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位加拿大醫師,他被病人控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有個舊網站我想關掉了,把一些文章搬來這裡)
最近那三千三百萬醫療疏失賠償案,主刀的是知名的台中童綜合醫院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李明鍾。面對天價賠償,不曉得李醫師是否承受很大壓力,會不會常常胸悶、心悸、手抖?如果李醫師在加拿大行醫,他不需要擔心天價賠償,平常也不用負擔高額的醫療責任險。
加拿大?為什麼要提加拿大?
加拿大的全民健保跟台灣有些相似的地方。加拿大並不像英國是「公醫制」,加拿大醫師以私人身分行醫,但絕大多數都簽約加入健保。加拿大健保是「單一保險人」制,健保局是省級單位,一半經費來自衛生署,需接受中央政府規範。
加拿大健保提供所有國民平等、廣泛分布、中上品質的醫療服務,跟隔壁鄰居美國的價格高昂、分配不均相比,的確是健保模範生。加拿大健保以能控制醫療支出聞名,關鍵之一是享譽國際的「加拿大醫療保護協會」(Canada Medical Protective Association)。
專業團體、法院、健保局合力不讓醫療崩潰
CMPA成立於1901年,現在加拿大的執業醫師,有95%加入CMPA。CMPA的會費,就等於是醫師的醫療責任險保費,會按照執業區域、科別計算。加入健保體系的醫師,政府會補助醫責險費用,平均起來高達83%。2008年時,補助款高達一億一千兩百萬加幣。
CMPA是近乎獨佔的醫療保險法人,用戶基礎大,風險承受能力強。當會員發生醫療糾紛時,CMPA的律師團會盡力幫助會員勝訴。如果敗訴,CMPA支付民事賠償沒有上限。加拿大法律規定,敗訴方要負擔勝訴方三分之二的訴訟費用,抑制「濫訟」的風氣。這十幾年來,加拿大每年醫療訴訟的案件數,緩緩下降。
1978年,加拿大最高法院限制醫療疏失賠償上限,經通貨膨脹後目前約為30萬加幣。2002年,最高法院限制懲罰性賠償上限是100萬加幣。雖然這些數目在台灣人眼裡還是一大筆錢,但如果跟美國法院的高額賠償相較,已經人道許多。
台灣醫師,獨自面對毀家滅身的風險
2000年時,因為醫療訴訟暴增,賠償金額升高,美國有44州的醫療體系陷入危機。醫療責任險的保險公司與再保公司必須不斷提高保費,當高到醫師負擔不起時,保險公司乾脆減少承保範圍,或退出市場。高風險科的醫師選擇減少或中止服務,民眾得開車數百公里才能找到醫師。
當時歐洲許多國家如法國、希臘、義大利、奧地利、比利時、瑞士等也都陷入危機。這些國家、美國許多州的應變方法是:修法限制賠償上限、協助醫師分攤醫療責任風險,避免醫療崩盤。
今年,台灣醫療崩盤危機終於引起媒體注意。多年來,多數人覺得事不關己,有些人倡議「不爽不要做」,醫療訴訟留給醫師獨自承擔。抬棺、灑冥紙沒人阻止,病家開記者會,媒體就把醫師大頭照當成犯人大幅刊登。面對高額賠償金額,有醫師自殺,有醫師流亡海外。學生時代立誓救人的外科醫師,在被判賠幾百萬後,心灰意冷,從此不提夢與理想。
多數醫師家境中等。賠償幾百萬到三千萬,會讓家庭破碎,讓原本小孩的求學、栽培計畫中輟。於是許多醫師做出保護家庭的選擇:離開高風險的急重症科。已經培訓完成的,找時機轉到醫美診所,或學習看感冒、慢性病。還沒選科的,趕緊遠離高風險科。再過幾年,鄉下地方可能完全找不到願意接生的醫師。
救醫生,就是救自己
公醫制度的英國,所有體系內醫師的醫療責任險,全數由政府買單。2005年時,這預算是7億英鎊。在由政府主持的健保體系裡,醫師沒有定價權,沒有辦法像美國醫師一樣,用漲價來支付年年調高的保費,這時,大多數先進國家會幫醫師出部分或全部的保險費。法國為醫師調薪,好讓醫師付得起保費。
在「不爽不要做」的連鎖反應下,台灣的急重症醫療瀕臨崩潰。小型醫院倒閉,醫學中心急診塞爆,忠孝東路擠滿醫美診所。家屬在急診咆哮,焦急地想打醫師、護理消氣,可惜,沒床就是沒床。
研究顯示,針對醫療責任進行司法改革,可減少5-9%的醫療支出。先進國家的慘痛經驗,已經告訴我們怎麼做最好:由政府修法管控醫責風險,協助醫療團體組成類似CMPA的非營利組織,專案補助醫師的醫責險保費。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 2006年報告書裡特別拿出來誇讚一番的加拿大體系,值得我們參考。
讓一位高風險科醫師決定不要逃離,繼續堅守崗位,他這輩子還能從死神手中多救多少人?幾十人,或幾百人?或許其中一位就是你,或你的親人。
請將這篇文章分享出去,讓更多人,包括媒體與民代,重視這影響我們生命安全的重大議題。
延伸註腳:
  1. 本文所述歐美國家訂定的「醫療疏失賠償上限」,是指「非經濟性損害賠償」,不包括如不能工作造成的經濟損失。
  2. 最近有醫改團體倡議「不責難醫療補償制度」(No Fault Compensation)。推行No Fault的國家,民眾仍可選擇循司法途徑提告,所以我們還是需要類似CMPA的組織。如英國除以司法系統為主的醫療賠償制度外,在2006年的Redress Act也推出No-Fault的補償制度,受害者(victim)可不經司法訴訟取得20,000英鎊以下的補償。
  3. OECD 2006年的報告裡說,美國有23州的婦產科醫師人數陷入「紅色警戒」。有30%的心肺外科醫師準備換點經營或停止高風險手術項目。美國一年的醫療訴訟賠償高達287億美金(2004),加上防禦性醫療的花費,總成本可能超過1000億美金。
文獻出處
  1. Culpability and Compensation in Canadian Health Care : Much Ado About No-Fault ? McGill Journal of Medicine(2000), Vol 5, P111-116
  2. Fault/no fault: bearing the brunt of medical mishaps. CMAJ(2008), Vol 179, P309-11
  3. JMA Professional Medical Liability Insurance Program. JMAJ(2002), Vol 45, P407-415
  4. Medical liability — I NTRODUCTION A physician primer. CMPA publication(2006)
  5. Medical liability insurance and damage caps: getting beyond band aids to substantive systems treatment to improve quality and safety in healthcare. American Journal of Law and Medicine(2004), Vol 30, P501-41
  6. Medical liability practice in Canada: Towards the right balance. CMPA publication(2005)
  7. Medical Malpractice — prevention, insurance and coverage options. OECD publication(2006)
  8. MEDICAL MALPRACTICE IN SWEDEN AND NEW ZEALAND :Should Their Systems Be Replicated Here? Center for Justice & Democracy White Paper(2011)
  9. Medical Malpractice Liability. Homepage of Law Library of Congress (2009)
  10. New Zealand ’ s No-Fault Accident Compensation Scheme : Paradise or Panacea ? Health Law Review (1999) Vol8, P3-11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479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豐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二審法官有掌握什麼新證據嗎?沒有。法官只是認真地一格一格、一秒一秒地分析監視器畫面,加上證人證詞,法官認為,平時「認真嚴謹」,為了病人會自動延長上 班時間的黃醫師,在長期疲憊的工作壓力下,已經對某輕症病人看診、解釋二十分鐘,病人仍不接受醫療專業解釋,導致黃醫師情緒失控罵一聲「幹」。病人因此抓住他
悄悄地,在六月十五日,二審法院做出判決,黃醫師無罪。媒體默不吭聲,一點反應也沒有。現在到Google搜尋黃醫師名字,看到的還是一審判決時的新聞。蘋果日報的動新聞也還在,嘲諷地繼續播放編造出的劇情。新聞標題裡,和他名字連結在一起的是「抓狂」、「沒醫德」。
我們每天還是會定時作夢,然後一一遺忘。如果你跟親愛的人分離,可能在夢裡你們會相聚一千次,重演分合離散的過程,但每次醒來,你全都忘掉。所有重 複出現的愛與恨,溫暖與張惶,將化做你人生重新出發的力量,但你很難記得百分之一。只會在偶爾驚醒的夢裡,你才會記起你終於遇見思慕的人。其實你們已經在 夢裡相見千萬次
送走最後一個訪客,他熟練地操縱遙控器,在馬達急速迴旋的嗡嗡聲中,還沒聽到鐵門最後撞地的「喀」聲,他已將淺嘗幾口的纖維飲料倒掉,把玻璃瓶排在冰箱的 腳邊,預備晚上失眠時用來砸蠢蠢欲動的蟑螂或小偷。他摸摸自己的鼻子,確定沒有變長的跡象,然後對這個每天重複的小丑把
我知道我的生命就要結束,動物的本能甦醒,我感覺到靈魂從毛細孔散步離開的節奏。透明的塑膠管懸在鼻孔,高濃度 的氧氣面對混濁的血液衝鋒陷陣。測心跳和血氧濃度的粉紅色夾子卡住乾枯的大拇指,規律的答答聲從床邊的監視器傳來,害我常躺在病床上不知不覺就被催眠。 量血壓
《 第一天:日 》 漆黑的玻璃窗外,三十度角傾瀉而下的雨勢,讓訪客停車場上零落的轎車,蒙上一層模糊的身影。他不經意地轉身向外,從玻璃窗上迴映的影像猛然發現,原來自己篷鬆著頭髮。雜草叢生的鬍渣和鼻毛,因為連續值班兩天,已經在粗糙的臉頰上隨處蔓延。
二審法官有掌握什麼新證據嗎?沒有。法官只是認真地一格一格、一秒一秒地分析監視器畫面,加上證人證詞,法官認為,平時「認真嚴謹」,為了病人會自動延長上 班時間的黃醫師,在長期疲憊的工作壓力下,已經對某輕症病人看診、解釋二十分鐘,病人仍不接受醫療專業解釋,導致黃醫師情緒失控罵一聲「幹」。病人因此抓住他
悄悄地,在六月十五日,二審法院做出判決,黃醫師無罪。媒體默不吭聲,一點反應也沒有。現在到Google搜尋黃醫師名字,看到的還是一審判決時的新聞。蘋果日報的動新聞也還在,嘲諷地繼續播放編造出的劇情。新聞標題裡,和他名字連結在一起的是「抓狂」、「沒醫德」。
我們每天還是會定時作夢,然後一一遺忘。如果你跟親愛的人分離,可能在夢裡你們會相聚一千次,重演分合離散的過程,但每次醒來,你全都忘掉。所有重 複出現的愛與恨,溫暖與張惶,將化做你人生重新出發的力量,但你很難記得百分之一。只會在偶爾驚醒的夢裡,你才會記起你終於遇見思慕的人。其實你們已經在 夢裡相見千萬次
送走最後一個訪客,他熟練地操縱遙控器,在馬達急速迴旋的嗡嗡聲中,還沒聽到鐵門最後撞地的「喀」聲,他已將淺嘗幾口的纖維飲料倒掉,把玻璃瓶排在冰箱的 腳邊,預備晚上失眠時用來砸蠢蠢欲動的蟑螂或小偷。他摸摸自己的鼻子,確定沒有變長的跡象,然後對這個每天重複的小丑把
我知道我的生命就要結束,動物的本能甦醒,我感覺到靈魂從毛細孔散步離開的節奏。透明的塑膠管懸在鼻孔,高濃度 的氧氣面對混濁的血液衝鋒陷陣。測心跳和血氧濃度的粉紅色夾子卡住乾枯的大拇指,規律的答答聲從床邊的監視器傳來,害我常躺在病床上不知不覺就被催眠。 量血壓
《 第一天:日 》 漆黑的玻璃窗外,三十度角傾瀉而下的雨勢,讓訪客停車場上零落的轎車,蒙上一層模糊的身影。他不經意地轉身向外,從玻璃窗上迴映的影像猛然發現,原來自己篷鬆著頭髮。雜草叢生的鬍渣和鼻毛,因為連續值班兩天,已經在粗糙的臉頰上隨處蔓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臺灣醫護人力的逐漸短缺,病房護理師面臨照顧多位病患的壓力,特別是行動不便或重症患者的需求日益增加。為此,政府提供住院看護費用補助以減輕中低收入戶的經濟負擔。沐陽特別護理中心在這邊提供2024年台灣六都的住院看護費用補助政策,包括申請對象、金額及所需文件,幫助需要的人獲得必要的經濟及照護支持。
Thumbnail
身為醫師,除了名聲與收入高,也需面對長工時與高壓力的問題。本文介紹了醫師執行業務所得的申報方式以及計算方法,同時也列舉了國稅局查核的重點,以及其他與報稅相關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Thumbnail
全民健康保險讓臺灣民眾能以較低費用獲得高品質醫療,然而醫生卻面臨著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臺灣健保標準流程無法適應醫生治療需求,全民健康保險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財務狀況以及醫師的合理待遇,失控的健保體系造成龐大的財政缺口,只能以醫德無上限填補。
Thumbnail
  這是我近兩年的心得,近期更是有感而發。   以前我三不五時就會聽到,有很多人明明在國外生活,每次看病都會特地坐飛機回來台灣之類的事情。因為健保制度只有台灣才有,在大家都在讚頌「健保」這個政策的時候,我都沒有多大的感覺。   直到最近家裡的人生病,很常跑大醫院,某次我偶然看了一下付費單,才驚覺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幾乎所有買保險的人都會規劃醫療險,醫療險不外乎理賠病房、手術、雜費等,保單上額度都寫得很漂亮,但實際理賠真的是這樣嗎? 看懂條款!到底雜費是什麼?   「住院醫療費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雜費,在一般認知中,醫療雜費就是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像是藥物、耗材或是手術特殊材料,但是有些我們認為應該要賠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本文針對私人診所、醫療院所醫生的薪資所得(50),所相關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包括高額獎金、兼職薪資等,提出相關的扣費計算方式及繳費義務,透過明確釐清給付所得的性質,以正確方式扣取二代健保,依法完成繳納與申報的程序。
Thumbnail
對於海外臺巧使用臺灣健保資源造成瀕臨破產的問題,有些人認為這是不公平的待遇。本篇文章講述了海外臺巧在歐洲的看醫療經驗,並訴說他們不滿自動復保與費用追繳的情況。作者指出,許多海外臺巧在海外已能充分利用當地的醫療資源,並希望臺灣媒體不要再製造不實的新聞帶風向。此篇可幫助海外臺巧找到希望與抗爭的出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臺灣醫護人力的逐漸短缺,病房護理師面臨照顧多位病患的壓力,特別是行動不便或重症患者的需求日益增加。為此,政府提供住院看護費用補助以減輕中低收入戶的經濟負擔。沐陽特別護理中心在這邊提供2024年台灣六都的住院看護費用補助政策,包括申請對象、金額及所需文件,幫助需要的人獲得必要的經濟及照護支持。
Thumbnail
身為醫師,除了名聲與收入高,也需面對長工時與高壓力的問題。本文介紹了醫師執行業務所得的申報方式以及計算方法,同時也列舉了國稅局查核的重點,以及其他與報稅相關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Thumbnail
全民健康保險讓臺灣民眾能以較低費用獲得高品質醫療,然而醫生卻面臨著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臺灣健保標準流程無法適應醫生治療需求,全民健康保險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財務狀況以及醫師的合理待遇,失控的健保體系造成龐大的財政缺口,只能以醫德無上限填補。
Thumbnail
  這是我近兩年的心得,近期更是有感而發。   以前我三不五時就會聽到,有很多人明明在國外生活,每次看病都會特地坐飛機回來台灣之類的事情。因為健保制度只有台灣才有,在大家都在讚頌「健保」這個政策的時候,我都沒有多大的感覺。   直到最近家裡的人生病,很常跑大醫院,某次我偶然看了一下付費單,才驚覺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幾乎所有買保險的人都會規劃醫療險,醫療險不外乎理賠病房、手術、雜費等,保單上額度都寫得很漂亮,但實際理賠真的是這樣嗎? 看懂條款!到底雜費是什麼?   「住院醫療費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雜費,在一般認知中,醫療雜費就是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像是藥物、耗材或是手術特殊材料,但是有些我們認為應該要賠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本文針對私人診所、醫療院所醫生的薪資所得(50),所相關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包括高額獎金、兼職薪資等,提出相關的扣費計算方式及繳費義務,透過明確釐清給付所得的性質,以正確方式扣取二代健保,依法完成繳納與申報的程序。
Thumbnail
對於海外臺巧使用臺灣健保資源造成瀕臨破產的問題,有些人認為這是不公平的待遇。本篇文章講述了海外臺巧在歐洲的看醫療經驗,並訴說他們不滿自動復保與費用追繳的情況。作者指出,許多海外臺巧在海外已能充分利用當地的醫療資源,並希望臺灣媒體不要再製造不實的新聞帶風向。此篇可幫助海外臺巧找到希望與抗爭的出口。