇轉頭看看旁邊的人,有時又偷偷睡著,當時並不覺得累,只覺得這個陌生、神秘的空間好有趣。而在往後的成長過程中,會自己抄抄經文,有空時跟著母親參加法會,雖說不
Thumbnail
2021/07/22
記得是十歲那年,因為八姨婆的引領,我和母親參加人生中第一場佛教法會,那時候還小,不知道什麼是佛,就只是跟著跪拜,每天歪著頭看著不大懂的經文,偶爾好奇轉頭看看旁邊的人,有時又偷偷睡著,當時並不覺得累,只覺得這個陌生、神秘的空間好有趣。而在往後的成長過程中,會自己抄抄經文,有空時跟著母親參加法會,雖說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年,時間疾速地從我眼前一晃而過 待我驚覺時,已經是光輝的10月了 10月28日早上10點 至台藝大與視傳系學生交流「關於設計」的心得 看到台下許多青澀稚嫩的臉龐認真地聆聽著我的分享 心裡有許許多多的感觸 多年前,我們不也青澀稚嫩嗎?而且還多了一份土味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場沒有NG的
Thumbnail
今年,時間疾速地從我眼前一晃而過 待我驚覺時,已經是光輝的10月了 10月28日早上10點 至台藝大與視傳系學生交流「關於設計」的心得 看到台下許多青澀稚嫩的臉龐認真地聆聽著我的分享 心裡有許許多多的感觸 多年前,我們不也青澀稚嫩嗎?而且還多了一份土味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場沒有NG的
Thumbnail
大四的時候,曾在學生會裡認識的會長問我暑假要不要去墾丁辦營隊,我也忘記當時到底是抱著什麼想法答應的,然後我們當初的這9個人就完成了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關懷台灣志工隊的第一個梯隊。十年後我回來國北修教程,發現社團被歷屆學弟妹的用心經營得很有樣子。我很驚訝那顆我當初創作的太陽,真的就如同它的寓意一般....
Thumbnail
大四的時候,曾在學生會裡認識的會長問我暑假要不要去墾丁辦營隊,我也忘記當時到底是抱著什麼想法答應的,然後我們當初的這9個人就完成了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關懷台灣志工隊的第一個梯隊。十年後我回來國北修教程,發現社團被歷屆學弟妹的用心經營得很有樣子。我很驚訝那顆我當初創作的太陽,真的就如同它的寓意一般....
Thumbnail
十年多前最後一次社團營隊的側拍影片,也終於在自己待業有空,及疫情期間難得成員聚會的契機催促下,從筆電裡的威力導演16生了出來,實踐遲到超過十年的想法。
Thumbnail
十年多前最後一次社團營隊的側拍影片,也終於在自己待業有空,及疫情期間難得成員聚會的契機催促下,從筆電裡的威力導演16生了出來,實踐遲到超過十年的想法。
Thumbnail
前幾天參加童軍總會第27屆的會員代表大會,其實脫離童軍活動已經很久,這次會擔任會員代表,是因為連怡斌教授的推薦,他認為童軍總會應該可以跟荒野保護協會有更多的合作機會,不管是對於生態環境與永續發展的共同關心,還是雙方都是有機會進行許多國際合作的團體。 一日童軍,一世童軍──童軍憶往 我的童軍之旅
Thumbnail
前幾天參加童軍總會第27屆的會員代表大會,其實脫離童軍活動已經很久,這次會擔任會員代表,是因為連怡斌教授的推薦,他認為童軍總會應該可以跟荒野保護協會有更多的合作機會,不管是對於生態環境與永續發展的共同關心,還是雙方都是有機會進行許多國際合作的團體。 一日童軍,一世童軍──童軍憶往 我的童軍之旅
Thumbnail
昨日的體驗課 我們迎來一群元智大學的年輕人 以「服務社會、關懷社會議題」為進入工作場域的前提 他們帶著好奇的心 來加入「以心」為本的和解療癒體驗 在生命課題盤點的過程中 他們內心的感受在過程中一一被觸發 有的人已經擔心未來方向、有的還是大學生已經對金錢有好多的擔心 有的人說出自己身為大姐,年紀還
Thumbnail
昨日的體驗課 我們迎來一群元智大學的年輕人 以「服務社會、關懷社會議題」為進入工作場域的前提 他們帶著好奇的心 來加入「以心」為本的和解療癒體驗 在生命課題盤點的過程中 他們內心的感受在過程中一一被觸發 有的人已經擔心未來方向、有的還是大學生已經對金錢有好多的擔心 有的人說出自己身為大姐,年紀還
Thumbnail
從天氣微冷的早晨到天幕暗下的黃昏,倒數著怎樣都看不膩的笑靨。看著他們好像看著過去的自己,甚至是能稍稍彌補自己不曾這麼熱鬧的童年。
Thumbnail
從天氣微冷的早晨到天幕暗下的黃昏,倒數著怎樣都看不膩的笑靨。看著他們好像看著過去的自己,甚至是能稍稍彌補自己不曾這麼熱鬧的童年。
Thumbnail
十三年後的今天,當我再次在走進衛道中學的瞬間,我想起了97年2月,在寒冬中第七屆人社營重聚的溫暖。 我是第七屆人社營的成員(聽說今年),那個夏天的學術經驗對一個十六、十七歲的青少年來說充滿熱血與希望,我們能感受到包容,更由此看見了自己的夢想。 過了十幾年後的今天,回首這段從人社營走進人社世界的日子,
Thumbnail
十三年後的今天,當我再次在走進衛道中學的瞬間,我想起了97年2月,在寒冬中第七屆人社營重聚的溫暖。 我是第七屆人社營的成員(聽說今年),那個夏天的學術經驗對一個十六、十七歲的青少年來說充滿熱血與希望,我們能感受到包容,更由此看見了自己的夢想。 過了十幾年後的今天,回首這段從人社營走進人社世界的日子,
Thumbnail
我又來到了校園內的新生大樓和學生活動中心,當年我在這兩個地方所醞釀出來或所懷抱的心情才是我最珍惜、也最想繼續擁有或重新喚回的。當我真的照這樣做後,又想起了一些被遺忘在這裡的往事。想起來的越多,感覺就越多,一顆心也開始像年輕時候般跳動起來。
Thumbnail
我又來到了校園內的新生大樓和學生活動中心,當年我在這兩個地方所醞釀出來或所懷抱的心情才是我最珍惜、也最想繼續擁有或重新喚回的。當我真的照這樣做後,又想起了一些被遺忘在這裡的往事。想起來的越多,感覺就越多,一顆心也開始像年輕時候般跳動起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